第148章:李唐動盪(求收藏推薦)

bookmark

(感謝書友冥路覺打賞,感謝大家的支持)

“父皇,樑師都退出朔方城,守禦弘化郡!關北七郡盡在楊侗之手。”

深夜!

李建成帶來的緊急消息,把正在安睡的李淵從睡夢中驚醒。

“父皇!”李建成儘量用一個委婉的口吻說道:“隋軍取了榆林、五原以後,兵分三路,短短半個月內奪取了靈武、鹽川、朔方、雕陰、延安,一路官民歸附,進展神速,沒有遇到任何抵擋。”

李淵皺眉沉思,他的下一步便是取關內和隴右,以鞏固後方,然後調頭向東爭霸中原,而楊侗控制了關北七郡,尤其是侵佔靈武郡後,極有可能出兵協助薛舉,也極有可能以靈武郡爲根基,向樑師都的弘化郡、平涼郡擴張。而延安郡,直接與馮翊接壤,從陸路上威脅到了關中全境,如果再下上郡,連京兆都在大隋的兵鋒之下。

如果只有關中而沒關內和隴右,那就像人只有頭顱而沒有四肢軀幹一樣,這絕對不行!

“你認爲,楊侗的下一個目標會是哪裡?”

李淵也很無奈,樑師都原本不過是地方豪強而已,殺了朔方郡丞唐世宗,佔據朔方郡造反。他手下能有什麼厲害人物?能有今日成就,不過是時勢造狗熊而已。

李建成道:“兒臣認爲,他的目標就是關中。”

李淵心中一震,他擦了一把額頭汗水,問道:“何以見得?”

“父皇,中原成王世充、李密、竇建德鼎立之勢,若是楊侗貿然出兵,三方極有可能聯合一起,這樣會拖住楊侗絕大精力,與其如此,倒不如讓三者鬥和你死我活,然後趁三者俱傷,再渡河南下。”

“如今,楊侗已經佔據了關北七郡,擁兵十五萬,又有突厥僕從軍,人數高達二十多萬,他完全可以順手拿下平涼、弘化、上郡,不僅斷我西進之路,還能全面壓制關中,與此同時,他的河東大軍西渡黃河,那時一北一東夾擊。而我大唐尚未一統人心,且接連戰敗,使得精兵喪盡、將士士氣不高,而在西邊又有薛舉這個大敵,所以,楊侗奪取關中其實真的不難。如此,他又何必去關中淌那渾水呢?”

李建成看了臉色發黑的李淵一眼,道:“其實,楊侗的用意非常簡單,就是不給我們發展的機會,生生把我們釘死在關中!”

“急報!”

宮外一聲響,直令李淵、李建成大有驚弓之鳥的感覺。

“念。”

“白天,八萬隋軍攻克上郡。”

“嘶……”李淵父子都是在軍伍之中歷練過,聽到這話!他們的背後頓時冒出了冷汗,這就是兵臨城下!如此一來,京兆北部和一半個馮翊都籠罩在了隋軍的兵鋒之下了。

李淵臉色白,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真是怕什麼來什麼了。

“火速傳我命令,令竇抗統領四萬精兵,連夜入駐宜君縣,決不能讓隋軍進入京兆半步。”

命令下達以後,李建成建議道:“父皇,如今馮翊郡一半地域在隋軍的包圍之下,而三妹駐守京兆東南角的潼關,兼顧不到北部,兒臣認爲理應派良將坐鎮北部。”

李淵急道:“你認爲誰爲主將比較穩妥?”

“兒臣認爲屈突通可爲主將,當初我們用二十多萬大軍不分晝夜,輪番攻打河東城,都被他輕易擋住,可見,他的防守能力極強,是最適合的人選。”

李建成的話雖然有道理,但李淵卻不信屈突通,屈突通最後被逼無奈才投降的自己,他怎麼能任命屈突通爲主將。

“讓我考慮一下!”

李建成知道李淵不相信屈突通,更不會認命對方爲主將,心中難免有些遺憾。

“要不讓孝恭去吧!”李淵又頭疼之極,李唐在統兵大將方面也不寬裕。

李孝恭、李道宗是他最看好的晚輩,但缺乏戰火磨練,要成爲他所期許的帥才,還要打磨個幾年……可是現在火燒眉毛了,他李淵哪有幾年時間等?

李孝恭、李道宗有帥才,但現在也不過是有了這方面的才,帥才與帥,看似一字之差實則天壤之別。不是有天資就可以成爲合格統帥的,實戰的參與、心性的磨礪這些缺一不可。他們兄弟就是一個新丁,又怎麼是李靖這種老辣大將的對手?稍稍考慮不周全,就被這老鬼吃得骨頭都不剩下一根。

不過李孝恭也不是沒有絲毫成績,他在前不久率領三萬大軍大敗了盤踞在上洛郡的吃人狂魔牛粲,收復了上洛郡,李淵遂命他爲南路軍元帥,率五萬軍入漢中巴蜀。

李建成卻不贊同,這南方局勢好好的,如果將李孝恭調回,豈不是全功盡棄?上了楊侗耗死關中的當?

說明了自己的主張後,並建議道:“不如由長孫順德爲主將、道宗、柴紹、侯君集當副將!”

“柴紹、侯君集潛力巨大,在無人可用下,採用新老搭配的方式,藉助戰爭淬鍊人才。而且馮翊郡就在眼皮底下,哪怕有所變故,長安方面也能立即反應。”

李淵沉吟一下,認同了李建成的說法。

李建成想了一想,又說道:“父皇,兒臣擔心的是我們兵力問題,世民手中的西征軍不算,關中只有竇將軍的四萬兵士、三妹的兩萬兵力,加上各地守軍加上孝恭帶走的軍隊,一共只有十五萬人,而且其中有五萬士兵訓練不足,假如世民僵持不下,馮翊又損兵折將,我們手中無兵可用,到時候就真的失去關中了。”

“募兵?”李淵沉吟道。

“正是如此,不僅要徵兵,還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訓練成精兵。”

李淵點頭道:“皇兒所言極是,多少人合適,誰可爲將?”

“兵士人數不能少於五萬,練兵人選嘛!神通叔父比較合適。”李建成給出了建議,李神通雖說有性格缺陷,但是練練兵還是可以的。

重要的是,經過贖回一案後,這些宗室徹底倒向他,而軍隊一直是李建成夢寐以求的硬實力。畢竟,李世民不僅手中擁有十五萬大軍,還有獨孤氏、竇氏、韋氏的全面支持,若自己手中無將無兵,以後拿什麼保住太子之位?又如何坐穩李唐天子?

“此事可行!索性讓神通、叔良、德良他們各自訓練兩萬大軍,這樣成效也快,大家也有事情可做。”

吃了教訓的李淵也覺得李神通、李叔良、李德良他們纔能有限,但若是剝奪了他們的軍權,又會寒了宗族子弟的心。現在讓他們當練兵主將,卻不出戰,倒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安置,而且還能將軍權牢牢的掌握在李家人之手,這絕對是一舉多得的大好事。

安排妥當,李淵又說道:“讓世民儘早解決薛舉,早一日奪隴西和河西。”

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263章:奴兵破敵膽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277章:路在何方第447章:困守孤城第195章:官方店鋪(六更)第506章:皇姑離家抓李世民第144章:陰差陽錯(求收藏推薦)第102章:家事第874章:一封家書第481章:獨孤決議第121章:瘋子第099章:李淵應對第453章:李淵決策第430章:江淮之虎第691章:大唐的‘忠臣’們第588章:吐蕃野望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706章:出兵第733章:偏見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719章:恢復祖宗之法第461章:誘餌?第437章:舉起屠刀第005章:輸不起第719章:恢復祖宗之法第525章:進軍淮北第011章:天選之地第075章:突厥來犯第479章:柴紹論隋定帝心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423章:一年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110章:死亡之旅第774章:這點鼠膽,也敢造反?第666章:淮北第一戰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209章:狹路相逢第476章:踏上征途第861章:楊廣在行動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083章:義成?義成第504章:‘滅世’神刃執在手(八千字大章奉上)第535章:我們還是先走爲妙第733章:偏見第602章:指塔贈金,楊廣再出徵第379章:問策裴矩第303章:兒女雙全第950章:大纛傳令,全軍出擊第299章:建成入隋營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023章:戰事僵持第867章:李氏三兄弟第778章:李世民窮則思變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021章:耗不起第195章:官方店鋪(六更)第227章:污點大儒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748章:恩威並重第528章:兄弟情義難再續第673章:窮途末路,臨死一搏第663章:逃出生天第323章:坐觀成敗第680章:逃出生天第769章:奪旗斬將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056章:薛萬徹遇難題第851章:魏徵告凌敬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007章:一將無能第946章:兩大要地之爭(求票)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813章:自掘墳墓第397章:選將臺前的衝突第059章:李淵發威發病第411章:給出家人設標準第481章:獨孤決議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447章:困守孤城第004章:贏了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299章:建成入隋營第143章:內亂再現(求收藏推薦)第561章:分而食之第903章:誰算計了誰第247章:克關中我爲帝(求月票全訂)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002章:炸營第658章:相互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