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楊侗的瘋狂

bookmark

親近的人,明顯感覺到楊侗回家的次數多了,不管有多忙、有多累、有多晚,每天都會回到後苑過夜,而不是像以前那般,晚了就是朝陽殿將就着過一個晚上。

這一天,楊侗正在朝天殿觀看兵部、民部的聯合奏疏,上面羅列着關中之戰立功奴兵的名字。

死的不算,活着的就有三萬八千多人。

“一場戰爭下來,就有接近四萬名奴隸入官籍,等到一統天下,豈不是有百多萬名奴隸入籍?太多了!”

“確實太多了!”房玄齡嚴肅的說道:“這一批不算,以後一律將條件提高。”

楊侗好奇道:“怎麼提高?”

“經臣等商議,有如下決定:以後若有戰事發生,殺敵一人,爲三等奴隸,一個月有一天不用勞作;殺敵五人,爲二等奴隸,一個月有三天休息時間;殺敵十人,爲一等奴隸,一個月有七天休息時間;殺敵十五人才賜予他們官籍,若能繼續立功,便與我大隋將士一樣,可以獲得賞賜和官爵。”楊恭仁淡淡的說道。

他嗎的,這些文人真夠狠。

楊侗意外的看了楊恭仁一眼,心底不得不服,這些玩政治的傢伙果然心黑如墨。表面上,一個個一副悲天憫人聖人模樣,幹起缺德事兒、計算起人來,一個個都面不改色。

這辦法實在太狠、太毒了。

這麼一來,不僅最大程度的瓦解奴隸們反抗心思,而且優秀者都被挑出來了,剩下的人就算再不滿也翻不起什麼大風浪,什麼時候楊侗缺人了,再過來挑一批,反正只要還有胡人,那充當炮灰用的奴兵就不會缺人。

至於這幾項獎勵措施,聽起來似乎優先奴隸們,但回過頭來仔細一想,就會發現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因爲到了戰場以後,你能殺人,別人也可以把你幹掉,一場大戰下來,活着的根本就不多,就像薛萬均那個瘋子、人屠,他搞一個襄武城下來,直接就毀滅八萬多名奴隸,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八萬多名奴隸是死於薛萬均手上,而不是襄武城上的唐軍。

而且,在戰場上殺一個人的成功率很高,但殺十五人還能活下來的,那絕對是真勇士了,接納這種勇士,大隋一點都不虧,以後可以讓他們擔當更艱難的任務。更主要是這些人爲其他奴隸樹立起了榜樣,讓奴隸對未來的生活都有了盼頭,不說可以化解百分百的暴動,但這一招確能將奴隸分化成幾個陣營,就算奴隸們起來搞暴動,也容易控制蔓延的勢頭,重要的是,奴隸有了希望以後,就跟死囚組成的死士營一樣,到了戰場上會變得異常兇猛…

楊侗突然不想往下想了,越想越有搞頭啊。發動奴隸兵不需要調動大隋正常人口,不誤農時、不會讓百姓不滿,更不會把國家打窮。

最最重要的是奴隸兵不要錢,軍餉不用發、死了不用發撫卹金、不用補貼他們的家人,一把燒個乾淨。而軍糧…戰爭時期管飽就行。而且這些人平日也不是白養,現在雍州啓動了各種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奴隸的軍糧本來就是在以工代賑。

這簡直就是一本萬利的買賣,楊侗舉雙手雙腳贊同。

“對了,涼州的羌人最近怎樣?誰知道羌人的情況?”楊侗忽然問道,在河湟地區不僅生活着漢人,還有羌人、党項人、吐谷渾,情況相當複雜,也最容易發生民族紛爭。若是解決不好民族問題,這會成爲大隋朝前進的最大障礙。

“羌人有十六部。”杜如晦眼中閃過一抹緬懷之色,回憶道:“臣早年遊歷到過羌境,與其中一部有些淵源。其實有不少羌人十分仰慕我中原文化,對我中原王朝也有心相投,只可惜自古以來,治理者只想着利用羌人的戰力,一般都是在戰時對他們索求無度,等戰爭結束則盤剝無度,甚至以羌人人頭冒充軍功,殿下想要收服羌人,臣以爲當示之以誠!”

“示之以誠?”楊侗將目光看向杜如晦,他心中有一套安置的方案,楊侗也相信這個方案如果能夠落實到位的話,定能加快羌人融入到大家庭中來,百年之後,涼州大地肯定再無羌漢之分,只是杜如晦所說的‘示之以誠’,顯然不是這些。

“何爲誠?”楊侗笑問道。

“自秦漢以來,羌人上了太多的當,他們對漢人極其警惕,漢人在他們心目中就是一個奸詐的形象,要人家的時候說得很好,不要的時候棄若敝屣,甚至還加以迫害,也因此對我等十分敵視,懷着濃濃的不信任。要想讓他們放下戒備十分困難,最少短時間內無法做到。”杜如晦苦笑着說道。

“其實不僅是羌人,其他族也是如此看待漢人的。”房玄齡接着說道。

凌敬笑着說道:“其實在化解戒心方面,我們有過成功的例子,比如說粟末靺鞨那一套就非常適用。我們先和他們互通有無,糧食、布匹、食鹽、農具,總之除了兵器之外,任何東西都可以互通,等到他們再也離不開我們,然後說服那些好說話的,這樣也會容易一些,對於那些不願意出山的部落,便掐斷物資上的交易,我想他們會同意的。”

廳中衆人聞言,嘴角不禁一抽,早知道這位商部尚書不是個君子,如今看來,果不其然,果真是奸商一個,不過這方法確實值得一試。

“此事,就交給商部來操作了。務必做到公平交易,別把這一份不信任再次擴大。”楊侗吩咐道。

“喏!”

商議好了內部之事,衆人又走向另一個機密的偏殿,那裡擺着一臺巨大的沙盤,楊侗這些年廣派斥候和商隊細探天下山川,加上自己的華夏大地的瞭解,由開天院製作了大隋的沙盤。幾經修改和補充,這一臺沙盤做得相當精緻,國內的主要河渠、城池、村莊、橋樑、丘陵、森林一應俱全,可以很直觀瞭解天下情況。

整臺沙盤長七丈、寬三丈,由六臺沙盤拼接而成,除了今天的大隋(遼東、幽州、冀州、幷州、雍州、以及涼州和益州的部分佔領區),還有中原、荊州、益州、揚州、嶺南。

作爲一個上位者,楊侗當然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必須盯着整個天下的局勢。

南方隨着李淵這條鮎魚的到來,有的諸侯已經開戰,有的還在採取關注,有的蠢蠢欲動,也有第三方企圖當得利漁翁。

青州的竇建德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但他十分有韌勁,與杜伏威一南一北相互協作,愣是頂住了李密的猛攻,他現在最重要的是鞏固地盤、穩住民心、收攏軍心,相信竇建德縱有天大的膽子,也寧可向西向南發展,而不是北上挑釁自己。

李密定都於蕭縣,以彭城郡爲中心,努力建設他的大魏帝國。至此,他已經徹底拋棄了‘瓦崗寨’的名字,這是由土匪向正規諸侯的飛躍,其深遠意義遠超他的都城,由此可見,李密走出了去瓦崗寨最關鍵的一步。只不過他這一步也兇險異常,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內訌,這種情況下李密不敢打沒有必勝的仗,若是敗了,魏國軍隊的人心就散了,也即是說,他也不會進攻大隋。

接着說立足洛陽的王世充。據說他的軍隊在朱陽關損失兩萬後,急速擴軍五萬,人數達到了十三萬,由於他國小地少,崇尚精兵路線,所以這十三萬軍隊戰力不容小視。

不過王世充現在與李淵卯上了,自己不去打他,他就萬幸了,哪會有精力來打自己?而且他的對手和敵人始終是中原,在沒有穩定後方的前提下,王世充不會產生北圖之志。

楊侗並不擔心中原三大勢力,真要開戰的話,楊侗完全有實力將他們三個一口吞下。

他最擔心的其實還是李淵,他擔心李淵藉機淮水以南的南方。當然,這裡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南方諸侯各自爲戰,若是他們相互攻伐,最終只會成全李淵。

因爲李淵的底蘊雄厚,這個底蘊除了巴蜀的人口和糧食,還有關隴權貴的將領,關東士族和南方士族的的文官,在人才儲備方面,南方諸多諸侯加起來都不如李淵一個人多。更重要的是,關隴、關東、南方有大量人才在各個勢力之中擔任要職,當年李淵之所那麼勝利的打下幷州,入主關中,在隋朝爲官、爲將的關隴權貴子弟就起了巨大的作用。所以,若是這些人的主家讓他們賣主求榮,他們絕對會言聽計從,特別是蕭銑的樑國,對蕭銑不滿的人大有所在,若是蕭瑀出面,恐怕會挖到很多人、很多地盤。

而在武威以西,還有一個苟延殘喘的李軌,這個人背靠東部、西部突厥,在大隋兵鋒的威脅下,極有可能引突厥來犯;還有就是薛仁杲、薛仁越兄弟,他們緊守一個西海郡,如今也已降了吐谷渾,終究也是一個禍害。

楊侗忽然有了一個瘋狂的念頭:“如今南方打生打死的,如果我們南下,應該可以把他們一網打盡吧?”

衆人聞言,爲之駭然。

……

(我在參加榮耀征戰預選,兄弟姐妹們都請點個贊)

第573章:聞‘隋’喪膽第612章:初七論戰第805章:將軍們,別太溫柔了第172章:難題(求收藏推薦)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037章:七夕節第709章:會師谷城,大戰降臨第085章:太原起義第744章:滅‘世’神刃終出鞘第203章:楊侗贖將(求月票)第414章:落幕、新生第296章:關隴再合作第074章:火燒劉武周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981章:演一齣戲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589章:當各國面,定敵寇第382章:放寬限制第575章:多乎哉?不多也第233章:杜如晦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646章:兵分三路圖江都第677章:父子夜議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655章:家滅三回,悲劇人生第421章:死亡遊戲第983章:九九重陽再交鋒第699章:楊侗謀北鎮軍第252章:四大優勢(求月票全訂)第239章:悲劇(求月票全訂)第889章:決大堤,毀罪證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882章:隔牆有耳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117章:喜訊傳來第145章:各奔前程(求收藏推薦)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474章:無忌,你怎麼看?第043章:不值錢的錢第874章:一封家書第400章:莫道帝王皆無情第568章:甕中之鱉第330章:驚心動魄第351章:陰謀家的陰謀第007章:一將無能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516章:傳說中的‘醜八怪’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396章:騎戰帶來的總結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064章:傳國玉璽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678章:造反不易第965章:被迫當軍師第566章:八門金鎖絕殺之威第678章:造反不易第375章:大贏家大輸家第546章:圖窮匕現第458章:李世民的抉擇第899章:千年世家之威第036章:世家的無奈第600章:馬嚼天下第462章:洛陽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315章:隋文漢景之高遠第361章: 那你幹嘛來着?第711章:破軍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117章:喜訊傳來第742章:栽贓陷害第234章:六境第613章:李靖掛帥第233章:杜如晦第874章:一封家書第388章:彰顯榮耀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220章:論勢第226章:鬥志燃燒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873章:爲僞唐內鬥創造機會(年底求票)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481章:獨孤決議第327章:契苾生死抉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237章:金榜題名(求月票)第184章:機遇(求首訂)第779章:退往襄陽第015章:拐誘第666章:淮北第一戰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010章:不升反降第290章:倍受爭議第382章:放寬限制第600章:馬嚼天下第485章: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