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軍務司出世

bookmark

大隋王朝的勢力隨着這一仗的大勝利,已經在西域立穩了腳跟,並取代西突厥成爲西域一霸,此外又增加了張掖、敦煌、伊吾、鄯善、且末、明月六郡。

前五郡本來就是大隋國土,這沒大多麻煩,依制進行一一清算即可。關鍵是這個明月郡,原高昌的那些大小世家和官場全都被杜如晦、蘇定方清理了一遍,那麼新的官吏必須儘快上任,從郡守、通守、郡丞、郡級刑部到縣令、縣丞、縣尉、縣御都需要重新任命。 WWW▪TTkan▪CO

明月郡是大隋伸向了西域的橋頭堡、鋒刃,一點都大意不得。如果基層不穩,再大的江山都是空中樓閣,楊侗需要趁着這場大勝,將朝廷的政策徹底在明月郡貫徹開來。

這一次和遼東的襄平、旅順、玄菟的不同,遼東只管殺,連埋都不過,直接扔下海;而明月郡堪稱是兵不血刃拿下來的,楊侗的動作也不能太大,很多事情都得采取溫和態度,如此一來,必然會留下許多隱患,所以要派去的官員都得是有水平的人物。

好在杜如晦、蘇定方相當高明,搶先一步將大麻煩處理掉,並以大隋的名義收攏了大量民心,至少在輿論上,原高昌的那些世家和官員想要和過去那般讓百姓效死是不可能了。

只要大隋的官員給力,那麼,明月郡很快便會融入到大隋的溫暖懷抱之中。有了一個成功的案例在手的話,也爲以後吞併西域奠定好的基礎。

但如果這一步走得不好,大隋這個天朝上國不僅丟盡顏面,大隋制霸西域、向西擴展的千古大計將會受到嚴重打擊,大隋也將留下無法洗刷的污點。這就如一張白紙抹黑容易,可一旦抹黑,想要將之還原就千難萬難了。也因此所派官員必須才德兼備,御部、刑部也變得極爲關鍵。

這些道理杜如晦不會不知,對於楊侗的建議的擔憂十分欣賞,並提出了許多寶貴建議,然後形成文字,讓楊恭仁儘快找到適合人選赴任。

“你們南路軍抓到了多少人?”

說完了西域行臺省,以及官員任命一事,又到了另一個頭疼的問題,那就是戰後安置和重建。

“西突厥有七十三萬多人,青壯佔有三十五萬左右,老人幾乎沒有。”杜如晦說道。

草原信奉的是物競天擇的理念,在草原上老人永遠是累贅,無論東西突厥人還是西域人,都不會喜歡老人這個弱勢羣體,哪怕很久以前,那些老人也曾立下過功勞,但他們從來不講功勞和資歷。所以草原上的民族悍不畏死,特別是到了一定年齡後,一個個都願意倒在衝鋒的路上,而不是晚景無依的老死、病死在家裡,人皆此念,因此他們人口比例中老人不足百分之十。

“南路軍一下子抓了七十多萬人,這對我大隋可不是什麼好事啊!”楊侗又頭疼了。

降兵是最容易被策反的一羣人,放在一起他們會造反,打亂了不好管理,而異族的降兵、俘虜管理起來難上加難。

從長遠來看,這些人都會成爲大隋的炮灰,但在將這些人真正同化之前,危險性可不低,尤其是數量達到一個恐怖的數目的時候。

“但是,也不能不理!更不可能還給西突厥。”杜如晦沉吟道。

“當然了。”楊侗點點頭,如果置之不理,鐵定會譁變。沉吟片刻後,看向杜如晦道:“此次戰役,叔寶也抓到了四萬多名東/突厥俘虜,我們索性將西突厥人、東/突厥人,以及修長城的老俘虜、挖礦的礦工全部打散重組,來他一個大整編,雖然繁瑣了一些,卻能將譁變、造反機率大大降低。”

“打散以後,全部按照軍事化管理,每萬人爲一個大隊,設正副大隊長十人;千人爲中隊,設正副中隊長三人;百人爲一個小隊,設正副小隊長各一人,隊長從奴兵中的一等奴隸選拔,當隊長的這些奴隸雖然沒有俸祿,但以後全部不用勞作,只需管好手下的奴隸即可。以一年爲限,管理得好的大隊長賜予官籍,徹底脫離奴隸隊伍,大隊長離開後,表現出衆的中隊長晉升大隊長、小隊長晉升中隊長,小隊長重新從一等奴隸中挑選。”

大隋的奴兵制度中,殺敵一人者爲三等奴隸,一個月有一天不用勞作;殺敵五人,爲二等奴隸,一個月有三天休息時間;殺敵十人,爲一等奴隸,一個月有七天休息時間;殺敵十五人才賜予他們官籍,若能繼續立功,便與大隋將士一樣,可以獲得賞賜和官爵。

一等奴隸是由立下軍功的普通奴隸一步步蛻變而來,他們生活有了盼頭,又看到一些人獲得了官籍,對大隋的軍功制極爲擁護。而且奴隸都是草原人,他們自古以來便是強者爲尊,這些選拔出來的人,不僅有能力、認同大隋,還容易得到同根同源的奴隸認可,他們的作用和效果遠比漢人好。

“卻是不錯。”杜如晦想了想,點頭笑道:“不過需要重組的人數過多,需要大量時間。”

“短時間內,會導致很多工程停工,但我們需要從大局上考慮問題,絕不能因小失大,必須將譁變、造反的危害降低到最低。否則,我軍在前方作戰,他們在內部造反,麻煩就大了。”楊侗見杜如晦點頭認同,想了想道:“我準備在各大隊配備兩名負責日常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官員,爲他們樹立正確觀念!”

“觀念?”杜如晦揉了揉眉心,每一次楊侗嘴裡蹦出新的詞彙,他都要揣摩好半天。

“簡單來說,就是教他們對大隋王朝忠誠,讓他們覺得生活有盼頭,讓他們覺得隋人至上,讓他們以成爲一名大隋百姓爲榮,讓他們明白作爲一名隋人、一名戰士應有的忠誠信念、信仰。”楊侗笑着解釋道。

“妙!”杜如晦聞言撫掌笑道:“臣倒是覺得這個職位,軍中也該有。這個職務可以向將士灌輸忠君、愛國、愛國等理念,讓將士們明白自己爲何而戰、爲誰而戰。只要做得好,將會避免藩鎮割據、大權獨攬等問題的發生!”

楊侗爲之一愣,這不就是政委制麼?

“殿下!這種職務必須在軍中設立起來!”見楊侗發呆,杜如晦興奮的說道:“古往今來的各朝各代到了中後期,多有擁兵自重、藩鎮割據的現象。爲何?是底層將士不知自己爲何而戰、爲誰而戰,更不知效忠者爲誰。所以上頭的大將一旦心懷異志,茫然不知所措的將士隨波逐流,盲目的跟從大衆,從而造成了巨大的禍亂。所以歷朝歷代設有監軍一職,以限制領兵大將權利,但其實收效甚微,因爲監軍不掌軍權,一旦那些大將鐵心要反叛,他們也阻擋不了!”

“而且監軍往往都是些不通軍務的人,但他們卻非要在軍事、戰事上插一手,令領軍大將煩不勝煩,輕則貽誤戰機,重則全軍慘敗;另外……”杜如晦深深的看了楊侗一眼,道:“監軍在私心作祟下,處處糾大將之錯。而絕大多數將軍都是不拘小節、粗枝大葉武人,他們的小節往往監軍無限擴大,從而造成君王與將軍之間矛盾重重。自古以來,被監軍逼反的忠誠良將多不勝數。如果有一個職務來掌控將士們思想,對將士就進合理教化,那麼監軍就不必要存在了,最終朝廷放心、大將舒心,將士又有了奮鬥目標和清晰的方向,可謂是皆大歡喜!”

“克明舉一反三,佩服。”楊侗點了點頭,雙眼露出了由衷的敬佩,杜如晦的建議,讓他想到了千多年後,偉人說的‘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這兩句改變世界軍事進程的名言,就是這震耳發饋名言,解決了華夏史上待續了幾千年的擁兵自重的危險現象。

杜如晦謙虛道:“這終究是殿下的主意,臣無非是引入軍中而已。”

楊侗笑道:“那就在軍中設個‘軍務司’吧!”

郡兵、兵團在大隋已經完全取代了府兵,作戰的軍隊都是募集而來的常備軍,政委制既有設立的必要,也有生存的土壤!

“常備軍中有萬人軍、五千人師、千人衛、三百人團、百人旅、五十人隊、十人火七級!我們就在軍、師、衛、團、旅各設一級‘軍務司’。他們有軍事行動參與權,但沒有決斷權,他們的職責是灌輸忠君愛國理念,讓將士知道爲何而戰、爲誰效忠!戰前負責將作戰的政策落實普通士兵之中,戰時負責鼓舞士氣。”楊侗看向了杜如晦,笑着說道:“一事不煩二主,此事就交給克明來負責吧!今天我冊封你爲軍務司司長,不過記室參軍也不能丟下。你把‘軍務司’框架、教材編寫出來,由於軍務司人員也需要上戰場,你就從武學院中挑出一些人當種子來培養。”

“多謝殿下信任,臣一定用畢生之力,爲殿下之千秋大業奠定根基,鑄就冠蓋歷史的不世皇朝。”杜如晦鄭重的說道。

楊侗呵呵一笑,“軍務人員培養好了,先放到奴隸大隊試行,效果好的話,再在軍中鋪設!”

“喏!”杜如晦對於楊侗試行之舉十分欣喜,治國如烹小鮮,如果楊侗急匆匆的在軍中推廣,他反而要反對了。

看了看夜幕,楊侗歉然道:“你們遠道而來,本應養精蓄銳,卻東拉西扯了這麼久!先去休息吧,有什麼事情,明天再說。”

第116章:全力西進第302章:歸心似箭第022章:誘敵深入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996章:煙花爲號,全軍進攻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749章:定策第281章:奇恥大辱第724章:禁‘武’令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560章:戰前勞軍第156章:拿下平陽(求收藏推薦)第459章:梟雄之死第846章:楊侗心動了第553章:伏威雨夜奔義陽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611章:禦敵之力,以制敵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989章:大好計劃,毀於木門之下第733章:偏見第384章:登基大典第563章:玄藻佈設八門金鎖陣第661章:進退兩難,垂死掙扎第955章:李淵作妖第133章:據理力爭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085章:太原起義第374章:安息吧你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564章:花重金,破楊侗毒計第076章:殺虎關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825章:張網以待第416章:滾出大隋第189章:不尋常的味道(求訂閱月票)第751章:邀請沈光殺李淵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488章:兇悍楊善會第568章:甕中之鱉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226章:鬥志燃燒第600章:馬嚼天下第349章:發威第610章:江河日下,竇氏抉擇第389章:登基爲帝,顧慮漸多第576章:遷新居,姐妹夜話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863章:一場笑話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655章:家滅三回,悲劇人生第286章:烽火照西京第701章:裂士科舉,文帝之遠見第578章:事態變遷第311章:孝恭立功世民憂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335章:攻略西域第378章:裴矩思退第354章:軍務司出世第995章:亂象叢生第143章:內亂再現(求收藏推薦)第536章:狹路相逢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058章:滅了他第873章:爲僞唐內鬥創造機會(年底求票)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408章:行爲詭異的道觀第234章:草原之狐第422章:滅門慘案第943章:建成出山,暗夜殺戮第691章:大唐的‘忠臣’們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458章:李世民的抉擇第449章:隋唐爭端再起第991章:喋血龍水城,英雄有淚第190章:糧價暴漲第528章:兄弟情義難再續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993章:斬將奪軍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522章:決定第331章:天威第068章:長孫無忌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752章:一路追趕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645章:聽天由命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001章:大隋楊侗第410章:教學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822章:英雄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