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一人牽動天下勢

黃昏。

臨朔宮外

一名侍衛向楊侗稟報:“殿下,李靖將軍到了!”

“人在哪兒!”楊侗喜道。

“尚書省!”

“我知道了!”

臨朔宮格局與大興宮類似,前面是官員辦公的皇城,後面是皇室居住的宮城。

一行人走到橫街,楊侗讓小舞回宮,自己和羅士信快步往尚書省而去。

到了尚書省衙門,諸官俱在。

一眼望向新到之人,此人年紀四旬,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似堆瓊,身穿一領洗白青衫,腰繫一條文武雙股絛,氣質不凡,儀表堂堂。

楊侗篤定,此人就是李靖。

果然

被他料中。

李靖趕緊從懷中取書信奉上,行禮道:“下官馬邑郡丞李靖拜見秦王殿下!奉朝廷命來冀州任職。”

楊侗將調任信收起,同時目光在他身上瞟了瞟。果真有幾分儒將風采,笑道:“跟我不用客套,也別說是奉朝廷命來的,我在洛陽坐鎮的時候。聽過將軍大名,我現在身負重任,缺少如將軍這般的人物,也就將你要來了。委屈將軍任冀州兵部尚書、精武館館主、一品武學士,以後助我處理冀州軍務。”

李靖神色激動,想不到他一來竟然直接就讓楊侗重用了。這冀州兵部尚書官居從四品上,比他從八品上的下郡郡丞足足高了十六個品階,說是一步登天亦不爲過。

“謝殿下!臣李靖決不辜負殿下厚愛!”李靖想着自己被如此器重,一時神采飛揚。

李靖高興!

楊侗更高興!

衝鋒陷陣,有秦瓊、羅士信、裴行儼、牛進達、尉遲恭;行軍佈陣、運籌帷幄,有軍神李靖,以及潛力股蘇定方、薛萬均、薛萬徹;政務有楊恭仁、楊師道、房玄齡、魏徵、薛萬述、薛萬淑;教育,有孔穎達

人雖少,但個個是頂級人才,光是未來宰相就有六個。

有他們當幕僚、打手,楊侗的信心前所未有的足!

一一寒暄,楊侗才知道尉遲恭之所以來到涿郡,是因爲李靖發現他有猛將之才,又得知冀州重寒士,才說動了打鐵爲生的尉遲恭前來投資。

李靖聽說尉遲恭被楊侗發現於街頭,並加以重用,也是十分開心,由此可見,楊侗不問出身只重才華的作風並非只是說說而已。

楊侗向李靖問道:“藥師,你覺得河東留守李淵如何?”

李靖一怔道:“李淵?”

楊侗點頭道:“都說李淵忠厚老實、膽小懦弱。藥師所在的馬邑從屬於他的管轄,你覺得此人如何?”

李靖猶豫了一下,然後肅然道:“非是微臣背後說人壞話!李淵這個人表裡不一;外似忠良,實則陰險多詐,表面膽小,實則野心勃勃。”

楊侗道:“何以見得?”

李靖恭敬道:“李淵在前年晉升爲河東慰撫大使後,先擊敗流寇母端兒,收編兩萬餘人,接着又擊敗絳州賊柴保昌,降其衆數萬人;去年正式任太原留守後,再徵飛賊甄翟兒,在雀鼠谷一戰中大獲全勝,又得數萬精壯。”

楊恭仁吃驚道:“不是說全部遣散爲民了麼?”

李靖冷笑一聲:“河東副留守王威曾經告訴馬邑太守王仁恭將軍,說是他清查戶籍時,發現遣散爲民的都是老弱婦孺,有六萬多名青壯沒有記錄在官籍上,後經秘密清查,發現這些人全部被李淵以家奴的名義,安置在李家和太原王氏的田莊之中,並由一些豪傑加以訓練。被王威大人舉報彈劾之後,李淵每天飲酒作樂、強搶民女、霸佔良田!”

楊恭仁沉聲道:“故意自污,混淆聖聽。”

“正是如此!”李靖道:“李淵現在的確是無所事事,但卻暗令次子李世民遍遊河東道、河南道,結交地方豪傑,招納亡命之徒,網羅各種人才。”

衆人倒吸了一口氣,如此說來,李淵所圖乃大啊!

楊侗這才明白,原來李淵早就有所準備了,如此算下來,他手中已經有了近十萬大軍。

“殿下,臣以爲立即上奏聖上,將李淵緝捕!”楊師道建議道。

“萬萬不可!”

房玄齡冷靜道:“我大隋雖然沒有到分崩離析的最後時刻,但從各地反饋回來的情報來看,除了關中突屈通忠心平叛以外,像王世充這種將軍,都在暗中積蓄力量。故而,我大隋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時刻。”

“這些人之所以引而不發,一、是因爲並非所有人都願意背棄大隋,此時冒出頭來,必將受到忠誠大隋的軍隊羣起攻之,楊玄感失敗的教訓讓他們不得不謹慎;二、瓦崗等民亂還遠不到動搖大隋根基的地步;三、忌憚冀州軍,在殿下無人制約之前,心懷不軌的就近者,不敢輕舉妄動。”

說到這裡,房玄齡向衆人說道:“李淵已經成就氣候,一旦捅破,他必反無疑!”

“此時聖上被瓦崗聯軍鎖在江都,平叛之路已經斷絕,若是江都大軍強行北上,首先面臨的敵人就是江淮一帶的杜伏威,且不說吃敗仗,單是戰爭陷入僵局,南朝的那些帝胄一定起兵應和,到時江都告急,如果聖上有所閃失,那大隋就分崩離析了。因此,能夠平李淵者只能靠殿下與洛陽的燕王、長安的代王。”

“而身在中原的燕王,主力在滎陽以東苦戰瓦崗聯軍,在西戰朱粲,於南部,還要防備江淮杜伏威北上。李淵若反,燕王無力北上河東。”

“李淵是北周八大柱國李虎的後裔,雖說已經沒落,但在關中權貴之中依舊有着不可估量的影響力。而且他是關中獨孤閥外甥、竇閥女婿,若他謀反,此二族即使沒有明裡響應,也會暗中出人出物支持,有這三大門閥在前,與大隋矛盾極大的關中各大權貴一定追隨!一旦代王精銳盡出,再無強兵威懾的關中,必將淪爲關隴權貴囊中之物!如此一來,能出手的只有殿下!”

聽了房玄齡一番分析,衆人才意識到李淵一旦謀反,不僅僅是河東道的事情,甚至還將決定天下歸屬。

楊師道沉思了一會兒,道:“雖說只有我冀州一軍,但以冀州三十萬強兵,及無數民團兵,要平定一個李淵也非難事。”

房玄齡眼中閃過一絲睿智的光芒,道:“大人言之極是,我冀州平定李淵不難,但在我們北方,還有一個擁兵百萬的突厥。”

楊侗瞳孔一縮,他算是見識道了這位謀主的可怕了,房玄齡目光之深遠,戰略之廣大,實在讓人心驚,的確,如果李淵真的如此做的話,只要得了江山,區區一點名聲根本不算什麼。

衆人倒吸一口冷氣!

都認爲房玄齡這話絕非危言聳聽!

今年二月!

朔方鷹揚郎將樑師都起兵反隋。三月,攻佔雕陰、弘化、延安等郡,自稱皇帝,國號樑,建元永隆,依附突厥。

郭子和起事於榆林,自稱永樂王,建元醜平。南連樑師都,北附突厥。

突厥始畢可汗冊封樑師都爲“大度毗伽可汗”、郭子和爲“平楊天子”……

始畢可汗干涉大隋內政、支持大隋內鬥之用意,已是路人皆知。他現在巴不得大隋再多幾個對他效忠的反隋反王,從而不費一兵一卒即可得到大量‘貢品’。

李淵若是效忠突厥,始畢不僅加以接納,甚至還會出兵協助。真到那一步,冀州面臨的不僅是有着關隴權貴支持的李淵,還有百萬控弦之士的突厥。

“依玄齡之意,我軍當如何?”楊侗問道。

房玄齡眼中閃過一絲睿智,“從藥師兄帶來的情報來看,李淵必反無疑。依臣之見,立刻進軍雁門、馬邑,只要長城在手,不善攻城的突厥縱有百萬雄兵也無可奈何。到時候對付區區一個李淵就簡單多了。”

河東道,有兩重長城。

一爲外長城,在馬邑以北,西起榆林郡,東到太行山脈,榆林到紫河段乃是楊廣所修,而東段則是北齊高洋時期修築。

第二重長城,西起偏關聯結外長城,往東抵恆山。以樓煩關、西陘關(後來的雁門關)、倒馬關、紫荊關聯結一體。

西陘關以南是河東中心,重鎮太原;以北,便是馬邑盆地,北出外長城就是定襄郡。

而在長城外,便是陰山以南的漠南草原,當年隋朝接兵敗的啓民可汗染干南下,將他安置在漠南,築城以居!此後崬突厥一直將汗庭設在漠南,而不再是漠北深處於都斤山。

啓民可汗死於大業五年,由其長子阿史那咄吉繼位,是爲始畢可汗。經過啓民、始畢可汗的努力,始畢可汗已經把東部草原各部都征服,算是成爲金山以東廣大突厥草原上的霸主。

多年休養生息,特別是擁有漠南肥美草場後,東部突厥發展迅速,到如今已經是擁有控弦之士四十萬,而被楊侗滅了的契丹、奚,以及室韋等東邊諸部,還有鐵勒諸部都臣服於他。

本來有控弦之士百萬之衆的始畢可汗,對大隋還有幾分忌憚的。

可楊廣不是那種安靜的主,聽從裴矩的建議,效仿長孫晟對崬突厥進行再次分裂。

裴矩派人跟始畢可汗的弟弟叱吉設會面,甚至連汗號都給叱吉設想好了,就封南面可汗,要扶他跟始畢對着幹。可結果大隋找了一個豬隊友。

叱吉設不但沒有高興,反而害怕的把使臣綁給了始畢那裡,把事情全說了。

始畢可汗一氣之下,直接把使臣的人頭送回了中原。並且準備跟大隋斷絕關係。

裴矩一打聽,才知道始畢可汗手下有個叫史蜀胡悉的人,這傢伙很有本事,若是能夠殺了他,那始畢可汗不足爲懼。

楊廣又聽了裴矩的,於是把史蜀胡悉騙到邊境,然後派人把他給殺了,也派人把史蜀胡悉的人頭送回去給始畢,還說史蜀胡悉要背叛突厥投降。

這麼爛的藉口,始畢可汗當然不相信。他本來就對大隋極度不滿,這下更是爆發了。

而楊廣還自以爲是的以爲鎮住了始畢。並決定帶十五萬大軍北巡!以對突厥示威。

結果始畢可汗就利用自己的軍隊亦戰亦獵的特性,率四十萬大軍兵臨雁門,對楊廣說是圍獵至此,並無冒犯之心。在楊廣大意的情況下,一舉將楊廣困在雁門,若不是義成公主冒死相助,指不定楊廣就讓突厥擒去了。

儘管楊廣逃過了一劫,但是‘陰山以南—外長城以北’的漠南草原已經徹底落入了始畢可汗之手。

始畢可汗多次南征,但馬邑郡守王仁恭縱橫沙場數十年,能征善戰不亞於楊義臣,一次又一次的將始畢可汗打退,並牢牢的將內外長城據於大隋之手。

王仁恭忠於大隋,如果楊侗陳明大義,並派遣大軍入駐,他一定加以支持。

“好,就依玄齡之議……”

話音未落,一名侍衛匆匆而來。

“急報,馬邑鷹揚校尉劉武周殺死太守王仁恭起事,聚兵五萬餘人,依附突厥。”

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715章:國公之爵,擦肩而過第174章:將星閃爍(求收藏推薦)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657章:引敵入甕(補上一章)第568章:甕中之鱉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644章:李世民解惑,意圖援魏第101章:梟雄的崛起第562章:揚塵禦敵第475章:‘人鏡’消失,好事多磨第773章:食鹽大業第051章:羅藝謀反第109章:再下一城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471章:思維盲點第046章:劉文靜謀劃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967章:逼蕭瑀接權力之劍第403章:房玄齡的一勞永逸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第217章:李密抉擇第260章: 算計第351章:陰謀家的陰謀第482章:楊侗猜不透的疏漏第734章:吐谷渾有變第802章:進退兩難的俘虜第866章:風起益州第818章:夜襲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753章:聯合行動第824章:壯士斷腕第132章:怒殺第928章:艱難行軍第698章:李元吉職權擴大第821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586章:雙龍會第826章:名將之死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883章:嫁禍東吳,水落石出第721章:百姓逼宮,李淵四斷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963章:送他下地獄第094章:關隴力量第437章:舉起屠刀第200章:李淵七敗(求訂閱)第769章:奪旗斬將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947章:意外獲勝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215章:坑第356章:拼命作死第320章:戰前吉兆第972章:牛鞞縣,周青獻計第813章:自掘墳墓第824章:壯士斷腕第463章:破局之策第005章:輸不起第720章:一夜風雲涌第800章:神鬼不出,誰與爭鋒第545章:廷議第655章:家滅三回,悲劇人生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061章:關隴之謀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622章:我決定反唐第158章:不看僧面看佛面(求收藏推薦)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264章:一個不留第890章:混蛋縣令很不對勁第106章:大將和小卒第107章:將相失和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044章:以商補田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570章:兵臨江都第935章:瘧疾阻大軍第257章:毒龍匕(2/4求全訂月票)第889章:決大堤,毀罪證第535章:我們還是先走爲妙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172章:難題(求收藏推薦)第675章:裴矩解惑,世民遇刺第697章:唐朝議科舉第963章:送他下地獄第129章:中原有變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502章:帝都定洛陽第560章:戰前勞軍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770章:吸取教訓,戰略向西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044章:以商補田第189章:不尋常的味道(求訂閱月票)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