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思維盲點

“聖上,你認爲袁紫煙能成功嗎?”待袁紫煙離去不久,就看到陰明月從樹影叢中走了出來,清澈目光沒有嘲諷,只有懷疑。

“應該會!”陰明月的出現,楊侗也不意外,一直以來,當陌生人近身時,陰明月就像一道影子、一把利刃,在暗中默默的保護着自己。

“巴蜀不僅有本土豪強,連關隴世家、山東士族、南方士族也在那裡立足,十分複雜。”說到底,陰明月還是懷疑袁紫煙的能力。

楊侗意味深長的一笑,“我不是相信她,我相信的是她的父親袁天罡。”

‘袁天罡’這個名字,在後世可是神仙般的存在,能力肯定是有的人;雖說自己對巴蜀大地也有佈置,只不過現在多了一個選擇,而且可行性極高。如果能說服僚王秦望降隋,大隋就等於有好幾萬大軍安插在巴蜀大地。對於這種送上門來的大好機會,自己怎能錯失?

“這個袁紫煙有本事,偏生又美貌如花,我看聖上遲早會被迷進去。”陰明月忍不住說道。

“……”楊侗無辜的看着陰明月,怎麼感覺‘明月郡公’有點在吃醋的意思呢?

“末將不是吃醋…也輪不到未將來吃醋…”陰明月面色微紅,楊侗怪怪的眼神讓她有點無地自容,她明白楊侗眼中深意,相處多年,這點默契還是有的,冠冕堂皇的說道:“只是感覺她在刻意接近聖上,擔心她不懷好心,誤我大隋事業。”

“當真?”

“不假!”陰明月掃視了四周一眼,撇了撇嘴:“末將又不是沒人要,纔不會當聖上三千佳麗中的一員……”她猶豫半晌,臉色緋紅道,“要是聖上下旨,末將也不敢抗旨不遵……”她越說到後面,聲音越小,細弱蚊蠅。

便是楊侗耳目聰敏,也聽不清她後面的嘀咕。

“你說什麼?大聲點。”

“沒什麼!”陰明月支吾掩飾。

“聖上……”正待楊侗打算追問的時候,忽然傳來一陣呼喊,

兩人迎聲望去,卻見房玄齡步子匆匆的走了過來。

“房大人。”陰明月想着自己差一點點被聖上逼供出來了,可惡的房玄齡居然就是一下子出現,好好的氣氛這就沒了,但是再怎麼鬱悶,她也不能耽擱正事,臉色難看的行了一禮。

房玄齡微笑:“陰將軍好。”

“本來好……”

“呃……”

房玄齡納悶錶情落到陰明月眼中,感覺好生久揍,她對政務本來沒興趣,現在更沒興趣,氣鼓鼓的走了。

“陰將軍怎麼了?”房玄齡不解的看向陰明月離開的方向。

“朕怎麼知道?不過感覺你似乎把將軍給陰了……”

“這咋辦?”

“女孩子嘛,哄哄就好了。”

“喏!”房玄齡下意識的跟着楊侗的話去思索。

哎?不對呀。

看着楊侗,房玄齡張了張嘴,話卡在喉嚨裡卻說不出來,剛纔好像亂應‘喏’了,夫人知道了咋辦?

一時之間,臉色沉重。

“玄齡匆匆而來,想必有要事發生?我們敗了?”楊侗見房玄齡臉色難看,下意識的以爲西線戰場出了變故。

“這倒不曾!”房玄齡定下心神,道明來意:“最近這段時間,臣等重點經營洛陽,洛陽城算是恢復了,下一步將以洛陽爲中心,將我大隋各項國策向四方擴散……刑部、御部已經開始在襄城、淯陽、東郡、東平等中原郡治設立地方部門,負責督促各級官員、處理地方重大案件。但是臣等認爲眼下最爲重要的事情,就是將中原郡縣的官場徹底清理一遍……”

“等等……”楊侗越聽越覺得不對勁,於是不客氣的打斷了房玄齡,皺眉道:“你們是說清理中原各郡縣的投降分子?”

“是!”

“投降分子、問題官員一律不予錄用,各級官員必須從我們辛苦培養、挖掘的候選官員中挑選。這是我們一直執行的用人政策,怎麼到中原就不一樣了?難道中原和幷州、雍涼地區不同?難道中原不是我大隋的國土?”楊侗有點不高興了,揮手道:“說吧,什麼原因讓你們有這決定和想法。”

“是這樣的……”房玄齡連忙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說了一遍,“我軍征伐各郡縣時,一些地方官員見勢不妙,紛紛獻城投降,依照大隋標準來說:這些人每一個是合格的,即便沒有秋後算賬,也要罷黜爲民、永不錄用。但關鍵是我大隋開啓了征伐中原、一統天下的步伐,是跟全天下梟雄對打,事關重大。臣等認爲任用一些有能力的投降分子,可以給尚未收復的地方做個榜樣,讓那些敵方官員知道自己投降後還有希望,我軍就會少攻一些堅城,少去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原來如此!”聽完房玄齡的表述,楊侗理解了,不過理解歸理解,但楊侗並不打算破例。因爲李淵、李密他們所任用的官員,大多是世家子弟,這些人的關係錯綜複雜,彼此之間不是世交,就有聯姻、師生關係,如果楊侗向他們妥協,豈不是把一張張巨大的政治網納入大隋的官員體系?那之前的努力豈不白費了?

而且他感覺房玄齡等人過於謹慎,太過高估投降分子、牆頭草的品行了,不過楊侗也沒有搞一言堂,而是說道:“你們的苦心朕明白,也只看到了敵方官員獻城投降的好處,但你們忽略了至關重要的一點!”

“請聖上明示。”房玄齡連忙向楊侗拱手道。

“你覺得這種風吹兩邊倒的牆頭草敢負隅頑抗嗎?你認爲他們願意爲李淵、李密、竇建德陪葬嗎?”

“呃,臣以爲不會。”說到這裡,房玄齡眼睛發亮,一下子就走出了思維盲點,接着說道:“也就是說,當我軍攻城掠地時,不管我們怎麼去威副利誘,反賊的死黨依舊會拼死抵抗,而牆頭草即使不投降,也會見勢不妙的逃跑,更不會給我軍制造麻煩和損傷,既如此,我們就沒必要爲這些問題官員的去留負責。”

“孺子可教!”

“聖上這話說得…賊尷尬…”

楊侗和房玄齡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笑意。

“獻城投降撥只能抵銷他們身爲賊臣的罪孽,贖買他們的性命…所以,敵方官員投降並不代表他們可以在我大隋王朝當官…一些罪逆深重者依舊要追究責任,通過民間口碑來定罪…該殺的殺,該滅門的滅門…無大罪者纔有資格當我大隋百姓!”楊侗說到最後,面色已經完全肅穆起來,亂世當用重點,大隋的施政綱領、用人制度是楊侗與這些時代智者的心血結晶,而且在河北和雍涼大地已經效果斐然,深受大隋子民歡迎與信賴,楊侗絕不容許一顆老鼠屎壞掉一鍋湯。

這不是楊侗不懂得變通,但就像之前說的一樣,用人政策是楊侗立身之本、爭霸之基,什麼時候都不容更改,任何人都不得觸碰,楊侗可以從其他方面給自己人方便,但在根本性問題上,就算是楊恭仁、楊師道、房玄齡、杜如晦他們想要,楊侗也絕對不行,更別說是那些牆頭草了。

一直以來,史上北周、隋朝、唐朝給楊侗的感覺就是一個上市公司,董事會由八大董事(八柱國)和十二個小董事(十二將軍)組成,各級職位則是這個上市公司的股份。

宇文泰是第一任董事長,宇文泰的兒子宇文邕接任第二任董事長時,公司空前擴大,但就是這個時候,第二任董事長不樂意更多的人來享受公司紅利,出於利潤最大化的考慮,決定改變董事會規則,想奪取其他董事手中的股份,結果引來董事集體譁變,準備推翻現任董事長,推出新的董事長,而‘小董事’楊堅手中的股份本來就接近董事長,在有其他董事的支持下,於是就推翻了董事長——周靜帝宇文衍,自己當起了‘董事長’,公司名也從‘北周’改成‘隋’。

楊堅成功的當上董事長,也不想分紅了,這個傢伙更狠,乾脆的解散了董事會,其他董事也變成了他隨時都能解僱的高級員工,這些人雖然對‘隋楊公司’失去了話語權,但他們手上的資金十分寬裕,不爽不甘之下,便利用手中的資金支持起了李淵,公司名從‘隋’改成‘唐’!

有了前車之鑑,聰明的李董事長不學吃獨食的第二任宇文董,也不學楊董,而是學第一任宇文董,全面恢復董事地位,但李董的兒子(李世民)其實也想解散董事會,不過他怕重蹈覆轍,所以慢慢的耗着,可是直到死解散不了,直到兒媳當上董事長,這才解散了董事會。

正因爲有這種認識,楊侗纔沒有讓公司上市,反正他有能力搞定公司運營的資金問題,又何必把利潤分給資本家來賺,又何必讓資本家來噁心自己?難道等他們仗大了再來推翻自己?出於此鑑,楊侗一直敵視資本家,嚴防他們的滲透。

現在他要討好不是身爲敵官的資本家子弟,而是千千萬萬個普通老百姓,而收復淪陷區第一時間內討好淪陷區老百姓的最簡單、省事、有效之良方,不是你的執政思想和利民政策,因爲這玩意既不能在瞬間全面執行,也不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那什麼法子效果最好、最快?

殺官——

殺掉那些在民間口碑敗壞的敵官,就能取到討好老百姓的效果。

這麼簡單省事之法。

何樂而不爲?

第794章:一條大魚第224章:遷都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233章:杜如晦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第521章:金勝曼的葷招第971章:楊廣匿名助唐軍第539章:迂迴戰略第349章:發威第048章:凌敬謀晉陽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906章:我也是一個兵第369章:問心無愧第066章:魏徵毒計第145章:各奔前程(求收藏推薦)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806章:玄奘,你怎麼看?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314章:楊侗的瘋狂第996章:煙花爲號,全軍進攻第188章:老謀深算(第五更求首訂月票)第662章:瘋狂之夜第061章:關隴之謀第781章:棗陽城第579章:凱旋之師第929章:勢如破竹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234章:草原之狐第890章:混蛋縣令很不對勁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951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票)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631章:楊侑之野望第993章:斬將奪軍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263章:奴兵破敵膽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011章:天選之地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542章:‘萬’國朝隋第743章:韓志斷案第866章:風起益州第741章:相國示警第073章:烏合之衆第279章:戰機乍現第600章:馬嚼天下第568章:甕中之鱉第666章:淮北第一戰第697章:唐朝議科舉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680章:逃出生天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749章:定策第818章:夜襲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105章:坦白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318章:玄齡獻策建嘉峪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915章:沒落(求票)第950章:大纛傳令,全軍出擊第447章:困守孤城第734章:吐谷渾有變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981章:演一齣戲第278章:可怕的習慣第661章:進退兩難,垂死掙扎第920章:樂極生悲,李靖敗北第839章:外強中乾花架子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821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443章:隋魏密約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596章:武川司第826章:名將之死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490章:有死無生攻防戰第605章:謀李淵,擬設內閣第645章:聽天由命第153章:停戰(求收藏推薦)第805章:將軍們,別太溫柔了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399章:舊情難忘第066章:魏徵毒計第716章:夜郎王第276章:謝幕第132章:怒殺第559章:賞罰不明第662章:瘋狂之夜第794章:一條大魚第132章:怒殺第937章:飛天神舟墜毀第190章:糧價暴漲第679章:圖窮匕現第346章:夜襲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