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緊急行動

bookmark

一支由兩萬名精銳之士組成的隋軍,在蒼茫暮色掩映,快速行軍在弘農丘陵之間,觀其行軍路線,無疑是朝着盧氏挺進。

這帶是望不到邊際、高低起伏的丘陵和茂密森林,一座座村莊分佈在丘陵的邊緣,但由於中原連年戰亂,處境不妙王世充連連強徵青壯入伍,大量民衆逃亡,這一帶百姓應該也是如此,致使留下來的房子人去樓空。羅士信連個問路的百姓也沒遇到,急得他只想罵娘。

作爲這支機動兵力的主將,楊侗同樣給了羅士信臨戰自決的權力,並不加以干涉,這些天來,羅士信潛伏于山中,準備給盧氏唐軍來個致命一擊,然而該死大雨,害他坐失無數破敵良機。

就在一個時辰前,楊侗通過大青給羅士信傳來一條驚心動魄的情報,說李世民極有可能水淹熊耳大營,並命令他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攻克盧氏的命令,然後順遊而下,尋找或許存在的堤壩,若唐軍剛剛修築則立即破壞,若堤壩已成,且水勢足以造成危害,則據壩死守,爲下游的熊耳隋軍爭取撤離的寶貴時間……如一切都不存在,那就控制‘盧氏—長淵’這一段洛水,斷掉李世民西進、南下之路。

饒是羅士信膽大包天,可當他看到急信之時,也被驚嚇出一身冷汗,他從軍多年,又在楊侗逼迫之下學習各種知識,見識和眼界莫不大漲,焉能不知水淹大營的後果?

如果李世民真有此打算,並得以成功,不僅熊耳大營遭殃,十萬將士全軍覆沒,下游的熊耳縣、宜陽縣、興泰縣將會成爲一片澤國,甚至更下方的洛陽也要完蛋。

東都洛陽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徵,那就是衆所周知的‘五水繞洛城’。洛陽所處的位置乃是五水匯聚之地,五條河流又分無數支流,大小河流縱橫交錯,如果五水齊澇,洛陽危險。戰亂之前,楊廣爲首的隋朝君臣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每年都要發動民夫固堤清淤,而王世充入主洛陽以後,專注軍事征戰之事,不管是人力物力財力,還是個人的精力,都不足以讓他重視這些,固堤清淤這種事情他根本就沒有幹過一次。

而這些天大雨不絕,各條河流紛紛暴漲,以如今的水勢、堤防而言,如果上游蓄積了多天的大水這麼往下一衝,洛陽城都有被沖毀的危險。

洛陽作爲大隋南征中樞,又將重新成爲大隋王朝國都,現在囤滿從北方調來的物資,除了青州方向的裴行儼、關中方向的薛萬均,其他各處戰場的物資皆由此轉運支持,洛陽若毀,後果的可怕不言而喻。

也正因爲羅士信知道後果的嚴重,所以哪怕過了一個時辰,他的脊背還在不住的冒着冷汗。但作爲一軍之主,他不能、不敢、也不會把這種焦慮形之於色,一個人默默的揹負着這沉重的壓力。

這時軍隊已到盧氏地界,正向三十里外的縣城方向疾行,唐軍撤離洛陽之後,長淵縣淪爲前線,盧氏理所當然的成爲唐軍後勤糧草重地,囤積着大量糧草和軍用物資,平時通過洛水之便,給長淵唐軍輸送各項物資,它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由於唐軍沒有大型船隻,低下的運輸能力,並不足以供應長淵大軍使用,再加上縣城離洛水有三四里之遙,所以唐軍便在洛水南岸建造了數百座倉庫,堆放了無數糧食物資,並有一萬軍隊在這裡駐紮。羅士信也是憑此斷定李世民即便築堤,也只能在這倉庫羣的下游,否則大水一衝,首當其衝的便是唐軍此處後勤重地。在不確定楊善會中計的情況下,李世民如在倉庫上游決堤,無異於自掘墳墓。但羅士信也不敢大意,並派出大量探子前去上游查看。在羅士信看來,僞唐仿若輸光的賭徒一般,只要有擊潰楊善會、破壞大隋南征大計的機會,別說是一支軍隊的糧草了,就算用這這十多萬大軍去換也划算,如果他羅士信和李世民易地而處,也會這麼做。

還有就是當初遠征高句麗時,房玄齡出人意表的將堤壩築在誅漢城五十里外,從而輕鬆避開敵軍明暗哨,最終決堤將乙支文德和淵太祚的軍隊殲滅在水裡,正是這個戰例的存在,讓羅士信再三謹慎,做出許多常人無法理解之部署。

“大將軍!”

副將李正寶策馬飛奔而至,和羅士信並駕同行,略微擔憂道:“是不是某處戰場生變?”

李正寶早就意識到事態不尋常,只是羅士信不說,他也不好過問。但現在不行了,隱約感覺到事情很大。

“難道你不知道嗎?”羅士信皺眉反問。

“這個……大將軍一直沒說,末將當然不知道。”李正寶大汗,心知自己的猜測沒錯,定是某個地方發生驚人變故。否則,善於納諫的大將軍不會獨斷獨行就下達出戰的命令,膽大包天的大將軍更不會失魂落魄至此。

“戰事確實生變,不過不是別處,而是我們的弘農戰場……”羅士信迅速將前因後果說了一遍。

“本以爲聖上讓我們不惜一切代價的打下盧氏,是對懸而未決的戰事失去了耐心,原來真相卻是如此!”聽完羅士信的表述,李正寶面露駭然之色,想到水淹洛陽的後果,李正寶就不寒而粟。

“說起來,你跟李世民打的交道比我多。”李正寶曾效力於樑師都麾下,與李世民有過多次正面交鋒,羅士信想聽聽他的看法。

李正寶毫不猶豫的說道:“以李世民爲首的晉王派和我大隋多次作戰,屢屢潰敗,從而給世人的感覺是很無能的常敗將軍、常敗之師,但末將覺得李世民是個相當可怕的人,他麾下的劉文靜、殷開山、段志玄、劉弘基、于志寧、唐儉之流也相當可怕。他們之所以戰敗連連,不是他們不行,而是有些事情他們純粹身不由己。”

羅士信點了點頭,僞唐那筆桿子指揮槍桿子的制度不是什麼機密,李正寶說晉王派身不由己一點沒錯,微一思索,開口又問:“那你覺得聖上的擔憂會發生嗎?”

“我認爲他們想得到,甚至已經在操辦此事。”李正定不出意外的給了答案,他想了一想,又繼續道:“他們即便沒有想到水淹之計,但那可怕的後果,也讓我們不能心存僥倖,否則,我們就是大隋的千古罪人了。”

“你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這後怕的後果,讓我們不敢也不敢寄望於敵人。”羅士信深吸一口氣,道:“我認爲一場惡戰再所難免。”

李正寶點了點頭,迅速進入了自己的角色,肅然建議道:“我們也知道盧氏縣城的唐軍不過五千,倉儲重地則有一萬人,兵力上我部佔有絕對優勢,關鍵是我軍長途奔襲,而敵軍卻是以逸待勞,末將擔心完成這個任務後,我軍會有太大的傷亡。末將的意思是暫時放過縣城唐軍,集中優勢兵力攻打倉儲重地,以雷霆之勢殲滅這一萬守軍,駐守縣城的唐軍看到倉儲重地有變,一定出城救援,我們再給他們一個伏擊,大將軍意下如何?”

“此法不錯,就這麼辦。”羅士信知道此行的主要任務還是破壞或許存在的堤壩,但如果李世民有此打算,一定會派有重兵警戒,這將是一場不能敗的慘烈大戰,如果不事先殲滅盧氏縣城和倉儲重地的唐軍,己方將被前後夾攻,勝算更低,這也是楊侗讓他率先打盧氏的用意所在。

李正寶見羅士信採納了自己的意見,又繼續說道:“現在離倉儲重地不足三十里,末將建議大軍立即停止前進,休整兩個時辰。”

“傳令下去,全軍停止前進,就地休息兩個時辰。”

羅士信再怎麼着急、再怎麼不安,也知道將軍不能差餓兵的道理,只有違心的聽從李正寶的意見,下令休息。

兩人又接着商量了一陣子,結果發現實在是沒有捷徑可走,也就漸漸沉下心來,準備打一場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的攻堅戰,但就在他們二人下定決心的時候,事情忽然出現了重大轉機。

第861章:楊廣在行動第047章:做人要狠第688章:逆轉契機第993章:斬將奪軍第039章:天賜猛將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464章:左右爲難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154章:和親2(求收藏推薦)第361章: 那你幹嘛來着?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406章:大隋暴徒第880章:要要要,當然要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456章:事態突變第680章:逃出生天第696章:聖武三十六天罡第605章:謀李淵,擬設內閣第082章:血染汗庭第381章:登基五步之爭第874章:一封家書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215章:坑第039章:天賜猛將第396章:騎戰帶來的總結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015章:拐誘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486章:將帥之差距第089章:絕響第300章:棋子第479章:柴紹論隋定帝心第145章:各奔前程(求收藏推薦)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972章:牛鞞縣,周青獻計第996章:煙花爲號,全軍進攻第661章:進退兩難,垂死掙扎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855章:利民工程第064章:傳國玉璽第915章:沒落(求票)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818章:夜襲第010章:不升反降第111章:野蠻戰術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897章:滎陽鄭氏,來勢洶洶第993章:斬將奪軍第637章:瓦解內部第669章:大勢浩蕩,順昌逆亡第063章:皇姑來了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539章:迂迴戰略第948章:隋失二將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072章:確定謀反第644章:李世民解惑,意圖援魏第870章:老子不說話,看你怎麼詐第537章:域外烽火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920章:樂極生悲,李靖敗北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566章:八門金鎖絕殺之威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第085章:太原起義第618章:韓志以權誘齊王第456章:事態突變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024章:血戰第318章:玄齡獻策建嘉峪第954章:殺使奪將,危機四起第399章:舊情難忘第928章:艱難行軍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769章:奪旗斬將第128章:工部改制第757章:烈火焚江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050章:楊廣放棄治療第017章:王世充第642章:家國天下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036章:世家的無奈第127章:奸商第061章:關隴之謀第216章:經驗誤人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883章:嫁禍東吳,水落石出第591章:祖孫對第121章:瘋子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560章:戰前勞軍第262章:攻城第898章:打草驚蛇,以陽克陰第927章:倒黴的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