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凌敬謀晉陽

在河東道,有三大巨頭,分別是留守李淵,副留守王威、武牙郎將高君雅!王威、高君雅看似是李淵副手,實際是楊廣派來監視李淵的隋朝兩大忠骨。

他們在太原做的也的確不錯,太原糧草充足、武備器械堆滿了府庫,作爲重鎮,太原的兵馬卻很少,李淵一直以想招兵買馬,王威和高君雅卻堅決反對,這才逼得李淵到現在還是一個光桿司令,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

以前楊廣對李淵玩釣魚執法,企圖通過李淵,引出獨孤氏、竇氏等關隴權貴,然後一併除掉三大家。是以令王威、高君雅對李淵招兵買馬視若未見,但是當李淵真有實力謀反的時候,楊廣卻被困在江都動彈不得!

無奈,王威、高君雅只得北結馬邑郡守王仁恭,南聯西河郡丞高德儒,以此來制約李淵!但是該死的劉武周居然把王仁恭弄死了!

兩人的盟友現在只剩下一個秘密發展的高德儒,正發愁之際,一人從冀州西來,這給了兩人一個定心丸。

來人是冀州道新任商部侍郎凌敬。

帶團來購買糧食、布帛、鐵錠等物資只是明面上的任務,真實用意是與王威、高君雅接頭,代表楊侗與二人洽談李淵一事。

“王將軍、高將軍!明白了殿下的用意了吧!”凌敬見兩人看完密信,開口道:“殿下和諸位大人的意思李淵肯定要反!但不能逼反他,因爲大隋承受不了李淵造反的代價。”

“難道就這般放任李淵發展?”高君雅不甘的皺眉道。

凌敬道:“還能怎樣?江都大軍靠不住、燕王的中原軍靠不住,;如果李淵造反,關隴權貴應者雲集,關中代王自顧不暇,也幫不到二位將軍!”

王威道:“冀州已定,秦王完全可以出兵啊!”

凌敬道:“別忘了,北方還有一個強大的突厥。樑師都、劉武周、郭子和可以向突厥稱臣,李淵同樣也行。一旦突厥出兵,冀州大好局面就會立即葬送!”

“大隋到處都是稱王稱霸者,反賊越來越多,勢力也越來越強,說是千瘡百孔亦不爲過!而且,現在各方暗流涌動,很快就不僅是災民造反了。”

王威心驚道:“還會有更多人造反?”

“災民造反只是引子,很快會有地主豪強們跟着造反,如同李淵這般坐觀天下變的世家門閥只會越來越多。二位一旦逼反李淵,關隴權貴必將以他爲首,於暗中支援以錢糧、人手。河東亂,關中也會亂!真到那一步,各個勢力必將從暗中跳出來。而殿下與冀州現在需要寶貴的發展時間,所以,二位千萬不要逼反李淵,這後果不是大隋承受得了的。”

王威、高君雅也不是愚蠢之輩,自然也知道現在的大隋是個什麼樣子,經凌敬這一詳細分析,頓時也明白李淵動不得!王威想了想,嘆氣道:“這該如何是好啊?”

高君雅怒氣衝衝道:“明知道李淵心懷不軌,卻不能動,真是氣死人了!”

凌敬道:“二位將軍忠心感人,但務必以大局爲重。”

王威沉吟了一下,問道:“凌先生,殿下可有其他吩咐?”

凌敬肅然道:“首先、二位將軍的處境非常危險,李淵造反前,一定設法除掉二位和忠於朝廷的軍隊!”

高君雅冷然道:“太原有兩萬精銳,不是那麼好除掉的。”

凌敬暗自搖頭,這二人忠是忠了,但這智商實在讓人着急,想了想,索性挑明道:“劉武周就是李淵除掉朝廷軍的天賜良機!他會派出這支大軍去平叛,然後借刀殺人!二位若是不同意,他可以堂而皇之的以通敵之名,將二位除掉。”

“其二、劉文靜等人地方官員和太原王氏是李淵支持者,你們時刻都處於李淵的監視之中…但有一點風吹草動,李淵就會知道…殿下讓你二人帶着忠於朝廷的大軍離開太原這個牢籠。”

“其三、晉陽宮有百萬擔糧食、四十萬套武備!這數目龐大的物資絕對不能落入李淵之手。”

“二位將軍可以用晉陽宮物資爲由,領大軍坐鎮!一能離開太原這個四面漏風之所;二能保全二位及兩萬忠誠之士;三能守住這批物資。”

說到這裡,凌敬看了若有所悟的二將一眼,接道:“總之,李淵要平叛的話,讓他重新募兵兩三萬!不出意外的話,他會藉此機會把忠誠他的人拉到明處!如果他打贏了劉武周於國有利,也會有所損失;如果他輸了,他的實力就會大打折扣,最重要的是,他的勢力會暴露於眼前,以後收拾就簡單多了。”

王威想了一想,道:“既然是殿下所命,我二人全力依從!只不過李淵麾下的亡命之徒委實太多,我二人怕是逃不了被刺殺的命運,我二人死了不要緊,就怕這些物資落入李淵之手!依我之見,倒不如假借劉武周威脅太大爲由,將晉陽宮倉城物資,及城中府庫盡數搬去恆山郡!失去了這些物資及武備,李淵哪怕造反,實力強不到哪裡去。”

“行!恆山郡守是李景將軍,他手中有兵兩萬,會全力協助二位搬空晉陽宮倉城及城中府庫。”

凌敬心頭大樂。

王威實在太上道了,這些戰略資物確實是楊侗索要的東西。“二位將軍可知李淵的兵安置在何處?”

“壽陽縣大約有三萬!清源縣大約有四萬,剩下的都以家奴的名義置於王氏田莊”

凌敬目光一閃,道:“發動二縣青壯搬糧入冀!只要他們願意在冀州安家,都可以享受到冀州百姓一樣的待遇。有了穩定的家和良田,相信這些人也不願意造反。最重要的是到了冀州後,他們還不擔心李淵報復。”

王威拍案叫絕:“好一招釜底抽薪!”

高君雅興奮接道:“把這些人抽走,倒要看看李淵怎麼辦?”

“如此,就有勞二位將軍了!鄙人會說服殿下,全力配合此事。”凌敬笑道。

“有殿下出面,更好!”

接着,三人於細節上進行了細細的商量。

第475章:‘人鏡’消失,好事多磨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989章:大好計劃,毀於木門之下第154章:和親2(求收藏推薦)第490章:有死無生攻防戰第838章:戰略調整第627章:竭澤而漁第374章:安息吧你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558章:尉遲斬將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193章:除間行動(第四更求訂閱)第058章:滅了他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277章:路在何方第982章:立威入城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268章:殺出奴性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220章:論勢第669章:大勢浩蕩,順昌逆亡第483章:優勢因時而變第642章:家國天下第749章:定策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692章:鬧出人命第267章:軍神葬禮第086章:順勢而下第209章:狹路相逢第119章:水師良將第662章:瘋狂之夜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591章:祖孫對第205章:紛爭(求月票)第098章:羣起聲討第020章:論竇建德第115章:和談第024章:血戰第282章:凌雲商隊第208章:雖遠必誅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191章:杜先生第754章:神仙上山第253章:兩線(求月票全訂)第383章:大刀闊斧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933章:給個投降的臺階下第140章:選擇(求收藏推薦)第929章:勢如破竹第724章:禁‘武’令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514章:偷聽少女心第205章:紛爭(求月票)第584章:楊廣之心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267章:軍神葬禮第744章:滅‘世’神刃終出鞘第974章:父子之爭第825章:張網以待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043章:不值錢的錢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474章:無忌,你怎麼看?第284章:爲師教你做人第598章:永除後患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034章:三館一閣第805章:將軍們,別太溫柔了第449章:隋唐爭端再起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904章:意外動胎氣第680章:逃出生天第517章:大隋海軍出擊第905章:重大突破第880章:要要要,當然要第290章:倍受爭議第538章:車同軌第284章:爲師教你做人第496章:劉文靜再出謀第154章:和親2(求收藏推薦)第867章:李氏三兄弟第557章:異族的不幸關老子屁事第502章:帝都定洛陽第065章:傳國玉璽是什麼第490章:有死無生攻防戰第002章:炸營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971章:楊廣匿名助唐軍第795章:但朕沒辦法第758章:女兒,讓我掐指算算攻擊方位。第316章:登基好日子第482章:楊侗猜不透的疏漏第195章:官方店鋪(六更)第995章:亂象叢生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443章:隋魏密約第958章:山窮水盡,各謀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