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文人的殺氣

bookmark

(感謝書友Sprayer孔乙己、行止居士打賞,感謝書友們的支持)

“契丹和高句麗關係如何?”下定吃掉契丹和高句麗五分之一疆土的決心後,楊侗問道。

楊恭仁道:“契丹與高句麗十分親密,大業元年明是契丹人入侵大隋,實則是由高句麗提供的物資!當年聖上剛剛登基,國內又有漢王謀反,因此,讓韋雲起將軍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韋雲起將軍是一個傳奇,一個人創造了一個戰果輝煌的奇蹟。”楊侗這話,得到所有人的認同。

韋雲起是大隋版本的王玄策。

大業元年,契丹侵擾營州,燒殺搶奪,無惡不作。由於契丹離大隋本土太遠,千里迢迢地勞師動衆前去征伐,成本太高,國內又有楊諒造反,於是楊廣便將這個任務交給了韋雲起,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韋雲起這貨也不知道用了什麼辦法,從突厥借來兩萬兵馬,並且還臣服了這兩萬驕兵,結果在他的指揮下,將契丹打得落花流水。

韋雲起不費隋朝一金一糧、一兵一卒,就打服了契丹。楊廣很高興,表揚韋雲起“用突厥而平契丹,行師奇譎,才兼文武,又立朝謇諤”。

一人敗一國自然是籠統的說法,但是韋雲起單獨一人,以一個外交官的智慧借來兵馬,再將兵馬懾服,最後還把契丹給打殘,這個能力毋庸置疑,其中整個流程,精彩程度恐怕不亞於好萊塢大片。

感嘆了韋雲起的絕代風騷後,楊侗接道:“也就是說,契丹與高句麗交界並沒多少兵力了?”

楊恭仁不解其意,不過還是認真答覆道:“北扶余城是高句麗在草原上唯一的堅城,經過幾百年的修葺,論城池之堅固,或許比不上大興、洛陽,但也不會遜色多少。不過因爲它位於高句麗和契丹分界中間,幾百年都沒有經歷過戰事,所以防守力量極爲薄弱、士兵都非常懈怠。目前有放牧爲主的百姓十多萬,分佈在平原上耕種的百姓四五十多萬衆。而守軍不過五千人而已!倒是在銀城駐有兩萬大軍。”

“索性借這一戰,玩票大的。”楊侗冷冷的說道。

“怎麼玩?”

“吃下契丹,以及高句麗小遼水以北的國地和人口。”

衆人倒吸了一口冷氣,這胃口真是大。

“大有可爲!”房玄齡眼中閃過一絲絲睿智,“契丹精銳盡在遼西,本土幾近無兵,如果能夠借道奚族,一口氣就能夠將之吃個乾淨!之後,利用契丹與高句麗的親密關係,詐開北扶余城!”

“銀城守軍得聞北扶余城失守,必然出兵援助,到時候於道中埋伏,吃下援軍後,再詐銀城。接着兵分兩路,一路克後黃、橫山、一路克磨米、麥谷。陷入四面包圍的武應邏,不戰而獲。”

“然後以少許兵力駐守麥谷城,阻止玄莬援軍,主力迅速南下,繞過新城,直取兵力不多的蓋牟、安市二城,如此一來,銀城又成爲了孤立無援的孤城,到這時候,只需行以疲軍之計,就能擊垮這兩萬守軍。等到高句麗援軍從平嚷趕到時,大事已定。”

楊侗點頭道:“正是如此,這一仗的秘訣就是快!”

“藥師,你和裴行儼、蘇定方,帶所屬三萬大軍,人人皆騎,迅速馳援鄧暠,絕不能讓羅藝打到白狼水南岸,盡力把敵人殲於遼西。”

“仲才,你和薛萬備調北平郡民團兵駐守臨渝關,並將修路戰俘迎入北平郡。”

“薛萬均、薛萬徹,你們兄弟領兩萬大軍沿海繞過遼西戰區,直抵通定鎮,並設法將這一場大戰役告訴韋雲起。”

“喏!”七將應命。

房玄齡拱手道:“殿下,微臣請命爲二位薛將軍的軍師,居中策應。”

楊侗也覺得二薛還不具備名將的水準,有房玄齡當軍師將會更加穩妥,想了想道:“準了,安全第一。”

房玄齡道:“殿下放心。”

楊侗繼續道:“至於北部戰場就交給驍果三營,和我們玄甲軍了”

“玄成,你領漁陽民團,協助仲才他們安置安撫北平郡戰俘。至於冀州境內的大小事務,由左僕射兼理。”

“喏!”衆人熱血沸騰。

魏徵目光森冷的抱拳道:“殿下,微臣有一建議,不知當不當說。”

“玄成請說。”

“殿下,如今國內各方勢力蠢蠢欲動,未來幾年,或許十幾年都處於內戰之中,我冀州無暇顧及外族,因此,臣建議借這一場外戰,震懾周邊異族。”

“玄成所言甚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殺不足震懾異族,如此也好,殿下就藉助這次機會,徹底讓遼東各族勢力不敢動彈。”楊恭仁點頭道。

“這不夠!”魏徵搖頭道:“對待外族不似對待我國內,他們以草原大漠爲生,結部落爲居,沒有城池房屋,對待他們根本不需要什麼謀略,打的就是實力,他們最爲敬佩畏懼的也是強者……臣以爲必須嚴懲,而且不能有任何留情,迴旋之餘地。”

魏徵並不帥,普普通通、貌不驚人。史書上也記載他狀貌不逾中人,連一般人都比不上。但他此刻神采激揚,別有氣勢,很有憤青無畏無懼的感覺。

楊恭仁道:“那依魏大人之見,應該怎麼處置?”

“殺!”魏徵毫不思索道:“殺他個片甲不留,就算沒有殺光,也要全部抓來修路、奴役他們一輩子。”

楊侗大感意外,怎麼也想不到身爲文人的魏徵竟有這等殺氣、霸氣。

其實楊侗想不到的還有很多,魏徵這傢伙從來就不是善男信女:史上的魏徵在李靖滅掉突厥之後,就很霸道的給李世民上疏,最關鍵的思想就是“突厥自古至今,未有如斯之破敗者也。此是上天剿絕,宗廟神武,且其世寇中國,百姓冤讎。”

這話的意思就是說突厥人面獸心,留之必有禍患,應該把他們盡數殺絕,來一個種族屠殺。

這把殺伐果敢的李世民都嚇到了。

所以說,魏徵在種族方面就如憤青一樣偏激。

“臣複議!”孔穎達站出來附和道:“臣同意魏大人的主張,但這還不夠。不但要殺,還有在邊境築京觀……”

衆武將傻了眼了,這兩個傢伙,一個比一個狠,到底誰纔是武將啊?愣了一愣後個個贊同複議。

“對內需要執行誅惡道,撫萬衆的王道;對待外族就需要絕對霸道,既然契丹有這膽子入侵,那就藉此機會把契丹從地圖上抹平!然後將那片廣闊的平原用來當馬場養戰馬!”楊侗冷聲道。

“殿下英明!”

一衆文武崇拜的說道。

接下來,大家針對軍隊調動、軍器物資、協同作戰等細節做詳細詳談,直到再無異義方纔各司其職,冒雨準軍出征。

第837章:滿城盡是功夫茶第354章:軍務司出世第288章:輪迴報應第245章:胡漢雜居問題多(求月票全訂)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298章:得隴望蜀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092章:突厥大變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798章:友邦助戰第736章:龍兄虎弟第034章:三館一閣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387章:鑄寶刀贈名將第927章:倒黴的楊廣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250章:搶‘頭’功第484章:緊急行動第295章:關隴的黃昏第810章:急轉直下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867章:李氏三兄弟第405章:武士爭鋒第737章:啓用虎弟第688章:逆轉契機第791章:河岸遇伏第409章:道女爭道統第415章:定位幕後元兇第232章:賣蕭銑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779章:退往襄陽第434章:第656章:烈女逆襲單雄信第979章:二十個邦國的交易第148章:李唐動盪(求收藏推薦)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471章:思維盲點第804章:下一步戰略第362章:關隴世家的底蘊第855章:利民工程第444章:將軍難免陣上亡第670章:捷報頻傳第633章:書聖後裔第536章:狹路相逢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017章:王世充第483章:優勢因時而變第727章:馮盎之謀,軍前鬥陣第747章:見龍卸甲第009章:戰而後定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513章:兵吏二部失權柄第366章:全城歡呼第064章:傳國玉璽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982章:立威入城第352章:人倫慘劇第261章:一將誤全軍第087章:江都風起第360章:狂飆演技第280章:起兵伐隋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530章:世績北上第949章:夜襲隋營第905章:重大突破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615章:憤怒的蕭瑀第462章:洛陽第292章:雙雄會第667章:揣摩敵意,世績設局第384章:登基大典第348章:歸師莫堵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504章:‘滅世’神刃執在手(八千字大章奉上)第715章:國公之爵,擦肩而過第512章:蛇與農夫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179章:仁慈不好(求收藏推薦)第182章:傳位(求收藏推薦)第706章:出兵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070章:章仇太翼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104章:李淵稱帝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758章:女兒,讓我掐指算算攻擊方位。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511章:一頭霧水第101章:梟雄的崛起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039章:天賜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