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

bookmark

和楊廣對話完畢,楊侗在同明殿召見文武重臣。楊侗示意大家入座,問道:“有人遊說大家嗎?”

“有!”見衆來看來,禮部侍郎張宣起身拱手,頗爲頭痛的說道:“稟聖上,朝會過後,象雄公主跪在聖武殿前,死活都不肯走。非要聖上再次接見。”

“爲何?”楊侗奇怪了,象雄公主之前見過了一回,她只是請求大隋不要與吐蕃結盟,並說吐蕃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國度。

張宣答道:“估計是聖上對待吐蕃的態度,讓她看到了合作機會。”

“宣!”

楊侗想了一想,覺得扶象雄挾制吐蕃亦無不可,象雄以佛爲國教,對擴張沒有太大的野心,否則的話,千多年來也不會死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了,如果有擴張的野心,哪輪到吐蕃在高原之上作威作福啊。

不一會兒,臉上蒙着輕紗的李圖曼在修羅衛的帶領下進入同明殿,行禮道:“臣李圖曼拜見聖人可汗。”

“免禮!”楊侗示意她入座,笑問道:“據朕所知,吐蕃發生過幾次叛亂,朗日贊普的處境也極爲不妙,說是內憂外患亦不爲過,否則的話,也不會遣使前來大隋求親!這是你們象雄休養生息、訓練強軍的大好時機,如果藉機出兵,未必不能打敗吐蕃,你爲何在殿外拜伏不起?”

“稟聖上,王兄登基未久,地位並未穩固,在國內有反對他的勢力存在,若非忠於王族的人實在太多,他或許坐不穩那個位子。在對待吐蕃的來犯,其國有主和與主戰二派。”

楊侗笑着說道:“這麼說來,象雄王是主戰一派了?”

“正是!”象雄公主說道:“象雄王李彌夏爲首的王族是主戰派,在與吐蕃作戰之時,精銳之師消耗殆盡。輔國大相蘭罕爲首的主和派演變成主降、主逃派。這一支勢力掌控了一部分大權,如今更是如日中天,掌控了大部分軍政。”

楊侗聞言點頭,表示理解。

自古以來,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朝代都有主戰與主和之分,以軍武爲代表的主戰派認爲只有不斷攻伐才能讓國家強盛,以文官爲首的主和派信奉以治爲主,覺得只有避免刀兵,國家才能強盛。

到了國勢不振、大軍壓境時,皇帝,或是國王都不能降,他們認爲打幾仗或許還能延續國祚,如果不打那就只有死路一條了;對於臣子而言,打不打都無所謂,打不贏的時候,大不了換一個主人即可。而當投降派手中的力量超過皇帝時,甚至越過了皇帝,直接綁着皇帝去投降,這種事情,在中原王朝多的是。

只聽李圖曼又說道:“此次前來,是奉王兄之合,希望能與大隋建交,並求聖上派一支援軍助他平定內賊,以使象雄能夠一心對外。墾請聖上可以出兵相助,幫王兄奪回大權,象雄願意世世代代向大隋稱臣。”

“不可!”楊恭仁站了出來,皺眉的看了李圖曼一眼,向楊侗拱手道:“聖上,如今天下局勢十分微妙,未必兩三年是我大隋統一天下的關鍵之時,李淵、李密等人大有聯兵針對之勢,對我大隋虎視耽耽,縱有百萬雄師亦不覺多。若我大隋貿然出兵援助象雄,先不說路途遙遠、消耗甚巨,若是李淵、李密等賊同時來攻,我軍如何禦敵?”

楊侗點了點頭,看向李圖曼道:“此事關係到我大隋千萬黎民民生、無數將士的性命。朕可以聲援象雄王,但出兵卻是不行。”

付出跟收穫不對等,憑什麼用大隋將軍的生命鮮血去幫象雄打?就算最後幫助李彌夏平了內部之禍,那也是成全了李彌夏家族。大隋不僅沒有任何益處,反而消耗人力、物力無數,這與大隋的利益截然不合。再者說了,李彌夏如果讓蘭罕幹掉,難道蘭罕就甘心放下手心權柄,甘當朗日贊普的狗?到時候,還不是要與大隋建交?爲了穩固他的王位,向大隋付出利益定然遠比李氏家族多。所以對大隋而言,要的只是一個聽話的象雄,誰當王並不重要,這理念自漢即有,大家並不陌生,只不過沒人像楊侗這般,光明正大的提出‘大隋利益高於一切’、‘治國重利’這些話而已。

“可……”李圖曼看向楊侗的目光中,閃過一抹掙扎之色,沉默片刻,又說道:“若是大隋出兵,象雄願意承擔一切物資和撫卹,並向五倍於大隋的賞賜,來回報大隋將士。另外,我象雄可以和大隋結爲秦晉之好。”

“‘不和親’是我大隋最基本的國策,誰都不能觸犯,朕在朝會之時已經提醒過,誰都不能再提‘和親’二字,否則,便是我大隋之死敵。”楊侗冷冷的說道。

“不是,我說是我嫁入大隋!這也是王兄的意思。”李圖曼低聲說道。

楊侗恍然大悟,這就難怪了。

象雄有正副使存在,從官面上說李圖曼是一個閒雜人等,本以爲她是跑來見識大隋風采的,現在看來,人家是送上公主,讓他好好享受享受異域風情。

韋雲起聽到李圖曼這麼一說,態度立馬轉變,正氣凜然的沉聲道:“聖上,臣以爲我大隋乃是天朝上邦,屬國有難,理應出一份力。”

韋雲起是個人精,對於主動送上門的好處,覺得應該來者不拒,主要是象雄國與且末郡接壤,並不是一塊飛地,按照他的思路計劃,如果楊侗將來和李圖曼生了個兒子,那就是名正言順的象雄王。到時候,大隋軍隊可以大搖大擺的開到象雄上去,然後將之納入大隋的版圖。再說了,以往的和親是以中原公主出嫁爲準,現在反着來,那自然就不是和親,而是象雄攀龍附鳳,大賺便宜。

“臣複議!”房玄齡跳了出來,得意洋洋的看着楊侗,你老是故意往我家裡塞女人,讓我老房家雞犬不寧,這回,總算是可以回敬一回了。當然了,除了有點惡作劇的意思,主要還是爲大隋利益考慮。因爲他從韋雲起之話中,已經領會到了對方的用心。

“臣複議!”杜如晦亦是起身支持。

“臣複議!”

“容後再議!”楊侗黑着臉揮了揮手:“象雄公主,你先回驛館,此事容朕與諸位大臣商議再說。”

“喏!”

李圖曼見這麼多人支持,心滿意足的行了一禮,退了下去。

第821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415章:定位幕後元兇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259章:陳漢在行動(4/4求月票全訂)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144章:陰差陽錯(求收藏推薦)第145章:各奔前程(求收藏推薦)第144章:陰差陽錯(求收藏推薦)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133章:據理力爭第259章:陳漢在行動(4/4求月票全訂)第118章:整頓官制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第187章:蕭後勸進(求首訂月票)第239章:悲劇(求月票全訂)第510章:怨念第260章: 算計第761章:皇后大氣第423章:一年第432章:再布一局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792章:匯兵第373章:鋼鐵城牆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817章:轟開門戶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669章:大勢浩蕩,順昌逆亡第691章:大唐的‘忠臣’們第295章:關隴的黃昏第673章:窮途末路,臨死一搏第053章:文人的殺氣第389章:登基爲帝,顧慮漸多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449章:隋唐爭端再起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611章:禦敵之力,以制敵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865章:除夕夜話第543章:李淵以利分關隴第464章:左右爲難第209章:狹路相逢第103章:楊侑的理想第546章:圖窮匕現第558章:尉遲斬將第560章:戰前勞軍第215章:坑第804章:下一步戰略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003章:單挑第010章:不升反降第874章:一封家書第692章:鬧出人命第521章:金勝曼的葷招第403章:房玄齡的一勞永逸第462章:洛陽第955章:李淵作妖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666章:淮北第一戰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747章:見龍卸甲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773章:食鹽大業第833章:父皇,你爲何要色眯眯第248章:人算不如天算(求月票全訂)第914章:前妻、初戀和現任第661章:進退兩難,垂死掙扎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351章:陰謀家的陰謀第567章:六月債,還得快第580章:大國氣度第470章:袁紫煙帶來的嘉音第277章:路在何方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989章:大好計劃,毀於木門之下第713章:失之五里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673章:窮途末路,臨死一搏第027章:新政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701章:裂士科舉,文帝之遠見第220章:論勢第299章:建成入隋營第612章:初七論戰第612章:初七論戰第794章:一條大魚第869章:戰雲起交州第030章:孤臣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第320章:戰前吉兆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