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人心各異

bookmark

當李唐東征失敗以後,遷都已經成了勢在必行之事,只是關隴貴族當時聯合反對,這才使李淵拖到了今天,如今的李唐王朝外有大隋這個強敵,內有北鎮軍叛亂,再無阻力的天子此時遷都,看起來十分合理。只是當這天真正到來之時,襄陽上下依舊一片譁然。諸多世家賣田的賣田,賣商鋪的賣商鋪,許多人都開始帶着金銀財寶離開襄陽,但更多人是竊喜的以低價買進,他們認爲襄陽的城市規模不亞於洛陽,且位於南來北往的戰略之地,遲早會因爲漢水、長江而興盛。

“祖父,店鋪和田宅已經賣出去一些了。”裴矩府中,裴弘正向父親稟報。

“知道了,我們也準備入蜀吧。”正在垂釣的裴矩頭望着周圍的亭臺樓閣,眉宇之間多了幾分憂愁,淡淡地問了一句:“和你買賣的人是誰?”

“韋氏。”裴弘說道:“韋氏應該是搭上韋太后這條路以後,已經決定歸順大隋了,不僅僅是他們,很多世家也選擇留下。”

裴矩嘿嘿一笑,“每到朝廷江河日下,首先尋求後路的就是世家大族。如今李唐苟延殘喘,人心思隋啊!哪怕大隋對我們世家大族並不好,可世家大族首先考慮的永遠是如何活下來,如何在新朝佔據一席之地。這些賤價買進田地、店鋪的人”

“祖父。”裴弘有些不解的問道:“隋朝固然對我們世家大族不友好,可我們難道真要與李唐共存亡不成?”

裴矩看了長孫一眼,接着說道:“天下經過這十幾年的大亂,世家大族的實力已經弱到極致,更有許多風光百餘年的關隴貴族家破族滅,所以於皇族有利的科舉制及是大勢所趨,沒有任何人能夠改變。我們裴氏榮耀了近千年,子孫後代若想靠祖宗餘蔭活着,根本無法延續下去。”

“而聖武帝雖不是開國皇帝,但實際上,他是。這樣人性格堅韌不拔,他的眼中只有江山社稷和王朝的延續,任何阻擋他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韋氏想憑那麼一點點關係與他搭上關係,繼續輝煌,簡直就是白日做夢。”裴矩冷笑道。

裴弘猶豫了一下,又問道:“祖父,就算楊侗再霸道,全只要我們不與他爲敵,總不會胡亂殺人吧?”

裴矩似笑非笑的看了長孫一眼,道:“你是想學韋氏,留在襄陽等待機會?”

“正是。”裴弘點頭道:“自從聖上給予大家自我選擇,很多世家門閥歡欣鼓舞,買田宅店鋪者都是這一類人。而我們卻跟着入蜀,難道大唐還有希望嗎?”

“唐軍士氣不振,厭戰情緒極高,聖上恨不得傾盡一切討好將士。怎麼討好?無非是錢財、土地、女人罷了。而我們若是留下,分明就是想要歸順大隋,這樣一來就能名正言順的殺我們了。”裴矩淡淡的說道:“武川衛爲何逗留不走?是留下來殺我們的。”

“他,他怎敢如此?”裴弘面色蒼白,他原以爲李淵是想結交世家大族,完全沒有想到這是一個致命的陷阱。

“各家各族的私兵已經交出去了,我們毫無抵抗之力,他想殺就殺、想滅就滅。”裴矩淡淡的說道:“也是受限於休戰協定,否則襄陽城必將付之一炬。”

“孫兒明白了。”裴弘對於祖父的分析,他一點都懷疑,因爲他的政治智慧已經到了自己無法想象的高度。

這時,裴矩又問道:“田地呢,都賣了嗎?”

“還沒。”裴弘有些尷尬的說道,當初竇氏、長孫氏等家族賤賣土地的時候,他還在譏笑,現在才知道人家早有先見之明。

“頂多只有一兩天時間了,儘快去處理吧!別人現在願意給多少,我們就賣多少。”裴矩說道:“千萬不要斤斤計較,否則什麼得不到不說,還會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韋氏之前答應買我們的田地,不過將價格壓得極低,孫兒這就前去拜訪韋氏。”裴弘坐不住了。

“去吧。”裴矩點頭道。

“孫兒告退。”裴弘躬身一禮,帶着房產地契匆匆前往韋府而去。

和裴矩一樣,韋氏家族也是由兒輩出面置辦家產,負責買進的,乃是韋匡伯的長子韋思言,聽說裴弘登門拜訪,便知道了對方的來意,十分熱情的接見了他,很快就以極低的價格買盡裴矩家的田宅、店鋪。

待到交割完畢,韋思言便去後院,向父親稟報道:“稟父親,裴弘先前不答應賤賣田宅、店鋪,然而不到一個時辰,態度大變,交割完畢之後,臉上更是喜色難掩。”

韋匡伯說道:“無非是去請示裴矩罷了。”

“裴矩此人詭計多端,會不會有什麼陰謀?”韋思言問道。

“能有什麼陰謀?他是不得不爲。”韋匡伯搖了搖頭,曬然一笑:“如今天下大勢已定,就算是吐蕃、南詔等等西南之國傾國之兵來助,李唐都改變不了敗亡的下場。裴矩現在除了與李唐患難與共,別無選擇。”

“這個孩兒也明白。”韋思言說道:“但是據孩兒所知,裴蘊次子裴愔就在洛陽,受封爲豐陽縣公。裴矩怎麼沒選擇了呢?”

“裴矩是裴矩、裴蘊是裴蘊,兩人完全不一樣。”韋匡伯搖頭道:“死於江都宮政變的裴蘊是大隋的忠臣,而作爲大隋王朝的繼承人,聖武帝不能不認,否則就會寒了忠臣烈士之心,裴愔之所以受封爲縣公,便是源自於此。這就跟獨孤卿雲、獨孤彥雲是一樣的道理。而裴矩在武帝時期位極人臣,結果卻當了李唐的官,聖武帝怎麼可能放過他?”

韋思言皺眉道:“但是父親,聖武帝每到一處,便會收回田地,然後重新分配,我們大肆買進,最後還不是兩手空空?”

韋匡伯笑着說道:“獨孤派承諾隋軍入境之時,捐獻九成田地財富、解散家奴,這纔得到隋朝的諒解,只不過他們謀事不密,提前暴露了出去,這才落到今天的下場。由此可見,聖武帝的底限就是孤獨派所承諾的那樣。我讓你低價買進田宅、店鋪,是想把那九成錢財變成土地。待到隋軍入境,那麼我們捐出九成土地以後,剩下的一成土地,會比現在還要多。”

“孩兒明白了。”韋思言恍然大悟。

“還剩多少錢財?”

韋思言如數家珍的說道:“府中還有糧食十萬石,銅錢二十萬貫、純銅萬斤、黃金五萬兩、白銀二十萬兩,名人字畫和奇珍沒動。要不要全部花光?”

“萬萬不行。我韋氏畢竟是傳承數百餘載大家族,關中之戰發生之時,又將財富轉到南方,有心人一查就查得出來。若是我們不剩半點財富,根本糊弄不了人。”韋匡伯想了一想,吩咐道:“這樣吧,銅錢銅錠、黃金白銀再花七成;糧食作爲犒軍之用。”

韋思言行禮道:“孩兒遵命。”

韋匡伯深深的看了長子一眼,又說道:“儘量隱密一點。”

“喏。”

第573章:聞‘隋’喪膽第958章:山窮水盡,各謀其路第377章:誠惶誠恐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197章:蕭瑀碰釘第546章:圖窮匕現第296章:關隴再合作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480章:李淵的套路第074章:火燒劉武周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666章:淮北第一戰第604章:敗亡前的瘋狂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615章:憤怒的蕭瑀第036章:世家的無奈第127章:奸商第719章:恢復祖宗之法第410章:教學第927章:倒黴的楊廣第244章:煬帝(求月票全訂)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215章:坑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289章:那一夜第831章:很多妃嬪第216章:經驗誤人第016章:安置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423章:一年第353章:皇甫無逸第873章:爲僞唐內鬥創造機會(年底求票)第127章:奸商第105章:坦白第511章:一頭霧水第560章:戰前勞軍第755章:李元吉神助攻第601章:獨孤整的後手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906章:我也是一個兵第174章:將星閃爍(求收藏推薦)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485章:奇人第508章:我害死了爹爹第702章:天朝氣魄第252章:四大優勢(求月票全訂)第830章:借花獻佛,激勵全軍第282章:凌雲商隊第331章:天威第311章:孝恭立功世民憂第431章:兄弟矛盾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167章:兄弟合力(求收藏推薦)第839章:外強中乾花架子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235章:疏導第883章:嫁禍東吳,水落石出第815章:十部奪旗第327章:契苾生死抉第657章:引敵入甕(補上一章)第203章:楊侗贖將(求月票)第812章:殺是不殺?第582章:國宴上的陰謀第296章:關隴再合作第025章:金甲大將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633章:書聖後裔第516章:傳說中的‘醜八怪’第914章:前妻、初戀和現任第576章:遷新居,姐妹夜話第098章:羣起聲討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398章:構建絲路聯合體第379章:問策裴矩第094章:關隴力量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454章:發動攻擊第008章:戰機第462章:洛陽第765章:楊沁芳出戰第069章:能不能舉第286章:烽火照西京第066章:魏徵毒計第210章:困境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002章:炸營第484章:緊急行動第706章:出兵第984章:忠奸難辯第636章:邴元真失權謀退第432章:再布一局第561章:分而食之第889章:決大堤,毀罪證第796章:煙有毒第831章:很多妃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