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匯兵

bookmark

天漸漸亮了,陰沉沉的天幕又飄起了雪花,使黎明時刻的天氣更加寒冷幾分。

隋軍大營東北方的山已被削了一半,一條條溝壑嘩嘩的流淌着泥水,不時又有一片片鬆軟的山體滑落。

軍營所在的區域已經變成平地,整個營地佈滿了拳頭大小的碎石,一條條混濁黃泥水在上面橫流着,要不是還有一個個東倒西歪的哨塔,很難想象出那裡曾有一座規模巨大的軍營。

這一場泥石洪流,也只有到了白天,人們才能直觀的看到它真實威力,但也更加讓人感到後怕。

楊侗站在河灘篝火前,望着延綿數十里的泥石區,心急如焚,恨不得損失數據立即到來。

“夫君無須太過擔憂,我軍將士肯定不會損失多少。”陰明月走到了楊侗的身邊,柔聲寬慰。

“何以見得?”

“從我們撤退到山體倒塌,時長約有一個時辰左右,我軍訓練有素,這麼久的時間,早就依令退到這邊了。縱有士兵來不及,也不是很多。”

陰明月見楊侗不說話,又說道:“軍械物資的損失也不大,因爲我們昨天先在多瑪鎮決戰,緊接着輕裝上陣,挾大勝之勢直擊吐蕃大營;等營盤紮好,天已經黑了,投石車、牀弩等器械要麼在多瑪北營,要麼留在多瑪鎮。被埋在泥石下的資物全是從吐蕃大營繳獲,甚至連活着的牲畜都被趕入山谷,以山勢圈養着……”

“你說得不錯。”經過陰明月一一開導,楊侗心中的陰霾爲之一空。也是到了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昨晚的浮躁,其實是人類對危險的一種本能反應。就跟地震來臨前各種動物異常之舉是一個道理。

幸好他吐了鄭麗琬一身,也幸好她怕男兵偷窺,跑到遠處水潭洗澡,最終發現了吐蕃之毒計。

一念至此,楊侗不禁把目光看向鄭麗琬,發現這丫頭又是溼漉漉的,也不知何時洗去掉了身上泥水,一動不動的火邊烤火,一股一股白氣猛然從她身邊冒起,彷彿在修練一種絕世內功似的。叫道:“鄭麗琬!”

“末將在。”鄭麗琬帶着一股氤氳白氣跑了過來,行禮道:“請聖上吩咐。”

“你昨晚機緣巧合的救了朕和數萬大軍的命;你立下如此大的功勞,於朕有救駕之恩,朕不能不賞。”楊侗看着渾身冒氣的鄭麗琬,忍不住又想到昨晚那隻前來報信的泥猴,強忍噴薄笑意,一本正意道:“朕授你修羅衛鷹揚郎將之職,加封崑崙猴……崑崙縣侯,賞金幣兩萬枚,絹五萬匹。”

鄭麗琬原先的軍職是羅剎衛隊正,如今連升五級,直接就跳過了旅帥、校尉、郎將三級武官,堪稱是飛一般的速度;尤其是異常稀少的侯爵之更讓人羨慕。

倒是鄭麗琬本人蒙了,黑白分明的眼珠子瞪得大大的,在同僚的羨慕目光下,吃驚無比、結結巴巴的說道:“聖上封我爲鷹揚郎將,還,還還賜個侯??”

也不怪她如此吃驚,只因她的爹爹鄭仁基,哪怕身爲大理寺卿,至今連個最低的縣男爵位都沒有。可是她呢?平白無故的連升五級,還撈到一個侯。

太不可思議了。

但旁邊的人,卻都聽到“救駕之恩”這個關鍵詞,真要如此,那就在情理之中了。

李幼薇、堯瑤羨慕得差點要暈,因爲她們也奉陰明月之命跟着去了,但是和鄭麗琬相比,她們少了被皇帝吐一身、跳泥坑這兩個最關鍵的環節,所以結果大不同。

這是命,得認。

當然了,她二人託鄭麗琬的福,也各升兩級,成了修羅衛的一名校尉。

“夫君,崑崙縣侯是榮耀爵還是……”陰明月記錄完畢,問道。

“河源二縣均在東部,都管不到這一邊。然而多瑪的戰略地位不容忽視,所以朕決定以多瑪北谷口中心,設置崑崙縣來管理河源西部。多瑪北谷建縣治輪臺城、南谷建崑崙關。這是從戰略角度上考慮的事情。”楊侗說道:“另外,則是關於黃河水患。”

“黃河水患?”不僅是陰明月,便是所有人都感到不解。這跟黃河水患有何關係?

楊侗說道:“涇水乃是渭水的主要支流之一,然而涇水清澈見底,而渭水卻渾濁不堪,於是涇渭之交出現一半渾濁、一半清澈的現象,我們可稱之爲涇渭分明。”

“這麼說來,黃河之水混濁不堪也是因爲渭水造成?”劉仁軌若有所思。

“正是如此。”楊侗嘆息道:“黃河之泥沙多是源自渭水流域,而渭水流域遍佈黃土、土質疏鬆,大量黃土沒有草木遮蓋,直接裸露在外,天上一旦下雨就會把這些地方的泥土沖走,這種現象叫做水土流失,如此年復一年的流失,導致渭水上游千溝萬壑、支離破碎,農田肥力也被水土沖走,關中平原變得越來越貧瘠貧瘠,糧食產量越來越低,百姓爲了生存,又大量墾荒,但無度開荒卻對植被造成無法恢復的破壞,然後土地肥力又被沖走,如此久而久之,曾在秦漢時期沃野千里的關中平原到我大隋王朝,連關中人口都養不活,這是水土流失的危害之一。危害二,從渭水流下的泥沙大量沉澱在黃河,使中游的河牀上升,爲了防範水患,歷朝歷代只能加高河堤,但每到黃河暴漲,河水輕則漫過河堤,溢出兩岸,沖走中下游的良田莊稼,重則沖垮河堤,淹沒下游各郡!”

“所以要想治理黃河水患,關鍵是減少上游水土流失;而禁止水土流失的關鍵,又在禁止關隴百姓的無度開墾、無度破壞森林植物,但關隴人口密集、百姓想要生活,不開荒就沒飯吃,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人多地少的關隴之民遷往他處生活。”

最後,楊侗說出了自己的設想。

劉仁軌順着楊侗的話一想,頓時雙眼發亮。一般來說,朝廷對地方掌控的最佳距離是七天以內,但是以前沒有信鷹的時候,交州消息傳回洛陽長達一個多月,而從大興到臨洮也就兩三時間而已。而且西海四郡雖然地勢廣闊,但到處是平原,只要加寬、平整一些關鍵山口,那就是坦坦蕩蕩的官道,一旦河源有所異動,朝廷之軍就可以在最短時間抵達。這麼算來,西海距離大興也不算遠。

他興奮的說道:“聖上言之極是,黃河之害由之已久,雖然歷朝歷代都加固河堤,但誰都知道此乃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末將曾查閱歷史,發現秦漢時期的關中森林密佈,渭水也十分清澈,可見根源確實是因爲森林被大量砍伐,要想恢復植被,只能休耕還林,外遷百姓。關隴百姓大多半耕半牧,他們可以很快在河源、西海紮下根腳,而且兩地距離很近,遷移百姓的接觸情緒也會很小。”

“另一個原因是人口的大量涌入,讓我大隋王朝從文化、政治、經濟、制度等方方面面對這裡進行事實上的掌控,不像以前那樣政令不出伏俟城,郡縣形同虛設。不出一代人,四郡百姓就相互融合,不分你我。”

楊侗點了點頭,對陰明月說道:“明月,立即派人給河源太守杜楚客發佈命令,讓他前來籌建崑崙縣、崑崙關!”

“喏。”陰明月聞言,答應一聲。

“聖上。”剛剛安排好一切,便看到負責戰後劉綺莊的王伏寶策馬奔來,他前後氣質大變,彷彿卸下沉重包袱一般,變得神采飛揚。

“王將軍,我軍的損失不大吧?。”楊侗笑了起來。

“回聖上,昨晚我軍破敵萬人,我軍死傷不足千人,且九成以上是在岸邊作戰所致。”王伏寶語下帶着幾分激動的欣喜。

作爲設營主將,楊侗固然扛下了一切,沒有遷怒於他,但損失數據沒有出來之前,他心中壓力沉重如山,如今總算過了心理關,卸下自我施加的沉重包袱。

“我軍從昨天清晨開始打仗,中途休息不到兩個時辰,全軍上下異常疲勞,但祿東贊爲首的七萬吐蕃軍不久將至,爲今之計,只能儘快擇址建立一座堅固的軍營。”楊侗說到這裡,對王伏寶說道:“王將軍,你負責新建大營,莫要再給敵軍可趁之機。”

“多謝聖上信任,末將絕不會再次犯同樣的錯誤。”王伏寶雖然沒說什麼‘提頭來見’之類的承諾,但是每個人都聽出了他語聲中的決然。

。。。。。。。。

“嗚嗚嗚嗚嗚……”西北方向忽然響起了號角之聲,那是牛進達的號角聲。他的軍隊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多了數千人。而且還押解着一堆俘虜,其中還有幾名漢人。

待牛進達的軍隊近到前處,幾騎策馬奔來。楊侗遠遠一看,卻是衛鳳舞、水天姬、楊沁芳、杜如晦都來了。

“夫君!”衛鳳舞懸着的心終是放了下來,丈夫雖是狼狽了許多,可人沒事就好。

“都來了啊。”楊侗笑着說了一句。

“嗯。你,我沒事吧?”楊沁芳望着楊侗,眼睛都紅了。

“沒事。”

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504章:‘滅世’神刃執在手(八千字大章奉上)第500章:老臣不服請戰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991章:喋血龍水城,英雄有淚第463章:破局之策第026章:戰後清算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751章:邀請沈光殺李淵第031章:房玄齡所見所聞第796章:煙有毒第038章:凌敬論商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669章:大勢浩蕩,順昌逆亡第794章:一條大魚第820章:李世民逆襲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005章:輸不起第639章:玩火自焚第104章:李淵稱帝第372章:死士之死第858章:蜀郡來訊第713章:失之五里第814章:恩威並施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第506章:皇姑離家抓李世民第262章:攻城第082章:血染汗庭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486章:將帥之差距第975章:現在的年輕人,太卑鄙了第220章:論勢第805章:將軍們,別太溫柔了第734章:吐谷渾有變第250章:搶‘頭’功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084章:李靖之遠謀第563章:玄藻佈設八門金鎖陣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096章:不想當皇帝鄭重提示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330章:驚心動魄第289章:那一夜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323章:坐觀成敗第530章:世績北上第414章:落幕、新生第120章:敲詐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264章:一個不留第044章:以商補田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070章:章仇太翼第557章:異族的不幸關老子屁事第546章:圖窮匕現第252章:四大優勢(求月票全訂)第311章:孝恭立功世民憂第203章:楊侗贖將(求月票)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320章:戰前吉兆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769章:奪旗斬將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600章:馬嚼天下第918章:爽到立功的程咬金第461章:誘餌?第742章:栽贓陷害第088章:江都之變第026章:戰後清算第353章:皇甫無逸第530章:世績北上第398章:構建絲路聯合體第734章:吐谷渾有變第934章:大勢不可逆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366章:全城歡呼第136章:內鬥的種子(求收藏推薦)第809章:絕望反擊第555章:去其首腦,斬斷瓜葛第104章:李淵稱帝第077章:始畢毒計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208章:雖遠必誅第951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票)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853章:春藥而已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386章:九卿九部第334章:只因他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