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關隴力量

bookmark

河東城被圍近一個月,民困兵乏、糧食告急!屈突通確認李淵之軍已去,命堯君素帶四千大軍去城北的虞鄉縣運糧,同時爲了做固守的準備,他又派人到附近城鎮招募青壯。

而此時,扮作青壯百姓的獨孤懷恩被招募進城,他領了一副兵甲,成爲一名守城兵。

三更時分,獨孤懷恩到副將桑顯和的營帳,他外面的親兵道:“速稟報桑將軍,就說獨孤家來人。”

片刻,桑顯和親自出來接見:“是懷恩將軍嗎?怎麼這副打扮?”不等解釋,便拉着獨孤懷恩一把,“進帳來說!”

桑顯和官拜虎牙郎將,是一名老資格將領,他父親和叔父都是獨孤信的部將。父親陣亡後,桑顯和便由獨孤家撫養長大,後來又靠獨孤家的關係一步步升到今天的位置。

獨孤懷恩把家主獨孤整的書信遞給他。

桑顯和看了一遍,點頭道:“既然家主要我投降李大將軍,我自當從命。其實聖上自焚的消息傳來後,全軍上下都是各懷心思,真正效忠隋朝之人者,不過是屈突通和堯君素二人,堯君素目前正好去虞鄉押糧,只可惜李大將軍已經走遠了,否則今晚就是破城的大好時機。”

獨孤懷恩大喜道:“其實大軍並沒有走遠,桑將軍可速派人去通報李大將軍。”

剛說完,帳外有親兵稟報,“桑將軍,將軍請您商議軍情。”

桑顯和點點頭,“懷恩稍坐,我去去就來。”

桑顯和向城頭而去,上了城,只見屈突通站在城頭,凝望着黃河方向,河東城相距黃河只有十多裡,如果是白天可以看見黃河渡口,但現在夜色昏暗,城外一片漆黑。

“參見將軍!”桑顯和上前施一禮。

屈突通指着黃河方向道:“剛纔斥候來報,說李淵兩萬軍隊準備渡河,這或許是一個戰機。”

桑顯和心頭一喜,但卻皺眉道:“堯將軍不在,本當是我出兵,但怎奈我不擅夜戰,怕誤了大事。”

屈突通明白他不願意去,不滿道:“那你守城,我去夜襲李淵。”

桑顯和連忙深施一禮,“我一定堅守城池,等將軍凱旋歸來。”

屈突通心知桑顯和才能平庸,卻不知桑顯和有異心,畢竟他跟自己守城這麼久,也很賣力,如果他想投降早就投降了,稍微一想便親點五千騎兵向黃河邊奔去!

屈突通率軍摸到李淵軍大帳前,也不急於進攻,而是觀察動靜,就這時,一名斥候急奔來稟報:“將軍,大事不好!南面有數萬人殺了來。”

“不好!中了李淵奸計!”

屈突通話音剛落,對方大營亂箭齊發,數百騎兵措不及防,紛紛被射翻在地,屈突通臨危不懼,立刻下令退回城池。

不多時大軍奔回河東城,屈突通大喊:“我是屈突通,速開城門!”

桑顯和出現在了城頭上,冷笑道:“屈突將軍,隋朝大勢已去,我和將士們一致決定投降李大將軍,識時務者爲俊傑,我勸將軍也投降吧!”

屈突通氣得暴跳如雷,指着城頭大罵道:“桑顯和,他日我必將你千刀萬剮!”

桑顯和一揮手,“放箭!”

城頭箭矢如雨,屈突通手下騎兵死傷無數,這時候南面追兵殺到,而北面也有數萬軍隊堵截。屈突通大敗,只率數百親兵殺出重圍,向北而逃。

天漸漸亮了,屈突通只得去虞鄉縣找堯君素,堯君素手下還有四千人,他們可以合兵一處,退守河內郡。

屈突通來到一座小山前,前方三裡外有一座小鎮,可以在那邊覓到食物,而就在這時,小山鼓聲大作,從山上衝下一支軍隊,又從山前山後各衝出一支軍隊,足有數萬人將屈突通團團包圍。

屈突通拔出刀大喊:“大丈夫將戰死沙場,報效朝廷!”

親兵們紛紛拔刀衝殺,山頂上的李淵下令道:“不準殺死,要捉活的!”屈突通是大隋名將,若得此人歸降,勝過十萬大軍。

屈突通渾身浴血,力竭被檎。

李淵笑道:“屈突公,此時不降還待何時?”

屈突通鬥志喪失,向江都方面再三跪拜,大哭道:“臣力盡兵敗,沒有辜負聖上,天地神祇,實所鑑察。”

李淵大喜道:“屈突公,我們同爲隋臣,都是爲了大隋啊。”

屈突通長嘆一聲:“屈突通願爲唐公效力!”

李淵解下自己戰袍給他披上,對旁人道:“我得屈突公,勝過十萬雄兵!”

李淵遂命他招降正在虞鄉縣押糧的堯君素。

堯君素看到屈突通,欷不自勝,屈突通也淚溼衣襟。他對堯君素說:“我軍已經失敗了,我們別無選擇!你也早些歸降爲好。”

堯君素冷笑:“屈突通,你才華出衆,聖上對你也恩重有加!代王更是將關中門戶都託付給你。可你倒好,聖上纔剛殉難不久,就背棄國家投降……居然還有臉替李淵作說客!你所乘之馬以及身上的鎧甲,就是代王賞賜的,何其之無恥啊你?”

屈突通羞愧道:“君素,我是力盡圖窮纔來的!”

但堯君素不聽,冷笑道:“我早年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兵,是聖上把我一步步提到今天的位子。我才華不如你,但我比你忠誠!”

屈突通羞愧的下馬解甲,雙手空空的徒步而回。

堯君素知道虞鄉縣城破舊低矮,擋不住李淵大軍,便放棄縣城,率四千騎軍逃往河內郡,投奔裴仁基。

卻說李淵的大軍攻下河東城後,非常信任的任命善守的屈突通爲河東郡郡守,自己率領十幾萬軍隊調頭南下攻打潼關,守將劉綱拒城不出,率領一萬大軍堅守,最後慘遭身邊的竇氏家將斬殺,潼關告破。

李淵立刻率領十五萬大軍從潼關進入關中,向長安挺進,關中大亂,各世家大族紛紛組織武裝佔領縣城,迎接李淵入關中。

陰世師被迫回授京師,卻被李淵之女李秀寧的四萬義軍從後面襲擊,陰世師軍敗退入長安!

第167章:兄弟合力(求收藏推薦)第994章:反間計第801章:空談誤國第086章:順勢而下第144章:陰差陽錯(求收藏推薦)第739章:枕邊風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851章:魏徵告凌敬第388章:彰顯榮耀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151章:關隴權貴施壓(求收藏推薦)第748章:恩威並重第858章:蜀郡來訊第288章:輪迴報應第375章:大贏家大輸家第353章:皇甫無逸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089章:絕響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363章:須臾緣分,終是夠了第412章:又當爹了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920章:樂極生悲,李靖敗北第772章:何不食碘鹽第559章:賞罰不明第858章:蜀郡來訊第883章:嫁禍東吳,水落石出第778章:李世民窮則思變第266章:三大巨梟第500章:老臣不服請戰第765章:楊沁芳出戰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758章:女兒,讓我掐指算算攻擊方位。第092章:突厥大變第352章:人倫慘劇第508章:我害死了爹爹第038章:凌敬論商第830章:借花獻佛,激勵全軍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268章:殺出奴性第877章:新運河,一無是處第476章:踏上征途第109章:再下一城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412章:又當爹了第681章:任用降臣第682章:部署隋唐之戰第099章:李淵應對第667章:揣摩敵意,世績設局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第506章:皇姑離家抓李世民第878章:唐都之亂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705章:招攬失敗第118章:整頓官制第622章:我決定反唐第971章:楊廣匿名助唐軍第353章:皇甫無逸第280章:起兵伐隋第812章:殺是不殺?第263章:奴兵破敵膽第363章:須臾緣分,終是夠了第719章:恢復祖宗之法第715章:國公之爵,擦肩而過第716章:夜郎王第667章:揣摩敵意,世績設局第061章:關隴之謀第483章:優勢因時而變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051章:羅藝謀反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263章:奴兵破敵膽第236章:刑、御之爭第340章:斬其根第046章:劉文靜謀劃第873章:爲僞唐內鬥創造機會(年底求票)第902章:童話都是騙人的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983章:九九重陽再交鋒第724章:禁‘武’令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286章:烽火照西京第231章:人心不齊第858章:蜀郡來訊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116章:全力西進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117章:喜訊傳來第671章:身臨絕境,李密定計第091章:君王死社稷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713章:失之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