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西蜀對壘大楚

bookmark

好似春秋年間,經歷過無數場的戰役。

有的戰役名垂千古,有的戰役別人遺忘。不管是哪一種,但是都有着名將的誕生。

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那麼萬骨不過是一個人向上爬的基石而已。也許那萬骨也曾含淚而上,可是不得爲之而善終。

每個人的選擇其實都是不一樣的,但有一點絕對對於上位者來說是一樣的。天下共主,天下共尊。

大楚皇帝當年不過是上一代皇帝的四兒子,按道理來說,怎麼都不可能他會成爲皇帝。但是他真的成爲了皇帝,其中包含了太多太多的血肉死屍爲他做築起了那道京觀。可惜也失去了戰場的那番雄心,要不然也許可以和楊秀爭鋒。

當了皇帝就是這樣,開始特別的怕死。不僅怕死,也怕身邊的人死了。更加懼怕有人是不是會不忠不義,也開始擔心自己那羣子嗣是不是會像當初的自己幾兄弟一樣。一樣就一樣吧,根本無法控制。

若說是誰逼上他們走搶奪皇位的這個地步,是野心,也是他自己。他開始羨慕楊秀只有一個兒子,也有些懂了爲什麼當年在那麼好的形勢下,楊秀選擇了回到西蜀,而不是去奪取楊廣屁股下面的位置。

世人皆醉我獨醒,世人獨醒我糊塗。

楚國這一樣的皇帝雖然沒有前兩任那般開拓進取,但是也不是無能之輩。或者說能夠當上皇帝的人就沒有無能之輩,否則隋煬帝憑什麼壓制三王數年。

楚雲錚也曾想過擴張大楚的國土,可是大楚所處的位置比較尷尬,或者說要是沒有西蜀那麼就不會尷尬。拿去西蜀就可以打到洛陽城下,甚至可以南下,進入南唐的領土。只是一個楊秀,讓大楚軍隊整整十八年未能踏入大隋境內一步。

至於北方,說句實在話,北蒙那貧瘠的地方大楚皇帝根本看不上眼。可是沒有辦法,後面是一望無際的沙漠,難不成要大楚的百姓長居沙漠不可。沒有百姓不向往富裕的生活,就算自己也依舊如此。

別看現在西楚號稱武力第一,但是內部的問題還真不少。唯一令人慶幸的是和大隋王朝相比,大楚王朝又好上十倍不止。這得感謝宇文拓,可惜他早死了。也慶幸他早死了,不然西楚更加難過了。

大楚皇帝比楊秀的年紀還要打,他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可以看到大楚王朝的軍隊進入中原的一天,但是這個理念,只要大楚王朝還在,不管是誰當皇帝,那麼他都要堅持這個理念下去。

大楚並不處在中原地區,處在中原富饒地區的只有南唐和中隋。

至於北蒙和突厥,不過是一羣草原上的牧民組成的國家。但也不是不足爲患,畢竟他們馬上戰力相當彪悍。

可是北蒙和突厥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長期與平原、青草、牛馬羊打交道。如果真的有一天進入中原,那麼他們能夠適合中原人的生活嗎?顯然不可能,也不會!他們的骨子裡面流的血液就是馬背上戰爭的血液,所以即便有一天能夠打進中原,也不會長久。

大楚皇帝無奈的一嘆,其實很多年前就已經知道不如楊秀了,可是還是想要掙扎一下。現在,現在只希望楊秀能夠真的不出手,否則就算將西楚百萬大軍派去攻打瞿塘峽,只怕也沒有希望。

至於楊未央,他知道。不過是扮豬吃老虎的孩子,但是還是太嫩了,畢竟他當年也是這麼過來的。

在瞿塘鎮,說是一個鎮子,其實已經比很多城池都大了。

楊未央親率三萬大軍對陣大楚十萬兒郎,看似弱了很多,但是氣勢上面一點也不弱。

兩邊的戰鼓已經擂了起來,但是並沒有立刻打起來。

開皇十五年,楊秀同樣帶着三萬大軍與大夏王朝十萬大軍對決與瞿塘此地。

那一戰,大夏王朝全軍覆沒,楊家三萬步卒餘下兩千人不到

楊秀雖然早就成名,但是這一場戰鬥將他的名氣推入高峰。

當時大夏王朝帶兵的乃是一代軍神,甚至是當世第一人,可惜依舊被楊秀打得找不了北。

好像每個武將都在春秋年間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武功並不高。才智和武學永遠無法成爲正比,可江湖的武夫依舊害怕軍隊。

楊未央看着對面那個有着南孟之稱的將領,不由得有些感慨。很不合時宜,也很不對人,畢竟他不過是十八九歲,卻像持重的老人一般發出感慨。

這個世界依舊是年輕人的天下,也是他的天下。老一輩人逐漸退出舞臺,爲年輕人爭奪那耀眼的權利。

楊秀以前總是吹他沒有打過敗戰,基本上都是以少勝多,打得別人找不到東南西北。

可實際上,也是如此。楊秀打仗從來沒有輸過,最爲著名的一戰便是千騎入南唐。

當時南陳的守將姓嚴,也是南陳名將之流。駐守金陵兵馬有六萬餘人,楊秀馬踏金陵,一千西蜀兒遙望金陵,嚴光鬥硬是緊閉城門,沒有敢出門迎戰。

事後,卻沒有人敢取笑嚴光鬥,因爲那是楊秀,他就算單槍匹馬,你也要看看是不是會招惹大禍。

整整十天,金陵六萬兵馬都是心驚膽顫的。

可惜,有一點所有人都不知道。那就是楊秀每場戰鬥都會身先士卒,身上的傷口不知道多少。要害的也有幾處,可是始終沒有死。

爲何西蜀兒郎讓世人懼怕,不是因爲那口改良過好幾次的錦繡刀,而是那種意志。

老子天下第一,你們是龍是虎都得給我盤着。

楊未央的目光看向雲的深處,問道:“準備好了嗎?”

立刻有人回覆:“全部準備妥當,就等主帥一聲令下,保證讓楚軍有來無回。”

楊未央突然想到了很多年前的故事,也想到了待會會出現很多人命,有西蜀兒郎的,但更多的是大楚軍隊的。

好像一直如此,只要是戰爭,就沒有不死人的時候。只要死人,就必定要分輸贏。

對面那位,看來註定要成爲自己的磨刀石了。

第一百零八章 下套於楊廣第四十四章 文帝誤人啊第一百七十章 大唐忠狗唐古第一百六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七十五章 皇宮遭賊第一百四十八章 廟堂爭,軍令狀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道聖旨第三章 西蜀步卒二十萬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火流血天第一百零七章 鬼書道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考覈第一百五十二章 東海有扶桑第六十七章 借問路人歸期何第三十四章 一巴掌打懵京城第一百零七章 鬼書道人第六十七章 借問路人歸期何第四十六章 分析案情第一百五十二章 東海有扶桑第五十八章 慶幸是娶了她第一百四十三章 白帝城有白帝碑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隋查的第一貪第六章 小宗師來襲第十二章 交鋒宇文化及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將起人心亂第一百二十二章 葬送西楚十萬兒郎第十七章 學識按籮筐算第七十七章 所以我學不會第二十六章 胭脂評第一美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七十八章 突厥太子第六十二章 白衣僧人第一百零四章 偷襲瓦崗寨第六十七章 借問路人歸期何第四十六章 分析案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苗疆、苗寨、苗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前朝名畫第一百八十三章 躲在長安無處覓第一百六十八章 曲子鴻門宴第九十三章 西蜀、聖旨、楊未央第一百三十二章 兩位帝王的默契第一百六十章 金陵十三釵第一百零三章 卦象大凶第一百零四章 偷襲瓦崗寨第一百九十八章 畫中風水第一百 出征日期第一百五十七章 男童與女童第四十三章 東都滅門案第一百三十六章 銀子與茶葉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四十七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一十六章 胭脂官第一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師之戰第一百零二章 我爹是楊秀第七十六章 後世人,天上仙第四十二章 屠龍術與扶龍術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南洋這個地方嗎第九十八章 領旨滅魏第一百 出征日期第一百一十九章 君子戰而勝之第二十一章 大隋禁忌之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浮屠騎第四十七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三十七章 壯士出川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鐮騎第一百五十一章 洛河、小曲、府邸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遇桑桑第七十五章 廟堂上,廟堂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堵追殺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遇桑桑第四十四章 文帝誤人啊第一百一十九章 君子戰而勝之第七十七章 所以我學不會第十二章 交鋒宇文化及第五十二章 八部天龍迦樓羅第二十一章 大隋禁忌之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將士百戰死第一百三十六章 銀子與茶葉第二十三章 楚墓元第四十二章 屠龍術與扶龍術第四十六章 分析案情第五章 亂世風雲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世間各種茶葉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留青史第一百六十七章 花閣赴宴遇故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飛流破陣第四十五章 遊春圖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南洋這個地方嗎第八十一章 偷了天上的東西第一百零五章 瓦崗似紙,隋如虎第一百一十五章 屠夫與人屠第八十三章 東海桑桑第一百九十五章 押運的鏢貨楔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長孫觀音第一百零八章 下套於楊廣第一百六十七章 花閣赴宴遇故人第三十八章 李姓少年第三章 西蜀步卒二十萬第九十三章 西蜀、聖旨、楊未央第一百九十一章 西蜀未來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