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文帝誤人啊

bookmark

楊未央將自己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姐姐,這個五國第一聰慧的女子。

楊綾羅搖頭,但是手指卻在書桌上寫着什麼。楊未央沒有細看,因爲看不到。

這是大隋王朝建立快三十年來發生的最大的慘案,而且還是朝廷官員被滅門,影響深遠,讓京城的達官顯貴、平民百姓都擔心不已。

百姓還好一些,那些人總不會無緣無故的殺自己吧!

朝堂上卻出現了好幾個古稀老人想要告老還鄉,他們怕了,真的怕了。就算不爲自己這一把老骨頭着想,也要考慮到自己的兒孫輩。

他們一生雖然算不上什麼好官,但是也辦過好幾件了不起的事。甚至有的人還是在南北朝堂上做過官,苟延殘喘過來的。

楊廣坐在龍椅上看着底下的三人,最後冷漠的說了一個字,準!

就是說,允許他們告老還鄉,更多的是想要他們讓出自己的位置,總會有不怕死的國之棟樑補上這個位置,爲國爲民。

廟堂上,宇文化及臉上沒有絲毫的神色。即便知道何安在一家被滅門,他臉上也顯得古井無波。

而靠山王楊林卻是將目光在各位朝堂官員的身上巡視,他好像要找出點什麼。可是真能夠找出什麼,這些沒有人知道。

或者說他反感站在朝堂之上,他只想要帶兵打戰,他只是一介武夫而已。

楊廣依舊冷漠的說了一句:“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所有人都沒有提何安在被滅門一事,難道他們會不知道嗎?自然知道,可是難不成要皇帝徹查此事,可是刑部的頭頭都死了,至少首先要找個人帶領刑部吧!

這位置可是非常燙手,畢竟前任刑部侍郎剛死,就有人坐上去,會不會也不會有好下場,這誰也說不準。

宇文化及不說,但是楊廣卻將視線看向了他。你身爲文官之首,難道就沒有什麼話想要和朕說嗎?如果沒有稟奏的事情,那麼要你何用?

宇文化及沒有看楊廣,但是還是躬着身子向左側一步邁出。

“啓稟聖上,臣有事奏!”

楊廣臉上不再那麼僵硬,開口道:“宇文愛卿講!”

宇文化及心裡不由得暗自誹謗,不過還是說道:“如今刑部大亂,應當儘快推薦一人接替何侍郎的位置。一來可以穩定如今東都的局面,二來如今何侍郎一案也需要儘快調查。

如今東都人心惶惶,若不盡快調查出真相,恐怕對大隋不利。”

楊廣點頭又道:“不知道宇文愛卿認爲何人可以接替何侍郎的位置?”

宇文一黨的人臉色都變了變,雖然是升官,可是也要有命享受才行啊!就算是做皇帝,那也得保障自己的安全。

宇文化及沒有看左邊的一衆文臣,不用看也知道這羣人是些什麼德行。追名逐利行,一旦有危險,絕對是第一個跑的。

別看宇文化及如今隻手遮天,可若是哪天他陷入最大的困難,最羣人也會做鳥獸散去,絕對不會對他曾經有過的提攜,而做出知恩圖報的舉動。

這就是人性,每個人的人性。只是有些人還沒有放縱,壓抑在內心深處而已。

何況,這個時候楊廣可能用自己推薦的人嗎?自己又敢向楊廣推薦自己黨派的人嗎?別看自己是宰輔,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終究是君王的臣子。

“此事茲事體大,請聖上聖裁!”

楊廣眯眼,不愧是大隋王朝的宰輔。該進則進,該退則退。只是你就這樣想置身其外,真以爲朕給你好臉色看,你就能夠翹起了。

楊林則不幹了,雖然他是武將出身,可是好歹也是皇室中人。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他不僅僅是震驚,還有膽寒。在京都,還有人可以做到如此悄無聲息,除了那些絕頂的武夫,誰能夠做到。

可是若是這些人,他們恐怕是直接打進神都洛陽,而不會進行偷雞摸狗的小動作。所以肯定是一股極其強大的勢力,只是來自哪裡呢?

“哼,宇文老匹夫你還真會撂挑子,何安在好像是文官吧?你身爲文官之首,竟然想要獨善其身,哪裡那麼簡單。”

宇文化及的黨羽都紛紛怒目瞪着楊林,可是也只能夠這樣瞪着。打又打不過,罵肯定能過罵過,畢竟是文科出身。可惜,他們都知道這位大隋朝的老王爺是何等的脾氣,要是真開罵了,估計要斷胳膊斷腿了。

宇文化及只是無奈,又有些悲痛,道:“靠山王嚴重了!何侍郎乃大隋王朝的重臣,也是忠臣,深得聖上的器重。如今發生了滅門慘案,相信陛下自有自己的判斷,皇上賢明,自有主張的。”

楊林還想要說什麼,楊廣打斷道:“皇叔好了,此事朕自有主張。”

楊林哼了一聲,甩了一下袖子,表示出了很大的不滿。對宇文化及,也對端坐在龍椅上那位。

楊廣心裡有些無奈,但還是得做出決斷,因爲大隋是他的大隋。但他也是一個賢明的君主,需要聽取不同的聲音。

“三思,你可有人選?”楊廣問道。

如今已經是朝廷大員的李三思恭敬的走出來說道:“稟聖上,臣以爲密州州牧展子虔可擔當此重任。”

所有人臉色都不好看起來,楊廣的腦海裡卻浮現此人的身影。

歷經北周、北齊曾經在朝堂之上與宇文化及他爹對等。可是因行事太過於隨性,被文帝掉到了密州擔任州牧。

如今,開隋九老除了楊林都不在朝堂之上,而展子虔可以說要不是當年那些荒唐事,恐怕宇文化及也不一定能夠成爲宰輔。

這些年,展子虔雖然遠在密州,可是他的動向基本上京城的大戶人家都知道。

此人是一代大家,作畫的大家。經常入出深山寺廟,在牆壁上留下自己的真跡。

可以說他做官,沒有作爲一代畫家來的好。但是沒有人會忽視這樣一個人,因爲此人是被貶密州以後才這樣的。

不少人大隋的忠臣卻在心裡念道:“文帝誤人啊!”

第九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七十章 南陽公主第五十三章 吃草的大雕第八十二章 石猴大聖第三十一章 起風了,要打仗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將起人心亂第一百九十八章 畫中風水第二十九章 是百姓的天下第八十一章 偷了天上的東西第三十五章 要臉就輸了第七十六章 後世人,天上仙第六十六章 魔性未除第七十四章 飛天之舞第一百六十二章 見唐高祖第八十章 大夫子第九十四章 五問石威第二十章 藩王之子聚京都第五十九章 子母蠱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百年以後(心裡話)第七十章 南陽公主第一百八十一章 楊李之怨第十三章 未來宰輔之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唐門援助第一百五十七章 男童與女童第七十六章 後世人,天上仙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南洋這個地方嗎第五章 亂世風雲起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南洋這個地方嗎第四十三章 東都滅門案第六十八章 斷秋劍第一百四十章 千騎開蜀第一百二十八章 苗疆、苗寨、苗人第七十九章 動物表演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鼓起,死人了第四十章 不是我不該死第四十六章 分析案情第三章 西蜀步卒二十萬第五十章 隱元會第二十章 藩王之子聚京都第四十八章 由虛入賢第五十六章 兵部失竊第六十七章 借問路人歸期何第一百二十章 西蜀對壘大楚第四十一章 先秦練氣士第七十四章 飛天之舞第一百二十章 西蜀對壘大楚第五十九章 子母蠱第六章 小宗師來襲第四十八章 由虛入賢第一百五十四章 當年往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見唐高祖第九章 驚神自西來第八十二章 石猴大聖第一百一十一章 唐門援助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業五年春第七十九章 動物表演第一百零三章 卦象大凶第七十三章 東瀛忍者第九十三章 西蜀、聖旨、楊未央第七十七章 所以我學不會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留青史第一百九十七章 字畫的秘密第五十二章 八部天龍迦樓羅第一百九十七章 字畫的秘密第四十七章 撲朔迷離第八十五章 明仁堂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唐出兵第五十章 隱元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封陵刻名楔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見唐高祖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唐興佛第四十六章 分析案情第一百二十二章 葬送西楚十萬兒郎第三十六章 詩詞罵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將起人心亂第二十三章 楚墓元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遠鏢局第二十二章 五國第一狀元第一百五十七章 男童與女童第一百八十五章 燈下黑第一百三十二章 兩位帝王的默契第九十一章 激將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終南山手段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是大隋人第二十四章 缺德鳥鳶凰第六十章 致命漏洞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蜀步卒墳墓第三十二章 元宵後一天第九十三章 西蜀、聖旨、楊未央第三十三章 洛樓盛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宮內的梅妃第一百八十九章 如今和以後的對決第一百一十二章 養刀六年第一百七十五章 皇宮遭賊第九十四章 五問石威第十九章 難測帝王心第五十六章 兵部失竊第四十五章 遊春圖第二百零一章 神仙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