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易筋經

bookmark

坐禪,而且是一天,就算是禪宗大多數弟子也做不到。

何爲坐禪,拋棄三千煩惱絲,然後靜心,做到無慾無求的地步。

楊未央坐於佛像前面,看着佛像發呆起來。

那是佛祖,有人說是大日如來釋迦牟尼,有人則說不是釋迦牟尼。

其實大日如來和釋迦牟尼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世人皆誤解太多,導致了佛祖和佛陀產生混淆。

楊未央就這樣坐了三個時辰,嘴脣開始發乾,肚子也發出咕咕的聲響。

一天沒有吃飯了,也滴水未進,他終究只是一個普通人,武道不顯。

又過了半個時辰,楊未央睜開雙眼,實在坐不住了。

楊未央看見眼前坐了一個慈眉善目的和尚,給人很平和與溫暖的感覺。

他脫口而出:“達摩!”

他也不知道爲何會說出達摩這兩個字,可是他內心有無數的聲音在告訴他,眼前這個老僧就是達摩。

此刻已經是夜晚,天空掛了一輪寒月,這纔是二月初,天氣並未回暖。

楊未央還穿着棉襖,他可不是那種爲了外在,而捨棄溫暖的人。

他的體質偏寒,當年因爲丹田被破,一直泡在藥罐子裡數年,才撿回一條命。

“小友安好!”

“祖師有禮!”

“我們有近六百年未見了吧!”

楊未央疑惑:“祖師此言何意?”

“八百年前,大秦王朝橫掃天下,虎視何雄哉!小友壯志凌雲,讓老僧佩服不已。”

“祖師說我是轉世之人,還是昔日無敵於世的始皇帝?”

佛家教論,向世人宣言有六道輪迴,即爲一道:地獄道、二道:餓鬼道、三道:畜生道、四道:修羅道、五道:人間道、六道:天界道。

“未嘗不可?”

未嘗不可,就說明你可以是,也可以不是。

但是楊未央不願意前世是始皇帝,他對不起趙阿房。

他不願對不起那樣一個女子,更加不願意相信輪迴,也就不願意是那位萬古一帝。

“祖師是以神念出現在我的面前?”

“小友信永生嗎?”

又是永生,難道佛門都信這一套。或者他們記錄有永生,要不然那羣坐化的老和尚去哪了?

達摩祖師的神念出現,其實已經隱隱約約表現出了很多的問題。

是不是有永生其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信則有,不信則無。

楊未央沒有說話,只是和達摩祖師閒聊着。

他就喜歡聽達摩祖師一本正經吹牛-逼的樣子,雖然他只是在靜靜的敘述,也沒有語氣的起伏,但經歷卻是波瀾壯闊。

楊未央道:“祖師不會是來和我閒聊的吧!”

“自然不是,而是來教授小友易筋經的。”

“我具有佛緣?”

“若是小友都不具備佛緣,只怕無人具備佛緣了!”

“那我是否可以將易筋經外傳!”

達摩祖師沉默了片刻道:“我知道小友的用意,但是此事就算是老衲活着的時候也不敢自作主張。易筋經關係重大,除非你能夠徵得這一代的少林三老同意,否則是絕對不能外傳的。

我也知道小友是想要將易筋經傳授給那位魔道的小姑娘,助她突破化境,但是易筋經對她無用。”

“祖師確定?”

“出家人不打妄語,易筋經是療傷聖經,可不是武學聖典。”

楊未央心裡卻有些難受,厲蘅香若是知道這個消息,她得多麼的難過啊!

“請問祖師,如何突破化境?”

達摩祖師解釋道:“化境這個門檻攔住了無數的大宗師,其實關於突破,那就要問自己本心了。那位施主戾氣頗重,殺了很多的人,突破化境也不一定是好事。”

楊未央解釋道:“她殺的都不是什麼好人?”

“那她殺的那些人身後的妻兒、父母是好人嗎?”

這要楊未央如何回答,難道因爲厲蘅香殺的那些人作惡多端,就能夠判斷他身後的親人不是好人嗎?

死了的人,讓活着的人生活在悲痛之中,這樣說厲蘅香也不是什麼好人才對。

或者說她本就不是什麼好人,她是江湖上人人懼怕的大魔頭。

“也許,你可以讓她放下屠刀,皈依我佛!”

楊未央翻了翻白眼,他是絕對不可能讓厲蘅香皈依佛門的。

達摩祖師見楊未央如此,也不便多說什麼。

“易筋經共有十二式,第一式口訣是立身期正下,環拱手當胸,氣定神皆斂,心澄貌亦恭。

引氣下行,內觀咽喉,自覺頸項放鬆。

引氣下行,內觀小丹田,自覺心胸開闊,神清氣爽。

引氣下行,內觀脾骨,自覺中焦溫澗,胃脘舒適。

引氣下行,內觀下丹田,自覺命門相火溫煦,元氣充沛,腹內暖意融之。

引氣下行,內觀會陰,自覺會陰放鬆。”

達摩祖師又將餘下的十一式口述給了楊未央,還好楊未央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不然這麼多的內容怎麼會記得住。

“小友感覺如何?”

“身體暖洋洋的,感覺體內有股熱氣在流竄。”

達摩祖師笑了笑又開口道:“丹田被破,是無法修復的。但是人體是個大寶藏,可以將真氣蘊存在血肉之中。小友的身體積沉了太多靈性之物,想來是因爲宇文施主給小友吃了太多的天才地寶,以後的武道之路也會一日千里。”

達摩祖師說完,便消失在了大殿。

楊未央睜眼的時候,禪宗的大鐘已經有人敲響,他看了一眼逐漸明亮起來的天空深吸了一口氣。瞬間覺得神清氣爽,而且好像體內有用不完的力氣。

楊未央站起來,對着佛像一拜。他拜的是達摩祖師,可不是佛祖。

進大殿做早課的僧人,走進來,當做沒看到楊未央一樣。

楊未央也沒有多做逗留,待在這裡一夜了,相信厲蘅香肯定很擔心自己。

他下山的時候,白衣僧人早在那裡等着他了。

“世子,學得易筋經?”

“沒錯,多謝!”

“不用客氣,其實我也會!”宋茶陽平淡的說道。

楊未央聽見這句話的時候,怎麼有種想要打死他的衝動。

想了想還是算了,這裡可是他的地盤。

“世子和我比試一番如何?”

楊未央眼神一凝,臉上鄭重的說道:“求之不得!”

Ps:食指差點被切了,今天一更,如果能夠寫好,就兩更。

第五十五章 一卷帛書第十四章 鯉魚是男是女第五章 亂世風雲起第七章 百無一用是武夫第十章 大唐女子的智慧第一百三十四章 屋檐、女子、低頭第七十章 南陽公主第二十六章 胭脂評第一美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考覈第一百八十六章 房玄齡第三十九章 大隋國運第三十二章 元宵後一天第二百章 幾箱秘籍第九章 驚神自西來第四十五章 遊春圖第五十三章 吃草的大雕第三十章 西蜀與大楚之戰第四十二章 屠龍術與扶龍術第一百六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四十三章 白帝城有白帝碑第四十四章 文帝誤人啊第五十九章 子母蠱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蜀老卒第一百零二章 我爹是楊秀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醫仙苗茵梔第十八章 過天門而不入第八十八章 風雲起第三十八章 李姓少年第五十四章 登徒浪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將起人心亂第八十五章 明仁堂第一百四十八章 廟堂爭,軍令狀第一百四十七章 楊花落李花開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蜀老卒第八十六章 開國九老第五章 亂世風雲起第十七章 學識按籮筐算第三十六章 詩詞罵戰第三十九章 大隋國運第十二章 交鋒宇文化及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涼關的流民第三十九章 大隋國運第一百六十章 金陵十三釵第一百三十七章 壯士出川第四十六章 分析案情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南洋這個地方嗎第八十四章 神社底細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唐皇宮地圖第一百六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六十七章 花閣赴宴遇故人第一百六十章 金陵十三釵第一百六十四章 皇族子弟的悲哀第二章 西楚陳兵,北涼來人第一百零七章 鬼書道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見唐高祖第八十二章 石猴大聖第十一章 媲美漁家女第一百一十五章 屠夫與人屠第一百四十八章 廟堂爭,軍令狀第一百五十四章 當年往事第二十七章 養蛟化天龍第八十八章 風雲起第三十一章 起風了,要打仗了第二十五章 楊雨彬與李秀寧第六十章 致命漏洞第七十三章 東瀛忍者第九十八章 領旨滅魏第一百八十五章 燈下黑第七章 百無一用是武夫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鼓起,死人了第八十三章 東海桑桑第一百四十七章 楊花落李花開第四十章 不是我不該死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唐興佛第一百五十八章 曾經與現在第一百六十四章 皇族子弟的悲哀第五十章 隱元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壯士出川第二十一章 大隋禁忌之人第五十一章 魔女厲蘅香第一百七十章 大唐忠狗唐古第三十七章 公孫長情第十七章 學識按籮筐算第二十章 藩王之子聚京都第二十七章 養蛟化天龍第一百六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九十八章 領旨滅魏第七十七章 所以我學不會第一百七十章 大唐忠狗唐古第一百四十七章 楊花落李花開第一百五十七章 男童與女童第八十四章 神社底細第八章 自古帝王多寂寥第十四章 鯉魚是男是女第三十七章 公孫長情第一章 蜀地自古多韻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一教屍蠱第八十章 大夫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縹緲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師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