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回 劫鳳輦張須陀平亂,獻密計李玄邃策反

薩水(今清川江)一戰,整整三十萬將士血無歸路,命喪疆場,損兵折將,代價巨大,宇文述貶官三級,魚俱瓚問了死罪,其他牽連官員也有不少,令大隋王朝大傷元氣。隋煬帝楊廣壓抑的坐在臨朔宮,一連幾日茶飯難進,與皇后蕭珺愁顏相對。

由於涿郡的糧草十分有限,隋煬帝已先行派遣樊子蓋返回東都洛陽,籌措二路軍糧,接濟前敵,幾乎在涿郡的所有文武大臣,都在焦急的等待二路糧草的到來

死沉沉的氣氛,已使得隨行的宮人多日不幹出歡笑之聲,就在此時一個小太監急匆匆來到宮內,奏道:“啓奏皇上、娘娘,大將軍魚俱羅入宮請罪來了。”

“十有八九是爲魚俱瓚的事。”蕭皇后道。

“自己的弟弟管教無方,朕正要問訊,宣他來見。”

大將軍魚俱羅得知二弟魚俱瓚殘害士兵,被問成死罪,心中恐慌,擔心自己受到牽連,便去宮中,向皇上皇后請罪。

來到臨朔宮,魚俱羅拜見了皇上皇后,魚俱羅奏道:“二弟魚俱瓚,殘害士卒,秉性惡劣,罪有應得。身爲兄長,管教不嚴,末將自感慚愧,特來請罪。”

魚俱羅畢竟當年事楊廣身邊的千牛侍衛,不好不留情面,便看蕭珺臉色,蕭珺言道:“大將軍忠心爲國,令弟帶兵無方,豈能牽連將軍,不必顧慮。”

隋煬帝道:“皇后已經發話,將軍不必顧慮,只要忠君報國便是。”

“娘娘仁愛,賞罰分明,末將感激不已。”魚俱羅作揖道。

蕭皇后看魚俱羅還是明白事理的人,又說道。“近來涿郡變冷,哀家屢感不適,昨日與陛下商議,決意暫回東都,既然將軍在此,欲命將軍護駕,以爲如何?”

魚俱羅趕忙叩拜,言道:“皇后不計末將過失,用人不疑,末將感激涕零,願擔此重任。”

長話短說,蕭皇后對遼東氣候有所不適,便先行返回東都,留下貴嬪蕭敬嫣伺候隋煬帝。大將魚俱羅護送皇后蕭珺一路南下,返回洛陽,入了青州府(今山東)境內。

沿途之上,除了垂柳枝條,草野依舊,似乎多了幾分冷清,少了許多喧囂。到了青州府地界,永濟渠已經是擁擠不堪,很多朝廷的船隻停滯河道,與民船交錯,整個運河幾乎阻斷,令蕭皇后一行無法前行。

無奈之下,蕭皇后決定改走陸路,衆人正從船上搬遠車輦,只見前面一隊官兵,列隊而來。

在隊伍最前面的大將魚俱羅,拍馬前往打探,只見迎面的官軍之中,爲首一將,頭戴赤銅盔,身穿赤銅連葉甲,胯下追風白尾駒,手中烏金虎頭槍,腰佩寶劍,長得儀表堂堂,劍眉鷹目,細長鬚髯,氣宇不俗。

一見有皇后鳳輦,再看魚俱羅,便知道是皇家侍衛,這名將官槍掛馬鞍,翻身下馬,來到岸邊,躬身參拜:“末將齊郡通守張須陀,聽說皇后鳳駕到此,特來護駕。”

皇后蕭珺走出御船,打量一番,便問張須陀:“漕運因何堵塞,不能前行?”

張須陀道:“回稟娘娘千歲,自從皇上東征以來,長白盜賊王薄,自稱“知世郎”,聚衆爲盜,打劫河運,甚爲猖狂。”

“難道賊患至今未平?”蕭珺問。

張須陀道:“那王薄做下反詩,四處傳唱,所傳之處,百姓揭竿而起,且越傳越大。”

“將軍可否將反詩寫下。”蕭珺遂命宮人將筆墨端到張須陀近前,張須陀略想片刻,提筆編寫,詩曰《無向遼東浪死歌》: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着紅羅綿背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寫罷,宮人呈與蕭皇后,細細一讀,蕭珺着實吃了一驚,言道:“既然如此,哀家暫改陸路,此事哀家必將呈奏天子。”

“有勞娘娘千歲。”張須陀率領官軍親自護送,趕往汜水關。

一路之上,蕭珺鳳輦中,細讀王薄所做《無向遼東浪死歌》,倍感時事多難,社稷危險,大隊人馬前行,忽然一陣鑼響,鳥蟲驚飛,四面殺出伏兵,當見爲首兩人擋住去路。魚俱羅大驚:“何處叛軍?”

張須陀心中明白,言道:“這定是山中響馬。”只見爲首兩人立刀橫馬攔住去路,喝道:“瓦崗好漢翟弘在此,快快受降!”

魚俱羅深知鳳輦就在身後,眼前的盜匪絕非雞鳴狗盜之輩。蕭皇后的御攆侍衛衆多,又有魚俱羅、張須陀帶兵,獨孤武都、堯君素隨行,三三兩兩的山賊土匪無人敢惹,唯獨走到瓦崗地界,遭遇山賊。

魚俱羅、張須陀定睛觀瞧兩個劫道的賊首,一個鬚髮半百,眉間有道長疤,二目雄視,高鼻樑,大嘴巴,一把鬍子,已經黑白相參,身着綠布短衣,腰圍虎皮戰裙,胯下捲毛烏騅馬,手中金臂砍山刀,此人乃是瓦崗山大寨主翟弘;另一人頭戴嵌玉藍布帽,身穿藍布短袍,外穿獸皮甲,胯下戰馬名曰鐵驪青,手中一口冰魄寒光刀,此人在當地更是大名鼎鼎,名叫翟讓。

魚俱羅道:“爾等蟊賊,好大的狗膽,可曉得這乃是皇廷御輦!”

“大爺劫的便是皇家御輦。”翟弘不容多言,催馬舉刀,殺了過來。

魚俱羅大戰陣見過千千萬,哪裡把這山賊放在眼中,正要迎戰,張須陀言道:“將軍何須赴其勞,殺雞焉用牛刀?待末將會他。”

張須陀催馬迎戰,二人混戰一起。這翟弘平日在山間打家劫舍,殺官濟民,殺富濟貧,差官衙役打劫了不少,未曾想這張須陀勇猛過人,武藝高強,未戰七八個回合,翟弘便被張須陀一刀砍落下馬。

翟讓一看大哥戰死,催馬出戰,大將軍魚俱羅出馬相攔,二人不容分說,交鋒酣都,未過幾個回合,翟讓哪裡是魚俱羅的對手,只得虛晃兩刀,奪路逃走。

蕭皇后與陳婤二人躲在鳳輦中,聽被盜賊打敗,這才掀開車簾,只見魚俱羅、張須陀催馬來到近前,魚俱羅雙手抱拳言道:“皇后娘娘勿驚,方纔是瓦崗的山賊,散兵遊勇微不足道,末將與張須陀已將盜賊打散。”

“唉!”蕭珺長嘆一聲,感悟道:“沿途匪患叢生,皇上執迷不悟,一心東征,後患無窮呀。”

陳婤在一旁勸道:“娘娘勿憂,回到洛陽,娘娘奏懿旨勸諫皇上,或許可行。”魚俱羅也贊成此策,蕭珺只得先回洛陽。這纔是:

疆場廝殺征戰忙,今知身後賊亂綱。

功敗垂成攘外難,後院起火安內慌。

書說簡短,張須陀率兵護送到了汜水關,鳳輦這才一路平安,返回東都洛陽,此時東都留守樊子蓋已經提前幾天先行返回了東都,組織正調軍糧之事,出城相迎。

回到東都行宮,蕭皇后、樊子蓋、魚俱羅等將官各自落座,蕭皇后言道:“哀家此番回東都,一路之上屢見盜賊,倘若任由滋生,必將誤國。”

樊子蓋言道:“眼下之計,必須先勸住皇上,罷兵休戰,減賦養民,否則反民越積越多,後果不堪設想。”

“眼下誰又能勸得動皇上?”

一看蕭皇后滿面愁容,樊子蓋心中明白,皇上討伐高句麗心切,聽不進直言相諫,便說道:“若進諫皇上,並非百官所能說動,只有娘娘千歲進諫。”

蕭皇后回想,當初高熲、賀若弼、薛道衡、張衡等人進諫,一言不當,便遭皇上問罪,難怪眼下朝中奉承的多,進諫的少。

正在幾人閒聊之時,忽然有人來報,禮部尚書楊玄感求見。樊子蓋速命人有請,只見殿外匆忙忙走來一人,一身官服,二眉高挑,兩眼昂視,一表人才,身高七尺開外,此人乃是楊素之子楊玄感。

楊玄感官居禮部尚書,奉旨籌備軍糧,來到殿上。楊玄感一看皇后回了東都,趕忙拜見了皇后,楊玄感言道:“臣奉旨籌糧,如今糧草已足,特向皇后娘娘和樊大人請命,何時發糧?”

蕭珺言道:“哀家正欲親自請旨,奏明天子,暫且不做東征,。”

樊子蓋道:“娘娘高見,如此最好。若能勸動皇上,用這批軍糧抵消稅賦,方爲上策。”

楊玄感也十分贊成,沒有立即出征送糧,而先返回了自己的府邸,等候差遣。楊玄感麾下有一副將,名叫李密,字玄邃,京兆人氏,此人足智多謀,有豪傑之志,見楊玄感輕輕鬆鬆的回到府上,不像是事態緊迫的樣子,李密上前一步,作揖問道:“敢問尚書,樊大人決意如何?”

“出乎意料,蕭皇后已回東都。今日商議,皇后說將親自擬道奏疏,請皇上休戰。”

李密冷笑一聲:“卑職看來,皇上絕不會聽別人進諫。”

“這可是皇后親自進諫。”

“那也無濟於事。”李密搖了搖頭。

走進了屋裡,楊玄感倒揹着雙手,爲難的嘆了口氣,眼看着天下民怨沸騰,盜賊蜂起,也預見到這麼下去,大隋江山早晚會大禍臨頭,自己官居要職,只恐自身難保,對李密說道:“皇上連續征戰,民衆造反,怨聲載道,只恐再徵高麗,就要誤了江山啊。”

李密一看,楊玄感也有對皇上的不滿之意,便建議道:“尚書大人高見,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效命楊廣終究是窮途末路,必不能長久。”

“李將軍之見,當下該如之奈何?”

李密道:“恰逢中原大旱,百姓生計艱難,而大人手握軍糧,何不借此機會起兵造反,另立明主。”

“啊?”楊玄感驚駭的用手一擋:“這個是謀逆的大罪!”

第166回 起兵變逼宮乾陽殿,奪中原激戰北邙山第170回 永年城女官選奴僕,勤政殿夏王幸新歡第5回 孝明帝拒收親骨肉,郭老太粥濟苦命女第80回 五皇子請兵雁門關,獨孤後命終寧安殿第4回 十里界章大寶縱禍,黃歇口戴僧朔除惡第55回 張麗華妖媚惑晉王,蕭美娘出使見吳主第59回 封帥位楊廣再復職,赴家宴陳主重團圓第70回 來護兒奇襲錢塘江,晉王妃祭掃同泰寺第60回 陳叔宣驚豔入隋宮,水上蛟擺陣戰鄱陽第191回 編隋書魏徵訪楊府,寫頌歌蕭氏遊河東第150回 宴江都蕭皇后動怒,送布鞋宇文述亡疾第8回 重團圓太子尋草窟,謀奸計叔侄會王府第62回 梅嘴山梟首吳世華,橫浦關計收麥鐵杖第126回 匿罪行宇文述嫁禍,賦俏詩薛道衡獲罪第17回 會五王塞北起雄兵,襲少帥突厥換將旗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獻美人,綠丘嶺救駕退刺客第179回 叔嫂聯姻五封汗妃,後隋立國並肩稱王第112回 虞世基參劾斬忠臣,小縣令衙門斗陳棱第76回 訪城南段達誘故交,別京師楊廣哭皇后第39回 憑江霧輕舟躲艨艟,選賢能二次遣使臣第156回 成象殿進諫述志賦 瓊花池吟詩獻歲宴第14回 冷元宮悍婦訓王妃,晉王府太監傳密信第108回 演百戲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92回 宣文殿請旨斬楊諒,斟茗樓品茶邀尚書第170回 永年城女官選奴僕,勤政殿夏王幸新歡第168回 蕭美娘二番封皇后,孫安祖詐敗唬許王第158回 傳僞諭調離給使營,誅異黨處決江東派第105回 乾陽殿賢才對詩篇,雲霄堂太子命歸天第52回 賀若弼潛兵擒黃恪,陳後主迂腐失戰機第119回 隋煬帝湟水結金蘭,吐谷渾突騎夜襲營第100回 祭銅柱劉方劃漢界,開運河惡官吃人肉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67回 戰丹陽棒殺許飛雄,訪高僧二進光宅寺第188回 入忻州良田置百姓,歸長安御駕迎蕭珺第61回 諸葛穎反間懸咒詩,鄱陽王自戕圍帥帳第82回 弒父皇血漸大寶殿,淫母妃詔贈同心結第136回 魚俱羅殺宮起異志,樊子蓋斬將立威名第51回 韓擒虎俘敵收南豫,來護兒斬將震丹陽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唐軍第97回 橫渡南海討伐林邑,盤鬥蛇寨兩戰隋師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142回 塗血鼓出兵長城口,祭忠良海葬周法尚第149回 害忠良劉長恭栽贓,投瓦崗裴仁基獻關第66回 宋嬤嬤探訪建康府,宇文述一請光宅寺第138回 來護兒伏擊過羊嶺,楊玄感絕命葭蘆戍第90回 戰高壁趙子開喪師,據幷州皇甫誕舉義第52回 賀若弼潛兵擒黃恪,陳後主迂腐失戰機第159回 午朝門縛殺來護兒,成象殿縊死隋煬帝第56回 河間王姑蘇擒樊猛,東海兵吳縣斬蕭瓛第167回 討叛軍王薄走聊城,哄賊子家僕探蕭後第73回 宇文述賭博行賄賂,兩兄弟猜字擁晉王第52回 賀若弼潛兵擒黃恪,陳後主迂腐失戰機第94回 改元大業舊臣復任,童謠逆耳一語成讖第123回 討西域奇兵降伊吾,伐東夷戰船攻琉求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萬國稱臣祭祀秦皇第82回 弒父皇血漸大寶殿,淫母妃詔贈同心結第38回 話統一孝明帝歸天,動刀兵樑後主登基第159回 午朝門縛殺來護兒,成象殿縊死隋煬帝第38回 話統一孝明帝歸天,動刀兵樑後主登基第5回 孝明帝拒收親骨肉,郭老太粥濟苦命女第20回 調三軍燕榮兩拒宴,攔王駕父女跪喊冤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強敵第27回 高寶寧三將襲隋營,趙修羅糊塗被放生第48回 送金器蕭珺唬宦官,遞密信裴蘊傳家書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第87回 皇甫誕孤身諫漢王,越國公點將御叛軍第125回 訪漢儒火燒花草陣,吞琉求收復夷州島第7回 崔弘度過江說聯姻,韋超盛占卜測生辰第62回 梅嘴山梟首吳世華,橫浦關計收麥鐵杖第91回 漢王獻城叛軍覆滅,蕭後祈福華山遇襲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43回 御書房皇子爭帥印,茗竹閣儲君逢佳人第29回 屈突蓋陣前刺先鋒,盧昌期獻計棄黃龍第123回 討西域奇兵降伊吾,伐東夷戰船攻琉求第39回 憑江霧輕舟躲艨艟,選賢能二次遣使臣第108回 演百戲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162回 刺行營三將中伏兵,離間計女主擒元兇第156回 成象殿進諫述志賦 瓊花池吟詩獻歲宴第167回 討叛軍王薄走聊城,哄賊子家僕探蕭後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81回 宣文殿太子擒燕榮,仁壽宮蕭妃傳密信第126回 匿罪行宇文述嫁禍,賦俏詩薛道衡獲罪第88回 裴文安急諫渡黃河,麥鐵杖惡戰蒲津關第174回 會番使再遇慕容遐,入突厥重聚宗室親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唐軍第109回 宇文愷進獻觀風殿,突厥部拓路開草原第94回 改元大業舊臣復任,童謠逆耳一語成讖第8回 重團圓太子尋草窟,謀奸計叔侄會王府第97回 橫渡南海討伐林邑,盤鬥蛇寨兩戰隋師第40回 樊子蓋駁論江楓館,七王爺獻計孤月夜第1回 張老六投親走江陵,東平王沉疾成重病第128回 隋煬帝二下江都宮,王世充行賄藏罪行第129回 黨爭重起張衡入獄,百萬徵兵舉國從役第91回 漢王獻城叛軍覆滅,蕭後祈福華山遇襲第23回 衆皇親赴宴寧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園第162回 刺行營三將中伏兵,離間計女主擒元兇第175回 鞠球場雙射驚魂馬,狼牙帳四封蕭美人第43回 御書房皇子爭帥印,茗竹閣儲君逢佳人第86回 屈突通遞送假遺詔,慕容遐急傳真檄文第95回 封尚書新官查東都,探民情楊素添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