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回 討叛軍王薄走聊城,哄賊子家僕探蕭後

長白起義軍首領王薄,造反多年,四處轉戰,屢被官府通緝,最終去往河北,投奔了大夏王竇建德,所帶兵馬也打着“夏”字旗號,張僮兒裝做不認識,作揖拜見:“敢問軍爺有何事要問?”

王薄言道:“我乃是大夏王竇建德麾下先鋒官王薄。”

“哦?”張僮兒裝作一驚:“莫非長白王薄?好漢大名,如雷貫耳,失敬失敬。”

王薄微微一笑,又問道:“我觀這位老兄談吐文雅,不知可識字否。”

張僮兒雖然沒有考取功名,但跟隨蘇威多年,自然認得不少字,作揖答道:“好漢若需幫忙,在下到是可以代寫文字。”

王博大喜,自己手下的將士都窮苦起義的百姓,沒有幾個會寫字的,一看張僮兒肚子裡像有些筆墨的,到是可以留在軍中效命。王薄問道:“不知老鄉欲往何處?”

“趕往山東老家。”

王薄笑道:“如此最好,我等正是趕往山東,討伐宇文化及。”

“那宇文化及現在何處?”張僮兒試探問道。

“探馬來報,自從童山之戰後,宇文化及叛軍退至聊城。”

聞聽此言,張僮兒心中大喜,本來正想着怎麼給太皇太后蕭珺報信,如此以來,可藉助王薄之力,去往聊城,便滿口答應,跟隨王薄同去聊城。

行了兩日路程,大軍將至聊城,眼看天色已晚,便露營過夜。張僮兒閒來無事,在營中閒轉,只見一個兵士跑來,說道:“大將軍請先生到中軍帳議事。”

張僮兒從未參與過用兵打仗,心想不過也就幫着寫點東西,未加多想,便跟着去了中軍大帳。

來到大帳,二人各坐,張僮兒問道:“王將軍叫我來此,有何吩咐?”

王薄道:“夏王爺此次欲剿平宇文化及,我爲先鋒官,應打頭陣。想請先生寫篇戰書,約宇文化及出戰。”

張僮兒心想,我有主人蘇威的書信,一旦開戰就無法送到城中,必須先送至蕭娘娘那裡。張僮兒心中一轉,作揖道:“在下以爲,聊城只能智取,不可強攻。”

王薄一愣,笑道:“我本請先生代筆,莫非先生有妙計教我?”

張僮兒急中生智,正好順水推舟說道:“在下確有一計,雖說宇文化及只剩兩三萬兵馬,但是全是驍果營將士,驍勇善戰。童山之戰,李密死傷十萬瓦崗軍,才擊退驍果營,不可掉以輕心呀?”

王薄倒吸一口涼氣,頻頻點頭:“先生說的極是,以先生之計,應當如何是好?”

張僮兒道:“將軍不如詐降,表面歸順入城,實則爲夏王內應,攻城之日裡應外合,定能收復聊城。”

王薄二眉緊皺,細細思量:“這到是一計,不過誰又能進城說服宇文化及呢?”

“承蒙信賴,在下願往。”張僮兒起身作揖,主動請纓。王薄大喜,立刻安排寫詐降書,讓張僮兒帶進聊城城中。

王薄不識幾個字,便讓張僮兒代筆寫了書信,張僮兒帶好書信,告別王薄,連夜奔聊城而去。這纔是:

梟雄縱兵亂戰日,正是奇謀當用時。

只爲義僕千金諾,不惜生死入城池。

到了天明時分,正好聊城城上吊橋放下,城門打開,百姓進出。張僮兒依舊扮作落魄書生進了城內。打聽一番,才知道宇文化及在城東佔了一處若大的院落,當做行宮,將蕭珺等宮中美人全部關在行宮,供自己享樂。

張僮兒來到行宮,在門外有兵士守衛,戒備森嚴,便對着一個門卒主動上前搭話:“這位小哥,在下要求見宇文丞相,勞煩通稟一聲。”

那門卒斜了張僮兒一眼,問道:“丞相公務繁忙,哪有時間見你,快走!”

張僮兒看這門卒是個貪心不足之輩,取出一個十兩的銀錠,塞給門卒。這個門卒才拋出一句:“你究竟何人?”

“我是夏王竇建德的信使。”

門卒打量一番看着如此破落,將信將疑,說道:“你且等候,待我通報。”

門卒告知殿前將軍元禮,元禮匆匆來到行宮內院,此時宇文化及正在賞曲,蕭珺手扶古箏,委婉彈奏,元禮輕輕繞道宇文化及耳畔,低聲說道:“有人自稱夏國信使,要見丞相。”

“什麼?”宇文化及轉臉問道:“莫非是那個夏王竇建德的使者?”

元禮肯定的點了點頭,化及道:“帶他來見。”

等了少時,元禮便把張僮兒帶到行宮前院,張僮兒跪倒拜見,宇文化及手裡拿着一串葡萄,瞅了一眼:“既然是來使,來人賜坐。”

張僮兒謝過宇文化及,坐到一旁,只聞一段箏曲悠揚,婉轉動人,張僮兒順着樂曲,微微斜眼一瞧,那彈箏之人正是蕭珺。可憐先帝的皇后,竟被奸賊所挾,濃妝豔抹,扮若歌姬,彈琴撫樂,讓張僮兒心中又添幾分酸楚。

宇文化及問道:“夏王派你來此,有何貴幹?”

張僮兒道:“回稟大丞相,不是夏王派我前來,而是夏王的大將王薄派我前來。”

“哼!”宇文化及雙眼蔑視,問道:“王薄?分明是賊屬一窩,!”

張僮兒拿出書信,呈給宇文化及:“竇建德暴虐無道,驕奢不堪,王薄欲率三千義軍倒戈歸順,投靠丞相。”

張僮兒指桑罵槐,反把宇文化及的唬的不明真僞,,只聽一陣大笑,宇文化及大喜不已:“王薄若能歸順,要官封官,要候封候,決不食言。”張僮兒也喜上眉梢,起身稱謝。

宇文化及輕信張僮兒之計,用傀儡皇帝楊浩的名義,傳下詔書,派使者招安王薄。王薄早已與夏王竇建德達成一致,按照張僮兒之計,依計而行。真可謂:

詐降自有詐降謀,家僕一計變春秋。

慨嘆惶惶隋末亂,難言忡忡人心憂。

兩日之後,王薄帶着三千將士,直奔聊城,詐降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張僮兒一起來到聊城城下,迎接歸順的夏國將士。王薄翻身下馬,走到宇文化及近前,屈膝跪倒:“罪臣王薄,率衆歸順,望大丞相收留我等。”

“免禮,免禮。”宇文化及扶起王薄,上下打量:“將軍歸順,實乃幸事,我已備下酒宴,爲將軍接風。”衆人喜笑顏開,一起進了聊城。

來到行宮,宇文化及與王薄共坐上位,宇文智及、裴虔通、元禮、張僮兒等人都陪在左右。二十個宮女打扮的妖豔過人,來到堂前,聞樂起舞,衆人飲酒觀舞,推杯換盞,好生快活。

宇文化及問道:“王將軍跟隨竇建德,可曾見過這等美姬?”

王薄早就聽說宇文化及好色成性,假意讚道:“大丞相真是豔福不淺,這都是從何處尋來的美女佳人?”

“此乃大隋皇帝的宮娥,三千佳麗盡歸我手。”說罷,宇文化及哈哈大笑。

王薄順着宇文化及說道:“大丞相既然收了後宮佳人,爲何不順便收了天子皇位?”

宇文化及一歪眼珠子,假惺惺說道:“我本臣子,怎敢篡奪皇位?”

王薄詭笑,端起酒杯敬了宇文化及一杯酒,故意吹捧:“大丞相弒殺昏君楊廣,乃是替天行道,倘若面南稱帝,也不爲過。”這一番稱讚,說的宇文化及心花怒發,勾起了深埋已久的皇帝夢。

菜過三巡,酒過五味,王薄又是敬酒,又是吹捧,宇文化及樂得不知天高地厚。張僮兒乘機悄悄離開宴席,走到花園之中,猛然間看到蕭珺正在獨坐長廊之下,張僮兒緊走幾步,來至近前,屈膝跪倒:“在下張僮兒見過蕭娘娘。”

這一跪拜,把蕭珺下了一驚,蕭珺問道:“閣下免禮,你我未曾相識,你怎知我身份?”

雖然與蕭珺以往從未相識,但張僮兒經常伴隨蘇威,卻認得蕭珺。張僮兒作揖道:“娘娘不必多問,我是相國蘇威的僕人。”

蕭珺這才明白過來,問道:“你又如何成了夏王使者?”

“說來話長。”張僮兒順手從袖中,掏出一封書信,交予蕭珺:“這是蘇相國的親筆書信,看後毀掉,莫讓宇文化及知道。”言罷,張僮兒匆匆離開,又回酒宴。

蕭珺走到院中無人之處,打開書信,細細觀瞧,心中寫道:

“太皇太后在上,娘娘受辱,老臣無能,王世充弒君篡權,少主楊侗被害,娘娘節哀。今老臣再往長安,探望皇孫楊侑,只盼天佑大隋。”

蕭珺看罷,呆坐池邊,將密信撕碎散入池中,昏昏沉沉只覺雙腿一軟,昏倒花園。

也不知睡過多久,蕭珺微微睜目,隱隱看到宇文化及正坐牀邊。宇文化及見蕭珺醒來,握住蕭珺雙手:“美娘,美娘,你可醒來了。我有要事與你相商”

蕭珺問道:“大小事務全由丞相決斷,何必再問臣妾?”

宇文化及滿懷興致,說道:“王薄要擁立我改朝稱帝,我欲立你爲皇后。”

蕭珺早已寵辱不驚,看淡名利,只是問道:“後宮美人已全爲丞相所有,何必立我這半老婆子爲皇后?”

“後宮美人,誰人能比過美娘母儀之尊。”聽了宇文化及荒誕之言,蕭珺默然良久,麻木不語。這纔是:

人生曲折也離奇,命運多舛未料及。

身世漂泊難自顧,華年虛過望今昔。

一十四載女主命,二次封后仍母儀。

慨嘆世道多變幻,孤家流亡誰可依?

第140回 元務本命喪章丘縣,榮國公大破長槍陣第132回 乙支文德詐降隋營,慕容三藏殉師薩水第123回 討西域奇兵降伊吾,伐東夷戰船攻琉求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萬國稱臣祭祀秦皇第94回 改元大業舊臣復任,童謠逆耳一語成讖第166回 起兵變逼宮乾陽殿,奪中原激戰北邙山第50回 桃葉山楊廣起三軍,秦淮河陳主醉新春第51回 韓擒虎俘敵收南豫,來護兒斬將震丹陽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獻美人,綠丘嶺救駕退刺客第71回 離揚州蕭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賢才第19回 河間王雙戟破頑敵,重瞳子單騎闖連營第59回 封帥位楊廣再復職,赴家宴陳主重團圓第56回 河間王姑蘇擒樊猛,東海兵吳縣斬蕭瓛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復僻,蕭嗣業出使奔前敵第73回 宇文述賭博行賄賂,兩兄弟猜字擁晉王第173回 枕邊風挑唆竇建德,鴆毒酒冤殺王伏寶第69回 晉王求賢四請智顗,蕭妃追佛五請高僧第123回 討西域奇兵降伊吾,伐東夷戰船攻琉求第37回 晉王妃省親返江陵,張老六父女得重逢第33回 百官朝會恩怨難分,東宮議政奸臣奏本第69回 晉王求賢四請智顗,蕭妃追佛五請高僧第80回 五皇子請兵雁門關,獨孤後命終寧安殿第101回 寧陵縣生擒陶榔兒,豫東營正法金德明第187回 回關內萬民隨女主,望長城老臣逝歸途第3回 東平王臨終送孤女,西樑國降旨平凶宅第159回 午朝門縛殺來護兒,成象殿縊死隋煬帝第180回 宋金剛作亂刺太妃,康蘇密平叛保後隋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第157回 御書房老臣言密計,驍果營奸黨統禁軍第70回 來護兒奇襲錢塘江,晉王妃祭掃同泰寺第175回 鞠球場雙射驚魂馬,狼牙帳四封蕭美人第104回 會君臣隋主點進士,入東都倭國送使函第134回 劫鳳輦張須陀平亂,獻密計李玄邃策反第20回 調三軍燕榮兩拒宴,攔王駕父女跪喊冤第137回 衛文升誘敵三連敗第90回 戰高壁趙子開喪師,據幷州皇甫誕舉義第119回 隋煬帝湟水結金蘭,吐谷渾突騎夜襲營第2回 談陋俗妖女必亡家,避謠傳養女走鄉下第39回 憑江霧輕舟躲艨艟,選賢能二次遣使臣第25回 送寶甲楊堅斥太子,呈奏摺皇后贊晉王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強敵第36回 傳旨山齋楊素贈詩,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12回 宇文述探訪寶光閣,蕭王妃祭掃皇后祠第100回 祭銅柱劉方劃漢界,開運河惡官吃人肉第160回 誅皇室另立傀儡君,擁賊子自封大丞相第121回 宇文述獻言徵西域,蕭貴嬪道別贈陳婤第35回 遊訪關中蕭瑒報憂,王府家宴公主傳情第135回 二徵高麗隋主催糧,叛軍起兵謀反黎陽第75回 雲定興讒言害元氏,太子妃遺言傳姬威第11回 苦肉計詐取晉王心,特色禮謀劃宛城遊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復僻,蕭嗣業出使奔前敵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復僻,蕭嗣業出使奔前敵第52回 賀若弼潛兵擒黃恪,陳後主迂腐失戰機第69回 晉王求賢四請智顗,蕭妃追佛五請高僧第43回 御書房皇子爭帥印,茗竹閣儲君逢佳人第69回 晉王求賢四請智顗,蕭妃追佛五請高僧第180回 宋金剛作亂刺太妃,康蘇密平叛保後隋第162回 刺行營三將中伏兵,離間計女主擒元兇第141回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蕭皇后重逢楊伯醜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58回 宣文殿羣賞有功臣,御書房同議南征帥第19回 河間王雙戟破頑敵,重瞳子單騎闖連營第38回 話統一孝明帝歸天,動刀兵樑後主登基第164回 託忠良搭救遺腹子,戰童山兩家折兵將第28回 假書信青州催兵糧,真刺客魏州刺王妃第21回 救朔州五路劫胡營,收雁門險計降奇兵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125回 訪漢儒火燒花草陣,吞琉求收復夷州島第31回 攀林澗太子邀神算,寧安殿蕭妃二進宮第112回 虞世基參劾斬忠臣,小縣令衙門斗陳棱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計,讒言惑主蜀王幽禁第50回 桃葉山楊廣起三軍,秦淮河陳主醉新春第133回 諸葛穎遺計救敗軍,魚俱瓚虐俘犯皇后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112回 虞世基參劾斬忠臣,小縣令衙門斗陳棱第48回 送金器蕭珺唬宦官,遞密信裴蘊傳家書第119回 隋煬帝湟水結金蘭,吐谷渾突騎夜襲營第27回 高寶寧三將襲隋營,趙修羅糊塗被放生第6回 江陵城誤撞太子駕,望江樓密談興亡策第124回 斬小王踏平臺窩寨,收舊部重回陀螺洞第52回 賀若弼潛兵擒黃恪,陳後主迂腐失戰機第59回 封帥位楊廣再復職,赴家宴陳主重團圓第3回 東平王臨終送孤女,西樑國降旨平凶宅第37回 晉王妃省親返江陵,張老六父女得重逢第135回 二徵高麗隋主催糧,叛軍起兵謀反黎陽第129回 黨爭重起張衡入獄,百萬徵兵舉國從役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137回 衛文升誘敵三連敗第72回 修宮宇暴政掠民夫,送綢緞泄密說要案第144回 王伏寶誤闖高雞泊,竇建德刺駕馬到崮第144回 王伏寶誤闖高雞泊,竇建德刺駕馬到崮第35回 遊訪關中蕭瑒報憂,王府家宴公主傳情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152回 蕭皇后諫言援兩京,薛萬均救父鬥反賊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第87回 皇甫誕孤身諫漢王,越國公點將御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