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回 戰丹陽棒殺許飛雄,訪高僧二進光宅寺

帥堂之上一片死寂,宇文述一看衆人臉色嚴肅,知道有重大軍情,也沒敢提智顗大師的事,默不吱聲坐到一邊。晉王楊廣端坐中間,見衆將官到齊,面帶嚴峻說:“剛得道急報,姑蘇賊首沈玄懀(wèi),今率反賊一路東進,將至建康,眼看兵臨城下,如之奈何?”

裴蘊道:“可致書越國公楊素,命他調遣援兵,增援建康。”

“嗯,準了。”

諸葛穎說:“越國公尚在浙東,也有些路程,殿下需即刻派遣一路人馬出擊,提前阻擊反賊。”

楊廣正也想如此,對河間王楊弘道:“本王想請河間王爺掛帥,魚俱瓚爲副將,即刻出徵,萬不能讓賊衆過了丹陽。”

“殿下放心,老夫即刻提兵,阻擊反賊!”河間王楊弘領了軍令,立刻起身去點兵出征。

建康兵馬不多,只有兩萬餘衆,河間王楊弘與魚俱瓚點了一萬人,直奔丹陽府。前文說過,鎮守丹陽的刺史名叫黃恪,主將乃是權武,文武二官,堅壁死守,城池已是告急數日。苦苦等來了河間王楊弘、大將魚俱瓚的援兵,是欣喜不已。

援軍進了丹陽城,衆人陪着河間王楊弘一齊登上城頭,觀望城外起義軍。黃恪對楊弘言道:“老王爺請看,賊兵紮營城東,粗略看來也有三萬之衆。老王爺必須早日決戰,否則拖延日久,將糧草不濟。”

魚俱瓚道:“這有何難?明日開戰,我親自叫陣,必殺個片甲不留。”

黃恪道:“將軍萬莫輕敵,賊軍之中,有一上將名叫許飛熊,力大勇猛,一口百斤大刀,更是無人能及。”

“若有此人,我更要與之大戰三百合,決一雌雄!”

魚俱瓚誇下海口,要大戰許飛熊。次日天明,丹陽城門大開,黃恪城頭觀戰,河間王楊弘親自披掛上陣,左右是魚俱瓚與權武二將。起義軍也涌出轅門,排開陣勢。

黃沙襲襲,戰鼓震耳,兩軍陣前魚俱瓚出陣叫戰,起義軍首領沈玄懀(wèi)一看這魚俱瓚身高八尺開外,面目紫黑,惡目兇光,高鼻大嘴,短髯如刺,頭戴丹鳳朝陽盔,身着紫金護心甲,胯下一匹戰馬名曰花斑豹,手中一條刺釘狼牙棒,氣勢兇猛,便知道這是一員大將。

沈玄懀看了此人,心中暗想,這大漢絕非等閒之輩,只聽身邊許飛熊言道:“這黑廝在某家看來,不在話下,待我砍其首級,獻與首領。”

“好,擂鼓助戰!”沈玄懀道。

許飛熊膀碩肩寬,腚大腰圓,面如瘟神,無盔無甲。只見一磕馬鐙,舉百斤大刀出陣迎戰,二人交戰,如同二虎相鬥,好似兩獸廝殺,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這纔是:

上山虎遇下山虎,惡漢交鋒更威武。

五十回合激鬥志,難分兩虎勝與負。

魚俱瓚大戰許飛熊,兩條惡漢,勇猛無比,打得天昏地暗,難分高下。五十回合過去,河間王楊弘正在左右爲難之時,忽然有快馬來報:“麥鐵杖將軍奉越國公楊素之命,已到城南三十里。”得知援軍到來,河間王楊弘心生一計,立刻傳令鳴金收兵。隋軍這邊鳴金收兵。魚俱瓚不得已,虛晃狼牙棒,敗退而回。

大軍撤回丹陽城內,魚俱瓚埋怨道“老王爺何故鳴金,再戰十幾回合,興許我便斬了那許狗熊。”

楊弘笑道:“將軍勿急,許飛熊乃有勇無謀之輩,明日命你再戰五十回合。”楊弘立刻給麥鐵杖寫去密信,約定明日午時一到,便合擊起義軍。

果然,到了次日,魚俱瓚在此披掛上陣,宇文述一把拉住魚俱瓚言道:“將軍佔滿五十回合,便詐敗撤回。”魚俱瓚雖不情願,也只得遵命。

魚俱瓚催馬出城,來到陣前,一看許飛雄已等待多時,便大聲怒吼:“許狗熊!許狗熊!快來與爺爺決一死戰!”

許飛熊一聽有人罵自己許狗熊,火冒三丈,提起百斤大刀,翻身上馬,出陣迎戰。兩人二番交戰,又打得難解難分。

打了五十回合,魚俱瓚虛晃一棒,匆匆撤走,河間王楊弘即刻傳令收兵。許飛熊大喜,在陣前破口大罵,挑戰隋軍。

眼看中午將至,楊弘早已爲魚俱瓚擺好酒飯,對魚俱瓚說道:“將軍儘可吃喝,酒足飯飽,在去戰他。”

“好!”魚俱瓚一看都自己平日愛吃的酒飯,便狼吞虎嚥,又吃又喝,好生自在,片刻功夫滿桌酒肉便被魚俱瓚掃蕩一空。

許飛熊在外面罵了半晌,見無人敢戰,已覺疲憊,眼看正午將至,準備回營吃飯。只見魚俱瓚站在城頭大喝道:“許狗熊可敢與我再戰一百合否?”

許飛熊頓時興起,迴應道:“快快滾下城來,與某家決戰!”

魚俱瓚與許飛熊二番交戰,又戰二十回合,魚俱瓚已酒足飯飽,而許飛熊卻腹中空空,體力頂不過魚俱瓚,許飛熊且打且退,一個不留神,便被魚俱瓚狼牙棒打中天靈,滿臉是血,墜馬而亡。

起義首領沈玄懀在營中正準備酒菜給許飛熊慶功,得知許飛熊陣前喪命,顧不上吃飯,趕忙提刀上馬去陣前迎戰。還未等出營,忽聞難免喊殺四起,南營大亂。河間王楊弘與黃恪城頭遙望,原來是麥鐵杖率援兵殺到,楊弘大喜,言道:“傳令三軍猛攻敵營。”

戰鼓擊響,號炮升空,河間王楊弘、魚俱瓚、權武統率兵馬衝向敵營,與麥鐵杖兩下夾擊,起義軍大敗,沈玄懀大驚失色,只得率兵向東撤回,退守姑蘇。這纔是:

亂兵戰亂起江東,兩路夾擊士氣宏。

經年不堪多戰亂,多少戰血多少功。

河間王楊弘丹陽捷報,快馬一日便送往建康。建康留守裴蘊拿着得勝急報,快步來到行宮,言道:“恭喜殿下,丹陽大捷,反賊已退守姑蘇。”

“哦?”晉王楊廣喜出望外,接過戰報看了,連聲稱好。

前敵一連幾日交戰,楊廣臉上跟烏雲密佈一般,如見臉色突變陰轉晴,在一旁的宇文述說:“今討伐已勝,人心安定。但是招賢未成,殿下何不再招智顗大師?”

楊廣道:“說的也是,前番宇文述招賢不成,這智顗大師好大的面子,此次本王親自去招。”

宇文述立刻安排出行,晉王楊廣親自去往光宅寺,宇文述、裴蘊跟隨左右。

二番楊廣來訪,這光宅寺時隔三日已大有變化,雖然破損之處仍歷歷在目,但已被回寺的僧人打掃乾淨了不少。

晉王親兵在寺內分列兩隊,避開旁人,智顗的弟子灌頂和尚,快步出殿迎接。灌頂見了楊廣言道:“貧僧灌頂特來迎接晉王千歲。”

楊廣問道:“智顗大師可在寺中?”

灌頂言道:“師傅知道殿下到來,正在後殿等待王駕。”

“好,頭前帶路。”大和尚灌頂領着晉王楊廣、左庶子宇文述、留守裴蘊一道來到後殿,此時智顗禮佛已畢,正禪坐佛堂,潛修佛經,楊廣輕步走進佛堂,智顗分明聽到動靜,卻如同未聞,看也不看。

楊廣見智顗紋絲不動,便收起了晉王的派頭,雙手作揖、動躬身拜道:“淮南道行臺、揚州總管楊廣拜見智顗大師。”

智顗大師兩眼微閉,看也不看,只說道:“原來是晉王殿下,不知是要求籤,還是來上香?”

楊廣道:“本宮既不求籤也不上香,而是想請大師出山,爲江南百姓做一場法事。”

“阿彌陀佛。”智顗說道:“老衲法事做得,假事做不得。”

跟在楊廣身後的宇文述一聽這話,辯解道:“這怎是假事…….”楊廣用手一攔宇文述,楊廣又說:“本宮爲江南重修佛法,釋放了光宅寺的僧人,貼補了香火銀子,哪敢在佛祖面前做假事?”

智顗道:“江南四百多座寺廟,盡造劫難,特赦光宅寺一家,不會只爲送老衲一個人情而已吧?”

“哦……”楊廣被智顗如此說道,反倒是顏面無光,自感羞愧,楊廣言道:“大師所言有理,本王誠心光大佛法,只是此行唐突,還望大師見諒。”

智顗道:“雖然佛家門派林立,宗脈複雜,但是偌大的江南,怎能知道一個小小的光宅寺,還望殿下能普度衆生。”

“嗯。”楊廣知道智顗佛法高深,談事論道,少有人能及,便虛心聽了智顗的話,把手一揮,便帶領衆人離開了光宅寺。

出了光宅寺,楊廣對左右言道:“智顗見我用心不誠,讓本王顏面丟盡,看來這老和尚真不好對付。”

裴蘊道:“殿下不會是想把全城的和尚都放了吧?”

“哼哼,”楊廣笑道:“正如你所猜,免得讓這老和尚挑理。”

宇文述道:“我看這老和尚實難對付,絕不會放人了事。”楊廣只想撼動智顗,也沒把宇文述的話放在心上。

晉王楊廣回到行宮,召集衆官員,商議重興佛法的事,楊廣言道: “本王決定,從即日起,釋放所有被抓僧侶,撤封被查的所有寺廟。”

裴蘊道:“殿下,當初皇上一心減佛興儒,如今殿下重興佛法,是不是先請旨皇上,看看聖意如何?”

楊廣遲疑着,默唸道:“這到也是……”

一邊宇文述趕忙起身說道:“這減佛興儒,當初是太子極力主張,若是千里奏報,太子若再從皇上耳邊吹風,那重興佛法的事難免半途而廢。”

一提到太子楊勇,楊廣心中一閃,覺得如臨大敵一般,楊廣猶豫的眼神落在了諸葛穎身上:“諸葛先生,以爲此事如何處置爲宜?”

諸葛穎道:“當斷不斷,日後必亂。當初皇上已經恩准重興佛法,不必瞻前顧後。倘若太子干預,反倒不利。如今殿下只拿一個光宅寺做樣子,怎能服衆?不如儘快重興佛寺,切莫猶豫。”

聽了諸葛穎的話,楊廣如同吃下一粒定心丸,立刻命建康留守裴蘊釋放在押的其他寺院的僧侶,並傳令江南各州郡釋放僧人,開辦佛事。

而後一連三天,官軍不在查封寺院,也不強迫僧人還俗。在官衙拘捕的僧人悉數釋放,陰森動亂的建康城內,似有恢復往常跡象。城中百姓如同往常一樣,禮佛祭拜,出入自由,官府不再管治。

又過數日,得到晉王手諭的江南各州府,競相釋放僧人,解禁寺院,各地百姓可依舊上香拜佛,朝廷不再強人所難。四百多所寺廟相繼恢復煙火,民心愈加安定。佛教重興,好似萬物更新,後有唐朝詩人杜牧所做《江南春》爲證: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第66回 宋嬤嬤探訪建康府,宇文述一請光宅寺第14回 冷元宮悍婦訓王妃,晉王府太監傳密信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22回 送行宴色賊戲王妃,竹舍茶術士說富貴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強敵第170回 永年城女官選奴僕,勤政殿夏王幸新歡第177回 李仲文獻城投唐軍,劉武周異志謀汗王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樂府歌,虞世基驚鴻講武賦第110回 出塞北揚威會部盟,巡長城密議修馳道第70回 來護兒奇襲錢塘江,晉王妃祭掃同泰寺第157回 御書房老臣言密計,驍果營奸黨統禁軍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13回 晉王爺求賢邀諸葛,蕭王妃無才惹獨孤第184回 長安城僞裝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馬盟第4回 十里界章大寶縱禍,黃歇口戴僧朔除惡第93回 御書房賦詩勵楊廣,平陽宮狐錦贈宣華第118回 燒妖將烈焰燒湟水,擒禿鷲隋軍破丁零第96回 衛文升易服返寧陵,隋煬帝賞梅遊東園第51回 韓擒虎俘敵收南豫,來護兒斬將震丹陽第143回 破卑沙挑殺尹靖直,求議和遣返斛斯政第24回 隋文帝探察晉王府,太子爺失言宣文殿第184回 長安城僞裝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馬盟第93回 御書房賦詩勵楊廣,平陽宮狐錦贈宣華第28回 假書信青州催兵糧,真刺客魏州刺王妃第67回 戰丹陽棒殺許飛雄,訪高僧二進光宅寺第136回 魚俱羅殺宮起異志,樊子蓋斬將立威名第43回 御書房皇子爭帥印,茗竹閣儲君逢佳人第132回 乙支文德詐降隋營,慕容三藏殉師薩水第83回 隋煬帝即位登至尊,雲定興滅親求仕途第177回 李仲文獻城投唐軍,劉武周異志謀汗王第9回 遊春苑伏兵起殺機,胭脂門鬧婚掃晦氣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說版圖,駙馬府公主尋短見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獻美人,綠丘嶺救駕退刺客第134回 劫鳳輦張須陀平亂,獻密計李玄邃策反第62回 梅嘴山梟首吳世華,橫浦關計收麥鐵杖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第30回 起譁變趙修羅降隋,薦賢能司天監舉才第182回 滅反王劉武周兵敗,訪唐營慕容遐議和第108回 演百戲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58回 宣文殿羣賞有功臣,御書房同議南征帥第117回 鬥猛牛隗不羣揚威,遣御馬諸葛穎獻計第40回 樊子蓋駁論江楓館,七王爺獻計孤月夜第163回 詐降策老臣投汜水,緩兵謀義軍調童山第1回 張老六投親走江陵,東平王沉疾成重病第87回 皇甫誕孤身諫漢王,越國公點將御叛軍第94回 改元大業舊臣復任,童謠逆耳一語成讖第175回 鞠球場雙射驚魂馬,狼牙帳四封蕭美人第102回 蕭皇后贈笛逼饞臣,越國公求死做遺詩第32回 逸香閣色賊戲蕩婦,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71回 離揚州蕭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賢才第63回 送犀杖兩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訪冼夫人第82回 弒父皇血漸大寶殿,淫母妃詔贈同心結第186回 康蘇密急報求援兵,李世勣迂迴白道城第109回 宇文愷進獻觀風殿,突厥部拓路開草原第53回 德教殿淫詞戲臣妻,白土崗放煙阻頑敵第42回 暢春園賞菊提聯姻,神羽亭比試選駙馬第143回 破卑沙挑殺尹靖直,求議和遣返斛斯政第112回 虞世基參劾斬忠臣,小縣令衙門斗陳棱第13回 晉王爺求賢邀諸葛,蕭王妃無才惹獨孤第168回 蕭美娘二番封皇后,孫安祖詐敗唬許王第137回 衛文升誘敵三連敗第175回 鞠球場雙射驚魂馬,狼牙帳四封蕭美人第136回 魚俱羅殺宮起異志,樊子蓋斬將立威名第59回 封帥位楊廣再復職,赴家宴陳主重團圓第184回 長安城僞裝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馬盟第27回 高寶寧三將襲隋營,趙修羅糊塗被放生第133回 諸葛穎遺計救敗軍,魚俱瓚虐俘犯皇后第109回 宇文愷進獻觀風殿,突厥部拓路開草原第53回 德教殿淫詞戲臣妻,白土崗放煙阻頑敵第112回 虞世基參劾斬忠臣,小縣令衙門斗陳棱第11回 苦肉計詐取晉王心,特色禮謀劃宛城遊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樂府歌,虞世基驚鴻講武賦第157回 御書房老臣言密計,驍果營奸黨統禁軍第128回 隋煬帝二下江都宮,王世充行賄藏罪行第181回 連環計牛羊燒雁門,折勇將突厥圍馬邑第123回 討西域奇兵降伊吾,伐東夷戰船攻琉求第152回 蕭皇后諫言援兩京,薛萬均救父鬥反賊第86回 屈突通遞送假遺詔,慕容遐急傳真檄文第64回 哭南朝女豪傑歸順,訴東宮太子妃告狀第100回 祭銅柱劉方劃漢界,開運河惡官吃人肉第80回 五皇子請兵雁門關,獨孤後命終寧安殿第176回 聚漢民蕭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晉陽第88回 裴文安急諫渡黃河,麥鐵杖惡戰蒲津關第108回 演百戲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126回 匿罪行宇文述嫁禍,賦俏詩薛道衡獲罪第93回 御書房賦詩勵楊廣,平陽宮狐錦贈宣華第1回 張老六投親走江陵,東平王沉疾成重病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華,斬妖僧隋軍收交趾第121回 宇文述獻言徵西域,蕭貴嬪道別贈陳婤第177回 李仲文獻城投唐軍,劉武周異志謀汗王第146回 隋煬帝兵困兩界溝,蕭皇后喬裝突厥營第171回 萬春宮使臣說密事,武強縣文武鬧分歧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強敵第83回 隋煬帝即位登至尊,雲定興滅親求仕途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181回 連環計牛羊燒雁門,折勇將突厥圍馬邑第173回 枕邊風挑唆竇建德,鴆毒酒冤殺王伏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