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回 皇甫誕孤身諫漢王,越國公點將御叛軍

大隋仁壽四年,公元604年八月末,在隋文帝楊堅駕崩一個月之後,漢王楊諒只用短短數日,調集山西、河北五十二州兵馬,共計二十萬大軍,以討伐奸相楊素爲名,揮兵叛亂。

叛軍在幷州城南,誓師發兵,旌旗招展,鼓號連鳴,叛軍士氣無比高漲。漢王楊諒身着黃金鎖子連環甲,頭戴百寶珍珠鳳尾盔,胯下五花金錢馬,腰懸鑲金紫電掃風劍,煞是威風。

旗排官拍馬飛奔,揮舞令旗,掠過陣前,三軍將士一片寂靜。只聽漢王楊諒高聲喝道:“諸位將士,當今朝廷,奸臣當道,上欺天子,下壓百姓,倒行逆施,擾亂皇綱。本王爲天下大計,舉兵起事,討伐不義,三軍所向,直奔京師!”

喊令官帶領衆將士喊道:“清君側,誅奸黨!”二十萬大軍隨聲高喊,歡呼雀躍,震耳欲聾,士氣大振。

就在此時,忽然遠處一匹戰馬奔馳,單人獨騎,呼嘯而來。漢王楊諒定睛一看,前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漢王府司馬皇甫誕。

楊諒打量了一番皇甫誕,說道:“皇甫將軍來的正好,隨本王殺過黃河去!”

皇甫誕抱拳作揖,質問道:“今見千歲雄兵,縱有蓋世之氣,卻無必勝只算,兵馬雖精,也難以取勝。願千歲下奉詔入朝,守臣子之節。兩害相遇,當取其輕;兩利相遇,當取其義;願察區區之心,思萬全之計,敢以死諫。”

楊諒一聽這話,把臉一沉,問道:“皇甫將軍你這話什麼意思?”

“千歲僅有並、冀二州,而皇上卻有天下,勢力懸殊,差距可見,萬不可魯莽。”

楊諒拿着馬鞭指着皇甫誕說道:“若不看汝是本王的老部下,當斬首祭旗,以壯君威!”

“千歲,萬不可魯莽啊!”皇甫誕翻身下馬,跪倒在地又勸道:“即便千歲不願回京,只要握雄兵自居,北靠突厥,南依黃河,也是割據一方的雄強,朝廷也不敢觸怒千歲。”

“一派胡言!”楊諒對左右侍衛喝道:“左右將皇甫誕拿下,待本王打進京城,再問你的悖逆之罪!”

左右的侍衛將皇甫誕按倒在地,捆綁起來,打入了幷州的死囚牢。二十萬叛軍跟隨漢王楊諒浩浩蕩蕩南下,殺奔京師。這纔是:

叛軍舉兵起河東,豪強逐鹿入關中。

壯志難酬意飽滿,野心欲漲氣恢弘。

鵰翎遙指弓弦張,寒鋒所向刃光瞳。

兄弟反目恨不盡,手足自殘禍無窮。

慕容遐帶着漢王楊諒造反的檄文,日夜兼程,快馬加鞭,趕回京師大興,踉踉蹌蹌跑到寧安殿,皇后蕭珺見慕容遐神情大變,便問事由。

慕容遐訴道:“娘娘,大事不好,漢王楊諒八月二十九日起兵造反了。”說着慕容遐遞上了漢王造反檄文。

蕭皇后接過檄文,展開一看,頓時吃了一驚,拿着直接去宣文殿覲見天子。來到宣文殿,卻不見隋煬帝,只有大太監王文同在宮中。

蕭皇后問道:“爲何只有你在宮中,陛下何在?”

王文同道:“皇上聽說宣華夫人病了,去了仙都宮。”一聽隋煬帝又去宣華夫人那裡,蕭皇后心中及其不是滋味,帶着丫鬟宮人,又轉往仙都宮。

宣化夫人自從回到京城,獨居仙都宮,憂鬱寡歡,本不強的身子,反到積攢成病,雖是病美人,但依舊美貌壓過皇后,使得楊廣隔三差五前來陪伴。

皇后蕭珺來到仙都宮,隋煬帝楊廣正坐在宣華夫人牀邊,手拿一卷詩書,二人正品辭論詩,談得情意正濃。這時,皇后到來,不經意間讓二人好生尷尬,皇后蕭珺拜道:“臣妾見過陛下。”然後,蕭珺雙膝跪倒:“孩兒拜見宣華夫人。”

這一跪讓宣華臉上更難爲情,言道:“宣華應拜皇后娘娘纔是,怎受得起皇后拜我。”

“夫人是孩兒母妃,輩分有別,理應跪拜。”

隋煬帝在一旁是有苦說不出,只得言道:“皇后、夫人就不要多禮了,皇后有何要事,快快說來。”

蕭皇后說道:“幷州有人送來密信,漢王反了。”

“什麼?”隋煬帝一驚:“屈突通昨日剛說,五日後漢王回京,皇后的消息真僞可靠麼?”

“漢王印信檄文在此。”旁邊丫鬟蕭敬嫣捧上漢王檄文,楊廣展開一看,手攥檄文怒道:“楊諒賊子,安敢欺朕!”

隋煬帝撩起龍袍,顧不得宣華夫人,一個人怒氣衝衝離開,前往宣文殿。

蕭皇后見皇上離去,揮退左右宮人,坐到宣化夫人牀邊,握住宣華夫人雙手,好生安慰道:“陛下既然對夫人情有獨鍾,夫人不如搬到內宮,免的朝中來了急事找不到皇上。”

宣華夫人一看蕭珺並無嫉妒憎恨之意,反倒兩眼含淚,心生愧疚,言道:“皇后當年救我一命,當姐妹相待,不知可否像當年一樣?”

蕭皇后神情無奈,低頭不語,遲疑了片刻才說道:“輩分有別,不可一亂再亂,稱呼還是且不改了吧。”

宣華夫人滿面含羞,帶着幾分愧疚問道:“陛下在此尋歡,皇后娘娘不僅不怪罪,還關心臣妾的身子,難道就不曾忌恨臣妾麼?”

蕭皇后帶着一副長者女主的氣質,牽過宣華夫人的手安慰道:“先帝臨言要孩兒厚養母妃,豈敢怠慢。只爲先帝遺德,蕭珺長記於心,理應照顧母妃。”

蕭皇后越是把宣華夫人當做母妃,宣華夫人越有種苦水難嚥的滋味,一番安慰之後,宣華夫人答應了搬進內功,蕭珺這才離開仙都宮。真可謂:

宮中佳麗多如麻,唯有宣華美如花。

隋唐第一美女子,才情愁斷帝王家。

隋煬帝楊廣回到宣文殿,立刻召集百官上朝,商議退敵之策。文武大臣上殿之後,隋煬帝拿着漢王造反的檄文問道:“諸位愛卿,各位臣公,今日朕得到一份檄文,漢王調動冀州、幷州的二十萬叛軍造反了。”

聞聽此言,殿下驚呼一片,越國公楊素原以爲自己的計謀天衣無縫,沒想到激反了漢王楊諒,楊素出列說道:“削藩之策失利,微臣難辭其責。”

隋煬帝道:“漢王造反理由就是清君側,朕明白這只是個由頭,終究目的還是要奪朕的皇位。”

楊素道:“陛下,事不宜遲,需提早調兵,抵抗叛軍。”

隋煬帝攥着拳頭捶了捶腿,沮喪說道:“昨日還說什麼五日後歸朝,這才幾天,二十萬大軍猶如天降神兵。”

宇文述也出列奏道:“時局緊迫,陛下萬不可猶豫不決,應當立刻調集京畿兵馬,會同禁軍,籌備抗敵。”

隋煬帝說:“全都準了,楊諒興兵造反,是以討伐國公爲名,看來平定叛亂,還需國公親自出戰。”

楊素見事情攤到自己頭上,也未曾推辭,說道:“歸也楊素,反也楊素,既然漢王問罪於臣,老臣願親率六軍出戰。”

“京師兵馬不過三萬餘衆,漢王擁兵二十萬,以少戰多,越國公有幾分把握?”

楊素摸着一大把羊角鬍子,言道:“漢王兵多將少,陛下兵少將廣,有衆將調遣,何懼二十萬烏合之衆。”

“好,朕準你調動京師各府將官,前敵之事,由國公臨機而斷。”楊廣傳下旨意,楊素立刻出宮點將。

到了次日,京師的隋軍附加皇城調出的禁軍,匯集點將臺下,兵馬不過三萬五千餘衆,但朝中武將如雲,一次列開,點將臺下旌旗蔽日,校軍場內刀戟林立。

越國公楊素以三千兵馬爲一鎮,大軍共分十鎮,依次是:第一鎮左翊衛將軍宇文述,第二鎮衛尉少卿李淵,第三鎮鎮國將軍陰世師,第四鎮左驍衛將軍屈突通,第五鎮長安令屈突蓋,第六鎮殿前將軍魚俱羅,第七鎮右驍衛將軍來護兒,第八鎮左武衛將軍段達,第九鎮殿前將軍魚俱瓚,第十鎮殿前將軍麥鐵杖。

其餘五千兵士隸屬中軍,以將軍段達爲中軍主將,保衛楊素左右。楊素點兵點將,儀式壯觀,這時快馬探馬,飛馳而來,急報:“啓稟越國公,河東叛軍先鋒已攻克蒲津關。”

楊素對三軍喝令:“本帥命來護兒爲先鋒,即刻前往黃河南岸,打造戰船,準備迎擊。”來護兒得令率兵先行,其餘各部依次發兵,直奔黃河渡口。

先鋒官來護兒率領三千馬步軍,先抵黃河南岸。傳令將士立刻沿岸砍伐樹木,打造渡船,又從整掉當地民船,派使者前往北岸,去見鎮守蒲津關的主將蔣鷹。

這蔣鷹在前一天,剛得了漢王楊諒的討伐檄文,心裡十分焦慮。本來在蒲津關當個守將,盤查過往行人,在渡口邊上向商船徵收苛捐雜稅,也算是個有油水的肥差。蔣鷹這個守將也算出工不出力,安享太平年。沒想到如今漢王的二十萬叛軍,大舉南下,勢如破竹,讓蔣鷹正在犯愁。

偏逢南面來護兒也派人前來,蔣鷹心裡揣着幾分忐忑,把信使招到房中,蔣鷹看了看送來的加急文書問道:“來護兒將軍,遣書信有什麼叮囑麼?”

信使道:“來護兒將軍正在南岸打造渡船,要求蔣將軍在蒲津關務必堅壁清野,以逸待勞,不可輕易出戰。”

蔣鷹又問:“來將軍需要幾日能打造好渡船。”

信使答:“三日之後,便可運人馬過黃河渡口。”

蔣鷹點了點頭便讓,便讓信使回南岸覆命。等信使走後,蔣鷹糾結起來,一面是漢王的叛軍就要來到,一面是來護兒援軍即將渡河,究竟該傾向哪一邊?搖擺起來,舉棋不定。

左右爲難了一夜,等到次日清早,天剛方亮,守關的侍衛匆匆來報:“稟告蔣將軍,大事不妙,漢王的先鋒官裴文安,率兵已到關前!”蔣鷹大驚,真算得:

權衡左右恐爲難,叛軍一夜抵雄關。

晨陽欲將光芒散。晚色難擋暗影搬。

陣陣馬蹄傳渡口,寥寥秋風掠河巒。

旌旗招搖數百里,不等南岸造渡船。

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10回 觀江景易袍結兄弟,乘夜色巧設脫身計第182回 滅反王劉武周兵敗,訪唐營慕容遐議和第63回 送犀杖兩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訪冼夫人第3回 東平王臨終送孤女,西樑國降旨平凶宅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萬國稱臣祭祀秦皇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20回 調三軍燕榮兩拒宴,攔王駕父女跪喊冤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33回 百官朝會恩怨難分,東宮議政奸臣奏本第156回 成象殿進諫述志賦 瓊花池吟詩獻歲宴第113回 河間王義釋張鎮周,隋煬帝開挖永濟渠第100回 祭銅柱劉方劃漢界,開運河惡官吃人肉第150回 宴江都蕭皇后動怒,送布鞋宇文述亡疾第8回 重團圓太子尋草窟,謀奸計叔侄會王府第4回 十里界章大寶縱禍,黃歇口戴僧朔除惡第73回 宇文述賭博行賄賂,兩兄弟猜字擁晉王第61回 諸葛穎反間懸咒詩,鄱陽王自戕圍帥帳第70回 來護兒奇襲錢塘江,晉王妃祭掃同泰寺第24回 隋文帝探察晉王府,太子爺失言宣文殿第146回 隋煬帝兵困兩界溝,蕭皇后喬裝突厥營第68回 重興佛院三請智顗,木舍訪賢潘徽獻計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強敵第146回 隋煬帝兵困兩界溝,蕭皇后喬裝突厥營第40回 樊子蓋駁論江楓館,七王爺獻計孤月夜第74回 蕭美娘獻圖說宮宇,封德彝定計掩罪過第100回 祭銅柱劉方劃漢界,開運河惡官吃人肉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計,讒言惑主蜀王幽禁第161回 亂宮闈蕭皇后失節,謀逆轉麥孟才請命第80回 五皇子請兵雁門關,獨孤後命終寧安殿第168回 蕭美娘二番封皇后,孫安祖詐敗唬許王第46回 放木屑出兵巴東郡,誘敵船劫營狼尾灘第147回 散流言雁門解重圍,說讖語刑房誘口供第135回 二徵高麗隋主催糧,叛軍起兵謀反黎陽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188回 入忻州良田置百姓,歸長安御駕迎蕭珺第37回 晉王妃省親返江陵,張老六父女得重逢第52回 賀若弼潛兵擒黃恪,陳後主迂腐失戰機第33回 百官朝會恩怨難分,東宮議政奸臣奏本第176回 聚漢民蕭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晉陽第161回 亂宮闈蕭皇后失節,謀逆轉麥孟才請命第123回 討西域奇兵降伊吾,伐東夷戰船攻琉求第140回 元務本命喪章丘縣,榮國公大破長槍陣第169回 接內應王薄引夏兵,歸長安蘇威哭舊主第124回 斬小王踏平臺窩寨,收舊部重回陀螺洞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華,斬妖僧隋軍收交趾第186回 康蘇密急報求援兵,李世勣迂迴白道城第73回 宇文述賭博行賄賂,兩兄弟猜字擁晉王第39回 憑江霧輕舟躲艨艟,選賢能二次遣使臣第92回 宣文殿請旨斬楊諒,斟茗樓品茶邀尚書第28回 假書信青州催兵糧,真刺客魏州刺王妃第168回 蕭美娘二番封皇后,孫安祖詐敗唬許王第37回 晉王妃省親返江陵,張老六父女得重逢第12回 宇文述探訪寶光閣,蕭王妃祭掃皇后祠第75回 雲定興讒言害元氏,太子妃遺言傳姬威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樂府歌,虞世基驚鴻講武賦第23回 衆皇親赴宴寧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園第83回 隋煬帝即位登至尊,雲定興滅親求仕途第106回 探東海何蠻返洛陽,遊揚州一下江都宮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計,讒言惑主蜀王幽禁第60回 陳叔宣驚豔入隋宮,水上蛟擺陣戰鄱陽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147回 散流言雁門解重圍,說讖語刑房誘口供第7回 崔弘度過江說聯姻,韋超盛占卜測生辰第132回 乙支文德詐降隋營,慕容三藏殉師薩水第69回 晉王求賢四請智顗,蕭妃追佛五請高僧第37回 晉王妃省親返江陵,張老六父女得重逢第151回 賈閏甫探親定反計,張須陀追擊喪敵陣第126回 匿罪行宇文述嫁禍,賦俏詩薛道衡獲罪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106回 探東海何蠻返洛陽,遊揚州一下江都宮第164回 託忠良搭救遺腹子,戰童山兩家折兵將第158回 傳僞諭調離給使營,誅異黨處決江東派第40回 樊子蓋駁論江楓館,七王爺獻計孤月夜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計,讒言惑主蜀王幽禁第19回 河間王雙戟破頑敵,重瞳子單騎闖連營第69回 晉王求賢四請智顗,蕭妃追佛五請高僧第63回 送犀杖兩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訪冼夫人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唐軍第158回 傳僞諭調離給使營,誅異黨處決江東派第88回 裴文安急諫渡黃河,麥鐵杖惡戰蒲津關第27回 高寶寧三將襲隋營,趙修羅糊塗被放生第75回 雲定興讒言害元氏,太子妃遺言傳姬威第128回 隋煬帝二下江都宮,王世充行賄藏罪行第143回 破卑沙挑殺尹靖直,求議和遣返斛斯政第35回 遊訪關中蕭瑒報憂,王府家宴公主傳情第138回 來護兒伏擊過羊嶺,楊玄感絕命葭蘆戍第69回 晉王求賢四請智顗,蕭妃追佛五請高僧第186回 康蘇密急報求援兵,李世勣迂迴白道城第118回 燒妖將烈焰燒湟水,擒禿鷲隋軍破丁零第3回 東平王臨終送孤女,西樑國降旨平凶宅第167回 討叛軍王薄走聊城,哄賊子家僕探蕭後第27回 高寶寧三將襲隋營,趙修羅糊塗被放生第69回 晉王求賢四請智顗,蕭妃追佛五請高僧第38回 話統一孝明帝歸天,動刀兵樑後主登基第1回 張老六投親走江陵,東平王沉疾成重病第12回 宇文述探訪寶光閣,蕭王妃祭掃皇后祠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