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航運的好處

“這世間,還有畫得如此清晰的輿圖?”

李世民所看到的大唐位置,無論是山川河流,還是高原平地,一應俱全,應該有的全部都有,這簡直也是神蹟。

從大唐往北,那是東西突厥,另外還有吐渾谷和薛延陀等地,東邊自然是大海,以及倭國,南邊是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和天竺,至於西邊是吐蕃,全部都畫得清清楚楚。

不過這些地方,在輿圖上僅僅是佔據了一塊,還有很大的範圍,是他以前從來不知道。

比如說在最西邊,還有大食國、拜占庭和法蘭克王國等等。

東邊的話,在一大片海洋另外一邊,還有上下兩片大陸,只寫明是南北美洲,沒有過多的標註,也不知道是什麼國家。

這個時期的南北美洲,還是一個個原始部落,沒有形成國家。

原來大唐在這廣大的輿圖裡面,有且只有那麼小的一塊。

還有那些海洋上,什麼洋流流向之類的,李世民全部看不懂,不過就這輿圖,足以讓他顛覆了對世界的認知。

“先生,你這輿圖,是從何而來?”

李世民從震驚中緩過來,便是激動地問。

“偶爾得來,至於具體解釋,我不方便說,陛下覺得如何?”

李憶安說道:“這輿圖絕對準確,如若陛下不信,可以派人前去驗證。”

“朕當然相信先生!”

既然李憶安不肯說,李世民也不便多問,說不定還是先生親手畫的。

一定就是這樣。

他又道:“先生你能否借我幾天?我帶回去讓人仿照繪製,保證不會損壞分毫。”

李憶安微微點頭道:“當然可以,這本來就是我要送給陛下的禮物,從現在開始就是陛下的。”

“真的?”

李世民激動得搓了搓手,馬上又低下頭看着輿圖,那是愛不釋手。

有了這東西,以後行軍打仗,能提前熟知地形,百戰百勝也不在話下。

“先生,這些洋流,又是什麼?”李世民終於問到點上了。

“那是海水的流動方向,這輿圖除了陸地各種地形,最有價值的就是這海上地圖。”

李憶安指了指海面,然後一直延伸到美洲,續道:“如果能夠橫跨這片海洋,來到這個地方,能找到有一種名叫土豆的東西,可以作爲主糧食用,畝產千斤以上,比起占城稻更高。”

“世界上,竟然還有如此高產作物?”

李世民心裡面,占城稻已經很牛逼,還有比這更牛逼的。

他當然想要得到那土豆,只是看了看那海洋的距離,搖頭道:“這距離也太遠了。”

這茫茫大海,在輿圖上雖然也就這樣,對比起來,他不會看不懂這跨度的距離。

雖然在大唐北方,在突厥更北的地方,還有一個海峽可以和那什麼美洲距離最近。

但要從南往北,通過海峽到美洲,其中穿越的不知道是多少無人區,全部是原始森林,太不可能實現。

李世民所看到的那個海峽,自然就是白令海峽。

“只要有足夠厲害的船,以及對海上環境有充分的認知,加上這一份詳細的輿圖,做到如此並不難。”

李憶安提出那土豆,也不過是個引子,當然不會讓李世民派出艦隊橫跨太平洋,主要是引出造船業,順便刷一下經驗。

以現代的水平,要橫跨太平洋無異於白日做夢。

李憶安又說道:“我們現在的造船水平,陛下覺得如何?”

李世民不知道他爲何要這麼問,想了片刻道:“當年楊廣的龍舟,已經是最高水平,龍舟之大,我也曾見過,造船能力應該很強。”

李憶安攤開那些造船的圖紙,續道:“在我看來,楊廣的龍舟也不過如此,我這裡有一份造船用的圖紙,陛下請看。”

那些圖紙上,所描畫的內容太多,有好幾十頁。

除了整體結構,還有各種零部件,十分細緻。

李世民看不全懂,但是好像想到了什麼,連忙問:“先生想要造船?”

“沒錯,在我看來,造船有兩種好處。”

李憶安慢慢地解釋說道:“第一,現在長安的商品貨物,越來越多,供過於求。隨着我們棉布的織造,購買回來的突厥羊毛的堆積,包括程將軍所賣的美酒,以及是其他世家的商品,數量過於龐大,絕對不是京畿道百姓所能消費得來,特別是以後羊毛大量地運送進來,對吧?”

李世民微微點頭問道:“先生是想,通過船來把長安多餘的貨物,運輸出去?”

“正是如此!”

李憶安說道:“在我們長安,有廣通渠連通黃河,直達東都洛陽,然後可以通過通濟渠,南下江都,甚至是餘杭等地。另外還能通過長江,把江南的貨物運輸去蜀中。北上的話,有永濟渠,抵達涿郡。”

“隋朝留下那麼便利的南北河運渠道,就這樣丟棄實在可惜,我們可以借用河運,把長安的貨物,運輸南北,也可以把南方的東西,送到北方。”

“通過貨物的運輸,還能改進造船業,促進航運的發展,溝通南北方,這是第一個好處!”

聽着他的話,李世民沉思好一會:“那第二個好處呢?”

“第二個,在於海上!”

李憶安指了指輿圖上的大海,續道:“陛下是否出過海?”

李世民搖頭道:“未曾,我聽說,海上氣候變幻莫測,十分危險,貿然出海,很有可能回不來。”

李憶安說道:“的確是很危險,但陛下是否想過,我們之前所看到的倭國人,就是從倭國乘船來到大唐,不也沒事?”

對啊!

倭國人可以平安橫跨大海,來到大唐,憑什麼大唐百姓就不敢出海?

他們對大海認知不足,以至於有些想法狹隘了。

“海上的資源,極其豐富,就比如說海產,種類繁多。”

李憶安繼續說道:“除了這些,海上最重要的,還有一點就是海防。”

“海防!”

李世民不屑道:“在海上,誰敢來侵犯我們?”

“萬一倭國呢?”

“倭國,彈丸之地,哪怕是讓他來了,也掀不起風浪。”

“這個可不一定,他們從海上來侵犯,並非是要侵入大唐,只需要在沿海地區搞破壞,衝上來殺掠一番,然後乘船逃跑,我們的士兵能追上?”

聽着李憶安的話,李世民眉頭微微一皺,好像也是個道理。

“陛下可還記得,之前遇見的那個倭人說的,他們還曾想過要打進長安。”

李憶安對於倭國真的沒啥好感:“聽起來很荒唐,但他們已經有這個野心,並且在想這麼做,這也不是個好兆頭!”

第1章 算命先生第418章 守城第195章 倭國第91章 俠客第350章 臣要去西南第437章 對高句麗之戰第16章 位極人臣第464章 神仙手段第495章 變態的李淳風第134章 宇文妍的秘密第397章 新的工廠第462章 太子之爭第266章 裝得太過了第175章 隱秘第494章 掌教第194章 放榜第352章 忠義之家第155章 爭風吃醋第442章 自衛戰第365章 不得不走第417章 夜襲第241章 拜師第432章 缺糧第369章 未來的猛將第345章 民部侍郎第144章 好書第128章 李世民的挽留第166章 王家的暗示第207章 東宮失火第37章 背鍋頂罪第266章 裝得太過了第96章 柴紹第25章 感應天道第1章 算命先生第431章 蕭皇后第299章 私藏種子第63章 太子殿下第450章 報復第94章 一抹綠光第44章 神兵利器第242章 和西方交易第50章 致君堯舜上第292章 被發現了第256章 自身難保第339章 下跪第396章 姚安第24章 一塊廢鐵第286章 朱家的希望第286章 朱家的希望第379章 投降第443章 聖旨第188章 第二次刺殺第106章 營銷手段第164章 你嫉妒我第293章 增長天王第200章 拍賣會第237章 一飛沖天第319章 龐大的利益關係第476章 道經害人第20章 紅鸞星動第254章 傳衣鉢第92章寒士之喜第379章 投降第413章 樑師都已死第334章 還施彼身第72章 造紙第111章 怎麼又是你們?第166章 王家的暗示第448章 表白第317章 我想要個孩子第212章 殺人栽贓第93章 可怕的女人第206章 限制佛門第67章 經濟槓桿第206章 限制佛門第178章 民心所歸第55章 長安苦四害久矣第373章 成都第410章 首次對戰第67章 經濟槓桿第323章 墨經第433章 投降第314章 來錯地方第6章 粉雕玉琢第218章 高危職業第109章 才子佳人第257章 一舉三得第190章 身世之謎第480章 不嫁公主,我們就入侵第137章 言論殺人第280章 你沒有資格第265章 天花得到控制第247章 堵門第284章 捉人第409章 拒之門外第291章 趙家取而代之第246章 秘密泄露第178章 民心所歸第355章 撩撥第131章 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