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十分謙遜

杜如晦不解道:“王爺你在詩詞上的造詣,怕是尋遍大唐,再過百年都難有人與你齊肩。”

這倒是實話,秦壽暗暗想到,畢竟自己還有李杜兩大家的詩詞還沒顯擺,這兩位一個詩仙,一個詩聖,都有着流傳千年的詩作。

但是!

那也是他們的詩詞,秦壽只不過是拿來借用,肚子裡哪有什麼墨水!

秦壽連連搖頭,拒絕道:“杜大人,我只是會幾首詩罷了,真要談論見解,怕是拍馬都不及在座的各位大人。”

這話,秦壽是大一內心的,但在座的各位卻不這麼認爲了。

有心高氣傲的官員,只覺得秦壽是在故作姿態,懷揣着學問,不肯教授他人。

而有的也是漸漸對秦壽有了些欣賞,覺得秦壽十分謙遜。

但唯獨沒有人去想,秦壽是真的沒有才華!

畢竟秦壽一夜魚龍舞,斗酒詩百篇,而且每一篇都是足以流芳百世的詩作。

這先入爲主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

王爺,你就莫要推辭了,就當是老夫以長安書局總領事的身份任命你,擔起此次詩書註釋的重任。”

“這….”秦壽一時間竟找不到什麼話來進行反駁,略作思索下,點了點頭,道:“既然杜大人如此看重在下,那我再推辭就顯得太過做作。”

至於怎麼註釋,秦壽只好寄希望於系統商城裡的教課輔導書了。

只是不知爲何,秦壽總覺得杜大人顯得有些操之過急了。

似乎是在急迫的將所有事務處理完畢一樣。

待這檔子事敲定之後,目前長安書局的一大難題也就解決了。

杜如晦長鬆了口氣,一臉輕鬆的坐回主座,而秦壽則是坐在最靠近杜如晦的位置。

杜如晦看向一旁官吏,問道:“活字印刷機的話,工部交付了多少?”

官員聞言,趕忙打開手頭的紙張,說道:“目前工部交付了五十臺。”

“還有四十臺活字印刷機暫時製作中。”

杜如晦點了點頭,說道:“好,待設王爺做罷註釋,就可以投入刊印……”

還沒等杜如晦臉上舒心的笑意露出來,便突然開始劇烈咳嗽了起來。

慌忙間掏出臉巾,掩着嘴。

見到這一幕的秦壽微微皺了皺眉,如今是貞觀三年二月,在歷史上杜如晦是在什麼時候病重而亡的,秦壽記不太清了。

但他隱約中有一些印象,似乎是在這時間附近了。

將這一點記在心上,秦壽不露聲色,佯裝疑惑道:“杜大人,您身體還好吧?”

杜如晦收起臉巾,朗聲笑道:“老毛病了,一到這開春的時候,就是會咳嗽,不是多大的事。”

秦壽關切道:“若是如此,杜大人還是歇息一段時間比較好。”

底下官員也是一衆應和。

“不必不必。”杜如晦擺了擺手,說道:“眼下書局剛立,需要處理的事務繁多,這可是關乎我大唐寒門子弟的大事,我哪裡安得下心。”

看着早已霜鬢的老人,秦壽有了一絲動容,歷史上杜如晦爲大唐操勞半生,與其說杜如晦是病倒的。

不如說是被累到的才更貼切。

“杜大人,在下必不辱命,一定會將這注釋做到最好。”秦壽抱了抱拳,說道。

深夜裡。

秦壽回到派王府,從系統裡取出《大唐編年史》,翻閱到貞觀三年大事記。

卻沒有找到關於杜如晦病逝的消息,直到看到貞觀四年(年),杜如晦病重,請求辭官,最終卻還是抵不過病魔,享年四十六。

放下《長安編年史》,秦壽深呼吸了口氣,食指拇指捏了捏眉心。

歷史上並未詳細記載杜如晦患的是什麼病,只是以不治之症概括,所以一時間,秦壽也無從下手。

杜如晦是個好官,而且對於秦壽來說,杜如晦是秦壽穿越到大唐之後,第一個對他好的人。

所以秦壽並不想讓杜如晦英年早逝,只是苦於不知病因,所以無從下手。

正在他苦惱時,書房門被敲響,秦壽慌忙收拾《大唐編年史》,說道:“進來吧。”

門被推開,原是房瑤漪端了碗粥走了進來,”夫君,我看你自翰林院回來,便一直愁眉不展,就連晚飯都沒吃多少。”

看着房瑤漪略帶愁容,秦壽這才意識到,自己已不是一個人,自己的愁緒也會影響到自己身邊的她,當即笑道:“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杜大人要我給詩書註釋,我從未接觸過,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

“哦?”房瑤漪眸中有光明滅不定,顯然並不相信,但她卻沒有問出口,隨即輕笑道:“那我便陪着夫君在這兒一起可好?”

“正巧我也算是略懂詩書,能幫上些忙。”

四書五經歷來都是科舉考試千年不變的內容。

而要秦壽進行註釋的則是《詩經》這本書,翻開《詩經》,找到了《國風》篇,第一首詩便是最熟悉不過的《周南.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房瑤漪視線觸及詩書,輕吟出聲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關關是象聲詞,寓意着雌雄二鳥應和的叫聲…”

秦壽看着房瑤漪一臉認真地解讀着詩書,露出了一絲柔和的笑。

燭火微漾,月色漸濃。

而昨日關於秦壽的傳言,在秦壽的沉默應對下,愈演愈烈,甚至傳出李安之失手把陳家豪打死的謠言。

李世民畢竟是手眼通天的存在,再加上秦壽又是他較爲重視的皇子,所以昨日在第一時間傳出這則消息的時候,他便知曉了。

只是今日看着密報,李世民不由得哭笑不得。

且不說秦壽對此傳言無動於衷,就說這傳言的內容,也是越傳越離譜了。

不過李世民並沒有對此展露出任何態度,他在等,等待着第一個跳出來拿着這件事聲討秦壽的人。

果不其然。

在今日早朝上,就有人按耐不住了。

但跳出來的人,卻不是李世民設想中太子一黨的黨羽。

而是—御史臺魏徵。

議事殿內。

李世民說道:“若無其他要事奏,那便…”

“臣有事要奏!”

第92章爽朗的笑聲第37章心血來潮第34章傳聞第188章公子是個好人第361章 大計第500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78章敵意第205章先猜一猜第175章獎勵第285章一座冰窟第133章冰塊第509章 急眼第19章仁慈第126章 待遇第222章徹底衝散第263章出言諷刺第180章鬧瘟疫第140章一絲寒意第277章理直氣壯第375章 投降了第57章做得隱蔽第225章統治者第58章可有可無第341章 犯不着第430章 深淵第237章重要的作用第305章喜悅第503章 人聲鼎沸第405章 施恩天下第291章契約紙第132章長樂公主第14章成何體統第220章不要擔心了第38章生意擴大第148章充滿了恐懼第203章說不了謊的第255章 親自上戰場第145章擔起重任第39章何出此言第85章禮呢第341章 犯不着第502章 嫌棄第179章尊重第467章 宰相千金第227章拆開密信第194章立刻帶我去第190章犯了大錯第276章選擇攻城第447章 訓練第427章 消耗脂肪第13章實打實的衛兵第500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218章顧忌第406章 賦稅第176章牛痘疫苗第76章感情債第201章埋怨第402章 腦疾第139章十分謙遜第210章一絲詫異第69章格局第303章脈象第382章 高攀第79章單獨召見第277章理直氣壯第261章熱鬧與歡喜第415章 吹鬍子瞪眼第241章堅守的地界第116章片刻沉默,第137章口舌之快第153章 波瀾不驚第329章 荒謬之談第9章幹了一晚上活第96章討教第186章花瓶第38章生意擴大第458章 加大了籌碼第392章 金錢收買第308章玉佩第98章免禮第345章 懲治他第21章賞錢第101章露出舒心的笑第243章查驗一番第424章 計劃第30章打道回府第272章商議第306章相思之苦第6章瀟灑一下第497章 繼承爵位第122章造假的賬冊第298章只是私事第51章 何其聰慧第46章啞巴第454章 老規矩第171章滿臉疑惑第324章 推演預測第219章勝券在握第431章 造反第500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