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肆無忌憚

這些日子,秦壽的名字可謂是如雷貫耳。

甭管他想不想聽到,反正就是總有人會提及這個名字。

更甚至傳出了秦壽是天潢貴胄的傳言,而且越傳越真了!

侯君集不算聰慧,但是他不傻。

聯想起杜房二人爲了秦壽上公堂,陛下沒來由地不給自己好臉色。

再加上秦壽廢了崔氏的人,結果這事連個浪花都沒起來。

這就耐人尋味了。

敢問這長安誰敢如此肆無忌憚?

侯君集想想就覺得有些心寒。

如今秦壽聲名鵲起,這樣下去,自己在朝中的處境將會處於一個極度被動的局面。

這麼一想,侯君集氣得直咬牙,自家女兒真不是個省油的燈。

要不是她揹着自己要把秦壽的得罪死,說不定二人還有緩和的餘地。

但不管怎麼說,如果自己不做出點什麼,只怕日後秦壽註定會對自己動手。

侯君集當下心中有了判斷,揮了揮手道:“來人,備禮。”

“黃金五十兩,白銀三百兩,趕緊給我準備出來。”

侯羽蘭正巧從外面回來,聽到爹爹這麼說,心中疑惑道:“爹爹這是要去哪兒?”

侯君集此時正心煩意亂,看到這場鬧劇的罪魁禍首,自然心裡是沒好氣的。

“去哪兒去哪兒,還不是去收拾你的爛攤子。”

“你說你一個女孩子家,整天往外跑,成何體統?”

“你就不能跟房家那丫頭學學,雖然房玄齡那老頭子人不咋地,他家姑娘是真優秀。”

優秀?哪兒優秀?

當然是能嫁到皇室的優秀啊。

但侯君集也懶得說。

侯羽蘭聽到這話,心中豈能不氣。

事事不如房瑤漪,本就讓她滿心嫉妒。

好不容易有機會掃房瑤漪一次臉面,結果又被秦壽那小子一巴掌打了回來。

而且侯君集平日最溺愛這丫頭,如今竟然吼她,而且還讓她跟房瑤漪學。

侯羽蘭眼眶泛紅,淚珠子在眼眶打轉,”若是房瑤漪那樣好,不如爹爹去認她做女兒。”

“羽蘭不配做爹爹的女兒。”

秦壽若是在這兒看到侯羽蘭這般姿態,一定會嗤笑一句玻璃心。

多大點事兒啊?

不就是被老爹熊了。

想當年老子因爲考試不及格,被老孃拎着笞帚滿院子打。

打完之後還不是該吃飯吃飯,該不及格不及格。

你這才哪兒到哪兒?

就被拿出來比較就受不了了。

玻璃心。

侯君集看着女兒這幅委屈樣子,也是心頭一軟。

說起來也怪自己平日太溺愛了,養成了侯羽蘭飛揚跋扈的性子。

平日裡倒也沒出什麼事,誰知道這次踢到了個硬茬子。

但總歸是礙於面子,不好放下姿態,語氣確實鬆動了些,說道:“你也別委屈了。”

“要不是你惹了不該惹的人,爹爹我也用不着低三下四的去給人道歉。”

說起這個,侯君集是萬般無奈。

若非真的無路可走,他哪會拉下老臉,去跟一個毛頭小子道歉。

還得備上那麼大的禮。

侯羽蘭愣了愣,霎時間就想到了那個少年,停止抽泣,試探性問道:“爹爹…”

“你說的人莫不是秦壽?”

“可就算那秦壽有杜房兩位大人撐腰,爹爹也不必去登門道歉啊。”

侯君集恨鐵不成鋼地看了侯羽蘭一眼,無奈道:“你說的簡單,你可知道最近朝中都在流傳什麼嗎?”

侯羽蘭搖了搖頭。

侯君集說道:“那秦壽是當年陛下在戰亂中遺失的孩子!”

“是陛下的嫡長子!”

皇上的嫡長子。

這意味着什麼?

若是他當年沒有遺失,那他就是當今的太子,是李唐江山未來的皇帝!

轟!

侯羽蘭腦海中猶如五雷轟頂,徹底嚇傻在原地。

她居然差點謀殺了一位皇子。

就算是事先並不知情,但事實就擺在這兒。

若是被人揭發…

侯君集看了眼侯羽蘭,嘆了口氣道:“你若是知道怕了,就跟爹爹一塊去登門道歉。”

“樑子是結下了,不管能不能解開,我們都得去試試。”

侯羽蘭盡力抑制住自己害怕的情緒,輕聲問道:“倘若秦壽勢必要糾纏到底呢?”

都說冤家宜結不宜解。

侯君集沒有跟秦壽接觸過,不過前陣子滿城風雨說是潞國公府指示陷害一事,就讓他領教過。

這小子不好惹。

所以在聽說負責錢氏一案的是跟秦壽有交情的方小商時,他就立刻派人給錢氏送了消息。

這纔沒有被抓住把柄。

侯君集看着侯羽蘭,眼神複雜,”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日後那秦壽定會上朝堂的,大不了日後爲父避着些。”

“倘若他要糾纏到底……”

說着,侯君集眼底閃過一絲寒芒,”陛下可不只有他一個兒子。”

今天是秦壽的渡酒肆開張的日子。

按理來說,李世民是要去看看的。

但考慮到渡酒肆剛剛開張,人多事雜,自己前去就是給設兒添亂。

再加上最近事務堆積如山。

所以就準備待到晚點熱鬧勁兒過去了,再前去道喜。

可誰知好不容易偷得半日閒,剛要偷偷溜出宮去,就看到魏徵那愣頭青快步走了過來。

李世民深呼吸一口氣,將心中不耐地情緒壓下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笑意,”魏大夫這時前來,所爲何事啊?”

魏徵一臉鄭重,看着李世民說道:“陛下,敢問陛下最近可是在讓杜大人查妖僧法雅一案?”

這事兒不算隱蔽,其實與其說是查法雅,不如說是李世民爲了對裴寂動手的一個藉口罷了。

太上皇信仰佛教,所以就有了僧人可自由出入皇城的由來,而裴寂與太上皇相交甚密,也就與僧人法雅有了許多接觸。

李世民也不藏着掖着,點頭道:“是有此事?”

“怎麼?魏大夫對此何有看法?”

“莫不是要爲法雅求情?”

魏徵揺了搖頭,說道:“皇宮重地本就不應有僧人出入,陛下禁止僧人出入皇城,本就是應該的。”

“那法雅不滿陛下旨意,妖言惑衆,理應問斬,死不足惜。”

“只是臣以爲如今我大唐佛教鼎盛,信徒遍佈。”

“若是此案波及衆多,唯恐民怨四起啊。”

“崔氏畢竟是望族。”

“陛下,有些事不急於這一時啊!”

此話說的隱晦,其實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要拿僧人法雅一事對裴寂開刀,此事不妥。

李世民對清河崔氏下手的事情早已傳開,雖說打壓世家並無不妥。

第296章表情誇張第423章 皇親國戚第218章顧忌第158章 狀紙第456章 嘴巴開過光第52章 犒勞第372章 刮目相看第141章徹底拔除第218章顧忌第41章從未有過的熱鬧第243章查驗一番第292章虧本買賣了第323章 需求大第488章 靠不住第225章統治者第122章造假的賬冊第226章無人迴應第81章 修繕第82章 不盡相同第60章錢款第472章 無語第500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477章 高價第180章鬧瘟疫第305章喜悅第79章單獨召見第56章硝石山第41章從未有過的熱鬧第453章 不可否認第159章 求饒第440章 躺槍背鍋第466章 孝順的孩子第252章 第一花魁第58章可有可無第442章 懊惱第343章 逆子第187章是非之地第131章 激動的心情第261章熱鬧與歡喜第56章硝石山第408章 不知好歹第308章玉佩第228章防備之資第261章熱鬧與歡喜第346章 謙虛第212章 彆扭第315章最好的赦育第210章想法第379章 聖旨第6章瀟灑一下第29章拋售自家產業第273章分銷第155章 奏本第329章 荒謬之談第406章 賦稅第47章百香坊的生意第261章熱鬧與歡喜第337章 語重心長第57章做得隱蔽第444章 不摻和第10章飯渣第20章先行告辭第191章簡單的人第61章一臉擔憂第231章埋伏圈第449章 太嚇人了第450章 情竇初開第440章 躺槍背鍋第267章故意刁難第313章 洗刷恥辱第297章黨派之爭第128章 昏昏欲睡第326章 摳門第31章精心打扮第210章一絲詫異第364章 心甘情願第189章撤離第328章 改邪歸正第267章故意刁難第317章屯糧食第370章 諫言第23章尋開心第186章花瓶第150章經過改良第91章若有若無的聲音第336章 看不下去第138章措辭第474章 不情願第36章背後指使的人是誰第150章經過改良第405章 施恩天下第220章不要擔心了第229章傷亡慘重第269章你聽懂了嗎第497章 繼承爵位第153章 波瀾不驚第32章栽培第292章虧本買賣了第256章 祈禱第79章單獨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