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傳國玉璽的一角

李元霸瞄了那塊只不過大拇指加蓋大小的玉墜一眼,有些奇怪地問道:“一個玉墜而已,要賭還不賭個大點的物件!”

李世民聞言明顯愣了一下,旋即笑着說道:“元霸,你可是小瞧了這枚玉墜了!”

李元霸撇了撇嘴,道:“這有什麼,不過是一個小玉墜而已嗎?而且還是這麼普通,只不過是磨圓了棱角,甚至都沒雕琢一下,就穿了個洞找根繩子掛了起來!依我看吶,那花穗繩子都比那枚玉墜要值錢!”

“元霸,知不知道司馬遷?”李世民道。

李元霸有點不習慣李世民的慣性思維,他點點頭,道:“司馬遷,字子長,夏陽人,一說龍門。西漢的史學家、文學家。曾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著有紀傳體通史《太史公書》。豈可稱之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李世民眼睛驟然一亮,道:“你這個比較倒是很到位!那《太史公書》朕也曾經看過,記載了從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太初年間,足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確實是史書的一大創舉,與文學鉅著《離騷》相比,亦是不遑多讓!”

“德兒,沒想到你還能做出這樣的詩句,真是讓朕大開眼界啊!”李淵纔不管你《太史公書》還是《中書公書》,只要知道這兩句話是他兒子做出來的就夠了。

這就足以讓一個當父親的高興了!

“皇兄,你說司馬遷做什麼?難不成司馬遷還會把一枚小小的玉墜寫進《太史公書》裡頭?”

李元霸感覺自己都被這話給逗笑了,一枚玉墜而已,有什麼資格被寫進史書裡頭。

“小玉墜自然不會有,不過大點的和氏璧確實曾經出現過!”李世民伸出筷子夾了一口袖燒肉,繼續說道:

“《太史公書.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就記錄了一個有關和氏璧的典故!話說在戰國之時。秦昭襄王派使者帶着國書去邯鄲城見趙惠文王,說秦王情願讓出十五座城,來換邯鄲城收藏的一塊珍貴的‘和氏璧’。希望趙王答應……”

這完璧歸趙的故事,李元霸也不知道聽了有多少回了。所以他也沒有在意,而是想破腦袋地開始琢磨那一枚玉墜,到底與這和氏璧有什麼關係。

當李世民將完璧歸趙的故事講完之後,發現李元霸還在那裡怔怔出神,以爲他還在琢磨方纔的故事,便繼續說道:

“或許你還在想,和氏璧怎麼就與着玉墜扯上了關係?朕告訴你,隨着時間的推移,好看的小說:。這塊和氏璧輾轉落到了秦始皇嬴政的手中,嬴政命令李斯把它打造成傳國玉璽,讓它承載着國家的政權符號!”

“傳國玉璽?”李元霸似乎是想到了什麼,驚呼了一聲,道:“皇兄,你的意思是說那枚玉石……”

“不錯!”

李世民點點頭,道:“秦朝滅亡之後,那傳國玉璽幾經波折,最後落到了漢朝劉氏皇族的手中。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而那一角……”

李世民笑了起來,笑得很燦爛,他說道:“都說那一角缺失的玉石是徹底沉入了當年的地磚之中,可實際上,那缺失的一角卻是被大殿中的一個宦官給撿走了。之後經過簡單地雕磨之後,得以傳世。而這枚玉墜,便是那傳國玉璽上缺失的一角!”

“嘶!”

李元霸倒抽了一口涼氣。到現在他才總算是明白這枚玉墜的重要性了。

說一千、道一萬的,真要算起來。這玉墜也是和氏璧,只不過是部分和氏璧罷了。

“切。還是德兒說得對,不過是一枚玉墜罷了!給了你了就給了你了!”李淵這心裡頭明顯還帶着氣,所以這言語間也是毫不客氣。

李世民可不敢在這個時候觸李淵的眉頭,故此在對李元霸眨了兩下眼睛之後,馬上轉移話題:“對了,四弟,你方纔說婚約之事,你記得是何時大婚嗎?”

李元霸連忙道:“如月初一,也就是十天之後的下月初一,即可完婚?”

李世民說道:“嗯,時間上是有些急了。不過你放心,六禮自有禮部的人爲你操辦,到時候只需按部就班地接受管理即可。”

李元霸皺了皺眉,道:“臣弟成親,與禮部何干?有白福爲臣弟操辦一切,也就足夠了!”

李世民看了李淵一眼,見其並沒有看自己,這才說道:“元霸,此事說起來話長!白福應該已經告訴過你,此番是因爲那吐蕃與清河崔氏狼狽爲奸,他們竟然喪心病狂地派遣半萬之人潛入長安城中,想要尋找機會行刺於朕!”

“這皇城之下,朗朗乾坤的,那清河崔氏的家主崔顥難不成是瘋了?”李元霸聽地是目瞪口呆。

“瘋了?”李世民冷笑了兩聲,搖頭說道:“就算是我大唐的百姓全部已經死光了,他崔顥也絕對不會發瘋!”

“皇兄,既然早就已經知道那清河崔始圖謀不軌,意圖謀反!開始的時候爲何還要放這半萬的崔家之人,進入長安城中呢?”李元霸追問。

李元霸說得很對,把所有的威脅扼殺在搖籃中,是李元霸最擅長做的,因爲他還怕麻煩!

李世民道:“朕在等他們先動手,只要他們敢動手,那就是犯上作亂,誅九族的大罪!同時也是給了朕一個對付五姓七望,以及吐蕃的理由!只要這個口子一開,不僅僅對大唐周遭的番邦蠻夷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更是讓我大唐朝廷站在了正確的一面。”

於公於私,李世民說的話都很有道理,可是在李元霸看來,卻是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才能夠把清河崔氏的人給引導至武王府去!

李世民似乎看出了李元霸心有疑問,搶先一步說道:“對了,待元霸大婚之日的那一天,朕會親自走一趟武王府,爲你主持婚宴!”()

第936章 五年第284章 繼續殺第220章 投石炮的威懾力第832章 土豪哭窮了第864章 猜拳吧!第165章 皇族夜宴第428章 若是取陛下而代之……第480章 定計第937章 腕錶第558章 恭候大駕第578章 虎牢關下第583章 堵截在入海口第860章 遞降第663章 有效果了第69章 三郡王的陰謀(下)第498章 燕王的小舅子第452章 王爺一‘進宮’第796章 放棄比試第579章 巧計入關第355章 長孫無忌的反應第70章 牛人蘇定方第324章 回長安第881章 查找兇手第423章 神機府的突破第37章 殺雞儆猴(上)第737章 小丫頭傷心了第2章 嬌俏的小宮女第356章 引起公憤第708章 思唐第533章 到底誰腦袋被驢給踹了?第569章 成功抵達第843章 退守還是主動攻打?第891章 王府相聚第683章 打擂第354章 全部抓捕第200章 吐蕃的陰謀第400章 來自兩位皇帝的賞賜第193章 上元燈會第942章 是時候聊一聊了第733章 收編第284章 繼續殺第450章 猶豫的龐宇第127章 塵埃落定第286章 報信的小兵第892章 蹭飯的來了第929章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第919章 妙法第140章 這個武王是假的第674章 呂宋島戰事(中)第850章 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第260章 遲來的兵器第18章 進擊的野豬第124章 氣勢如虹第858章 第二個北天竺國第67章 豐厚的賞賜第932章 正宗幽州烤鴨(下)第203章 議吐蕃第605章 交擊第562章 舉族遷移第378章 兩個脆弱的人第918章 大唐,大唐第732章 處置華清第218章 你也想死?第255章 兵部求上門了第810章 大唐最缺啥,人才吶!第681章 春.日第880章 亂亂亂!第773章 大唐租界第528章 三個少年郎第141章 武氏兄弟第664章 找牛第140章 這個武王是假的第580章 洪流進城第606章 李恪小哥仨的首戰第406章 長安城,今夜無眠!第54章 悲催的宋二少第605章 交擊第659章 天花第502章 大勢已去第906章 發現大洋洲第932章 正宗幽州烤鴨(下)第512章 相親會?第218章 你也想死?第306章 談第811章 土豪版大食第771章 處置阿普杜勒第484章 絳州衛府第449章 刺殺(下)第647章 原來是一夥的第691章 休了再娶!第466章 殘忍的絳州衛第457章 別開生面的會見第896章 上門說親第743章 鬱悶的楊暕第814章 旁敲側擊第333章 神凰衛易主第146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943章 小胖子李健第336章 如何封賞第426章 花滿樓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