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種植三季稻

大唐,泉州。

三個月前,這裡原本是一片荒涼的漁村的海港,而現在,方聞書站在這塊土地上,有些難以置信的望着眼前熱火朝天的場面。

只見原本破舊狼藉的海港已經被粉刷一新,目及之處,到處都是身穿灰麻制服的工人,抗着籬笆,扛着工具,端着水泥,井然有序的在碼頭前做着自己的工作。

“如此多人,從何而來?”方聞書看了看碼頭的壯觀景象便朝自己身邊的一個師爺模樣的人問道。

“回刺史大人話,這些個工人都是些南方農戶白丁,家中飢貧,由軍士從南方廣貼告示,加上報紙宣傳纔來碼頭做工的。”那名師爺也是急忙諂媚道。

“哦?”方聞書這又來了興趣,問道“這些人爲何不在家中耕種,反而來碼頭做工?”

這一下可問到了點子上,那名師爺點頭哈腰道:“刺史大人有所不知,自從三季稻從海外大量帶回之後,試種的農民越來越多,雖然這三季稻吃起來口感沒有一季稻好,但是耐不住產量大,現在農戶們基本都不種一季稻了,只等着買從海外帶回來的三季稻種子種,這些等着的農戶現在無事可做,便來到碼頭做工了。”

方聞書聽聞連聲稱奇,道:“隨本官去問一問這民情。”

然後身後一大幫子人就簇擁着刺史大人朝碼頭走。

越朝碼頭走,就能看到越多的工人在秩序井然的工作。

有的在維修大船,有的在裝貨卸貨。還有的在運輸材料。

這不。前面就有一位約摸四五十多歲的老漢正扛着一大塊木料朝海邊的大船走。

“老人家。老人家。”方聞書將這名老漢攔了下來。

這老漢原本不打算停下,結果回頭一看,竟然是一位身穿官袍,身旁跟着一羣護衛的官老爺,急忙放下木料,撩起褲腿,口中喊着拜見官老爺就跪了下去。

“老人家不必多禮。”方聞書笑盈盈的和氣道。

那老漢絲毫不敢做什麼,只是固執的一直磕頭行禮道:“拜見官爺。”

方聞書只好上去親自將老漢扶了起來。親切的問道:“老人家不必行此大禮,本官只是想問些問題,您怎麼稱呼啊,家住何處,來泉州多久了?過得可還習慣?”

老漢聽見官爺只是想問幾個問題,心中不再慌張,不過還是有些誠惶誠恐的說道:“草民蔡大櫃,南陵縣趙家莊人士,前些陣子,兒子家書中告訴草民來這泉州碼頭能賺些錢補貼家用。草民這才收拾細軟來投奔兒子,現在在泉州造船廠上班。月入八百文,包食宿,過得很是習慣。”

“哦。”方聞書聽聞點了點頭“這麼說您兒子也在造船廠上班咯?”

老漢有些畏畏縮縮道:“官爺所言正是。”

“家中可還有人種田?”方聞書終於問了自己最想問的問題。

“回官爺的話,家中已無人種田。”蔡大櫃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不種田這租子該如何交?”方聞書好奇的問道。

老漢似乎想爲自己辯解,思考了一番才道“官爺有所不知,現今海外三季稻種子一來,第一批的種子已經成熟,再加上海外源源不斷運來的良種,幾乎泉州很多村戶都換種了,現在一季稻基本沒什麼人種植,那些沒等到這一批良種的,就跟老漢一般,出來找些其他活計,每年交租的時候直接交銅錢變可。”

方聞書聽了,不可置否的點頭道:“本官已經知曉,多謝老人家指點了。”

那名老漢有些受寵若驚的回禮,差點再次跪下磕頭。

這時遠處急急忙忙的跑來一隊衛兵,離着老遠就聽到最前面的火長大喊道:“刺史大人,長安來人!李績大將軍現在在刺史府等着呢!”

方聞書一聽,也顧不得和老漢告別了,急忙對周圍的侍衛道:“備駕!回府!”

李績端坐在刺史府的大廳之上,只見他扎髯而束,面色文祥,身穿青鵬鎧,倒是威風飄飄。

他的身旁坐着幾名長衫衣袍的客卿。

“懋功將軍,此番陛下派我等幷州重兵於此泉州究竟爲何?一路上懋功將軍守口如瓶,我等心急難耐啊。”

只見一名身穿華服的紫衫客卿抱拳站了出來,他就是幷州軍的智囊,參知政事,王德彰。

李績摸了摸鬍鬚,笑道:“諸位莫要心急,此番滋事重大,陛下命我親臨,也是想要鎮守泉州,以防止變故發生,要知道,如果這東西在全大唐推廣開來,我大唐萬世之業安矣!”

紫衫客卿聽的雲裡霧裡,還想再繼續詢問,就聽見廳外一聲高喊“泉州刺史到~!”

這時就見一男子身穿刺史服,急急忙忙的就進了屋子,見到屋中已經坐滿了人,慌忙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後拱手抱拳,行禮道:“泉州刺史方聞書見過大將軍。”

“不必多禮。”李績隨意的揮了揮手“本將且問你,三季稻之事可曾確有其事?”

方聞書一聽,急忙回答:“回稟將軍,確有其事,現在那些實驗稻田都已經推廣,在泉州已有超過四千餘戶種植了此種,現如今一季已經收穫,請將軍明鑑。”

“嗯。”李績摸了摸下巴,“前面帶路,本將要親自去看看這傳說中一年三熟的神物!”

“諾。”方聞書急忙閃開一邊,將大門的位置空了出來,等待着李績大將軍出門。

“一季三熟?!”此時那名紫衫客卿才反應過來,拉住李績的手就道:“一季三熟?!懋功將軍,此等作物現在已經在泉州?!”

“哈哈,陳元兄不必激動,隨我一起去看看就是了,這三季稻可是陛下欽點的大唐糧產,咱們的任務就是要保護好這些良種,莫要讓外人拿去。”李績握着紫衫客卿的手,一副勝券在握的表情。

“好好好。”那紫衫客卿也是激動的不得了,這一季三熟的神物以前似乎聽民間傳聞和那些報紙上吹噓過,這一次總算是能親眼見識見識了。

第15章 不義之師第43章 真正的鬼谷傳人第23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22章 南山書院第38章 微服私訪(下)第55章 徐陽的情報機構第60章 世界上的巧合第57章 覲見途中的製冰第31章 二坊合一第22章 挖掘的開始第53章 皇室龍胄第57章 商人們的時代第6章 玻璃帶給你光明第51章 制劍與婚約第36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中)第16章 ?故地重遊第19章 舉家搬遷第11章 盛世春耕第1章 長安,長安!(上)第15章 大唐幽州足球隊第18章 去長安留學第25章 閒人泡溫泉第38章 澳洲根據地第14章 ?出征!星辰大海(下)第6章 皇城驅儺會第50章 育子之樂第7章 水晶玻璃,轟動幽州第31章 吐蕃根據地第20章 風雲將起第71章 求助的拜占庭第49章 長孫皇后的大義第58章 最後的掙扎第28章 劃時代的蒸汽機第14章 跳樑小醜第6章 航海的腳步第43章 富二代們的奢侈品第11章 必先利其器第60章 唐朝婚禮(中)第14章 ?出征!星辰大海(下)第23章 偷襲計劃第30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28章 出其不意第13章 誰傳的紙條第57章 徐家的產業第25章 永世之敵第10章 李二家的朝堂(下)第8章 長孫來莊第71章 求助的拜占庭第19章 舉家搬遷第51章 兵臨吐谷渾第12章 形式主義三十二章 武曌有孕第8章 王老漢送飯第56章 龍巡天下(下)第27章 久別重逢第53章 高麗百濟謀反第31章 二坊合一第22章 敗者爲寇第54章 國家銀行第12章 運動會的準備第56章 大唐,黃雀在後!第28章 尼瑪窮達的信仰第45章 商賈爲鄰第38章 澳洲根據地第17章 甕中捉鱉第6章 皇城驅儺會第6章 聰明人的佈局第43章 修羅煉獄第17章 運動會開幕式第11章 豪華午餐的批鬥會(上)第32章 工地風波第20章 新穎的拍賣會(下)第44章 侯爺的幸福生活第39章 名動長安(二)第61章 捷報頻傳第14章 吐蕃的和親第54章 高麗的援軍第6章 貞觀二年冬第57章 承乾的稱心第7章 帝師李綱第36章 被李二惦記上了第10章 交心話第41章 喜氣臨門第8章 太上皇李淵第49章 玉人多嬌第26章 服裝款式第68章 現代化改造第26章 佔領琉球第69章 圖可利的見聞第17章 殺手鐗第11章 必先利其器第27章 前往呂宋島(上)第12章 豪華午餐的批鬥會(下)第25章 永世之敵第45章 友情贊助第42章 名動長安(五)第53章 倭國奸細第17章 詞曲只應天上有第45章 友情贊助第61章 說不清糊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