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一位老人的良苦用心】

鄭氏族長猜的有些接近事實!

滎陽鄭氏和皇族之間真的存在某種隱秘!

可是怪也就怪在此處,李淵忽然負手離開他身前,這位大唐太上皇似乎有苦難言,只在離開的時候發出一聲嘆息。

但聽李淵很是愧疚嘆息道:“當年長輩事,卻需晚輩擔,奈何故人死,長埋黃土間。秘密隨風去,活人難心安,可嘆不能說,風月也無邊。罵名歸晚輩,長輩難心歡,待朕駕鶴時,此事方可翻……”

一番愧嘆,似乎吟詩,其實李淵這不是吟詩,而是用最簡練的文字透露出某種不可說的含義。

他這十二句似詩非詩的話,分明是給大家講了一個隱藏離奇的故事。

能在朝堂上廝混的沒有笨人,李淵知道他的故事大臣們能夠聽懂。

什麼叫做當年長輩事,卻需要晚輩擔?

這話僅從表面意思就能看出來,當年李家和滎陽鄭氏之間必然有某種不可明說的隱秘,這個隱秘涉及到某個長輩的名聲,所以不能把它揭露出來昭示於衆。因爲不能揭露出來,那麼只能小輩去承擔罵名,承擔什麼罵名呢,李雲和玲瓏的婚事。

兩人名義上是堂姐弟,結合必然背上千古罵名。

但是李淵卻在詩裡給出了暗示,兩個人雖然背上罵名但是可以結合。

因爲,兩個晚輩是幫着長輩承擔了罵名。

既然是承擔罵名,那麼真實情況是不需要捱罵,不需要捱罵只有一種說法,那就是李雲和玲瓏沒有血緣關係。

這種解讀環環相扣,一環扣一環,古人確實是很了不起,能用最簡練的文字透出無數信息。

李淵也算用心良苦,他爲了晚輩之事已經透露太多,比如他詩中的第三句第四句,奈何故人死,長埋黃土間,這是什麼意思,這是說當年的事情滎陽鄭氏老族長知道,但是滎陽鄭氏的老族長已經死了。

這兩句裡面又有暗示,暗示滎陽鄭氏知道隱秘的死了,而他李淵卻還活着,所以隱秘只有他知道。

果然後面第五句和第六句,秘密隨風去,活人難心安,啥意思,說的就是鄭氏老族長死了,世上知道當年隱秘的又少了一個,但是畢竟他李淵還活着,他知道隱秘卻無法說出來,活的很難心安很是煎熬。

但若僅僅是這樣,他的詩詞無法服衆,因爲都是似是而非的暗示,傳出去會讓人覺得是編造謊言。

所以李淵話鋒一轉更進一步,在第七句和第八句給出了更明確的暗示。可嘆不能說,風月也無邊。

啥意思,當年的隱秘關乎風月啊……

關乎風月,卻不能說,那麼這個關乎風月肯定不是李淵本人,否則李淵必然敢爲了晚輩的幸福承認下來,因爲他已經很老了,不需要在乎名聲。

所以這個關乎風月,絕對是隱秘中的其她人。

是誰呢?

後世人也許很難猜測,但是大唐的臣子們擅長這個,能在朝堂廝混的都是人精,最精通的就是揣摩上意。

關乎風月,不能說,而且是長輩,需要晚輩來背罵名……

所有的詞彙聯合在一起,瞬間便能讓人猜透一切。

當年那場隱秘事,必然涉及到了一個女性長輩,這個長輩指的是李雲和玲瓏的長輩,而不是李淵和鄭氏老族長那一代的長輩,爲什麼是女性長輩呢,因爲只有女性的隱私不方便昭示於人。

大臣們再回憶一下李淵最初的舉動,李淵在念詩之前專門詢問鄭氏這一代族長知不知道鄭觀音……

鄭觀音是誰?

鄭觀音是李建成的太子妃?

倘若李世民沒有發動玄武門之變,鄭觀音才應該是坐鎮後宮的大唐皇后。

她不但是滎陽鄭氏的嫡長女,也是玲瓏公主的生身之母。

如此一番聯想,事情水落石出,當年關乎風月那件隱秘事,必然涉及到了鄭觀音的身上。

鄭觀音是玲瓏的母親,自然算是李雲的長輩,女人的隱秘不能昭示於人,那麼只好讓李雲這個女婿承擔罵名了。

所以李淵在最後四句裡給出明確答案,罵名歸晚輩,長輩難心安,待朕駕鶴時,此事方可翻。

啥意思?

心懷愧疚啊!

這個心懷愧疚既有李淵的愧疚,想必也有鄭觀音那位母親的愧疚,但是李淵爲了保護兒媳婦的名譽,只能選擇讓李雲這個小輩承擔,唯有等他臨死之時,纔會把這件隱秘告訴某個人。

但是在他臨死之前,這事絕對不會說出來。

不能說出,是爲了保護兒媳婦的名譽。

用詩暗示,是爲了洗脫李雲和玲瓏的罵名。

李淵不愧是一代開國帝王,這一手春秋筆法堪稱用心良苦,最主要的是大唐羣臣都是人精,他們能從暗示之中聽明白一切。

既然聽明白了!

自然不會再反對李雲和玲瓏的事!

至於明面上的罵名……

呵呵!

李家皇族的罵名還少麼?

玄武門一場殊死搏殺之後,李世民背上了殺兄囚父的罵名,自古兄友弟恭,他觸犯了,自古孝敬父母,他觸犯了,罵名甚至被顏家那個老頭寫進史書,然而李世民還不是照樣坐在龍椅上當皇帝?

如果有人說殺兄囚父是因爲政治,罵名可以被後世之人給予理解和寬容,那麼可以,李家的罵名還有很多……

比如還是玄武門之後的事,李世民一刀幹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卻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老婆收入後宮,一槍戳下去,直接睡嫂子,睡完嫂子還不過癮,又把弟妹也拉到牀上睡!

吊炸天不?

足夠讓人罵了吧?

然而有什麼損失嗎?

沒有!

髒唐臭漢,罵名而已,只要自己的幾把爽了,哪管別人破口大罵,畢竟這只是風月之事,罵上一陣子也就沒人在意了。

……

能屹立朝堂的沒有傻子,李淵的意思大臣們自然明白。

既然明白,那得配合,再加上今晚皇族揚眉吐氣,一道聖旨直接要屠滅王氏滿門,其他幾個世家心有餘悸,正急着要找機會大表忠心。

果然只見滎陽鄭氏的族長猛然站出,急吼吼道:“渤海國主,實乃佳婿,歸德縣主,溫婉可人,陛下予以賜婚,實乃天作之合,歸德縣主擁有滎陽鄭氏血脈,此事我滎陽鄭氏舉手贊成……”

說着爲了表示重視和討好,緊跟着補充一句道:“自古嫁女,當有陪嫁,我滎陽鄭氏不能虧待了血脈嫡親,必須讓歸德縣主嫁的風風光光,嫁妝一事,封頂而隨,只要不出逾制,滎陽鄭氏有的是錢。”

這是拿錢想買命的意思!

也是想借這事向皇族靠攏的意思。

如今滿朝文武之間,唯有滎陽鄭氏最爲焦心,他們一直跟着太原王氏搖旗吶喊,深怕李世民會舉起屠刀秋後算賬。

錢財乃身外之物,爲了性命該舍當舍。

這位鄭氏族長也算臨機決斷之人,站在大殿上直接說出了滎陽鄭氏的陪嫁,大聲道:“倘若渤海國主大婚,滎陽鄭氏奔赴出關,贈送陪嫁,封頂而隨,田產無法贈送,那麼我們贈送糧食,鄭氏在滎陽修有四個巨大糧倉,儲存五年陳糧約爲四百萬石,這些糧,算嫁妝……”

好傢伙!

出手就是四百萬石糧食!

這是鐵了心的要拿財產把皇族給砸倒。

果然只見李世民虎目一閃,急急道:“四百萬石糧食,運送出關很難。不如只運兩百萬石,剩餘一半折算銀錢。”

這話話裡有話,隱隱約約有着暗示。

鄭氏族長是個人精,連忙故作犯愁道:“一半糧食折算銀錢,那也得兩百萬石,放眼整個大唐,能買下這麼多糧食的可不多。”

“哈哈哈,國庫買!”

李世民開懷大笑,道:“朕讓戶部統計一下,然後讓國庫給出這份錢,兩百萬石糧食,正好拿去賙濟百姓……”

大唐各地都缺糧,兩百萬石可以賙濟無數百姓,如果這筆生意能夠做成,青黃不接的時候能救無數人。

鄭氏族長只求保命,李世民的要求他豈敢不從,連忙道:“既然陛下給予厚賜,滎陽鄭氏感謝君恩,好,我們便把兩百萬石糧食運送出關,當做歸德縣主的陪嫁贈給渤海國主,另外兩百萬石賣於戶部,讓國庫幫我們折算銀錢運送出關。”

其實壓根不需要這麼麻煩,運糧食不方便只是個藉口。

兩百萬石糧食能運出去,四百萬石難道很難嗎?真正的原因是李世民也要買糧,滎陽鄭氏這是拿一半的糧食買命。

李世民雖然買了糧,但是並不貪佔李雲的好處,但見皇帝沉吟一番,忽然笑着道:“朕佔了侄子便宜,不像個長輩作風,這樣吧,朕除了讓戶部給你們折算銀錢,朕再從皇家寶庫拿出幾樣寶物,這幾樣寶物一併賜給滎陽鄭氏,你們拿着寶物去給小鈴鐺當陪嫁……”

肯賜下寶物,這就代表着原諒了滎陽鄭氏,雖然沒有直言接納,但肯定不會舉起屠刀了。

鄭氏族長大喜,連忙彎腰行禮,因爲太過激動,一時無法言表,只能哆哆嗦嗦道:“陛下,臣……”

他卻不知道,李世民其實還有別的目的!

……

……第1更到,3200字。

第154章 【自古設局之事,必須以假亂真】第311章 【砸死,砸死】第427章 【地盤太大了,大到不好意思再要】第427章 【地盤太大了,大到不好意思再要】第420章 【我變窮了,所以我得暴富】第223章 【徵兵,專門找窮人?】感謝讀者何哥幫我找醫院第15章 【終於開始打砸搶!】第439章 【八女爭西域】第279章 【孩童?仙術?隱門?障眼法?】第135章 【母子終於想見】感謝盟主神農已被毒死第310章 【他要打臉,咱們得乖乖伸出來】第453章 【演戲,僞裝】2合1章節第259章 【玲瓏拎着棍子來找李雲】第6章 【誘惑人,是一門學問】第445章 【忽悠瘸了】第406章 【我是山中一顆草……】第184章 【冷眼旁觀不入局】第144章 【恕我直言,各國皇帝都是我的肥羊】第320章 【李雲要做大帝?】第300章 【咱們去找皇帝要封賞】三合一超級章節第434章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4更第98章 【民族大義之前,到底誰對誰錯?】第3章 【二愣子程處默】第292章 【我天生不守規矩】二合一章節第116章 【突厥貴使,我叫凌雲】第59章【皇帝殺豬,庖丁解牛】第198章 【大唐君臣,聚衆賭錢】第69章 【最難感動是人心】第442章 【五十年後,幫你生孩子】第269章 【我這一生,有七次死劫?】1更第333章 【大唐諸侯第一人】二合一章節第432章 【祖師爺和李雲聯手敲打】第429章 【九個徒弟,硬懟皇妃】第394章 【讓你死前好好看一看】第465章 【馬匪頭子,寶兒姐】第249章 【今夜此間,高句麗亡國矣】第280章 【古往今來第二】第3更第165章 【創造驚世大謊言】第36章 【程處雪,狂野小妞】第90章 【哥哥,我想再看一眼】第122章 【你們想跟異族苟合,異族拿你們當畜生】第234章 【有人在覬覦程處雪?】第464章 【吞雲吐霧?那叫旱菸!】第163章 【無數苦心鋪墊,只爲收割天下】第381章 【李元霸殺人的速度】第180章 【摘桃子摘到李雲頭上?】第373章【脾氣太壞,準備休了】2更第335章 【我爲什麼現在還活着?】二合一超級大章第393章 【皇帝急了,你今晚還要殺多少人?】第113章 【這玩意要是能當坐騎】第86章 【一錘八十,兩錘二百】第39章 【那孩子是河北的人】第154章 【自古設局之事,必須以假亂真】第27章 【程處默倒黴,今天男女雙打】第367章 【迎親,仙人】二合一第151章 【砸鍋賣鐵也要爭??】第90章 【哥哥,我想再看一眼】第65章 【這一天,這一聲吆喝】第202章 【讓老百姓自己動】第9章 【李世民的打算】第254章 【脫離大唐,不陪皇帝玩了?】第129章 【狠人發狠,連老孃都想砸】第233章 【建設家園,百姓人口】第137章 【這一聲娘,朕不許他喊】 感謝盟主‘青苔古路’第248章 【屠滿城??】第351章 【海外大儒歸來,要給阿瑤送禮】第142章 【我要在范陽城立一塊碑】第23章 【皇后的猜測?】第21章 【皇后也要跟着?】第26章 【國公府前,父子爭辯】第398章 【李雲親自坐鎮,古往今來第一山】第16章 【我竟有霸王之威?】第212章 【什麼東西天下無敵?】第355章 【阿瑤】第168章 【敢偷學本事?幾百萬貫的學費了解一下】第369章 【鳳冠霞帔,何須再娶?】第169章 【這娘們一看就不是好人】第348章 【老程的絕頂智慧】精彩章節,推薦必看第228章 【我原本沒打算屠城】第213章 【拿黃金買人口】第461章 【大唐時代,釣魚執法】第373章【脾氣太壞,準備休了】2更第217章 【我叫山豬,月牙兒的父親】第411章 【渤海國的朝堂】第50章 【李勣要人,長孫無忌要鹽?】第54章 【程處默殺豬】第102章 【皇帝臉如鍋底黑】第73章 【殺人見血,場面失控?】第290章 【古代讀書人的命】第329章 【我准許你,手段狠一點】第236章 【運糧出關,沒有護衛?】感謝讀者何哥幫我找醫院第70章 【幹一票狠的】第5章 【何不食肉糜?】第385章 【李雲,守夜人】第388章 【原來您是這樣腹黑的祖師爺】第440章 【湊出一股恐怖的兵力】第94章 【心黑手辣小寶兒】第229章 【一個不留,全部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