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3章

bookmark

關於松贊干布要求和的事,傳到了大唐的各個地方,大家都覺得震驚。

同時也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

因爲這就是強國的必然性。

如果現在的大唐還是太弱的話,那麼吐蕃是不可能求和的。

松贊干布也不可能再到大唐來的。

上次松贊干布來的時候,還和李世民有矛盾。

現在,他又來了。

而且是帶着誠意來的。

關於松贊干布的到來,李世民下令,讓長安城進行了一次大掃除,爲的是給松贊干布一個好印象,同時也是表現出他對於松贊干布的重視。

這很重要。

只有足夠的尊重,就一定可以讓對方覺得服氣。

“松贊干布現在何處?”李世民在太極宮中問道。

“陛下,現在他已經在來的路上了,到長安可能是晚上了。”

晚上了,那太晚了,李世民有自己的事。

既然如此,那麼李世民說道:

“那行,你讓人接待他們,明天讓他們入宮中與朕見面。”

李世民這麼說完後,太監便出了宮,去安排了。

這時的長孫皇后就在他身邊。

“陛下,這……”

“皇后,你覺得很快是吧。\u001a”李世民這麼問道。

wωω¸ тt kΛn¸ C ○

“妾身以爲速度是很快。”長孫皇后這麼說。

“這事得快,不快不行啊。吐蕃一直是朕心頭的痛,現在好了,吐蕃人可以被制服,這對於大唐朝來說是一件極好的事情。往後,朕還要讓吐蕃好好的發展,成爲大唐的後備力量。”

顯然李世民想了很多。

之前的李愔是不準備給吐蕃太多的發展,而現在不一樣了,李世民覺得要給吐蕃一點機會。

因爲他認爲,大唐的發展要遠比吐蕃要多的多。

而吐蕃呢,就是一個村子一樣的存在,不像大唐是一個城。

“可是妾身聽愔兒說過,不要讓吐蕃人學會咱們的知識。”

“他懂什麼?現在大唐是朕的大唐,朕想怎麼樣是朕的事情,與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李世民看來,這就是他的事情,與李愔一點關係都沒有。

但他不知道的是,李愔爲什麼會這麼想。

因爲吐蕃人還是十分可怕,其實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人都是這樣的,大家都不想要落後於人。

如果落後就要捱打。

因此,大家都想着要爭取上進。

而現在有這個機會,他們自然是要把握住。

換句話說,如果松贊干布不這麼做,他只有滅亡。

而他這麼做,未來還是有希望的。

“可是陛下……”

“行了,這一件事不要討論了,好好休息,明天要接見松贊干布他們,朕十分開心。”

李世民說完之後,也沒有再說什麼了。

而這時松贊干布帶上隨從祿東贊,坐在直升機上面。

他們穿越了茫茫沙漠,終於來到了大唐王朝的國都長安。

一進入大唐王朝國都,松贊干布和祿東贊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以前他們來過數次,這裡也沒有變成這樣的啊。

現在在他們眼前的街道寬敞而整潔,兩旁是高大的建築,這些建築風格獨特,氣勢恢宏。路上的行人衣着光鮮,舉止優雅,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自信和從容。

當他們到達的時候,就有人對他們進行了接待。

因爲到的時候,晚上七點多。

松贊干布提出四處轉轉。

隨後,松贊干布和祿東贊被帶往遊歷參觀。

他們參觀了大唐王朝的工廠,看到了高效的生產線和先進的機器設備。工人們在機器的輔助下,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各種操作。

一直到了很晚的時候,松贊干布還沒有感覺到疲倦,這次來大唐真的是刷新了他的認知。

而後,第二天一早,他也沒有去找李世民,而是和使者說,自己還想參觀一下其他的。

李世民答應了。

最後,松贊干布又去了學校,在大唐王朝的學校裡,學生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解知識。

醫院裡,醫生們利用先進的醫療設備爲病人治療疾病。

這類的東西,讓松贊干布感覺到了打擊,大唐爲什麼會這樣先進。

松贊干布決定向大唐王朝學習,仿照大唐王朝的模式,建立了工廠、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並且想到一定要引進大唐王朝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在在松贊干布的努力下,吐蕃的經濟一定會逐漸發展起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將得到了提高。

松贊干布知道,一個國家要想發展壯大,就必須不斷學習和引進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

最後,松贊干布再次參觀了盛唐集團。

他又出了城,當一切參觀完之後,已經是第三天了。

第三天早上,松贊干布總算是要面見李世民了。

當他到達太極宮前的時間。

李世民聽聞松贊干布的到來,親自出宮迎接,他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和友好。

他將松贊干布和祿東贊請進了王宮,並且設宴款待。

在宴會上,李世民敬了松贊干布數杯美酒之後,便開口道:“松贊干布,咱們之前的恩怨,已經過去了。從今天咱們就是兄弟國度了。”

李世民這麼一說,其實是給了松贊干布面子。這可比說讓他當附屬的話要強,而且聽起來也順耳多了。但協議還是要那麼籤的,畢竟這是國與國之間的大事。

松贊干布連忙說:“唐王陛下,此次我見識到了大唐的強大,讓我震驚不已。原來我吐蕃就是井底之蛙,以前是我太自大了。我心甘情願成爲大唐的附屬,希望唐王陛下不要嫌棄。”

李世民哈哈大笑,說道:“松贊干布,你有這樣的覺悟,實在是難得。既然如此,那我們以後就是一家人了。以後你有什麼困難,儘管向大唐開口,我們一定會幫助你的。”

松贊干布又說:

“那協議是如何?不知有沒有擬好?”

“來人,將協議拿出來。”李世民當下這麼說。

這便有人拿出了協議。

松贊干布看了之後,覺得有點地方要改正。於是向着李世民提出了改正的點。

李世民聽後,沉思片刻,然後說道:“我理解你的擔憂,我們可以重新商討協議,讓兩國更加平等地合作。”

松贊干布聽後,心中略感寬慰。他知道,大唐王朝的實力強大,如果大唐王朝不願意接受吐蕃的求和,那麼吐蕃將面臨滅頂之災。

“可以,我就在這大唐之中呆一段時間,咱們好好的協商一下。”松贊干布表示說。

“正有此意,回頭朕會讓人與你一起,如果你覺得哪裡不合理的,可以直接說,朕也不是一個不講理的人。”

“是,唐王陛下!”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兩國代表進行了緊張的協商。他們重新審視了兩國之間的關係,考慮到雙方的利益和需求。經過反覆商討,雙方終於達成了共識。附屬國協議的簽訂儀式在大唐王朝王宮的正殿舉行。

兩國代表莊重地在協議上簽字。協議規定,吐蕃成爲大唐王朝的附屬國,吐蕃需要每年向大唐王朝上供一定的資源,但大唐王朝也承諾將向吐蕃提供保護和支持,幫助吐蕃發展經濟、文化和軍事。

簽字儀式結束後,兩國代表舉杯慶祝,這標誌着兩國的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松贊干布對這個協議非常滿意,他知道,這個協議雖然讓吐蕃成爲了大唐王朝的附屬國,但也爲吐蕃的發展提供了保障。他同意了李世民的提議,並在協議上簽字。

當松贊干布簽下附屬協議的時候,李世民心中大喜,他面帶微笑地看着松贊干布,說道:“松贊干布,你是一個有遠見的人。你的這個決定不僅對你的國家有利,也對我們大唐有利。從此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我們可以共同發展,讓兩國的人民都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松贊干布的心中也充滿了喜悅和感激,他恭敬地說道:“唐王陛下,我非常感謝您的寬容和理解。我知道我的國家與大唐相比還很落後,我希望能夠在這裡多呆一段時間,好好研究一下大唐的發展,學習你們的先進技術和文化,以便能夠更好地建設我的國家。”

李世民哈哈大笑,說道:“好好好,這正是我所希望的。松贊干布,你有這樣的覺悟,實在是難得。你需要什麼,儘管告訴我,大唐一定會幫你到底的。”

松贊干布連連道謝,他心想:“我一定要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向大唐學習,讓我的國家變得更加強大。”

這時,李世民轉頭對房玄齡說道:“房玄齡,你去帶着松贊干布四處轉轉,他需要什麼,你直接與他對接。”

房玄齡應道:“是,陛下!臣遵旨!”松贊干布和房玄齡一起走出了皇宮,開始了他們的探索之旅。

此時的李世民看着他們離開,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少了吐蕃這個威脅,李世民自然感到輕鬆不少。這正是李世民所期望的結果。

大臣們也十分識趣地向李世民道賀:“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他們之所以道賀,一是因爲李世民成功地解決了與吐蕃的爭端,避免了可能的戰爭風險。通過與吐蕃簽訂附屬協議,李世民不僅鞏固了唐朝的統治地位,還爲兩國的和平穩定奠定了基礎。

這對於唐朝的發展和穩定是一個重要的成果,因此大臣們向李世民表示祝賀,以表達他們對李世民領導能力和智慧的讚賞。二是因爲他們知道,李世民一直致力於國家的繁榮和穩定,此次與吐蕃的協議不僅使唐朝避免了一場可能的戰爭,還爲國家的發展贏得了寶貴的和平環境。這對於國家的經濟、文化和社會進步都是極爲有利的。大臣們向李世民道賀,也是對他爲國家所做貢獻的肯定和讚揚。

此時,長孫皇后走上前來,輕聲說道:“陛下,如今吐蕃已俯首稱臣,只剩下一個高句麗了。”

李世民微微點頭,自信地說道:“朕要將治理吐蕃的經驗運用到高句麗上,相信一定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果。”

隨後,李世民轉頭問長孫皇后:“皇后,你覺得朕這次處理得如何?”

長孫皇后微笑着回答:“陛下,處理得很好。”

李世民追問:“那你說說,好在哪些方面?”

長孫皇后稍加思索,說道:

“大唐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咱們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能夠有效地保衛邊疆安全。唐朝的軍隊組織嚴密,裝備精良,戰術靈活,具備較強的戰鬥力。

還有更加開放的文化政策,陛下采取開放的文化政策,鼓勵文化交流和融合。以及靈活的外交策略:唐朝在處理邊疆問題時,採取了靈活的外交策略。這些可以讓大唐變得更加強大。”

“好好好, 果然還是皇后懂朕的心思。”李世民大喜。

確實是這樣的,長孫皇后十分懂得李世民。

知道李世民是怎麼治理大唐的。

而且她也參與到了治理之中。

這對於大唐來說,是一件極爲重要的事。

“陛下,就是吐蕃那裡……”

李世民知道長孫皇后接下來想說什麼。

一定又是說關於吐蕃的事。

所以呢,他不想聽。

“皇后,這事咱們就不要論了,就這樣吧。”

他一點都不想聽下去。

長孫皇后沒有辦法只能答應道:“那妾身先下去了。”

既然他不想聽,那她就沒有必要在這裡多呆了。

於是,長孫皇后退了下去。

李世民也沒有阻止。

而是看向了窗外。

未來,天下大統,一切都將歸於大唐,想想都覺得開心啊。

那可真的是萬國來朝了。

距離上次的萬國來朝已過了幾年時間,李世民尋思着,要不要再來一次?

所以,他當下決定,既然松贊干布都歸附了,那要讓其他國家知道一下,再來一次萬國來朝。

他一有這個想法,就想要做下去。

於是,他叫來了太監。

並且下令:“讓附屬國下個月十五,來大唐覲見!”

“是!陛下!”

命令這便傳了下去。

很快的,大大小小的國家近千個,他們紛紛派上了使者前往大唐。

雖然大家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但這種情況,一定是有大事發生。

第125章 二全齊美第2228章第1105章 長生的秘密第145章 老臉不要了第356章 要坑李二十一筆錢第863章 泛娛樂和辯機和尚第215章 談錢傷感情了第1918章 什麼都不懂,什麼都要問第615章 將計就計,廣招學生第1008章 盛唐集團的東西不止一點點第2041章 機場造好第1069章 奉李愔之命入宮第1924章 機組大升級第1808章 世紀大婚禮第1606章 李愔的高明第603章 二父子相鬥第1332章 衆星捧月第2328章第1845章 塑料的作用第2222章第338章 自行車面世第1643章 簽署第1423章 李世民看東西流於表面第869章 《觀滄海》第2304章第2224章第804章 引爆網絡第1662章 暴亂的源頭第2306章第437章 老精明的侯君集第118章 我要加入!第42章 睜一隻眼, 閉一隻眼第319章 給朕和李愔登門道歉第240章 神醫的高傲第2106章 搶收麥子第1271章 不如唐樓舒服第437章 老精明的侯君集第210章 我的人,他得不到的第1811章 反勸第560章 種植棉花第260章 孫思邈舉一反三第1460章 鬼靈精怪第2308章第239章 懸壺濟世第207章 李世民要被皮鞭抽了第1157章 猜測不已第1322章 迷你打字機還有計算器第545章 銀行律法出臺,直接開設支行, 商人的…第490章 借花獻佛第2061章 李二也要搞攝影展第23章 拿下硝礦第1343章 拖延不得第710章 一人滅一國第1538章 員工持股第1039章 李愔騙朕!第155章 你是在教朕做事?第900章 唐樓劇變第1735章 駱賓王教打籃球第355章 新型建築材料第1097章 大快人心第1913章 超級瀏覽器接入長安網絡第603章 二父子相鬥第175章 請受我們一拜第685章 李二太看得起自己了第1421章 後遺症第994章 今天到來,不虧!第749章 倭人想幹什麼?第1674章 立大功得爵位第1171章 李淵的訴求第2068章 問李貞一些問題第1135章 如果碰上李二怎麼辦?第550章 讓李承幹難堪,糖果的推廣第2090章 再往東洲第1087章 投資大唐第173章 不如李愔是一個事實第335章 不能讓公主見着李愔第410章 你覺得你們還有選擇?第1290章 因禍得福第734章 李愔開始研究新疫苗第439章 有情緒的符號第1946章 李二翻車了第599章 皇后你想幹什麼?第1492章 極具前瞻性第1747章 讓李二來參與球賽第915章 留聲機面世與李愔的賺錢門道第800章 打到服氣爲止!第40章 省了一萬第2309章第1512章 松贊干布,你的誠意不夠啊!第1323章 神一般的手段第2326章第547章 長孫無忌無恥陷害,清算假幣數量驚人第1968章 代號1001的手機第1102章 吐蕃人的姿態放得低第23章 拿下硝礦第2298章第89章 大哥,我不喜歡男的!第888章 有種別走!第1677章 事態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