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莊子的繁榮

李愔心中還是怕的,李二陛下的威嚴其實早就烙在了他的心中,之前在岐州可以忽略李二陛下的斥責,那是因爲沒有這樣面對面的站在他身前。

如今父子兩個相對,李愔怕了。

“朕早就說過,你很讓朕失望,但是朕雖然對你失望,卻是沒有放棄過你,畢竟你是朕的兒子,但是這一次,朕想知道,你還想對朕,解釋什麼?”李二陛下說道。

這次,牽扯進了前隋的舊臣,前隋是李家的敵人,作爲李家的兒郎,卻是與敵人走到一起,意圖要對付他這個父親,這樣的行爲,讓李二陛下很是心寒。

包括兩年前的李佑也是,與陰弘智走到一起......

雖說楊廣是李恪和李愔的外公,可是李二陛下,卻是他們的父親,他們的祖宗,姓李,不姓楊。

“兒臣......”李愔的聲音有些顫抖:“兒臣一時被蒙了心智。”

事到如今,李愔卻也不知該如何爲自己辯解了,越是巧舌如簧,說不定自家父皇對自己越是痛恨。

其實不然,父親對於兒子,只有徹底的心寒和失望,卻是恨不起來的。

李二陛下看了一眼那些被綁的嚴實的犯人:“這些人,全都送到大理寺去,着戴胄親自審問,不得有誤!”

“是!”高峻應聲道。

大理寺就在神侯府旁邊兒,出宮的時候直接送過去就是了。

這些人一到大理寺的牢房之中,戴胄可就又有的忙了。

不知李治的案子如何了。

若是僅僅一個皇子做這種謀逆之事,李二陛下或許心中還會網開一面,這下好了,兩個人湊一起了,李二陛下心中的不舒服可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這麼簡單了。

“兕子先回後宮,這麼長時間,你母后也像你了,至於璟兒,暫且留下,朕還有事與你說。”

“是。”兩人拱手應聲。

玄世璟隨着李二陛下進了甘露殿,高峻常樂等人帶着錦衣衛押送着這些人去了大理寺。

三人走進了甘露殿。

“找地方坐下。”李二陛下說了一句,便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順便吩咐德義讓人送些茶水上來。

李二陛下身側的小案是晉陽的,而在臺階下的一側,還有一方書案,玄世璟便坐在了那書案後面。

“仔細跟朕說說岷州和岐州的事兒。”李二陛下說道。

“是。”玄世璟拱手應聲。

雖說百騎司的人也進入兩州境內打探消息,但是沒有達到事無鉅細的地步,也只是探聽了一些主要的事情,至於李二陛下現在更想知道的是兩州的民生。

被自己的兩個兒子這麼折騰下來,老百姓是否過的安穩。

“岷州自古貧瘠,四面都是山,沒有良田可供百姓耕種,比起關中其它百姓,自然是清苦的,加之吐谷渾東西兩部現在鬧騰的厲害,往後的日子,雖說安穩,但是也少不了提心吊膽,正如之前臣送到長安的奏報,東部爲我大唐的附屬,但是西部卻是投奔了吐蕃,西部派兵入侵大唐,若非臣直接派人送信聯絡,恐怕這屎盆子,可就真的讓西部給扣到東部頭上了。”

“對於此事,朕已經遣派使臣前往吐蕃,就東吐谷渾之事與吐蕃聯絡,既然是吐蕃的附屬,那就讓吐蕃來管教吧。”李二陛下說道。

“岷州如今養兵三萬,之前臣爲了抵禦吐谷渾的秋狩,着實將那些兵士好好的訓練了一番,雖說岷州養不起那麼多兵,但是不帶表不需要那麼多兵。”玄世璟說道:“臣覺得,岷州境內兵員數量,大約要留下兩萬,扼守由吐谷渾進入岷州的兩條要道,至於剩下的一萬......全憑陛下定奪。”

李二陛下撫須:“說不錯,岷州養兵兩萬,一應糧餉,可由河州供給,至於岷州的百姓,岷州自古環境如此,朕一時半會兒也沒個法子,只是百姓的日子不好過,也是朕的過失啊。”

“岷州新上任的刺史還不錯,或許那位刺史大人,會幫着岷州百姓,讓他們過的更好,陛下也無須自責。”玄世璟勸慰道。

雖然李二陛下可能也只是說說場面話,但是能說出這種場面話,對於一個帝王來說,也不容易。

“岐州呢?”相對於岷州,岐州就更值得李二陛下擔心了,至少李治在岷州的三年,未曾禍害百姓,三年來政績也算不錯,但是岐州。

想起從岐州來的摺子,李二陛下心裡就一陣堵得慌。

“岐州......臣到岐州的時候,早就已經過了秋收的時候,至於農田是否完好,府庫糧食幾何,稅收幾何,臣還未曾來的及看。

“也罷,岐州那邊兒,朕會另外派人過去的。”李二陛下嘆息一聲:“現在晉王身邊的幕僚張行成在你神侯府的大牢之中,房遺愛已經審問過了,這張行成端是個老狐狸,只是不但將晉王給套了進去,到最後卻是連自己也給搭進去了,去見見他吧,順便讓派錦衣衛到定州,將他私藏的那些贓物啓出。”

“是。”玄世璟應聲。

玄世璟出宮,騎着馬直接回了東山縣,離開家這麼長時間,回來自然要先回家去看看,先回去報個平安再說。

莊子現在的變化很大,比玄世璟離開之前要繁榮的多,最近幾天長安下了不少雨,渭水的支流水位也是豐滿的緊,不少都流入了東山湖,如今湖邊一側的岸邊已經搭建了碼頭,不少客商的貨物從渭水進入支流,進入東山湖,在碼頭上歇下貨,轉運到長安,或者是送到東山縣的倉儲之中。

莊子上的坊市大多也都開業,熱鬧非凡,秋收過後,莊子上的莊戶們收拾完了自家的田地也閒散了下來,家中有力氣的男人都會到碼頭上找份工,賺些工錢,也能過個好年。

莊子上的坊市開業之後,莊子上的莊戶肉眼可見的富裕了起來,有商戶在此開店、落戶,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是非同尋常的,便是這工作的崗位,就多出一大批,而且隨着碼頭的建成,碼頭上要用到的工人也是一天比一天多,正好給了閒散的農戶多了賺錢的機會。

第一千零三章:等第五百四十五章:叫爸爸第五百四十一章:造船第八百八十二章:找場子第三百三十九章:薛仁貴到達第四百九十七章:欺騙第二百九十三章:陪葬昭陵第六十四章:分豬肉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離開第五百七十九章:圍堵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死第二百三十七章:神侯府落戶第一千二百七十章:長孫家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忘初心第九十一章:面見李淵第二百零三章:缺個丫鬟第四百九十一章:十六王宅的王爺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延續第九十章:道家袁守誠第四百七十二章:聲名再起第四十二章:小小分歧第四百五十五章:拜訪蕭瑀第二百二十八章:戰爭與和平第五百七十二章:泉州特產第二百八十九章:愛惜羽毛是個好習慣第二百七十二章:滿腦子都是錢第八百九十一章:不解氣第九百二十三章:藉口第九百九十章:黑齒常之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來宣政殿的人第二百九十二章:李二陛下在準備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千鈞一髮第六十六章:李二陛下要的摺子第五百零二章:結果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決心第四百一十九章:畫圖第八十五章:上朝前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等候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透氣第一千三百章:來俊臣去莊子第二百三十五章:學堂的事兒第五十三章:能夠做到的第四百六十二章:百騎司的消息第六百一十九章:戰與和第六百五十八章:博弈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恍然大悟第五百九十三章:動刑審訊第五十六章:良臣第八百四十八章:查錢莊第四百二十七章:抓住機會第八百一十八章:舉薦第三百七十八章:不留活口第一百五十五章:秦家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李象來訪第三十章:手滑第一百章:比試第一百八十二章:緣由第八百零四章:三隻老鼠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患難凝心第五百七十二章:泉州特產第一千三百零二章:扯皮第九十二章:李治的婚事第三百六十一章:泊灼城的兵第三百八十三章:商人,傷人第五百七十九章:送禮,無官不貪第九百六十一章:關於活字印刷第一百章:兩個道士的真本事第五十四章:房玄齡的思量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連累第一百二十三章:取血第三百四十一章:引誘泉男生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收尾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帝師于志寧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三百二十九章:動起來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言語第四十三章:錢不是問題第一百四十四章:中秋宴(上)第十八章:安市城下,高麗援軍第五百一十七章:軍帳內的見聞第五章:行動開始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沒有身段第五百八十八章:出發前夕第一百六十四章:逼近的真相第一百九十八章:岐州一夜第一千零四十九章:食邑兩千戶第二百九十七章:軍令狀第九百九十六章:被打亂的謀劃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李醫病重第二百一十七章:佛?道?第一百五十六章:坑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安置第八十章:後招?第四百六十六章:該來的總要來的第二章:天生王侯第一百三十一章:王氏說:袁天罡是個混蛋第三十八章:君臣的彆扭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李厥的請求第五百四十九章:擴張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