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重點來了

從李二陛下對李泰和李恪兩個皇子的安排來看,當初丹藥的事情,幾乎都要成功了,因爲連李二陛下當時都覺得是時候做這樣的安排了。

李二陛下的身體問題,一直壓在他的心裡,或許每一次犯病,李二陛下的心裡都是忐忑不安的吧。

惦記着大唐的江山,惦記着自己的妻妾子女。

李二陛下並非沒有牽掛,只是他的牽掛,一直都藏在自己的心裡罷了,否則臥牀養病的時候也不會做這麼多安排。

事實證明,李二陛下還是記掛着不少東西的。

不過好在,這一關,李二陛下是有驚無險。

但是李恪的調動,既然調動出去了,短時間也不會再動彈了,就讓他在岐州待着去吧,反正離着長安近,逢年過節的,說回來就回來了。

“這一招棋,不管是誰在背後下的,差一點點就能成功了,真是時也命也啊。”玄世璟想到此處不禁感慨道。

晉陽仔細想想自家夫君所說的話,驚覺的確如此,只是以往晉陽到長安的時候,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家父皇身上,沒有去仔細想別的事情而已,現在聽到自家夫君說這麼一句話,將以往的所有事情都在腦海之中過一遍,才覺得這件事情彎彎繞繞不簡單。

不過好在現在事情都已經過去了,一切都是有驚無險。

安安穩穩的回到莊子上,長安城就讓他繼續平靜着吧,等到什麼時候起波瀾了,再去關注也不遲,長安城之中的些許小事,無需事事都那般在意,比起長安城中的事情,玄世璟更像管好莊子上的事情,尤其是莊子上的書院。

到了明年夏天,莊子上兵學院的第一批學生就要正式踏入軍營了,將他們所學到的東西,在軍營之中發揮出來,不管是平日的兵法策略也好,還是體能訓練也好,軍營,那纔是真正能檢驗他們的地方。

到時候,是騾子是馬,都拉出來遛一遛。

因爲兵學院的學生在莊子上學院的時間也僅僅剩下了半年左右,因此,玄世璟回到莊子上之後,重心開始往兵學院這邊傾斜,無論是常樂還是高峻,之前都有過訓練兵士的經驗,原本東山縣莊子上有五百府兵,都是常樂和高峻主持着訓練出來的,因此,回到莊子上之後,玄世璟將兩人派遣到了兵學院,幫着李孝恭去訓練兵學院的學生,既然是挑選出來的精英,那麼訓練出來,至少不能比原本莊子上走出去的那五百府兵差,甚至要比他們優秀。

原先那五百府兵識字的幾乎沒有,而兵學院的學生們呢?受過良好的教育,識字,而且由李孝恭親自教導,飽讀兵書,跟着李孝恭學到的,不僅僅是兵書上的東西,要知道,實戰能得到的東西,遠遠比兵書上要多得多,李孝恭的腹中是有不少東西的,能夠學到多少,就全看學生們自己了。

可以說相同的體能訓練模式之下,書院中出來的學生,肯定是比原先莊子上的五百府兵要優秀的多,現在唯一不如人家的,就是所謂的實戰經驗了,莊子上走出去的五百府兵,那可是經過兩番大戰,真正的從戰場上廝殺出來,活着回來的人,經歷過血與淚,火與劍的精銳中的精銳。

等到大唐再有戰事的時候,纔是真正考驗他們的時候。

入了冬之後的玄世璟就如同需要冬眠的動物一樣,喜歡待在家裡,懶得出去動彈,往書院跑的次數也不如秋天的時候頻繁了,待在家裡,待在書房,書房裡生着火爐,暖烘烘的,甚至書房的內室之中,靠着窗戶向陽的那面還盤了一方小火炕,玄世璟最是喜歡在裡面,依在炕上柔軟的一團被子上,喝着熱茶,看看書,隔着窗戶曬曬太陽,見見陽光。

早在一個月前,長安城那邊就傳來了消息,趙節和杜荷,雙雙丟了性命,這回即便是杜構都沒有再多說什麼。

作爲杜荷的兄長,他把能做的都已經做了,杜構也知道,先前保住自己弟弟的性命,李二陛下看的不是他的面子,而是他的先父,杜如晦的面子。

他杜構的面子還沒有這麼大,能夠將參與謀反的人的命給報下來。

這樣的事情,有一次就夠了,第二次,杜構想管也管不了了,這事兒要是再伸手,怕是連他都要被連累進去。

杜家就倆兒子,老大本本分分,老二能作死。

保住一個是一個吧。

冬日裡的太陽是溫和的,並不熱烈,給人一種溫柔的感覺,午後的時候,心思煩悶了,沉不下來了,可以在這炕上放一張小桌,溫一壺熱酒,喝過之後,渾身放鬆,然後眯着眼睛小憩一番。

冬天不是個適合活動的季節,不僅僅是玄世璟如此,就連書院裡的先生們,私底下也都是一副懶洋洋的模樣,但是在學生面前,卻又是恢復了精神抖擻的模樣。

很快到了年關,學院也放假了,這個假期對於其餘三處學院倒是沒有什麼特別可說的,但是對於兵學院的學生來說,這個寒假,他們就需要提前到軍營之中待上個十天八天,先去適應一番軍營之中的生活。

至於是哪出軍營,那就不是玄世璟或者是李孝恭能夠決定的了。

李孝恭寫了奏摺,令人快馬加鞭的送進了皇宮之中,送到了李二陛下的書案之上。

對於學院的事情,李二陛下向來是很感興趣的。

既然是兵學院出來的學生,李二陛下也是想看看這些學生到底是怎樣一批人,於是御筆一揮,直接將人安排在了皇宮的宿衛營之中,也就是這些學生在寒假的前十天,需要跟負責宿衛皇宮的御林軍住在一個營地,由御林軍中的將領帶隊,帶着他們巡視皇宮。

說起來御林軍也不是那麼好進的,畢竟是宿衛宮中,在皇帝身邊做保衛工作的,一般都是從十六衛之中提拔上來,像這樣從書院之中直接進入御林軍,這還是頭一回見,而且兵學院索然是爲大唐培養將領的地方,但是缺不屬於軍營,頂多就是個“私塾”罷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偷人行動,開始第二百七十七章:招收學生(下)第三十八章:君臣的彆扭第七十三章:闖府第六百二十八章:立威之戰第九百八十七章:做黃雀第一百五十六章:程咬金的教誨第八十一章:竇逵的絕望第四百七十二章:“幼稚”的承諾第四百四十二章:好聲好氣第八百八十一章:遛虎第四百六十五章:引誘劫獄第二百章:斷後第七十七章:審問(下)第六百零二章:反客爲主第三十九章:遼東大災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兄弟第一百三十五章:耳不通,目不明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登仙樓第九百二十二章:作妖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玄世璟在蘇州第四百六十八章:面見陛下第四百五十一章:暖閣行第二百二十六章:特務錦衣衛第九百五十七章:有人算計第七十二章:李景恆第五十三章:能夠做到的第四百六十一章:方士與道士第八百六十八章:黃疸第一百一十五章:逃離第十四章:風波起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信任第五十一章:看房第四百五十二章:兄妹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生殺予奪第一百六十章:醜媳婦總要見公婆第五百九十六章:長老第三百二十二章:火燒營地第三百三十章:劉仁軌與蘇定方第三百一十二章: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四百四十一章:李家宗族第一百二十九章:易主的燕來樓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各退一步第三百八十六章:泉男建之死第一千零七十五章:鄭鈞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七章:李治的態度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不相信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情況不太好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期許第五十三章:拍賣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消息傳遞第六十四章:分豬肉第一百三十一章:意想不到的使臣第九百一十五章:官員第五百三十一章:新的元日(中)第二百一十五章:回門第一千零九十八章:江蘇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終回長安第五十五章:考校第一千零五十八章:臨行前第三百一十四章:到達大行城第一百四十七章:反應第六百二十八章:立威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武媚仍舊是焦點人物第二百七十九章:阻攔第二百九十三章:陪葬昭陵第一百零二章:武媚的動作第五百四十二章:時間、地點第一百六十章:出發埋伏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彈劾齊國公第一百一十六章:誰比誰心思深第三百八十五章:捷報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離開登州第三百八十七章:上門祭奠第五百九十七章:消息閉塞第六百七十三章:兩人一起糾結第四百九十一章:憂思第九百二十三章:藉口第五百一十二章:佈置第九百零四章:做學問第一千四百一十章:隱瞞消息第四十七章:藥價第二十八章:倒黴的牛第三章:石城第四百九十八章:張亮調兵第六百六十五章:一個問題第四百九十九章:解圍第二百九十一章:噩耗(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恍然大悟第四十章:玄世璟的“老”臣之路第四百零七章:學院淨土第五百四十六章:比試(下)第三百五十章:開撕(下)第一百二十二章:李君羨外任第五百六十六章:殺人第五百六十六章:試探第一千三百六十章:吃一塹長一智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家長裡短第六百九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效率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