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大朝會的故事

“對了,怎麼沒見到懷玉兄長。”玄世璟四下打量一番,確是沒看到秦英,程處默一身緋袍,正兒八經的站在程咬金身後。

如今的程處默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爹了,小時候不覺的如何,到了現在才發現,衆人雖說當年情誼不變,但是年齡的差距確是凸顯了出來,比如現在,柴令武和李崇義仍舊能夠與玄世璟站在一起說說笑笑一番,但是程處默就必須老老實實克己守禮的站在朝臣中。

“懷玉正陪着翼國公呢,這兩年你也知道,翼國公身體不怎麼好,這種場合之下,懷玉是離不開翼國公身邊兒的。”柴令武說道。

太極殿前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兩兩三三聚在一起敘舊着也甚多,自然,整個太極宮巡守的羽林衛也較平常多了兩倍有餘。

宮城四周傳來一陣禮樂之聲,聞聲,衆多朝臣都各自站好了位子,安靜了下來,玄世璟身爲大理寺少卿,自然是要跟在戴胄的後面。

詩云:大國禮樂備,萬邦朝元正。東方色未動,冠劍門已盈。帝居在太極,肅肅鐘漏清。將軍領羽林,持戟巡宮城。

在德義的一聲高喝下,朝臣們手持勿板走上太極殿的臺階,魚貫而入太極殿。

李二陛下一身袞冕,玄衣纁裳,一側的長孫皇后這是一身鈿釵禮衣,頭戴金翅鳳凰釵,端坐與李二陛下身旁。

元日這天的大朝會,臣工須向皇帝行大禮,隨後便是各地官員上奏,多事奏表過去一年風調雨順,祈福來年國泰民安的摺子。

不得不說,每年大朝會的重頭戲便是魏徵,大朝會這一上午別的臣工都是在說好話,拍龍屁,只有魏徵,洋洋灑灑千言字總結厲害,順帶着再諫言一番。

若說對於魏徵最好的形容,玄世璟覺得就是拽在人手上的氣球上的一根繩子,每當李二陛下要上天的時候,總能適時的拽上這麼一拽,不至於讓李二陛下飄飄然飛的越來越多遠。

不過對於李二陛下來說,這樣的魏徵,顯然是足夠讓他討厭的了.......

一場大朝會,似乎與玄世璟也沒什麼關係,光是跪坐在戴胄身後聽那些各地送來的奏表便已經聽的昏昏欲睡了,到最後李二陛下頒旨行賞的時候,玄世璟倒是勉強提起一點兒精神。

說來也是有意思,大唐官員的假期不少,俸祿確是不多,平日裡若是府上真的與商隊一點兒都不沾染,若想過的滋潤一些,那是不太可能的,大唐真的說得上兩袖清風的官員的一年的俸祿,都沒有李二陛下的幾頓賞賜來的多些。

玄世璟暗暗的打了個哈欠,熬了一宿就睡了兩個時辰,再聽這令人昏昏欲睡的奏表,能堅持到現在也真是不容易了。

比玄世璟更期待李二陛下的賞賜的,便是那些在場的番邦使節,來大唐走一趟,還不就是爲了皇帝陛下的賞賜嘛,四夷皆知,上邦皇帝賞賜,那叫一個豐厚,多的令人垂涎。

來殿中參加大朝會的臣工將近二百餘人,長安官員加上地方官員派遣的使節,再加上番邦使節,光是賞賜,德義便得捧着冗長的摺子讀上好一會兒。

魏王李泰和吳王李恪的用度翻了一翻,太子承乾用度不設,可隨意支配內務府額度,這在以往,是從來沒有過的,其他的未成年的皇子,用度也僅僅是稍微的有些增加,而那些已經就了藩的皇子,無非是在實封上,增加了一些。

長孫無忌的封地又胖了一小圈兒,房家來年贏取高陽時候的嫁妝又豐厚了將近一成,這算是一些比較特別的賞賜,尋常官員,不過是賜了一些錦緞財帛罷了。

到了玄世璟,便只剩下可憐的百貫銅錢了......

一邊聽着李二陛下給番邦的豐厚禮物,玄世璟心中一邊暗自吐槽李二陛下的小氣,前天送進宮裡的那把彎刀和那隻杯子就不止百貫銅錢了好麼........

“授玄世璟東山侯詔,槐路清肅,臺階重峻,然而表德優賢,昔王令典,庸勳紀績......鹹使知聞,如此之徒,並即申上,朕加親覽,特將開府,儀同三司,欽此~~”

此旨一出,滿朝譁然。

玄世璟是什麼人,區區一個侯爺,若是說官職,也不過是一個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的位子,當初陛下封了這麼個位子給他,怕也是給了他一個閒職,現在一道旨意,竟然就給了他開府的權利。

什麼是開府?開府那歷來可是皇室深受皇帝看中的皇子王爺才擁有的權利,開府建衙之後,便能夠自行招募官員,自由任免下屬官員了,甚至還能自行定下實行部分律例......

“陛下。”魏徵手持着勿板站了出來:“臣懇請陛下三思。”

“恩?”李二陛下看向魏徵,想要聽聽魏徵的看法。

原本李二陛下下發的旨意擬出之後要經過兩省審批的,但是這元日大朝會上所上次的東西一應都是出自內務府。

這內務府是皇帝自家的小金庫,是三省六部管不着的,所以元日大朝會的這道旨意便沒有送往兩省複覈,再者說,元日頭兩天,長安城所有的官員都已經休沐了,就算是送到了兩省,也無人查看。

所以這道旨意,朝中大臣一無所知,當德義將這旨意念出來的時候,纔會造成如此大的震動。

殿中將近兩百餘人,反應各不一樣,不過心中對於這道旨意都是十分震撼,唯獨長孫無忌和李績二人,猶自思索一番,心中也隱隱明白爲何陛下會下發這麼一道旨意了。

現在李元景謀反一事尚未公開,可是兩人心中也有了計較,這件事情的始末,恐怕都是這東山侯的功勞了。

不然東山侯在大安宮與荊王大鬧一場,陛下卻是不輕不重的做做樣子罰了李元景一頓呢。

現如今陛下給了東山侯開府的權利,難不成是要讓東山侯去處理荊王謀反一事?雖說玄世璟回到長安之後處理兵部侍郎孫耀庭還有白鹿書院的案子已彰顯其能,但是此等國家大事,若是交到他手裡,還是略顯稚嫩吧......

想到此處,長孫無忌微微皺了皺眉頭。

第一百六十二章:寶藏的傳言第五百二十六章:時間緊,任務重第五百二十二章:故事第一百一十八章:李二陛下的動作(下)第五十六章:良臣第五百三十七章:最後的訓練第三百八十二章:高藏的使臣第八百九十三章:給個圈兒讓他自己鑽第一百一十六章:誰比誰心思深第八百七十二章:洗清嫌疑第四十六章:商人本色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倔第五百二十五章:投奔第五百五十四章:出征!第四百三十一章:利益至上第九十六章:陛下駕到第四百七十九章:最後的佈置第九百七十三章:舉薦第七百九十二章:大麻煩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甄選第一千四百五十章:低調的人才第六十四章:黨仁弘的用處第五百四十二章:時間、地點第四百七十一章:藥第十九章:李治武媚娘第一百九十八章:岐州一夜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回馬槍第八十章:玄明德的真正來歷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急流勇退第四百一十章:大婚之日(上)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回孃家第一百二十一章:兕子的嫁妝?第五百一十七章:軍帳內的見聞第五百零三章:甘露殿審判第一千零二十四章:國母代言第五百七十五章:條條大道通長安第二百七十四章:娘子軍的安置第五百九十四章:百濟使臣第四百二十六章:玄家有喜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門生第四百七十四章:疑竇重重第二百三十三章:死要錢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信任第一百五十九章:商州的動作第三百六十九章:援兵到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上早朝第三百一十六章:留條後路第二百九十三章:士子第一百七十六章:吐谷渾,先鋒!第五百三十八章:農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彈劾齊國公第二百零五章:對峙第一百七十六章:行動第一百九十九章:善後第五十八掌:長孫無忌的打算第九十二章:裝糊塗第三百六十四章:再見泉男生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聖旨?假的!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大動靜第五百五十三章:到達泉州第二百八十七章:甘露殿內(上)第九十八章:玄之又玄第六百六十四章:李淳風出獄第六百五十四章:尷尬的氣氛第九百七十五章:各自利益第三十二章:二賢莊第八百零七章:發狠第八百九十五章:降職第八百六十章:大船也難行第三百七十四章:予以小利,必有大獲第一百八十七章:清晨第六百一十一章:調虎離山第三百一十一章:應對第三百七十三章:婦人之仁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時間緊迫第三百零七章:論成敗第三百一十四章:單衝的去意第三百九十四章:爵位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守與降第五百一十九章:練兵(中)第五百三十二章:對手的重要性第三百九十一章:歸程第四百六十六章:李安儼與方士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衝突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計謀?第五百八十八章:陽謀,攻心爲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危機感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中秋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打算第四百三十四章:蹊蹺第四百九十二章:長鞭莫及第十九章:長孫的作品第四百七十一章:片刻寧靜第一百七十八章:斥候的碰撞第二百零九章:簡單部署第四百五十四章:將太子拖走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牢房之行第三百六十三章:放棄第八百七十一章:火氣第三百六十七章:公主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