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藥王孫思邈

“是,小侯爺。”鍾子朔應了一聲,正要上前去將那老嫗抱到馬車之上,卻被人攔了下來。

“此去長安還有幾十裡的路程,即便是快馬加鞭,也得一個半時辰,這位夫人的病,恐怕堅持不到長安,不如,先由貧道施針救急可好。”人羣中不知何時多了一看上去年過半百的道士。

看到這個道士,鍾子朔眼睛一亮:“孫道長!”

“鍾大俠,好久不見,等貧道先給這位夫人施完針,你我二人再敘可好。”孫思邈說道。

“有勞道長。”鍾子朔起身讓開。

孫思邈名義上是個道士,做的卻是懸壺濟世醫者的事情,其人行蹤不定,遊走於鄉間,免費爲百姓看病,即便是高官顯貴請他看完病之後送給他大量的財帛,他也是換成了藥材免費送給那些買不起藥的貧苦人家,所以到現在,除了隨身帶着的銀針,揹着的藥簍和藥鋤,孫思邈還真算得上是身無一物,兩袖清風。

孫思邈來到婦人身邊,從懷裡掏出一卷麻布,展開之後裡面是一層白色的棉布,棉布上排列了些許細長的銀針。

就在孫思邈給婦人施針的時候,玄世璟扯了扯鍾子朔的衣袖,小聲的問道:“鍾叔,這個孫道長,可是孫思邈?”玄世璟大約也猜出了七八分,大唐會醫術的道士可能不少,但是醫術高明且有風骨的人卻只有一個,那就是藥王孫思邈。

“小侯爺怎麼知道孫道長。”

玄世璟不着痕跡的笑了笑,大名鼎鼎的孫思邈,鍾子朔喊出道長的時候,玄世璟便猜出來了,在這大唐,有些名氣的道士,無非就是孫思邈、袁天罡和李淳風,再加上一個袁守誠。

袁守誠說出來一般人是不認識的,在諸多野史演義中,都是牛逼哄哄的人物,而最出名的,就是西遊記中,跟涇河龍王打賭一事,玄世璟也是從西遊記中知道,大唐原來還有這麼個道士。

相比於袁天罡、李淳風和袁守誠三人,玄世璟還是更加敬重孫思邈,無他,孫思邈雖說是道門中人,但是他入道門修的不過是心性,相對於前三者,孫思邈追求的是腳踏實地,實實在在的作風,行萬里路,救百樣人,而且玄世璟知道,歷史上,孫思邈確確實實活到了一百六十多歲,終其一生都在精研醫道,渴望能救治更多的人,並且,他也做到了,寫下了惶惶鉅著《千金方》,一本千金方,記載了他這一生所知道的各種藥方,他不像其他中醫一樣,對一個方子看的至關重要,寧可失傳,也不可公佈於世,若是所有的中醫都有孫思邈這般心胸情懷,何愁千百年之後中醫沒落。

“小侯爺?”鍾子朔看着正在發呆的玄世璟。

“鍾叔,你是如何認識孫道長的?”玄世璟並沒有回答鍾子朔之前的問題,回過神來,便問鍾子朔。

“當年我行走江湖之時與孫道長有過一面之緣。”鍾子朔解釋道。

此時,孫思邈已經爲那婦人施完了針,收了銀針,走向鍾子朔。

“鍾大俠,我已經用鍼灸之術穩住了這婦人的病情,但若要救治,還需去長安城的藥鋪,抓幾副藥。”

“這倒不必擔心,一會兒我們順路帶回長安即可,孫道長,這是我家小侯爺。”鍾子朔將玄世璟引薦給孫思邈。

“學生玄世璟,見過孫道長。”玄世璟躬身向孫思邈行禮。

這回,鍾子朔沒有阻攔玄世璟行禮,因爲孫思邈德高望重完全擔得起這一禮。

“宣威侯爺?”孫思邈問道。

“正是。”玄世璟應聲。

“小侯爺,貧道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道長但說無妨。”玄世璟有些奇怪,孫思邈到底要說什麼,這語氣,好像說的自己要倒黴一樣。

“小侯爺恐有不足之症。”孫思邈說道。

“啥?”玄世璟震驚,自己未曾發現自己身體有什麼不妥,但是既然孫思邈說了,玄世璟也就信了,畢竟孫思邈是行家裡手,更何況他也不會放無矢地,好端端的說出這種話來得罪人。

“小侯爺倒也不必憂慮,您年齡尚小,只需平日裡多加調理,還是有痊癒的可能的。”

“孫道長,這..”鍾子朔聽到孫思邈的話,有些慌了神,玄世璟是侯府唯一的獨苗,萬不可出什麼差錯。

“鍾大俠也不必着急,貧道此番也是要去長安,等過了這段時間,貧道便給小侯爺仔細診治一番。”

“既然如此,孫道長便搭我們的車一起回長安吧,正好路上還能照拂一下那名婆婆。”玄世璟開口:“鍾叔,時候不早了,婆婆的病也拖不得,咱們得趕緊上路了。”

孫思邈看向玄世璟的眼神變了變,臉上露出一絲讚賞:“既然如此,那貧道便叨擾了。”

鍾子朔走到那婦人身旁,一把將她打橫抱了起來,在孫思邈的幫助下將她放上了馬車。

小蓮見自己的孃親有就了,破涕爲笑,跪在孫思邈、鍾子朔和玄世璟身前,不住的磕頭:“謝謝三位恩人,謝謝三位恩人。”

“姑娘快快請起,些許小事,算不得什麼。”孫思邈將小蓮扶了起來:“姑娘還是趕緊上馬車照顧令堂吧。”

小蓮將臉上殘留的淚水擦乾淨,點了點頭,隨後便上了玄世璟的馬車。

鍾子朔等孫思邈上了馬車,這才抱起玄世璟,將他放在馬車上,車棚內坐着小蓮和她孃親,車架上,鍾子朔和孫思邈一左一右,玄世璟不遠進去,所以就坐在了他倆中間。

鍾子朔馬鞭一甩,馬車便向長安城飛奔而去。

“孫道長,您這次怎麼想起來長安了。”鍾子朔一遍趕車,一邊問道。

“不滿你說,此次是陛下相召,入宮給皇后娘娘調理身體的。”孫思邈嘆了口氣說道:“娘娘的氣疾在這個時節最容易犯,說實話,貧道也是隻能緩解而不能根除,這些年來,貧道四處遊醫,也曾嘗試着用各種方法來治療此症,可是效果卻不盡人意。”

坐在中間的玄世璟不着痕跡的皺了皺眉頭,長孫皇后得的是哮喘病,這病在後世最好的方法也只是小心翼翼的養着,更何況在大唐,想到此處,玄世璟也有些惋惜,長孫皇后是歷史上衆多皇后中唯一一位讓後世人一提起來就讚不絕口的女人。

第一百五十五章:爲難第一千二百章:百騎司內應第七十六章:砸鍋賣鐵第三百三十六章:一招鮮吃遍天第六百六十七章:縮小範圍第二百二十三章:細思恐極第五百六十五章:埋伏第一百三十七章:李治的態度第四百零六章:過不去的梗第一千二百三十章:召集大理寺官員第五百九十三章:動刑審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到了家長裡短的年紀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收場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皇帝的新家第一千零三十五章:清洗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晉陽進宮第六百三十章:朱鎮的本錢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見鄭鈞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約見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釣魚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矛盾激化第八十一章:莊子上的景色第二十六章:所謂時機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手段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年輕氣盛第二百六十章:出路(下)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離開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安置第六百二十二章:緊張備戰第二百三十三章:死要錢第三百零六章:戲做足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攛掇第五百九十二章:放火燒山第三百五十五章:添把火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人頭滾滾第七百八十九章:煩惱第二百八十章:王家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地位第六百一十四章:楊福、成勇第十二章:包子的誘惑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利用第五百三十三章:奇兵第四章:先鋒營開拔!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探望狄仁傑第四百四十二章:鄭家的嫌疑第五百四十二章:時間、地點第二百零八章:斂財之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不相信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給孩子留後路第五百一十二章:招生報名第四百九十七章:欺騙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倔第一千四百五十章:低調的人才第四百二十八章:各有算計第十二章:包子的誘惑第四百五十二章:兄妹第一千零八十五章:下場第五百零四章:陳大德回長安第二百一十四章:遣唐使的學藝之路第一百三十七章:李治的態度第四百零二章:回莊子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勸說第八十四章:別樣景色第三百零二章:山水閒談第二百二十章:皇子的落馬第四十二章:錢堆的好事將近第一章:準備完畢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侍疾(二)第八十三章:陪伴第二百零六章:玄奘歸來第八百七十八章:竇孝果第一百三十六章:認真的孩子傷不起第九十五章:天狗第四百七十三章:即將收尾第八百零二章:書院的學生第六十八章:再臨燕來樓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說開第四十九章:恩怨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門生第二百把十八章:甘露殿內(下)第一千五百五十章:什麼身份管什麼事第二百三十六章:朝堂裡面門道多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爲了跑路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永輝第一案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禮部侍郎第九百九十六章:被打亂的謀劃第八百九十一章:不解氣第二百七十五章:招收學生(上)第四百九十八章:張亮調兵第五百三十四章:尋求裝備第十七章:太監的兒子第八百二十章:燕來樓會面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勸說第九百零五章:閒着也是閒着第一百五十章:小二賢莊第二十二章:不但惦記,還要下手第十一章:秘書瓏兒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封后!第六百八十一章:在臨書院第九百零九章:人有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