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佈置

“馮浩,莊子上有合適練兵的地方嗎?”玄世璟停下腳步轉過身子來看着馮浩問道。

“練兵?侯爺,雖然您統領三百府兵,這三百府兵也是跟着您上戰場保護您,可是私自練兵的話,朝廷那邊,怕是會有御史抓着這事兒不放吧......”馮浩遲疑的說道。

御史?玄世璟呵呵一笑,東山侯府與御史之間的關係還能回暖不成?道政坊這點兒屁大的事兒都給拿到朝堂上扯皮去,無非就是爲了那麼點兒湯湯水水,要是讓他們知道自己在東山縣練兵,可了不得,那還不得炸了鍋。

看來還要跟李二陛下討要一道練兵的恩旨,反正就是三百府兵,練成神仙也再偌大的長安城翻不起身麼水花,也無需被皇家猜忌什麼,而且即將上戰場的人,若說練兵,也實屬正常,沒見李恪自從上回那檔子事兒完了之後現在在李二陛下的旨意下守在玄甲軍的軍營裡往死了操練玄甲軍嗎,天子親軍,拿出去可不能丟人。

“說的有理。”玄世璟對馮浩笑了笑:“不過咱們莊子上的府兵,要練兵,也是勢在必行的,十多年沒動真刀真槍,只是一年來上這麼幾次訓練,上了戰場,分分鐘一個不留神就是要命,就算是訓練有素的玄甲軍,也不敢說在戰場上保命手段如何,我也不想帶着三百人出去,到最後剩幾個光棍回來,這樣的話,我還真是無顏面對莊子上的鄉親了。”

“那,屬下這就去準備。”馮浩拱手說道。

“恩,去吧,剩下的事情我親自辦。”玄世璟說道。

馮浩去辦事,玄世璟則是回到書房,寫了封摺子,準備讓人送進宮去,摺子上寫的,也就是跟李二陛下報備自己要訓練這三百府兵的事情。

兵部的文書送來的很快,臨近中午的時候就已經貼在了東山縣莊子牌坊的柱子上了,徵募府兵的數量一個不多,一個不少,正好三百。

正兒八經的府兵,其實家境都應當是充實的,家裡也保存有武器戰甲,裝備也算是精良,重裝備和戰馬都由兵部府庫提供,平時無戰事便賦閒在家耕種,每年冬季都會有訓練,但是玄世璟莊子上的府兵,卻都不是長安本地人,當年逃難逃過來的,人能活着來到長安,已經是不錯了,然而他們的戶籍,在原本的老家現如今都已經挪到長安,由馮浩負責重新入了籍,是軍戶,但是在訓練的時候,都是兵部統一安排,盔甲武器也都是兵部發放的,訓練完畢之後,自然都給收回去了,所以,玄世璟莊子上的府兵,可以說窮的夠乾淨利索。

那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玄世璟身爲高門大戶家的小少爺,是體會不到的......

尋常府兵個人自備的,主要就是隨身七事及糧食,七事則是指服、被、資、物、弓箭、鞍轡、器仗。

玄世璟覺得,用不着這麼麻煩,介時大軍出發,一應物資都會準備齊全,就算沒有玄世璟的份兒,早在年前,玄世璟與李承乾在遼東的佈置,也足以應對。

玄世璟覺得,行軍打仗,在途中,能夠給軍士減輕負擔就儘量不要讓他們平白無故多費力氣,有這勁兒,留在戰場廝殺的時候更爲有用。

寫完了給李二陛下的奏摺,玄世璟開始思索起來,怎麼能夠將這三百府兵,讓他們武裝到牙齒。

長槍、長刀、弓箭、弩、盔甲......還有火藥。

想到這些,玄世璟再次提起筆來,開始寫信通知道政坊,將所有的木匠全都調派到莊子上來,不知道大唐的工匠,能否打造出讓玄世璟滿意的諸葛連弩。

寫完了給道政坊的信,接下來就是給那些研究黑火藥的道士的通知了,炸藥包已經出來了,就差引子了,這種東西研究起來沒有過大的危險性,所以,進度應該查不到哪兒去,信上也明明白白的寫清楚了時間,十天之內,連同火藥,一起運送到東山縣莊子上來。

在李二陛下發現之前,能拿出多少,算是多少,這些都是玄世璟準備在戰場上保命掙功的東西。

徵募的軍文一下,莊子上的府兵便迅速的集結了起來,因爲軍文上明明白白的寫着東山縣所徵募三百府兵盡由東山侯玄世璟統領,所以東山縣的縣令在府兵集結完畢的時候,便帶着額隊伍來到了宅子。

“侯爺,東山縣的縣令帶着三百人已經到了咱們大門口了。”書房外,宅子的門房站在門外對着玄世璟說道。

玄世璟放下手中的書,起身道:“恩,走,去看看。”

“是。”門房點頭道,玄世璟出來之後,便跟在了玄世璟的身後。

現在的宅子裡除卻一幫鐵匠和僕役之外,也就剩下了玄世璟,常樂還在外面折騰着,馮浩也已經去莊子上物色場地給玄世璟準備練兵的地方去了,不過好在,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來到宅子門口,宅子的大門敞開,老遠就看到一身青色衣袍頭戴布巾的東山縣令,而他身後,則是整整齊齊的站着三百名青壯,也就是募集起來的府兵。

看這些兵士的年紀,大多數都在三十歲左右,最年輕的,也不過是十八九歲,這個年紀,在莊子上也已經成了親,有了孩子,不至於戰死沙場落得個絕後的下場。

見玄世璟走出來,東山縣的縣令連忙迎了上來。

“下官參見侯爺。”走到玄世璟身前,東山縣令對着玄世璟拱手行禮。

“縣君不必客氣,東山縣俗事,也是多勞縣君了。”玄世璟對着東山縣令客氣道,雙方和和氣氣的,受益的,也是東山縣的百姓。

“侯爺客氣了,侯爺,這些便是東山縣的三百府兵,從今日起,這三百府兵,就歸侯爺統領了。”縣令側着身子對着玄世璟說道:“遼東之事,下官已經接到朝廷的告文了,在此,下官提前祝侯爺帶領着咱們東山縣的子弟兵,早日凱旋歸來。”

第五百四十七章:告別第十三章:不速之客第六百八十七章:皇帝的女兒第一百四十九章:抄第六百零五章:撤退,無解的局面第九百五十二章:巧妙的時機第五百八十七章:雙方算計第二百六十九章:抓人第一百八十章:各方猜測第七十章:請人第一千零三十九章:關於立太子第十二章:猜中第八百七十八章:竇孝果第三百四十一章:引誘泉男生第一百四十九章:抄第四十五章:道政坊要宣傳第八百零二章:書院的學生第一百三十九章:逃路王爺第三百三十章:小表妹的能耐第六百二十四章:一線之間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牢房之行第一千零七十章:三管齊下第一百二十章:李治大婚第十六章:那個太監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死第一百四十七章:中秋宴(續)第六百七十四章:君臣之間的“敘舊”第五十七章:黨仁弘犯案第四百五十九章:包裝第一千零一十九章:回家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誰都貪戀富貴第八百三十三章:重擔壓垮人第一千四百零三章:索元禮第八十五章:信任危機?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晉陽入宮第四百二十六章:丟人啊第二百七十三章:巧合第八百七十六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四百八十六章:蘇定方來訪第二十九章:兕子的好奇心第六章:一顆松花蛋第二百六十九章:抓人第一千四百零二章:牽扯到的舊案第四百四十九章:凜冬至第三百二十章:接應第九百二十二章:作妖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安置第三百零七章:論成敗第一百一十章:秦懷玉的夢想第五百八十二章:一錘定音第二百八十一章:見面第一百三十一章:斥責李治第五百四十八章:形勢第八百九十一章:不解氣第五百二十一章:集體!第三十六章:寵愛第四百零七章:學院淨土第二百四十一章:進入密室第三百六十九章:離開掖庭局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賬本真容第七章:退守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急流勇退第四百六十六章:該來的總要來的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提王勝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入獻陵第二百五十四章:年禮第六十一章:瓏兒的情緒第一百六十六章:家宴(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再相遇第二百零八章:斂財之人第五百五十一章:戰爭啊第一百九十二章:多大的熊孩子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臨書院第五百零四章:該殺的殺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四百五十一章:暖閣行第一千零一十九章:回家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誰也勸不回來了第五十二章:棋高一招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終將變成一樣的人第四百章:開始第三百五十四章:策反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所謂的黨朋第一千五百四十章:請罪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出門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急流勇退第三百五十九章:刺客的消息第三百七十七章:趣事(上)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訴冤第四百七十三章:即將收尾第六十七章:襄州事發第二百二十三章:回程第四百六十六章:李安儼與方士第六百零七章:尋找財富第三百八十九章:工匠之重第五百八十八章:陽謀,攻心爲上第五百二十八章:挑人、挑馬第五百七十七章:收穫第四十三章:詩酒本應趁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