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節 秋之意

bookmark

請投下寶貴的一票】

一匹高頭大馬,頭頂系紅,車伕揚鞭。

長長的車隊緩緩的起動,順着大道離開秦王農莊。車是重車,車軸吱吱作響。

二十多輛裝滿玉米的重車離開,緊接着又是二十多輛空車入了敞院,最前面的一輛車上有旗子,寫的是盧,這應該是盧氏的馬車。

“上稱!”賬房先生扯着嗓子高喊一聲。

四個壯漢擡起馬車就往稱上掛,這是秦王莊製作,巨木爲柱,專門請了世家的一位二等匠師主持,幾十位工匠協助製作了這麼一架萬斤巨稱。

要的,就是這個氣勢。

李二側頭看了一眼李元興:“五郎,不說是等爲兄秋收大祭嗎?”

“祭天有這個好看?”李元興小聲回了一句。李二笑了笑沒有再說話,李元興說的沒有錯,祭天就是沒有這個好看,堆成小山的糧食,這纔是真正的好東西。

李元興靠近李二也小聲說道:“這只是開場,真正的高潮在後面!”

開場!高潮!完全不屬於這個時代的詞,李二隱約明白,那就是後面還有更漂亮的事情會發生,那麼他很期待。

原本在看着分糧的屈突通看到李二,趕忙帶着兩個人一起過來見禮。

“免了!”李二心情高興,大手一揮。

屈突通趕緊介紹身旁的兩人,要說也算有身份,洛陽大世家,一家姓張,一家姓房。姓房的這家說起來與房玄齡的家族還粘親,只是遠了些。兩家除了洛陽的大地主外,五品以上官員有十三人,七品以上兩家有四十多人,也算是士族豪門了。

張氏族長因爲年齡已過七十所以沒有來,來的主家的家主,年齡四十多歲。

看到李二後行大禮,跪伏在地上雙手獻上一個書卷,李二點了點頭,高公公過去將書卷拿了過來,李元興也靠近觀看,上面寫的極爲古雅,有一半的語句李元興看不懂,但大體意思是明白了。

這是一份類似於現代的保證書。

張氏家族保證,明年糧稅一樣,最低百萬石!高不封頂,低有百萬石作底!

好氣勢!李元興都不得不說一個服字,這就是向李二宣示效忠的書卷呀。

李二卻不動聲色,只是微微點了點頭:“洛陽張氏,有心了!”

洛陽張氏在糧食問題上走在了前面,那麼洛陽房氏自然是不甘落後的,也拿出一坐保證書,他們保的開荒百萬畝,修渠三百里!

“好!洛陽房氏,朕記下了!”

洛陽的事情到這裡,就算是爲止了,他們能面聖這就是恩賜了。

大稱之下,最後一個車隊也離開了,這是程家,就是程魔頭他們家,兩畝,用了四輛大軍就拉完了。在棚下,一個個大包被打上了封條,一垛垛的糧山蓋上了封印。

賬房此時又高喊一聲:“洛陽!二千五百畝,下地!”

下地!這個詞讓所有在遠處觀望的人都吃了一驚,剛纔都是報重量,這會竟然是下地。

剛纔的分糧,雖然熱鬧,可卻並沒有太多的刺激,畢竟在場的都是大官,那幾十萬斤糧食他們不是沒有見過。就是來自草原的人也只是感慨,大唐又有一個豐收年,這熱火朝天的樣子倒是讓他們心裡有些酸。

李元興這時說道:“屈將軍,來不及收你那份。所以這次要勞煩你的人馬幫個手了!”

“此是小事!”屈突通事先就知道,這是要撐面子的事情,也早作了安排。

前面有禁軍開道,火把已經增加到了數千個。

來到地頭,這纔是真正的震撼,這裡就在黑暗之中,那原先已經搶收的豆子田中,還有路邊,一眼望不到頭的全是牛。

在一塊剛剛被壓平,足有五十畝大小的空地上,一圈都擺了起了火架。

空地上擺着李二根本不認識的東西,那只是一口箱子,木頭箱子。但在箱子旁邊都有兩個壯漢與一頭牛,說不上來這是幹什麼的。再看這空地旁邊,被新壓平一條臨時的土路,有一百多輛驢車在排着隊。

“皇兄,這纔是真正的震撼!”

“爲兄等着!”

李元興衝着身旁的親衛點了點頭,里正拿出一隻響天雷,在火把上點着,通一聲之後,一朵煙花在空中炸開,所有人都開始動了起來。

一個千斤大稱被支在田間地頭。

爲什麼選擇夜裡,因爲在夜裡人的視線能看到的有限。李元興只有三千多畝玉米,如果有三萬畝就一定會選擇了白天了。

“四村管的一百畝,青,畝一千八百斤!糧,畝毛一千三百一十六斤。”賬房的聲音在夜裡傳的極遠,這個數字深深的敲打在每個大唐官員,每個草原使節的心中。先是這重量,糧一千三百一十六斤,這代表着什麼?

還是那個青,青是什麼?

在火光下,可以看到幾百人在田裡,先用是揹簍將玉米棒子背出來。然後有人挖地,將玉米連根挖出來。

玉米棒子連皮帶棒稱重,然後在田頭一字排開的鍘刀,將玉米杆的根切掉,再切下四寸,這兩部分分開堆放。上面青的部分,則送到了剛纔李二看不明白那塊空地處,在那裡,長長的玉米杆被入箱中。

一壯漢拉牛,另一壯漢不斷的往箱中填玉米杆。

再次出來的就是寸段的玉米杆,還有葉子。

有健婦開始裝車,驢車拉着這些寸段只是一個跑,生怕是跑的慢了會被人搶了一樣。

“五郎,爲兄倒是看不明白了!”李二開口問道。

“皇兄,這就是青。青是牛馬料,用來青儲的,冬天也還是青料。如果算量的話,四羊一畝可吃一年,當然要是那種吃的多,可能不夠多。”李元興用羊來作標準,李二心也大概有數,換成馬的話,估計在三畝夠一馬吃一年。

“果真,冬天還是保證是青料!”

“要不,下雪天臣弟給皇宮裡送些!”李元興笑着,李二也笑了。

他們兄弟兩個扯閒話,自然是聽者有心。

每個人的心思都不同,冬天有青料,那麼馬就會更壯。也就是說,大唐的戰馬一年四季都有好料吃,再加上豆子這種硬貨,大唐的軍馬會越來越好。

緊接着,那些斷杆再打碎,然後拉入田間,田裡開始翻地將杆翻入土裡。

那些根,也被打碎,然後被驢車拉走。

沒多大功夫,又是下一個一百畝。賬房再次高喊着:“五村管的,一百畝,青……”

李元興這時衝李二說道:“皇兄,晚宴已經備好,不如此時移駕!”

“好,移駕!”李二離開了,就算誰有心再看,也不可能再看下去了,秦王莊許多作法都非常的詭異,特別是那唐玉米杆三種不同的作法,更是讓人疑惑。

如果換個人,倒是可以問一問。

但大唐秦王,誰沒有資格叫過來詢問這些問題,普通的農戶,沒有秦王的點頭,更是不好去問。但有一點他們看清了,畝產一千三百斤,大唐傳聞的仙糧果真不是假的,這是實實在在讓人看到的。

那些拉走的,顯然是準備用來作種的。

接下來,大唐會有多少畝田來種這個仙糧呢,這一點草原各部落都在猜測。

大唐越是富,他們越是眼紅,越是有一種要搶劫大唐的衝動。可是,大唐越是富,大唐軍備就越強,搶劫大唐的難度就會成倍的增加。

頡利可汗有一件事情作對了,就是在大唐不穩的時候,全力消弱大唐。

可他失敗了。

草原上已經有幾個部落開始後悔,後悔不應該反頡利。

而幾個大部落,如回紇,突利小可汗,卻在思考着如何一統草原來與大唐對抗。那怕不打仗,也要有相當的話語權。

從看到收糧,再回到佈置好的宴會場,沒有人議論,沒有人發問,都在默默的思考着。

李二與李元興走在最前面,李二小聲說道:“你這是在刺激大唐,也是在刺激草原!”

“草原從來都不是朋友,從秦漢開始就不是,因爲他們是遊牧民族,他們搶劫是他們收入的一部分。除非讓他們安下心來,否則他們心中斷然不會少了狼性。不過皇兄,一隻終日飽食的狼最終會變成什麼?”

李元興的理論李二接受。

把狼養成狗,這纔是大唐對草原的戰略,五年時間足夠了。

突厥是巨狼,消耗的時間最長。而契丹就是小狼仔子,用肉塊與皮鞭,可以短期內訓服。李二認爲,是時候讓天英閣這些傢伙好好的動一動他們的腦袋了,在李元興羊吃人,加上飽食之狼的雙重理論之下,再加上大唐皇帝的鐵血理論,一定會有一個很出色的結果。

李二很滿意這一次秦王莊之行。

唯一不滿意的是秦王李元興竟然沒有穿上秦王的袍服,這是大唐的威儀。

李元興對於這一點的解釋是:“皇兄,他們怕你不是因爲你穿了什麼衣服,而是你手中的剛刀有多鋒利,臣弟就算是光着,他們也不敢輕視!”

第808節 地標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247節 納徵第453節 極限第428節 好美!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875節 垃圾廠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387節 榮歸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506節 傳票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562節 怕死了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806節 秦王開店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152節 星空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329節 工具!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198節 秋之意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50節 女財神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309節 趙州橋第181節 瘋狂的彈劾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387節 榮歸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429節 武(一)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3節 秦嶺小莊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652節 海珍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24節 李淵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361節 疾如風!第652節 海珍第305節 民族第259節 孤第861節 祿東贊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