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節 戰黃河(二)

洛陽,屈突通還是暈迷當中,用現代醫學來講,就是糖尿病引起了的腎衰,進而再進一步出現了一些併發症,身體各器官衰竭的問題。

腦供血不足等一系列原因,暈迷不醒。

李元興的隊伍清一色全騎兵,但卻沒有雙馬配置,多餘的馬匹要留下運送物資的。

一天一百六十里,其中大約有一半路程是牽着馬步行的,李元興知道自己的近衛軍可以走的更多,但只有一馬的情況下,必須要考慮保證馬力,還是人力。

在李元興當晚紮營的時候,涇河碼頭上已經開始裝船。

剛剛從遼東趕回長安的魏徵沒有休息,就站在涇河碼頭上。站在魏徵旁邊的是崔君肅。

“魏長史,河南道並沒有加急公文過來,那就是說,黃河還沒有決口。聖上這一次似乎並沒有問天自責的意思,某的意思是,如果這一次黃河真的決口了,聖上與秦王不等於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嗎?”

魏徵不動聲色反問了一句:“在殿下到洛陽之前,還是之後?”

“之前好說,沒有及時趕到。之後就不好說,秦王殿下在朝堂之中豎敵太多,劉政會那老不死的東西已經在聯合許多被趕回家的老貨們,這個機會他們不會錯過,某的意思是,魏長史還是要當心。”

“多謝提醒,只是他們會搞什麼?”魏徵反問了一句。

“明着不敢胡來,但暗地裡,某以爲他們會收集一些證據,先反駁了秦王的名聲,此次秦王要戰天災,聖上都自言,此話他都不敢說。勝則罷,輸也好說,只少有戰,但就怕這個過程中,有什麼話頭。”

崔君肅把話都點到這份上了,魏徵要是不明白,他也不配成爲貞觀能臣了。

秦瓊,這個時候,就需要秦瓊的力量了。

李靖還在遼東沒有歸來,因爲突發事件,換防之事還要推後了。

“那某去一次長安,這裡有勞尚書!”

“今晚,十萬麻袋,一萬鐵鍬,一定會起運!”崔君肅與魏徵相互施了一禮,魏徵要過一匹馬,飛馬向長安城而去。

崔君肅想到的,李二早就想到了,

秦瓊在見魏徵的時候,只給魏徵看了一份密旨,來自大唐皇帝李二的密旨。

“魏長史,聖上說了,自己的弟弟在前衝鋒,作兄長的自然要把家裡的事情辦好。”秦瓊的話語之中有着一絲殺氣,秦瓊不害怕這種爭鬥,他身上百多處傷口就是自己的盾牌,大唐朝廷上下,誰敢攻擊自己。

第三天午時,李元興趕到了洛陽城。

“殿下,洛陽城就在眼前。我等已經查明,屈老將軍所言之地在這裡?似乎那裡的官員與屈老將軍有過爭執。”有來接應的大唐帝國安全司官員給了李元興一份情報,李元興翻開一看,地點竟然是在三州交界處。

鄭州、洛陽、許州,三地交界之處的縣上。

上縣!正六品下的縣令級別,這就代表着這個縣的產出,人口,稅收都非常高。

“老孫,帶兩人入城,屈老將軍的命要保下。”李元興對孫老道說道。

“貧道盡力!”

“屈突老將軍的命數看來過不了今年,多保一天算一天。順便問一問,他還有什麼沒有完成的心願,本王幫他完成了。”李元興聲音不大,孫老道聽完只是點點頭,道了一聲道號後,帶着兩個得力的助手進了洛陽城。

秦王到了,屈突通的長子屈突壽已經接到了情報。

五十多歲的他,帶着親兵就要出城,卻是他弟弟拉住:“秦王殿下不入城,必是憐愛洛陽百姓。你現在提及父親之事,不好!”

屈突壽用力一握拳頭,重重的砸在柱子上。

“某不提,秦王殿下到,某不出迎就是大不敬!”

“兄長切記,不可多提雜事!”

(這裡要說明一下,一直以爲屈突通是姓屈的。今天又查了些資料,這位老將軍是複姓屈突,屈突爲漢字複姓,沿自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一個外族姓氏,屬於鮮卑宇文部的庫莫奚族,與契丹同部。北魏孝文帝時曾將之改爲屈姓,到西魏時又恢復爲屈突氏。)

屈突壽出城的時候,正好遇到孫老道進城。

領着孫老道來了屈突通牀前,孫老道一搭脈:“準備老衣吧!”

準備老衣,在唐長安的風俗當中,一語雙關。一則說,人已經支撐不住了,要在人死僵硬之前,換上壽衣。二是沖喜,古長安就是壽衣沖喜一說,買來沒有用上自然就是大喜了。

“老神仙,已經準備好了。晚輩請教,秦王殿下怎麼說?”

屈突壽算年齡,不比孫老道小,還能大上幾歲,卻自稱晚輩。這是對孫思邈的尊敬。

“命數!”孫老道施了幾針後又說道:“不能急着讓人醒了,調養幾日,三日後左右可醒。”

聽到這話,屈突壽一禮:“某去見殿下!”

屈突壽出城,李元興的隊伍已經繞過洛陽向孟縣前進,洛陽城與孟縣距離四十三裡,孟縣屬於洛陽管理。

就在李元興過洛陽的時候,突然大雨傾盆。

“殿下,要不在洛陽休息一夜!”陸毛鋒在旁邊說道。

“進!”李元興只說了一個字,陸毛鋒一咬牙向着隊伍大喊一聲:“騎!速進!”下完令,然後對身旁的親衛說道:“速去隊首,如果道路難行,改下馬步行。”

冒着大雨,李元興的隊伍繼續前進。

走了不到十里多遠,李元興的馬車車輪陷在泥裡,衆親衛下馬要來擡車,李元興在馬車上站了起來:“給本王備馬。”

春雨貴如油,可雨太多,這就是災了。

李元興剛剛騎上馬,一小隊騎士趕到:“殿下,有急報!”

“講!”李元興的體力遠不如整天操練的軍士們,更何況是秦王近王軍又是唐軍精銳中的精銳。李元興能少說一個字,就少說一個字,能保存一份體力,就保存一份體力。

“殿下,有人誤導了我們的情報。許州那裡的是出了水災,但卻是極小。百十人堵了堤就擋住了水,淹了百十畝田,根本就不是個事。孟縣那裡,也有一區河堤出了問題,但同樣不是大問題。”

“情報是屈突通手下的人送來的,會有誤?”李元興有些不解了。

“殿下,我們收到這個!”雷騎的軍士將一個竹筒交給了李元興。

李元興打開一看,卻是吉縣縣令的手書。

“好,竟然連本王都不放在眼中,不是孟縣,而是孟津縣!”李元興氣的臉色發白,僅僅一字之差,相距就是幾十裡。

孟縣在洛陽東四十三裡,孟津縣則在洛陽以北不到二十里。

“改道,孟津縣。速叫阿史那杜爾重點巡察,調各縣民夫作好準備。”李元興快速的下令,然後翻身上馬,命令加快行軍速度。

李元興的隊伍繞了一個大圈,剛剛來到靠近黃河邊的一個小鎮。一聲炸雷在空中響起,雨更大了,低處的路都已經無法行進,李元興被幾個親衛拉着,拖着,上了一處高地,只看着低處的路已經被水完全淹沒了。

又是一聲炸雷響聲,雨如瓢潑!

“陸毛鋒,我要情報。”李元興大喊一聲。陸毛鋒應聲帶人就往下跑。

天庭沒有憐憫過百姓嗎?這豪雨難道真的要讓河南變成一片汪洋嗎?李元興的心揪住了,人力真的沒有辦法勝天嗎?

在李元興揪心的時候,一處河堤垮了,從決口處,水蜂涌而出,讓決口瞬間就達到了十五丈,一個身穿九口官員的老者卟通一下就跪在地上,指着天空怒號着:“蒼天,你難道就不開眼嗎?”

幾個民夫拉起這個九品小官就要逃,數百人已經扔掉了工具。

河工們知道決題代表着什麼?

“秦王殿下令,戰天災!”一個黑影似從天而降,只見數千身穿軍甲的精壯漢子扛着大石塊,巨石飛奔而來,一根長達一丈的,一抱粗的尖頭巨木從河堤上豎着落下河中,接而連三的木頭排列着落下。

洪水的力量是巨大的,眼看着這些木頭就要被沖走,爲首那精壯漢子怪號一聲跳入水中,硬是以一已之力扛住兩根要被沖走的木頭。

“戰天災!”

數百軍士衝入水中,頂住了那些木頭,更多的軍士將石塊就往水中扔。

“別,別扔,那樣扔不行!”九品小官大叫着。

逃跑的河工們又回來了,數千的麻袋裝着碎石很有技巧的開始往水中扔,可河中的臣浪卻一浪接一浪的打了過來。軍士們咬牙頂着木樁,寸步不退。

此時,李元興已經接到了報告:“殿下,河堤垮了。足有十五丈!阿史那將軍已經帶人在堤上了。”

河堤一但決堤,那就是連綿不斷的決堤,洪水將一泄千里,神仙也難擋了。

李元興的心沉下來了。

屈突壽這時帶人趕到,見完禮後,李元興立即說道:“不管你帶了多少人,扔下鎧甲兵器,立即趕到堤上去。”

“得令!”屈空壽沒有半句廢話,立即帶人就跟着李元興的親衛跑着向河堤而去。

這個時候,距離那處決堤之外,大約半里遠的一處,又有河堤開始滲水!

第386節 好女不嫁兵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226節 殘軍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609節 死神之吻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247節 納徵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238節 涼州定第637節 起飛第429節 武(一)第234節 耀州受阻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731節 最後的華麗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104節 火計(二)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662節 工潮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298節 巨獸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424節 迷茫的靈魂、火辣的身體第865節 精神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305節 民族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3節 秦嶺小莊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每544節受審第804節 全民大賭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417節 長安城的新小吃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753節 戰國始後記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