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

bookmark

“這不能成爲殿下輕視我高句麗的理由!”淵蓋蘇文挺直腰板,語氣也多了一份強硬。

在這個時候,高句麗使節卻選擇了靜觀。

理由有二,一是淵蓋蘇文的父親與他並不是一個派系的,淵蓋蘇文出了錯他不會頂。另一個原因是,他也希望可以爲高句麗找回一些面子,更重要是被李元興揭出他們的人蔘是人工種出來的,這件事情怎麼也要扛過去。

一個年齡大約有六十多歲的老御醫正在進殿,聽到殿內的對話,很是驚訝的問了一句:“啊,如果這樣,那麼老臣配藥的時候。如果用高句麗參,這不是要用一斤參,這還是人蔘呀,這是蘿蔔!”

譁!大殿之上轟然大笑。

“秦王殿下,你有何憑證說我高句麗的人蔘是重出來,人蔘是天地所賜的靈物!”

淵蓋蘇文不死心,又一次把話題頂了回去。

“本王眼下沒有種人參,不過本王種有靈芝。來人,去秦王莊取一萬斤靈芝來。”李元興這話實在太狠了,別說是淵蓋蘇文,就是大唐百官都被噎的不輕。

李元興種靈芝了,但絕對沒有一萬斤,那東西不怎麼好種。

李元興種這東西最初就是爲了給七世家看,緣自李元興那次提到棉花的時候,說過自己有了棉花籽,就能種靈芝的話。

“殿下的靈芝不如山中的好,需要加量三倍纔可與山中靈芝相比。宮裡上等的好靈芝,殿下還是不要拉來的好,不過殿下要是願意捐一些給京城中善醫館,老臣謝殿下。”老御史摸了一把鬍子,臉上擠出一絲笑容:“殿下,捐上一百株吧!”

譁!大殿之中更是所有人都笑彎了腰。

“行,給你一百株。”李元興真是無奈,這老頭他知道。醫術真的說起來與孫老道算是一個級別的,就是人有一些老糊塗,但醫術真沒得說,辨藥之術除了孫老道之外,還真找不到幾個比他牛的。

高句麗人臉都發青了。

可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至少要找一個臺階下。

高句麗使節不可能在這裡認錯服軟,給了淵蓋蘇文一個眼色。讓他再撐一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淵蓋蘇文是年輕人,萬一說錯什麼,自己還可能作一個緩和。乙支文德是武將,沒有那麼好的口才。

“尊貴的大唐秦王殿下,能種靈芝。也不代表可以種人參!”

“既然把話說到這份上了,不讓你們死心是不行了。今天就在在朝堂之上再失禮一次吧。就在這裡作一個買賣,大唐的各世家,勳貴,本王有園參與僞野山參的種植之法。這園參就是象種花一樣,種上一園子。僞野山參就麻煩一些,事實上就是人爲的增加山中的山參的產量。自然是不如真正的野生山參,但二當一,三當一,還是沒有問題的。你們回家去家中商量,這次行暗標。”

再爭嗎?

再爭你秦王只是吹牛,種不出來嗎?淵蓋蘇文也算是一個少年英傑,這樣的事情他還幹不出來,一但死皮賴臉的再爭下去。外面的各邦國只會嘲笑他高句麗。

眼下,糾結的是第三樣禮品到底要不要念出來,真是怕萬一呀。

淵蓋蘇文心一橫,施禮問道:“想必是秦王殿下看不上我高句麗的禮物了。”

“禮物貴在心意,禮物不在貴賤,但以石充玉這樣的事情,卻是讓本王寒心。”李元興輕輕的一按胸口。似乎真的有些心痛了。

李元興自己都在罵自己,真是臉皮厚,高句麗人從來也沒說過,他們的人蔘就是野山參。只說是高句麗參。

是李元興在聽到糖參這個詞之後,才聯想到的。

真是話趕話,被逼到這份上,高句麗使節只好自己站出來了:“我高句麗邊垂小邦,完全是真心以待上國,幾百年來稱臣,進貢,不敢有絲毫不敬之心。只是不知上國認爲何等禮物才顯我高句麗之誠意。”

幾百年來!

這話在普通人聽來可能沒有感覺,可是在大唐皇帝,還有重臣耳朵裡就不是味了。

中原朝代更替,大唐才立國幾年。

“五郎!”李二輕呼一聲。

沒有多餘的話,可李元興卻能夠聽出李二心中的不快。

李二心中不快,李元興心中更不痛快,卻是面帶笑容的說道:“我中華古禮,當入土爲安。”說到入土爲安的時候,李元興的左臂不由的因爲緊握而出現關節咯噔的聲音,聽到這聲音,李二心中一緊,眼神也變了。

李二知道,李元興這是下狠心了,在這個時候,只有兄弟一心,無論李元興說什麼,作爲大唐皇帝的他一定會支持,那怕立即開戰也支持。

李元興臉的表情依然是帶着微笑:“魂歸故里纔是安,送我們中原的兒女回家來,讓他們魂歸故里,本王謝過!”說罷,李元興長身一禮。

當下,就有數十個將軍要衝出來,李靖猛的轉身努瞪着那些將軍,硬生生的將人壓了回去。有幾個年長的儒臣竟然在此時抽泣起來。

李元興說的是什麼?

前隋國恥,高句麗在國內城用前隋軍卒的屍骨築起一座京觀。

大臣對李元興提出的這個要求並不意外,從最初的突厥之戰後,李元興要求爲傷兵榮歸。再到收容傷殘軍卒,再到提高軍卒的收入,甚至是社會地位,李元興作了多少,大唐的貴族的看在眼中。

傷兵榮歸他們會反對,這一次他們會不惜一切的支持。

因爲這關係到大唐的威嚴,大唐的國體,那是前隋,但同爲漢人子弟。

高句麗使節非常清楚的知道,這個要求他答應不了,無論大唐開出什麼要求他也答應不了。就算是將遼城與建安城交回,他也不敢答應這個要求。

乙支文德在高句麗使節耳邊小聲的說了幾句:“如果答應了這個要求,王上不會同意,我大高句麗全軍將再無戰心。全國皆以我大高句麗已經懼怕了大唐。”

淵蓋蘇文也趕緊說道:“可硬生拒絕,立即就會開戰。”

三人用的是高句麗話,李元興不用聽懂,他不在乎對方如何商量,只在乎如何回答。

趁着三個人商量的時候,李元興走向在大殿正中,開口背了一首詩:

身既死矣。歸葬山陽。山何巍巍,天何蒼蒼。山有木兮國有殤。魂兮歸來,以瞻河山。

身既歿矣,歸葬大川。生即渺渺,死亦茫茫。何所樂兮何所傷。魂兮歸來,莫戀他鄉。

身既沒矣。歸葬南瞻。風何肅肅,水何宕宕。天爲廬兮地爲牀。魂兮歸來,以瞻家邦。

身既滅矣,歸葬四方。春亦青青,秋也黃黃。息干戈兮刀劍藏。魂兮歸來,永守親族。

李元興這首,出自唐中期名將李嗣業。算是又偷了後人的詩詞。

可這一首詩,卻讓無數武將都落淚,特別是曾經參與過前隋徵高句麗的將軍們,更是失聲痛哭,泣不成聲。

高句麗這邊似乎已經商量好了,一個字,拖。

淵蓋蘇文又一次主動站出來,原本他就希望可以有一次落大唐秦王威風的機會。這個比他年齡還小的男人,卻比他有着更強大的權勢,威望,這讓他羨慕嫉妒恨呀,所以眼下正是一個機會,他不顧一切的,要落一次大唐秦王的面子。

“尊貴的大唐秦王殿下。下國小臣聽到一個故事,一則傳聞,不知可講!”

李元興愣了一下,心說這小子難不成想玩什麼鬼花樣。

那玩吧。本王就陪你玩。

“講,儘管講!”李元興一轉身向着御臺那裡走去。

淵蓋蘇文開口問道:

“在長安新聞報上,講了尊貴大唐秦王殿下在對突厥決戰之時,爲一普通軍卒的性命,用自己的秦王金冠換取了那軍卒的性命,不知道這個故事是否是真實的!”

“是!”李元興很乾脆的迴應了一句。

“還有一側,是來自尊貴的大唐太上皇講的趣味,殿下曾經說過,自己別說沒有了金冠,就是什麼也不穿,也依然是大唐的秦王。不知道有沒有這件事情。”

“有!”李元興有些疑惑,這傢伙難道會在這件事情作什麼文章,不會要讓自己拿秦王的袍服去換那京觀,要真是這樣,值,太值了,本王給你十套。

可其他人卻不這麼想,許多大臣都有一些緊張,因爲大唐的臣子還在非常在意顏面的。

“秦王殿下,如果您真的什麼也不穿,在長安城行走。我高句麗就在明年四月春暖花開之時將京觀拆除並送回,如果失言願受上國責罰!”

“一言爲定!”

沒等任何人有機會開口,李元興就立即應了這件事情,而且說道:“四天之後,是樂民園開園之時,那裡會聚焦着長安最多的人,本王從朱雀門出,徒步走到樂民園,繞整個樂民園一圈。”

淵蓋蘇文呆住了。

別說是他,整個大殿瞬間靜的可怕。

淵蓋蘇文原意是爲難,大殿之中所有人也都認爲這是一種刁難。

可誰想李元興竟然一口答應。

看到所有人沒有了反應,李元興又繼續說道:“四天後的辰時末,正是《三國演義》大戲開演,樂民園正式開園之前的半個時辰,本王會讓大唐子民看到本王的決心,現在本王要你高句麗一個承諾!”

“明年四月!”淵蓋蘇文心在滴血呀,此時他不認也得認。(未完待續。。。)

第663節 天德號!第105節 火計(三)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329節 工具!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417節 長安城的新小吃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531節 代罰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774節 長安棋賽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430節 武(二)第78節 書印出來了每544節受審第364節 刀客第430節 武(二)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4節 又穿越了?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49節 天價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191節 文明(二)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876節 不列巔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181節 瘋狂的彈劾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78節 書印出來了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226節 殘軍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367節 驅逐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453節 極限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336節 宣戰吧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