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

中午時分,長孫無忌進宮,遞牌子求見皇后。

正準備陪長孫皇后吃飯的李二正好就在長孫皇后的宮中。

聽到長孫無忌求見,果斷的起身,對高公公說道:“去告訴五郎,朕今天中午要和五郎喝一杯,讓他先餓着,等着朕!”

宮裡吃飯的時間,多是在午時初,就是上午十一點左右。

而李元興那邊吃飯的時間都會是在午時中,也就是十二點左右,有時候還會更晚一些。因爲李元興習慣早餐多吃,吃好。而且不喜歡吃夜宵,所以午餐推後一些,晚餐再晚一點,正好不用夜裡加一餐。

“二郎爲何迴避?”長孫皇后不解。

李二示意高公公先派人去傳話,然後才說道:“觀音婢有所不知,昨天下午的時候,全大唐各地方的世家都派出代表去了五郎府中。五郎開出五百萬貫的口子,世家們連價都沒有還,就五百萬貫就應下了,只會更多,不會少。代北派出的代表就是長孫家,長孫無憲!一到晚上,無憲與無忌都沒有說過一句話,他們之間沒說話,也沒有其他人說話。”

長孫皇后懂了。

長孫無忌進宮是爲了他們的家事。

這件事情李二不會參與,如果李二參與小事也變成大事了。

長孫家庭當年被趕出家門的一雙兄妹,帶着還是孩童的五弟,卻是卻是個位極人臣,另一個貴爲國母。

“還好五郎不知道這些舊事!”長孫皇后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李二搖了搖頭:“五郎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人物,他可能不知道嗎?淵蓋蘇文沒進長安。連他家族十代的資料都給了秦瓊,那新羅公主金德曼剛剛進入長安,五郎連她喜歡吃酸,最喜歡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都知道。”

長孫皇后又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只是說道:“在五郎那裡,二郎不可多飲!”

“朕去了!”李二也不想再說。

長孫無忌被內侍引着在御花園之中繞了一點路,正好避開了李二出宮。

進了長孫皇后的宮中,這裡已經擺上了午餐。正好兩份。宮中的太監、侍女,只留下了最信任的兩人,其餘的都打發到了外面。

“哥哥是爲了三哥之事嗎?”

“某沒有哥哥!”長孫無忌的語氣冰冷。

“他不仁,我們不能無義,天下人當如何說。我兄妹二人榮極貴,卻要爲家中私事報復他嗎?爲何不能放下心結,大唐初定。政局當真穩固嗎?自聖上登基以來,已經有四位重臣公開造反了,兄長你敢說不會有第五位?”長孫皇后的話已經說的是極重了。

長孫無忌此時卻是被仇恨已經衝昏了頭。

什麼話也聽不進去了。

另一邊,在天策上將府之中,李元興親自炒了幾個小菜,就在書房之中等着李二過來。

“皇兄感覺很爲難嗎?”

“你皇嫂請命。讓安業作右門監將軍!”

安業,就是長孫無憲。

李元興冷冷一笑:“這是給他機會造反呀,其實結果是殺,還是流放呢。”李元興是知道歷史的,長孫無憲就是在貞觀元年十二月造反的。當然他不是主謀。

李二坐下,給自己倒上一杯酒。

“誰是主謀?”

“李孝常是主謀。然後另一個主謀是劉德裕。還有兩個人也被捲入其中,一個是長孫順德,另一個就是劉弘基。眼下長孫無憲如果作了監門將軍,那麼他們就可以直接攻入內宮,無論結果是什麼,肯定是要死人的。”

李元興的語氣根本就不象是在說造反,而是在說一個故事。

李二卻有些不理解了:“五郎爲何不阻止此事?”

“除了殺人,阻止不了。”

“爲兄今天有的是時間,聽五郎講故事!”李二也說的是故事,而不是造反。

李元興爲兩人都倒上了酒,然後繼續講:“先說這傢伙選擇的背景,他是隱太子黨的,他的兒子是清除黨羽的時候殺掉的。他來到長安,就是想求一個安穩,一副投誠的姿態,臣弟不知道,他是真心投,還是假投。”

“半真半假吧!”李二評了一句。

李元興沒有接李二的話,繼續說道:“皇兄登基之後,朝中局勢可以說是老秦王府的人上位,世家那裡如果不是臣弟在其中拉了一把,他們也會受到朝中權力的打擊。而父皇手上的老人手,清理了大半,隱太子一黨的人可以說完全清洗,那李孝常已經在長安閒了大半年了,沒有官職的安排,也沒有任何人理會他,因爲他無足輕重。”

“五郎分配世家,勳貴的利益,也沒有管他。”

“朝中的事情,臣弟不想管。老秦王府的人爭一些權,只要不是太過火,這是人之常情。臣弟要的是能幹的人,他李孝常一不是能臣,二來家族也不可能成爲掙錢的助力,就算臣弟明知道他會造反,也懶得管。”

李二認同李元興的話。

別說是李元興,就是他自己面對老秦王府的人在朝中爭權勢,爭位置,他也不會去管。畢竟這些人陪着他生生死死這麼多年,爭這一點地位再不給,會寒了人心的。

李元興起身,走到桌旁翻出三個信封來。

“一封是叔寶兄給的,李義立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竟然大肆在市井宣傳他們李家與齊王的關係,在這個時候,這種情況下,他這是坑爹呀!”

是坑爹。

李二看過信之後,苦笑着搖了搖頭,這是把他爹李孝常往死路上逼。

“這是劉弘基與長孫順德寫來的,其中就有李孝常寫給他們的信。其中已經在暗示了,李氏江山。不一定是那個李呢?”

李二拿起信,先是看了李孝常的信,然後又看了兩位將軍的自辯。

“他們倒是明事理,知道什麼事情是不能作的。不過,這也是五郎有手段,他們不敢反,知道就憑他們那點力量是對抗不了秦王府的。接下來,五郎會怎麼作?”李二將信都扔到了一旁。

李元興笑了:“這關臣弟什麼事情。應該是皇兄認爲應該怎麼作!”

“讓他們密謀好了,等他們起事之前,一併拿下!”李二纔是真正的狠人。

李孝常有功,可以說是從龍之功。

是他改變了大唐對隋軍作戰的劣勢,完成了巨大的戰略轉折。所以他可以說在李淵當皇帝的時候,擁有着極高的身份與地位。

但李二,卻不喜歡這個人。

李孝常的家族是在前隋的時候興盛起來的。在大唐剛剛起兵之後,他就將永豐倉獻給了李淵,這才使得李淵有了更大的戰略可操縱性。何況當時,李淵面對前隋屈突通的壓制,戰爭並不順利。

李孝常是一個投機者,這是李二反感這個人的原因。

李元興這時說道:“劉德裕是同謀。但卻不是手下。他們是競爭者,說句容易被砍頭的話,他們真正造反成功了,誰也不會對方當上皇帝的。”

“哈,哈哈!”李二乾笑兩聲。

這算什麼造反。完全就是一羣蠢貨,一羣烏合之衆。一羣在自己的貞觀盛世之下,不得志的廢物們聯合起來搞了一些連半點成功率也沒有的傻事。

(注:歷史記載,這次造反是真事,但事實上真是一羣傻貨,沒有組織,沒有足夠的政治支撐力,甚至沒有足夠的兵力。)

雖然是烏合之衆,但李二卻把眉頭皺了起來。

這些人是廢物,可他們背後的家族卻不是。可以說,這些人背後的家族已經是大唐的核心勢力圈中的一部分了。

“五郎以爲,是清洗,還是安撫?”李二有些左右爲難了。

李元興一攤雙手:“這個要殺下去,沒有幾千人停不了手。可以說隱太子一黨所有的根都除掉了。但歷史上應該怎麼寫,史官們沒幾個好人,他們一定會寫下,這是清洗敵對勢力的一個殘暴的行動,爲加大集權都作出的殺戮!”

“五郎所言甚是!”李二很滿意李元興說法,特別是在李二眼中史官也是讓人無奈的。

“安撫,一幫貪心的傢伙。今天敢要一點,明天就敢要的更多,所以安撫也不是一個好主意。殺是肯定要殺幾個人,但殺誰,皇兄拿一個主意的好!”李元興又建議道。

“殺劉德裕!”

李二幾乎沒有半點思考就脫口而出。

“成,交給臣弟了。最近幾天沒空,過上幾天李孝常真正拉長孫無憲下水的時候,臣弟陪他們玩一玩,順便有些苦力活,還是要有人乾的,廣元是個好地方呀,那裡開山修路,雖然辛苦,但卻是千秋萬代之大善事!”

“爲兄明天就下旨,升長孫無憲的官職!”李二不在乎殺人。

但李二在乎史官如何寫自己,特別是自己死後,那些史官會怎麼評價自己。

要殺劉德裕,李二是有足夠的理由。李二容不下背叛自己的人,劉德裕曾經是秦王府屬官,後來帶着一些不算大的機密被李建成拉到了太子府,僅憑這一點,劉德裕就不應該活,只殺他一個,李二感覺自己很仁慈。

Ps:連續八天加更,

雖然不是非常累,但接下來的劇情需要思考一下。

昨天兩更,今天也是兩更。

調整幾天之後,會有高質量的加更。

感謝,大夥的支持。

本月,還會有一次讓大夥滿意的暴發。

第231節 茶之說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733節 誘敵深入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477節 秦王錢第79節 正式出兵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815節 酷吏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10節 炭哥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121節 仙術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431節 武(三)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238節 涼州定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143節 尋寶去!第85節 烈酒壯行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3節 秦嶺小莊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424節 迷茫的靈魂、火辣的身體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23節 歷史變了第506節 傳票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849節 戍軍(下)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429節 武(一)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228節 身世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690節 海匪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429節 武(一)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286節 耀州禁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351節 耀州直道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751節 海盜?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733節 誘敵深入第753節 戰國始第140節 武曌!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780節 股市開第733節 誘敵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