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天策上將

哈!先稱讚了一下作者自己,哈哈!

昨天的四小爆算是一個小激情,今天的兩個章節,更是昨日四小爆的一個點睛。(注:旁白:作者臉皮變厚了,有象古城牆相比的前途)

感謝大家!!!

————————————————————————————————

殺人並不一定要用刀!

殺的人也不一定是人,很可能是羊。

“教化蠻夷,代上蒼佈下恩澤!”李元興情不自禁爲自己這套理論作了最後的結束語!

代上蒼佈下恩澤!

李二看着李元興,越看越喜,特別是最後這一句,代上蒼佈下恩澤。

這是多麼大的成就呀,李二不算是一個好大喜功的皇帝,但試問那個皇帝在與天齊的功績上會不動心。

“武安君不如五郎!”李靖突然冒出了這麼一句話。

魏黑子也接口說道:“古有秦時白起,只知殺戮。血流成河,屍骨如山。今有大唐秦王,撫琴彈笑間,百萬敵軍盡覆滅!”

李二長長的呼出一口氣,心中已經下了決心。

“來人,宣王尚書等幾位上殿!”

大殿之中並沒有整理,書稿依然擺的滿地都是,幾萬枚銅錢散落在地上。

以王及善爲首的五位官員依次進入大殿。

他們這幾天是心中疑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在大殿外等候的時間極長,心中更有多了些焦慮。

此時進入大殿,看到這凌亂的情景倒是有些不知所措。

“朕第一道聖旨,高儉爲戶部尚書!”李二一句話開口,戶部崔侍郎崔君肅的心就沉到了底,他已經在侍郎這個位置忍耐了好幾年,總算拿到戶部實權,可當這尚書之位卻與他無關了。

緊接着,連續六個人的調動的任命,戶部崔君肅的心更是落入冰窖之中。

他的親信全部被調走,調來的自然都是高儉的親信。可唯獨沒有動他,這個變化讓崔君肅不得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分析當前的形勢。

“朕第二道聖旨,崔敦禮爲秦王府長史,爲秦王開府一事的準備必須在兩個月內完成!”

崔君肅是清河崔氏一脈、崔敦禮卻是博陵崔氏一脈,雖然都姓崔,可卻並不是一家人。

崔敦禮心中的反應沒有崔君肅那麼巨大,他已經到了審覈調任,準備升職的當口上,唯一的意外竟然是秦王府長史。

如果說是一個普通王府的長史,那是一個養老的活。

可秦王府卻不是,這是一個極重要的職務。

李二的旨意顯然還沒有結束:“第三道聖旨,秦王封天策上將。敬德等,除藥師之外入天策上將府,魏徵爲天策上將府長史,調任御史臺!李績爲天策上將府司馬。其餘官員你們上表吧!”

兩個長史!

這個安排讓人有些意外,至少後面進來的五位他們是肯定搞不清楚的。

李元興的猜測是,打仗的時候魏黑子是自己的長史,不打仗就去幹御史。只是,這個天策上將的封號,難道自己真的要去打仗嗎?

“五郎!”李二開口問了一聲李元興。

“皇兄!”李元興雖然是小混混出身,可在關鍵時候絕對不會掉鏈子,咬牙撐着也不會讓李二失了面子。可他心裡卻是非常的沉重,這天策上將絕對不是叫着好聽的,這是真真正正的重擔。

李二衝着李元興點了點頭:“可願爲兄而征戰!”

李元興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明白自己躲不掉,除非永遠不再回大唐來。看着李二,李元興重重的點了點頭:“臣弟當爲皇兄掃平一切大唐之敵!”

“好,好,好!”李二連說了三個好字,然後下了第四道聖旨:“第四道聖旨,從現在開始三個月內,大唐除禁軍之外所有的兵馬由天策上將府節制,各州府錢糧令至則通,任何處事不利者,重責!”

“尊旨!”李元興還沒有開口,李靖等人就已經接下話來。

秦王與天策上將似乎本就是一體的,至少在大唐是這樣的。李元興心中的衝擊巨大,但自己從一個出謀劃策者變成了一個主事者,肩膀上的擔子似乎重了許多。

李元興站在那裡有些發呆,一邊是這事情有些突然,另一邊卻是李元興知道自己要打仗,那麼就需要長時間留在大唐,時間機器的能量消耗或者是其他的問題,李元興需要去查看一下。

大殿之上,李二在問禮部尚書有關天策府開府的事宜。

而杜如晦則在給王珪講述着這一次有探子查明,突厥會借新皇登基,趁大唐不穩之時兵犯大唐。而作爲鴻臚左少卿的王珪,必須爲這一次對外戰爭作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安撫除突厥之外的其餘各國使者。

因爲李二登基,必然會有朝貢的小國派使節來到長安。

無論李元興把突厥打成什麼樣,鴻臚寺都必須讓那些小國安穩下來。

另外還需要派得利官員出使靺鞨與室韋,雖然在大隋的時候他們已經臣服,可現在卻是唐新皇登基,不需要他們幫忙,只要不搗亂就足夠了。並且讓他們派使來長安,大唐秦王要召見他們。

李元興發呆了五分鐘,他也從時間機器之中找到了答案。

能量是肯定會有所耗損的。節約耗損的辦法其實就是時間差,在現代消耗了時間,然後再回到大唐補回那個時間差,這樣就可以在最小的消耗當中,讓李元興在大唐停留兩個月的時間,其間只需要有一天,在臨時傳送點的方式,多消耗一些能量回去一次現代。

從時間機器當中,李元興看到現代與大唐時間軸偏差變的更大了。

可以說,一但這場對突厥的戰爭勝出,那麼補差可能不是一倍,至少都是加兩倍。甚至更多。也就是說,時間軸的偏離達到三度的時候,李元興至少要在大唐停留十二天才會回一次現代,然後在現代四天之後,回到大唐。

眼下在大唐,已經是七月了,農曆的七月。

李元興需要好好的計算一下自己的時間安排,特別是關於這個時間差的安排。

自己帶隊出兵的時間大約應該是在七月中下旬,那麼按現在的時間軸偏差,自己在大唐長安停留的時間,大約中間需要回現代兩次,或者是三次。

出兵之後,八月中旬應該會交戰,打完仗肯定到九月了,九月中旬能回到長安。

那麼,第一次補差的時間應該是兩倍,第二次補差是三倍,第三次或許是正常,或許補兩倍。這是根據出兵的時間計算的。這樣子話的,自己可以在大唐七月中旬出兵之後,第二十四天回到現代,然後再補差三十六天,再有一個大唐的八天,那麼總共就是六十八天的時間。

“五郎!”李二將一面玉牌以及一塊金印交給了李元興。

玉牌是一雙龍紋玉壁,金印則是天策上將!

“李績聽令!”李元興努力讓自己嚴肅一些,可他沒有李二的威嚴,沒有李靖的氣勢,更沒有程魔頭那種豪傑之氣。就是秦瓊的那冷銳的殺氣、黑炭哥那唯我獨尊的霸氣,李元興也是半點沒有。

眼下,李元興唯一有的,只有一個天策上將的名號。

可就是如此,站在李靖身後的李績還是走了出來,恭敬的雙拳一抱:“李績在!”

“領左武衛精兵一萬,出秦州,首站涇州,而後自蘭州達涼州。沿路各州兵馬盡歸你節制。”李元興下完命令,四下看了看,然後走到一張矮几前坐下,提起筆後李元興有些傻眼了,因爲他根本不知道這公文如何寫。

魏黑子是天策上將府長史,自然在這個時候會爲李元興解難。

“由下臣來代筆如何?”

李元興自然是好了,在魏黑子坐下之後小聲說道:“各州調精兵一萬,保證李績達到涼州的時候至少有五萬軍力,以及足夠用的糧草。涼州長樂王現在京城,絕對不能讓他的部屬搗亂,影響我大軍的計劃。”

魏徵聽着明白,點了點頭後飛快的寫了兩道命令。

一道是各州調兵調糧的,另外一道則是給了李績一個生殺大權。魏黑子絕對是一個狠人,你區區一個涼州長樂王罷了,在大唐軍政大事上,你敢有半點多事,就敢要了你的命。但在書寫當中,魏黑子還是手下留情的,只寫道任何影響李績戰略任務的,要重責。

第二份魏黑子寫完,拿到了李二面前。

李二看完之後,大步回到御案前提起硃筆寫了八個字,違令者斬,王爵亦斬!寫完,蓋上了自己的皇帝大印,然後才示意讓魏徵把李元興的天策上將印蓋在後面。

第一份採用明裝,裝在特定的木盒當中。

第二份則屬於秘令,裝在了一外鐵筒之中。

“整軍三日,第四日清晨出!”李元興將兩份命令交給了李績。

李績出涼州就是原本計劃好的,但現在的區別卻是作戰的任務可能會有變化。但對於李績來說,大方向沒有變,就是截突厥後路。

李績並不是十二衛大將軍,他領的這一萬左武衛其實是秦瓊部下兵馬。

只是秦瓊眼下的身體狀態,確實已經不適合再帶兵遠征了。

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668節 慾望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753節 戰國始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637節 起飛第72節 大軍齊出第431節 武(三)第849節 戍軍(下)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743節 獻禮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428節 好美!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623節 出雲城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605節 瓢把子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364節 刀客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304節 奴隸主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23節 歷史變了第515節 名之戰!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892節 醫仙臨世(二)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299節 耀州紀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630節 遣唐使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228節 身世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207節 分糧第121節 仙術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386節 好女不嫁兵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