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節 豬仔計劃

一石米在大唐現在值多少錢?

長安的上等精米是一石三百文錢,這些米是來自遼東的,一年一季,其美味程度遠高於最初長安這邊種出的米。

華亭最便宜的米,是五十文一石。是產自南洋、百越的米。

一年四季的米,無論品種怎麼好,也不可能在營養、口感上高於一年一季的米。

在華亭港還有一種米,是三十五文一石,這就是沒有處理過的米,帶殼的原米,如果大批量進貨的話,就是每一石三十文,李道宗與王霸的手下,甚至將這米的價格賣到過二十八文錢。

一支來自南洋的船隊,船上的旗號是牛進達古晉的鐵牛商會。

大田城之中,來自周邊三十幾個大小城池的城主都聚集在這裡,大田一男也算是有眼光的人,將王霸給他的禮物分了一些給這些人。

三十萬勞工,這些城主也難以達到呀,可他們卻不能不動心。

奴隸、戰俘、那些破產的農戶成爲了首選。

當船隊進入內海,靠近大田城港口的時候,王霸卻是暗自鬆了一口氣,這牛進達還真的很給面子,連運費加起來才收自己一噸三百五十文錢。只是牛進達沒有要現錢,要的是銀子,按大唐的匯率要銀子。

“王叔!”一個年輕人從船上跳下來,衝着王霸就是一禮。

這位是牛進達的三兒子,牛奔!

“代我謝過你父。這一次你們是幫了大忙了。我那裡的米至少還要一個半月才能夠成熟。”王霸對牛奔很客氣,抱拳一禮之後親自迎牛奔進屋休息。

“王叔,一萬噸米已經運到。只是我們那裡沒有足夠的袋子,所以全是散裝的。”

“小事,只要是米就行,你就是拿水泡過都行!”王霸小聲的說着。

大田城根本就沒有能夠讓這種五百噸大船進港的碼頭,拆了一些,又臨時建了一個平臺,勉強可以讓一條船靠港。

下貨這種事情王霸才不會讓牛奔的人動手呢,這船上除了牛進達自己的老軍。就是靺鞨人。這些全是大唐人。這些苦力活不可能讓他們幹。

“大田一男呀,安排些人手搬米!”王霸很硬氣的吩咐着。

沒有錯,這就是吩咐的語氣。

大田一男那敢有一點不高興,這位不僅僅是財神。也是靠山。崔傑在王霸耳邊小聲的說了幾句。王霸哈哈一笑:“大田呀。本將以爲讓這些幹活的每人可以領五斤米,爲本將作事的人,自然不能虧待了。”

王霸懂倭語。說得也不錯,只是以他的身份不會輕易開口就是了。

崔傑剛纔對王霸的說法就是,讓倭人知道咱們大方,咱們富,他們纔會派更多的人去大唐給咱們幹活。

幹一天活就有五斤米,這麼好的事情就是大田一男手下的士兵都眼熱。

幹活的人足有二千人,一個幹活的名額都要爭,竟然是這些城主的衛兵們過來下貨。

散裝的無所謂,倭人自然會想辦法。

先用木桶在船上裝,然後搬着桶下來,在船下裝進用草編成的米袋裡。然後堆起用板車拉走。

“十萬石。”王霸微笑着報出了一個數字。

帶殼的米好保存,大田一男抓過一把米,然後拿起一石頭在手中和米壓了壓,其中有幾粒米的殼被壓碎,拿起米在嘴裡咬了咬。一臉驚訝的大叫一聲:“這是當年的新米。”

“新米!”許多人都圍了上來。

這麼巨大的數字,大唐人拿去年,前年的陳米來都不意外,可卻給的是當年的新米。大唐難道已經沒有米的庫存了嗎?或者說,大唐的糧食已經多到倉庫都裝不下了嗎?

不管怎麼說,這是實實在在的米。

比起那裝進袋子裡,可能滲了沙子的米來說,這樣的散裝米更實在。

一條船載重五百噸,實際上米還是比重輕的,這五百噸的船實際就是裝四百二十噸左右。

四百二十噸糧食有多少,倭人用草編的米袋一袋就是一石,四百二十噸是大唐的計重方式,一噸就是一千斤。在武德年間石實際上是容積單位,一石就是十鬥。一斗就是十升米,一升米的重量大約爲六百二十克左右。

而一斤按現代的算法就是六百八十克。這個就有了差別。

後戶部數次上數要求統一計量單位,所以一斗改爲十斤,一石就是一百斤,爲了更容易計算。(唐代一石,就是後世的五十九點五公斤)

倭島在公元一千六百年的時候,一石的重量按照華夏明朝的重量,差不多就是一石一百一十公斤(明當時,一石絕爲九十三公斤)

現在卻是公元六百多年,最初倭人在與漢朝有所聯繫之時,用的是漢制,也就是一石十三點五公斤。

看着倭人將米打成一個個的米滾子,就是大約二尺長長,不到大約一尺直徑的圓滾子,牛奔小聲問了一句:“王叔,他們難道是兩個筒子算一石嗎?”

“不!”王霸搖了搖頭:“倭人四石半差不多頂咱們一石,他們用的是漢制。”

“那,王叔和他們談的是唐石,還是倭石呀!”

“啊!”王霸呆住了,他完全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立即打手勢把崔傑叫了過來:“咱們談的是唐石,還是倭石?”崔傑也愣住了,他腦子中想的只是唐石,根本就沒有想過倭石的問題,這會一計算,倭石少呀!

王玄策過來聽到這問題,也有些意外,他現在也摸不清這些倭人想的是倭石,還是唐石。

“先別急,派人去探聽一下倭人的反應!”王霸這是當機立斷了。

幾個懂倭語的書吏。一邊幫着指揮下貨,一邊留意着倭人們的反應,而王霸等人則去與這些城主們閒聊,打算探一探口風。

牛奔坐在一隻木桶上,很隨意的問了王玄策一句:“我說玄策呀,這倭人有沒有宴請你們,有什麼好東西沒。聽我父提及,秦王殿下說過,倭島之上美味無數呀。”

王玄策與牛奔是舊識,在南洋也打過交道。被牛奔這一問立即就笑了。

“你笑什麼?”

“我笑是倭人鐵定說的是倭石。”

“爲什麼?”牛奔不明白這傢伙怎麼突然象什麼都明白了一樣。

“你知道倭人給我們的豪華宴會吃的是什麼?”王玄策笑着:“一碗米飯、一盤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醃菜。還有一盤象是鹹蘿蔔條。而且只有這麼一點。”王玄策一比劃,牛奔眼睛直接就瞪圓了,這是給人吃,還是喂貓呢。當下就問道:“沒有肉?”

“有!”王玄策笑着。兩隻手又比劃了一下:“一條不到五寸長的小魚!”

(注!古代倭人的飲食情況。完全是真實的。到戰國後德川家康也就是這樣的伙食水準)

牛奔不信!

“別意外。出雲那裡還保持着這樣的習慣。咱們大唐的軍士從來就不和倭人一起吃飯。倭人不在晚上吃飯,這樣可以省下糧食,無論是貴族。還是奴隸都是這樣。肉這種東西,在倭人眼中可不是普通的珍貴!”

王玄策說的是實情。

大唐軍士不和倭人一起吃飯不是因爲怕倭人偷吃,而是看着倭人只吃那麼一點點,實在讓人吃飯的時候就倒胃口。

“一條家存在許多糧食,因爲他們吃的少。倭人最喜歡的軍糧是飯糰子,無論是野菜還是糙米都行,混上一些泥鰍的,那是軍官們的伙食。”

牛奔一聽,轉頭就走:“我回船上吃飯,我不想被餓死!”

結果已經出來了,就是按倭石計算。

這一船四百二十噸,按倭人的算法,差不多就一萬八千石了。

夜裡加班,每人兩個飯糰子,拳頭大小的,倭人這些士兵高興的在歡呼着。

五船下貨,就差不多十萬石了,可這裡還有差不多二十條船呢,牛進達可是按唐石的標準,就是一萬噸給準備的,連用其他的物資裝了二十四條船呢。這才下貨了五條船,其餘的船上還裝滿着大米呢。

王霸咬着一支菸,站在碼頭上看着那些船發呆。

“王將軍!”大田一男可是恭敬極了:“這已經有九萬石還多了,給士兵們吃了些飯糰,其餘的也超過了九萬石。”

王霸嘆了一口氣:“大田呀!本將手下有許多軍士,原本也是窮苦出生。他們看着你這領民過的苦,所以本將想了想,先給每一個願意去給本將幹活的人家裡發上兩石糧食,這些糧食本將發了,你就不要從他們手中扣了。本將感覺他們也不容易,都是窮苦之人,這樣吧,每個人每個月,本將給你半石米,你就不要剋扣那些窮苦之人了。”

“不敢,不敢!”大田心說,這大唐將軍傻呀,領民就是用來壓榨的。

不壓榨領民你那裡有錢糧。

不壓榨領民,他們富足了萬一有足夠的糧食造反怎麼辦?

可王霸說了,這是他給的,你大田一男不能搶,而且還補了半石米,所以大田一男還真的不敢去搶。

“貼告示!”王霸臉上是嚴肅的,心裡卻是樂的。心中默唸着:秦王殿下說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收民心的事情怎麼也要幹些,這才牙籤一點米,咱兄弟還不當回事呢。半石米,那就是幾文錢的屁事。

王霸說貼告示,那就一定會貼出去。倭人連文字都沒有,那裡有認字的。所以這就算是夜裡,也有人在鄉間村頭大喊着王霸給的勞工條件。(未完待續……)

第707節 遺囑(下)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85節 烈酒壯行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50節 女財神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786節 海熱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357節 鬥!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50節 女財神第797節 租界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624節 壓歲錢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10節 炭哥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250節 以身飼虎的和尚第385節 軍損!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669節 契丹的內部清理第448節 華夏論!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106節 火計(四)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373節 和親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50節 女財神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792節 甘蔗園第323節 約會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873節 你是人類嗎?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309節 趙州橋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624節 壓歲錢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276節 媵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