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

“如果回得去,你還回去嗎?”李元興坐在李嵐姍身旁輕聲的問着,

在李嵐姍講了許多奢侈都無法形容的生活之後,李元興突然這樣問道。這讓李嵐姍愣住了。很顯然,李嵐姍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

大唐有許多現代沒有的,可卻讓李嵐姍擁有更多現代無法擁有的,在現代,並不是你有錢就可以決定一切,而在大唐,自己的男人李元興說有的,就肯定會有。李嵐姍相信,就算是自己說要在地上海看日出,那麼大唐的刀鋒就肯定會指向地中海。

回去嗎?現代的生活與大唐的生活相比,那邊更吸引人。

李嵐姍當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了。

有些尷尬,李嵐姍立即就換了一個話題。

“大唐一直傳聞,秦王仁厚。這次在秦嶺工地你沒有讓倭人冒死入山洞作工,此事被長安許多名士寫文稱讚。”

“他們不懂,你也不懂嗎?”李元興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多了幾分嚴肅。

“我不懂!”李嵐姍非常用力的搖了搖頭。她懂歷史,卻不懂政治。

“換個人,怕是我不會說。原因很簡單,人要留住內心最真的那份人性,我會奴役倭人,但我心中的人性不會被磨滅。我了迷惑過,或許這種人性對於倭人來說更加的殘忍,這就是另一個原因了,泥鰍豆腐湯!”

李元興沒有詳細的解釋什麼是泥鰍豆腐湯,這是一個比溫水煮青蛙更殘忍的故事。

這幾天李元興留在秦王莊沒有出去,每天照例作的事情就是繼續開自己的小店,賣各封地的經營方案,一直到第七天下午,李嵐姍臨盆。

院子裡有數百人在忙碌着。

李嵐姍心中有許多緊張,畢竟這是頭一次生孩子。而且沒有後世的醫療條件。那怕這是裡秦王莊,擁有着全大唐最頂尖的醫官,還有婦科女道也一樣。

“秦王殿下在那裡?”李嵐姍忍不住問道。

坐在書房之中的李元興正在摸自己的脈搏。已經達到了差不多一分鐘一百二十下。這是緊張的,無形的壓力包圍着李元興。

“殿下。嵐月公主想見殿下!”秋香跑了進來。

李元興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扶着椅子的扶手就準備站了起來,可身體剛剛離開椅子又坐了下來。

“殿下!”秋香以爲李元興有什麼不舒服的。

李元興輕輕的擺了擺手,拿出一張紙來快速的寫下了一串英文,在大唐縱然是歐洲有人過來,也不會認識這現代的英文。

“拿去給嵐月公主!”李元興的儘可能的讓自己的語氣平靜一下。

李嵐姍焦急的等着,可來的卻不是李元興。只有一張紙條。

紙條的內容是:我不能,因爲她們在看着,相信醫官。

不能,好一個不能呀。李嵐姍心中升起一種莫名的傷感。讓秋香把紙條在燭火上燒掉。心中的緊張反倒少了許多,李嵐姍明白只有靠自己了。在大唐享受着榮華,卻無法讓自己心愛的人陪在自己的身旁。

或許,這一切都是公平的。

聽聞,新羅、百濟千挑萬選的兩位公主已經在接受大唐的禮儀教育了。

新羅與百濟的貴族們正在拼足力氣。希望可以保障這兩位公主嫁入秦王府,那怕只是侍妾也行,只要能進秦王府。

李元興坐在書房之中,手上拿着一本書。

可他卻沒有注意到,書拿倒了。手中的煙已經燒盡。燒的菸嘴都有些發黑。卻依然還在李元興的手中。

此時的李元興如一座雕像一樣坐在那裡。

“殿下,順產。母子平安!”秋香跑了進來,大聲的說着。

李元興默默的點了點頭,輕輕的將手中的書放下。一道閃電劃過天空,突然一下就烏雲密佈,大雨沒有一點徵兆就突然傾盆而下。

“秋香,立即通電秦嶺工地。保證所有路工之安全。”

暴雨,肯定會有泥石流什麼的,李元興第一反應就是保護人員的安全。

站在屋檐下,李元興看着天空默默的說道:“或許這就是嵐姍你的淚水吧。抱歉,我不能。七位王妃的孩子出生的時候,我沒有陪在她們身旁。所以也沒有辦法去陪你,否則這府中一定會亂的。”

李嵐姍沒有哭,這種事情不值得一哭。

別人不瞭解李元興,她瞭解。李元興也有自己的苦,特別是七位王妃,長期以來讓李元興狠下心保持着一種平衡,就已經是極爲難的事情了。李嵐姍也知道,李元興沒有過來也是爲她好,不能讓她成爲七位王妃的眼中釘。

李元興在看着大雨,李嵐姍已經因爲生孩子的辛苦而睡着了。

孩子自然有專門的人照顧着,這一點不用他們去操心。

此時,秦嶺工地之中,八萬大唐的路工全部停下,正扛着裝滿碎石的麻袋去壓路基,去護住他們的工地。

因爲沒有命令,所以絕大多數的倭人都沒有動,因爲他們對這道路沒有感情在其中。

大雨連着下了三天三夜,秦嶺工地的電臺因爲雨過大,進了水,短時間無法使用。山外的人進不去,山裡的人出不來。

這一次連大唐皇帝李二都驚動了,親自來了山口,看着那因爲大雨而無法通行的山口。幾百名唐軍士兵正在清理路上的石塊,泥土,還有草木。

“外面的兄弟,誰扔進來一包雷管!”裡面有人在高喊着。

有幾個身手不錯的唐軍翻過那塊巨石,將兩隻揹包扔了進去。

連續的巨響之後,那巨石被炸的粉碎,幾百人合力之下,很快道路就被搶通。一隊人也從山中跑了出來,看有皇家的旗幟在,趕緊彙報:“山中只有一段八百丈的盤山道毀了,鐵路一寸也沒有傷到。”

“斷糧幾天了?”李元興語氣平穩的問着。

“回殿下的話,一天!”那衝出來的人如實的彙報着,然後又說道:“糧食原本就不多,因爲倭人沒有參與救路,大管工給幾百人用了鞭子,減了倭人七成的口糧。”

“記住一句話,我們大唐的繁華靠我們大唐人自己守護。如果路通了,就立即讓糧車進山,先運熟食,再運生糧。這大雨很突然,所以工地備下的糧食依然保證一天半的口糧就足夠了。”李元興開口吩咐着。

說完,李元興轉過身:“皇兄還有何旨意?”

“五郎你應該回家去,嵐月的孩子出生,你怕是還沒有看過一眼呢?”

“臣弟是大唐的秦王,先國後家是臣弟的義務。”李元興面無表情的回答着。

李元興無情嗎?李二還是瞭解李元興的,他知道李元興是強撐的。此時的李元興怎麼可能不想陪着李嵐姍身旁,看着他的兒子。

wωω▪тт kan▪c○

“也罷,第一批糧車進山之後,五郎陪爲兄入山巡視。”

“皇兄,雨雖然小了,但還沒有停。皇兄不能進山……”李元興話說到一半就被李二打斷了:“不讓爲兄進山,你也不能進。去你的書房,爲兄要看看這幾條鐵路的進度報告。”李二根本就沒有給李元興再說話的機會,轉身就走。

秦嶺山中,第一批運到的全是上等的精食,依人頭數爲標準分裝的。每個人半隻雞,兩塊餅,還有每人一隻梨。

每到這食物的倭人,只有七百人左右。

其餘的近三萬人只能看着。

除了食物之外,當天這七百個分到第一批熟食的倭人還領到了一個帶着鋼牌的項鍊。

秦嶺工地的大管工本身就是工部正四品的官員,他有這個權力。你爲大唐作事了,你爲大唐拼命了,我就給你足夠的好處。你沒有,那你依然是下等人,不服氣的話,這裡還有皮鞭,還有護軍。

不服嗎?

無論是不是被打過鞭子的倭人,眼中更多的是羨慕。

只是扛了兩天的沙袋,就得到了與大唐路工一樣的待遇。秦嶺山中的工地可不同於平原上,這裡沒有太多的地空地,也不可能分營。伙食的差距一眼就能夠看出來。

雨還在下着,有減小的趨勢,可卻沒有停下的感覺。

“五郎呀,朕想看看你的兒子。”李二進了秦王莊就對李元興說道。

“皇兄在小會客廳休息片刻,臣弟去抱來!”

李嵐姍的房間之中,剛剛給孩子餵了奶的李嵐姍一臉幸福的看着躺在自己身邊的孩子。

奶孃已經選了六個,可李嵐姍卻堅持要自己來奶孩子。

李元興進屋的時候,這屋裡至少站在十個人,隨時準備聽李嵐姍的吩咐。

站在屋中,李元興與李嵐姍四目相對,眼神之中的交流李嵐姍看到了李元興的無奈,最終孩子也沒有被李元興抱在懷中,而是由一位奶孃抱着。

李元興沒有抱過七位王妃的孩子,所以也不能抱李嵐姍的孩子。

心痛嗎?李嵐姍很想問李元興,可這樣的問題她不能問,越問李元興怕是心裡越不舒服。愛情這東西其實並不可靠,真正可靠的是親情。最難得的是理解,李嵐姍自認爲自己能夠理解李元興的心。

孩子再次抱回來的時候,懷中多了一塊龍紋翡翠,這是大唐皇帝的賞賜。

李二知道李元興顧忌着什麼,可他卻沒有這種顧忌,作爲兄長代替李元興表一份心意。

第81節 憐農!第900節 秦王駕臨第375節 瓷第742節 長安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652節 海珍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238節 涼州定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780節 股市開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627節 新聞第72節 大軍齊出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719節 獨木橋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524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三)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79節 正式出兵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364節 刀客第197節 重騎碾壓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668節 慾望第623節 出雲城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674節 耽羅國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276節 媵妾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22節 秘密終於保住了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309節 趙州橋第696節 破石頭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494節 一日千畝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646節 回鄉的奴隸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