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節 整軍備戰

各地面對洪水的戰鬥已經到了尾聲。

李元興留在華亭沒有回長安,只是將一些東西派人送了回去。

兩節,有着二十名赤血衛,六名羽林正軍。秦王府第一高手伍斌親自押車的車廂進入了長安。沒有人知道這兩節車廂裡裝的是什麼。

當火車進入長安北站的時候,所有乘客要求暫時不得離開車廂,一直到皇宮禁軍,也就是羽林軍次衛將這兩節車廂上的物品拉走之後,才允許乘客下火車。

大唐的火車,還是軍管制。

就算不是軍管,大唐的百姓無論是否富貴,都是非常守規矩的。

一隻只大箱子被拉到了皇宮之中,直接就堆在大殿裡。

應秦王李元興的要求,長安的名士、各報的名筆、各部的主官、以及長安的宿老都被請到了這裡。

箱子上有秦王府的封條。

李二親手撕開一個箱子的封條之後,所有的箱子同時被打開。

匾,二十三塊。萬民書,數百封!

看着這些東西,李二笑了,放聲大笑着。也只有李二知道,這是李元興的反應,對於三年前那次要求傷兵榮歸的反擊,李元興在告訴天下士族,士庶貴賤、士農工商沒有錯,但兵,卻單獨列在其外。

王及善苦笑着搖了搖頭,向着李二拱手一手,什麼也沒有說。

“聖上,爲大唐出生入死的人,應該享受榮耀!”有一位名士出列說道。

“將這些,放在皇宮正門前展示十日。”李二下令。然後走到小太監的捧起的一塊匾前,思考片刻後又說道:“給丹東海軍記上一功,着令論功行賞。”

李二是皇帝,他不會輕易的賞賜任何一個個人。

那怕這匾上已經寫的很清楚,這是在感謝誰,他也不會單獨挑出一個人來賞賜。因爲他是大唐皇帝,大唐最高的統治者。輕易的賞賜就讓這種賞賜變的失去那份高貴。

李元興可以捧一個人起來,他不行,也不能。

李元興真的那麼孩子氣嗎?爲三年前那次榮歸受辱而鬥一次氣?

事實上不是,李元興只是想讓長安的名士、貴族知道。只有愛護百姓的軍隊,纔可以不顧一切的保護大唐。只有尊敬軍士的百姓。纔會讓軍隊戰力更強。纔會讓軍隊有他們想保護,想拼死保護的。

這些話,李元興不會去說。解釋這些沒有什麼意思。

翻看着手中的資料,李元興搖了搖手邊的鈴。

“殿下!”秋香聽到鈴聲之後,從外屋走了進來。

“傳令,所有參與救災的部隊不要回駐地,全部在蘇州以西那片被大水沖毀地方紮營。所有多出的救災物資開始清理,單獨入庫。命令所有飛舟在兩個月後回耀州檢修,命令所有千噸以上大船在三個月後必須在華亭外海駐港。”

“是!”秋香應了一句,然後出去寫下了命令書再次進來讓李元興用印。這纔將用過印的命令書正式的發出去。

衆軍有些意外,這不讓走。難道還有什麼任務不成。

當天下午,李元興接見了倭人奴工的代表。

“發給你們的糧食,被大和國貴族搶了。這件事情,短時間沒有辦法證實給你們看。但本王也沒有必要騙你們,信與不信都無所謂,本王叫你們過來。只說一件事情。你們爲本王,爲大唐作工,掙下了些糧食,那就是發給你們的。本王與大唐不會欠你下一粒米!”

信與不信?

翻譯用倭語說明之後,幾個帶頭的人想互看了看。誰也沒敢說話。

上面坐的那位,可比大和國的天皇權勢大多了,說錯一句話會不會死掉,誰也不知道。

“允許你們討論與提問!”李元興又說道。

經翻譯說了,幾個倭人才低下頭相互討論着。倭人認爲,這種事情這樣的上位者沒有必要騙他們,原本就有消息自己家裡的糧食被搶了。可這裡到倭島有很遠,他也沒有辦法回去,也沒有辦法證明什麼?

討論之後,其中一人大着膽子說道:“尊貴的大唐秦王陛下……”

這個倭人用的是陛下。

那翻譯遲疑了,他思考了倭語中關於幾種尊稱的區別,似乎這是對倭島天皇的,也是最高貴的稱呼了,當下沒敢直接翻譯,而是對李元興小聲說道:“殿下,他們用了極貴的尊稱,這怕是大不敬。”

“先這樣吧,這些小事暫時不提。你從倭語之中挑選一個更高貴的。”

李元興的話就是命令,再挑一個更高貴用在李二身上就是了。

翻譯聽完倭人的話,再次對李元興說道:“殿下,他們說相信。只是就算被搶他們也沒有辦法,如果大唐可以憐憫他們的話,是否讓他們把家人接到大唐來,也可以作工,也可以掙一份糧食。”

“本王從來沒有欠過誰的,誰爲大唐作事,領工錢。只要是事先說過的數字,就只會更多,不會更少。你們爲大唐作工,就是大唐的工人,搶了你們的就是搶了本王的。這是不給本王面子,所以本王決定再把糧食搶回來。”

搶回來?

難道大唐準備與大和國作戰嗎?

這些倭人原本就是倭島最低層的百姓,他們只是在這裡得到了一些好處,心中偏向大唐罷了。

李元興又說道:“你們回去問一問,有多少人願意搶回糧食的。如果人數過半的話,本王就給你討還這個公道。如果連你們都軟弱的不敢反抗的話,你們的工錢本王依然會照發,大和國搶不搶與本王無關!”

倭人聽懂了。

這就是說,每個月還是會運糧食去倭島,發了糧,然後再被大和國搶了去。

這件事情任誰都不能沒有一點火氣,還沒有門,那爲首的倭人就轉過頭來:“我們想搶回來了。”李元興卻搖了搖頭:“這只是你們幾個人的想法,不能代表所有倭工。所以聽一聽其餘倭工的想法吧。”

幾個卷軸發到了這些倭人手中。

上面是用漢語寫成的請願書,請求大唐秦王府作主,讓大和國貴族們把他們自家的糧食還回來。

然後下面印成了一個個的方格,然後再配發了足夠的印泥,誰同意就留下一個手印。

幾個倭人出去了,李元興一隻手託着下巴:“裴喜。去告訴王霸,繼續往倭島運糧。就說是給那些倭人發的糧食,如果他們讓發,就照常發。如果不讓發,就想辦法讓他們接收了,但要有收條。”

“殿下,這不是白給他們糧食嗎?”

“區區幾萬石米。”李元興微笑着看了裴喜一眼。

裴喜趕緊點了點頭:“末將這就去發電報。讓王霸將軍準備。”

裴喜出去沒多久,櫃爺就進來了。

“元興呀,你這一計毒呀。”櫃爺哈哈大笑着:“一些糧食,就讓倭人把自己的國家斷送了。不知道他們將來會不會後悔。”

“搶百姓的糧食,本身就會失了民心的,更何況這裡有二十多萬倭人勞工。從內海一圈,再到倭人京都以西四十里,二十萬倭人勞工,背後就有一百多萬家人,再加上鄰居,還有原本就爲此事受益的領主們,三個月就要了他們的命。”

“三個月,正好這些軍士好好修整一翻,三個月後南洋新一季的米就成熟了。大唐夏收也已經入庫。正好出兵。”

李元興請櫃爺坐下:“那爺爺來作主帥!”

“不了!”櫃爺擺了擺手:“爺爺作一個參觀者就行了,只是這一次,你準備怎麼打。是讓倭人自己內戰,還是突襲倭人京都呢?”

“都不是。”李元興先否定了櫃爺的話,然後叫親衛去門外守着,這才繼續說道:“爺爺,我現在有飛舟接近二十架。這些在天空中一字排開,不知道有沒有足夠的威勢。再調三千噸戰艦六條,二千噸二十條,一千噸五十條,五百噸二百條。就在倭島巡視一圈,不知道有沒有一點點威迫感?”

櫃爺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光巡視不夠,倭人不是搞了投石車在海岸邊嗎?”

“恩!”李元興知道這事情。

“用炮火把這些防禦工事,所有對大唐不利的全部掃一遍,然後再巡視。而且要告訴整個倭島的人,大唐只是在幫着爲大唐作工的倭工討一個公道,要求大和國還回搶倭人的糧食來,否則……”

櫃爺想了想又感覺不對:“這沒什麼否則的。”

“是呀,他不還就開戰了,所以嚇唬的人話也沒有什麼意思,直接開打就是了。”

“給王霸那小子發電報,讓他把艦隊直接開進內海,用大喇叭就高喊,這是給倭工發糧的,誰敢開火就等於大唐宣戰。如果遇到危險,允許他開火。將那麼一千五百噸,三十六門炮的戰艦借給他用。”

櫃爺又出主意。

借?李元興很懷疑借了能還嗎?這些將軍們,看到船比看到女人還眼熱,借走了,肯定會找無數的理由,死賴着也不還回來。

可眼下海員不足,另派船員也挑不出合適的人。

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106節 火計(四)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52節 秦王大計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719節 獨木橋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81節 憐農!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764節 邊戍(下)第861節 祿東贊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99節 秦王犯險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792節 甘蔗園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774節 長安棋賽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444節 長安八水八惠兩池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742節 長安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428節 好美!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875節 垃圾廠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72節 大軍齊出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95節 楊政道出兵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751節 海盜?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849節 戍軍(下)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71節 天策上將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106節 火計(四)第630節 遣唐使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506節 傳票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815節 酷吏第586節 大唐第一件鎮國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