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

崔瑩瑩去上學了。

現代的衣服崔瑩瑩不是不喜歡,而是不能穿。

大唐人的觀念,並不是明代那樣的保守,穿的美麗一些的衣服,展示身體的美,在大唐不是禁忌。當然,超短裙、吊帶之類的,對於崔瑩瑩來說還是太可怕了些。

好在,這個時候正是華夏的秋天,天氣慢慢的轉涼,身上的衣服自然也多了起來。

被圍觀是正常的,李元興也沒有讓崔瑩瑩刻意的隱瞞自己的身份。

帶着侍女,而且還是兩個。帶着護衛,男女護衛加起來一共有十個人。

還有兩個女孩子,年齡也不大,聽聞也是侍女,但身份卻高些。一個是李元興的侍女,另一個是李嵐姍的侍女,她們身邊還有低級侍女服侍着。

對於高喊着人人平等的現代社會來說,這種不平等,帶來的不僅僅是衝擊。

甚至還有人有些羨慕。

李嵐姍沒有回到島上去,陪着孫老道等人一起去了華夏中醫大學。

跟上,小候實在忍不住了,問李嵐姍:“我說嫂子呀,我興哥這麼作是不是有些過了,在現代社會擺古代親王的譜,你讓新聞上會怎麼說。”

“愛怎麼說怎麼說。”李嵐姍根本就不在乎。

“這個,古代真的好嗎?”小候又追問了一句。

李嵐姍卻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好不好在自己,認爲好了就是好。認爲不好則就是不好。

至少李元興更願意在現代,想到這裡。李嵐姍突然笑了,對小候說道:“李元興說過,現代社會的一夫一妻制度,是在保護男人。”

“胡扯!”小候一百個不相信。

“愛信不信。”李嵐姍又是這樣的態度,根本就不和小候去解釋。

另一邊,崔瑩瑩進入了大學,沒有任何刻意選擇的專業,而是聽到一些關於自然科學、世界地理、人文方面的課程。主要是爲了增加一下自己的見識。

上課的時候,教室裡專門空出一塊地方給崔瑩瑩等人。

護衛們也不會時時都跟着,只有兩個女護衛一起進了課堂,侍女們則以學生的名義在一起聽課。

崔瑩瑩也在記筆記,而且學會了用鋼筆。

當崔瑩瑩在這裡上課已經有三四天之後,在一天快到中午,上午的課程結束之時。有一位女生突然捧着一疊紙來到了崔瑩瑩面前。

沒有惡意的接觸,護衛並沒有前去阻止。只是崔瑩瑩的侍女擋了一下。

“我沒有惡意,只是看到你的字好看,想請你寫一副字!這買了最好的紙,還有最好的毛筆。”這是來求字的。

崔瑩瑩微微點了點頭,侍女退到一旁。

“要寫些什麼呢?”崔瑩瑩問道。

“一首詩。或者是詞都行。”那個女生滿臉的期待。

寫一副字,這個太容易了。侍女負責磨墨,只用了幾分鐘,崔瑩瑩就將一副字寫成。

這樣的字,放在現代也是大家之作了。

李元興讓崔瑩瑩去上學。打的主意就是告訴現代人,不要以爲古代的女子就是花瓶。什麼也不懂,只知道相夫教子,其實大唐的女人很有才氣的。

後世所知道的上官婉兒只是一個人,事實上大唐有好學的風氣,才讓大唐的貴族擁有着超越普通人的才華。

李元興要作的,就是讓現在的華夏,重新擁有民族自豪感。

強大的科技,並不代表着民族自豪感,只是有一種國人的驕傲罷了。

接過崔瑩瑩落印的字,那位女生連聲道謝:“非常感謝你,我想請你吃飯。我知道你不方便隨便走,我已經定了飯菜,會給我們送過來。”

崔瑩瑩笑了笑,還是拒絕了,她還沒有適合這裡。

那女生試探着又問了一句:“聽說,你也是王妃?”問完,馬上急着擺着手:“我只是好奇,你不方便回答就不用回答我了。”

“我只是側妃,屬於秦王七夫人中的一位,嵐月公主纔是王妃!”崔瑩瑩作了一個說明。

李元興這個王,有多少個女人,而且還是合法的擁有,瞬間就成爲了一個有趣的話題,甚至有女權組織認爲,這是對女性的極大不尊重。

時代的不同,理念的不同。

有太多的記者想接近李元興,他們有無數的問題要問。可李元興卻根本就沒有打算給記者們任何的機會。

在李嵐姍在華夏停留大約了一個半月左右的時候,那座小島突然從很清晰變的模糊起來。

大唐!

按照一個半月的算法,李元興離開大唐已經過去九個月了。

這一次回來,李墨等幾個年齡大些的孩子都已經七歲了,能認識兩千多個漢字,會背上百首詩了。李墨已經將論語的第一卷學完,在見到李元興的第一時間,就在李元興面前搶着背出的自己背下的論語。

李元興認真的聽着,也僅僅只是聽着。

因爲,李元興不會背論語,所以根本就不知道,李墨背的是對還是錯。

李墨背完,李艾卻是極不高興,因爲他晚了一步,應該是他打算背論語的。

“學問是用來讓人變的更聰明的,會背,也要會理解。”李元興給李艾了一個臺階,李艾立即就搶着開始對會背的部分作出瞭解釋。

雖然一年只能見兩個月,但這些小傢伙們卻也知道這是他們的父親。

兩個月,已經很幸運了,皇宮裡,聖上的普通妃子生的女兒,兒子,一年能見到大唐皇帝的時間,加起來怕也沒有十天。

可李元興,卻是實實在在陪他們兩個月。

無論是七夫人的孩子,還是侍女們的孩子,在李元興的眼中,是一樣的。

可一數這些小傢伙,李元興發現人數不對,少了好幾個。沒有來的是李索,還有他母親侍女所生的一個兒一女,以及他的同母親妹妹。

“李索還沒有到,等他到了,父王再給你們禮物好不好。”

“父王,李索不會來了。”李摩開口說道。

李元興愣了一下,心說難道是出事了,這樣的大事怎麼可能沒有人告訴自己呢。

一問之下,李摩說道:“父王,在一個月前。李索的舅舅與李恪哥哥遇到些小麻煩,代北幾家人搶佔了原本屬於他們的港口,他們在海上打了一架,聽說沉了十幾條船呢。兩邊都派人去長安討說法去了,可在那邊海里,似乎還在打架。”

小孩子的話不會有假話,那就真的是打仗了。

李元興又陪了這些小傢伙一個時辰,象徵性的考了考學問,然後分發了禮物。

回到屋子裡,李元興叫來了鄭和:“你拿送來的各種情報,查一查。天竺以西的海上,李索那裡爲什麼開戰。”

“殿下,這是要案。是單獨放在上面的,原本說明天再呈到您這裡。”

“說說!”李元興靠在軟椅上,示意鄭和講一講他知道的部分。

“殿下,這件事情其實與秦王府無關。這是密貞王與吳王之間的問題,最初是密貞王在港裡爲了搶生意,所以王府的人動了吳王的貨。獨家作了天竺的生意,可等吳王把貨討回去的時候,那邊港口大商人都買足了貨離開了,小商人們誰也吃不下那麼多,所以價錢沒損,但時間就浪費了一兩個月。”

爲經濟利益動手,李元興不意外。

這密貞王還是自己的弟弟,叫李元曉。母是魯家的,但卻與宇文家有結盟。

鄭和繼續說道:“吳王殿下不高興,蕭家人也不高興。所以就直接在海上扣下了密貞王的四條船,然後調了足夠的貨物,將原本密貞王佔據的港口,大部分商人的需求給填滿了,結果密貞王那些貨,就押下了。”

李元興聽完笑着搖了搖頭。

大唐的商人已經懂得資金的流動性了,兩個月一批貨,收益肯定高於四個月一批貨的。

“殿下,兩邊開戰,損失都不小。密貞王大些,有五條船沉了。吳王那邊也有兩條沉了,死了幾十人。密貞王請來宇文家幫手,所以……”

鄭和往下可不敢說了,這是皇家的爭鬥。

不用鄭和再往下說,李元興就已經完全明白了。

“所以,李索不出來,是因爲海路不安全。而且,他舅舅怕是幫着李恪那小子動手了,估計打的不止一場,否則也不會有十幾條船沉了。”

“回殿下的話,殿下這次猜錯了,密貞王膽子再大,也不敢打秦王府的船。”鄭和的話,換點直白的就是,李摩不在船上,那船可以是世家的,但李摩在船上,就是秦王府的,所以性質是不同的。

“難道?”李元興想到了,還有敵人。

“殿下,這點小爭鬥,還不至於有危險。只是在三個月前,有一次不算小的戰鬥。史官記載的是九王出征。九位親王集合了三百條戰艦,掃了在天竺以西,大食人控制的所有港口,並且將大食人打回老家了。”

大唐對大食開戰了嗎?李元興心說這麼急呀。

“然後,大食人在陸上反擊。又有六家加入一同對付大食,這其中還包括英王。”

爲利益開戰,李元興很感興趣,爲什麼讓這些封地的王爵,聯手對付大食人呢。9

第562節 怕死了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226節 殘軍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305節 民族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864節 殖民第280節 拯救名相杜如晦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332節 王八拳第一式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152節 星空第289節 除夕夜宴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106節 火計(四)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90節 真投降、假投降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105節 火計(三)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605節 瓢把子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652節 海珍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344節 炫富門!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