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感到一陣的不適應,更多的是不明白。自己不夠真心對待麗質嗎?可她說的話自己竟然無力反駁,也無言以對。好長時間沒有說話,站起來說道:“那好吧,我安排船送你離開。”
說完站起來走出去,李麗質眼裡閃過一絲失望和傷心,她看出李彥的痛苦和沒落。其實這些早就想明白,可她不想說,畢竟是打擊和刺激李彥。
無論李彥怎麼樣,李麗質都承認,李彥對自己是真好,他可是大唐封的永王,要是找別的女人,自己也無權阻止,可李彥沒有。
不但沒有,還親自爲自己煮飯,生病的時候無微不至的照顧自己,自己也相對的很自由,可以參與任何事物,李彥從來沒有因爲自己是女人有什麼不滿。其實自己是幸福的,所以她不想說。
可是母后說過,很想聽到李彥叫她一聲媽媽,那比皇后,母后要讓她幸福得多。可李彥從沒叫過,如今母后死了,李彥即使叫上千百聲也聽不見了。就是李彥這樣,母親再沒有見過麗君,母后是那麼喜歡麗君。按古制禮法,父子輩不同名,名字要避忌諱。但母后還是建議李姝叫麗君,其中麗字和李麗質同字。建議叫這個名字,其實是長孫無垢對麗質的關愛,希望她將來能成爲豔麗公主的意思。
如今母后再也見不到麗君了。父皇也很喜歡李姝,總是說彷彿看到麗質小的時候。李麗質是李世民的嫡長女,又是最愛的觀音婢所生,當然地位不一樣。
李姝這個名字還是李世民欽賜的,這是殊榮,也是李世民對孩子的關愛。可因爲李彥,弄得遠走海外,四年時間沒有回中原。如今聽到母親薨逝,李麗質也心情激動,才把壓在心裡的話說出來。看到李彥的樣,又有些後悔,是不是自己的話太重了?
一時猶豫竟然忘記了準備要回中原的事,坐在那裡發呆。
李彥離開李麗質的房間,順着道路走出永王府,他感到有些憋屈,也感到迷茫。沒有回自己的書房去反省,而是離開府邸向街上走去。
李彥的習慣,就是從來不穿王爺的服飾,是很隨便的普通打扮,其實這都是他的心裡自我滿足。
懂的一點心理的人都明白,真正有錢有身份的人,往往不是很在意是不是名牌。只要穿着不難看,很是舒服就行。只有那些爆發戶,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有錢人一樣,車一定是好車,衣服一定要名牌,恨不得十個手指上都帶着戒指。
真正在脖子上掛着幾百克金鍊子的,不是黑社會,就是巴佬暴發戶。其實真正有身份的人是淡雅,是深度,是另一種自我滿足。就是很自傲的知道,自己不屑如此。
李彥根本不穿朝服,官服,也是這個心理,因爲我不屑。那就是言外之意我想穿什麼都可以?一個王爺的服飾還沒在眼裡,想穿龍袍都行。
可李彥沒有想過,這樣的行爲看在李世民眼裡是什麼信號?一個親王都沒在眼裡,哪是不是想當皇帝啊?李麗質說李彥不守規矩,穿朝服,穿王服,是一種規矩,是一種制度,也是對皇權和國家制度的一種尊重。
就像後世一些餐廳要求必須打領帶,打檯球,打球必須穿專業服裝一樣。休閒就是休閒,正規場合就是正規場合,這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李彥後世只是一個普通人,他還不明白這些,也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到這個位置。
突然穿越的優越感,讓他以另一種暴發戶的形式出現。這樣的行爲怎麼能不遭到羣臣的反感,以致李彥在朝中出力最多,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可。
今天他離開王府,拒絕其他侍衛跟着,一個人信步走在青城寬廣的街上。一個大樹底下顯得很陰涼,走過去看到有休息的椅子,就坐下來,閉上眼睛。他要好好想想,自己到底錯在哪裡?
突然聽到身邊有聲音,睜開眼睛,看到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坐到他身邊。看到李彥的表情,很友好的點點頭:“年輕人,你這個年紀有什麼解不開的事,這樣愁悶?“
李彥笑笑:“老先生怎麼知道我有解不開的愁緒?”
老者笑笑:“人老了,沒什麼用,可經驗還是有的。我已經七十二歲,見的多了當然能看出來。”
老者不着急不着慌的話,帶着濃重的當地口音。李彥這是習慣,每當他出來的時候,都會問一些人,對臺灣怎麼看。今天正是思緒很亂的時候就隨口問道:“老先生是本地人嗎?”
老者搖頭說道:“不,我是泉州人,兒子到這來做工,家就搬來了。我老了,兒子孝順,和我說一個人太孤單,年紀大了,把我接來。這裡很不錯,有兒子就是好啊!”
看到老者幸福滿足的樣,李彥說道:“女兒不是也一樣嗎?”
老者搖頭說道:“不一樣,其實不是我認爲不一樣,是所有人認爲不一樣。這是天下規矩,咱就是一個布衣,能不遵守嗎?”
李彥很是震動一下,連一個普通百姓都能遵守天下規矩,自己竟然不遵守社會規則。生男生女真的一樣嗎?後世那麼先進的思想,還不是在農有重男輕女的現象?這是千年歷史的規矩,不是一個人短時間可以改變的。
其實不是老者多有學問,是李彥正在思考的時候,往往不經意的一句話,會給他很大啓發。潛藏心底久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一下想明白了。
什麼擺正自己位置,知道自己的本分,臣有臣的作用,君有君責任。一個人是不能管理天下的。幹什麼都需要時間,不是着急的事。建立一個家業是幾代人的努力,只要兒女孝心,知道努力就行,不必強求。
李彥明白了,難怪這個時代,這位老者能活七十多歲,是他有顆豁達的心。自己是不是太急於求成了?難道千年的事情,自己想幾十年就辦到?想到一點,觸及旁類很多難解之謎一下豁然開朗。站起來給老者深鞠一躬:“多謝老先生教誨。”
老者很高興,他不知道這個年輕人是誰,但是他臉上的愁苦沒有了,換上的是舒暢。感到自己幫助了別人,很是高興的說道:“我可幫不了你,是你自己幫助自己。年輕人,我從你的談話中聽得出來。你看看天邊,要來雨了,想過沒有?雨水可以讓鹽灘損失,但也能讓良田豐收。事情都是有好有壞,沒有一無是處的事,也沒有一無是處的人,這個世界還是好人多。敞開心懷,你會發現還是好人多啊?”
李彥感到一陣臉紅,這個老者是個智者,他已經聽出來李彥心裡的毛病所在。老者站起來說道:“年輕人,我要走了。記住,真心換真心,誠意換誠意,”
老者隨着話音向遠處走去,李彥沒有說什麼,而是轉身返回王府,他已經有了決定。
以後李彥儘管來到這個地方多次,可再也沒見到老者,有時李彥都懷疑是不是真有神仙來點化自己。
回到永王府就說到:“來人,通知李書同和李飛鳳前來我這裡。”
李書同不知道什麼事,和飛鳳趕緊過來,李彥沒有廢話:“書同,飛鳳,我要和麗質回長安。可能很長時間不回來,臺灣就交給你們了。以後有什麼事就往常安寫信。對於艦隊西擴的計劃,和其他人商量,我的目標是把東南半島併入大唐版圖。”
兩人吃了一驚,飛鳳說道:“怎麼突然想回長安了?”
李彥說道:“剛剛接到消息,皇后薨逝,我和麗質必須回去。”
“啊?”兩人大吃一驚,很是懷疑怎麼這麼突然。飛鳳擔心的說道:“你回去能行嗎?”
李彥搖頭:“沒事,那是麗質的母親,我們必須回去。”
李書同說道:“要是不行就捎信來,我出兵接你回來。”
李彥笑了:“沒那麼嚴重,記住你是大唐的王爺,守衛的是大唐海疆,是大唐的臣子。”
讓李書同在阿拉幹建立海軍基地,控制那裡,派出一支陸軍佔領那裡,建立州縣,派遣地方官員。同時讓飛鳳派人進入延耽那裡,正式定名爲呂宋島。反正李彥經常弄出一些奇怪的地名,已經不奇怪了,點頭答應。
李彥最後說道:“安排船,送一輛快速馬車到泉州,我走陸路,速度要快一些,從揚州到洛陽回長安。”
李書同點頭答應,趕緊去安排。李彥安排好,沒有見其他官員直接返回後宅。看到李麗質在收拾衣服,臉上還是有淚水。過去摟住她說道:“收拾他幹嘛,三年之內我們什麼衣服也穿不上,選幾套素顏色的路上穿就行。”
“我們?”李麗質有些不高興:“你還是不要回去了,我也擔心,父皇……”
李彥嚴肅的說道:“那是母后,我是女婿,皇上是老丈人,他能殺我嗎?”
李麗質奇怪的看着李彥:“你怎麼了?出去這麼一會怎麼變了?”
李彥真誠的說道:“被老婆大人教訓一頓,哪能不深刻反省,也已經知道錯誤。知錯能改就是好同志嘛”。
看李彥不像是開玩笑,也就說道:“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
李彥放開心懷:“到什麼歉?你是對的,但是以後記住,我們是夫妻,我有什麼不對,就說出來,不要不說,難道你還不如魏徵對皇上?”
聽到李彥這樣說嗎,臉上並沒有勉強的神色說道:“你真願意和我回去?”
李彥很是不高興的說道:“我和你說過假話嗎?你懷疑我的誠意?”
“不是,不是的”李麗質趕緊說道:“對不起,我不是懷疑,只是不想勉強你。”本章節由--小-說-網的友上傳,***小*說*網*免費提供閱讀";";www.---.【去掉“-”】如果你喜歡請告知身邊的朋友,謝謝!
李彥攬過來李麗質:“傻瓜,我們是夫妻啊,無論什麼都是共進退,怎麼是勉強呢?以後不許這樣想。”
李麗質趴到李彥懷裡又哭了,李彥也不管她,他怕的就是李麗質不哭,憂傷壓在心裡不是好事,這是釋放。
哭了很長時間纔在李彥的勸說下不哭了,其實真是沒什麼收拾的,以他們的條件,就是沿途全買也沒問題。李麗質收拾東西,只是她想可能很長時間回不來了。李彥不同意回去,自己單獨回去,怎麼向父皇解釋,怎麼面對那些姐妹,能不能再回來還不知道呢。
這是很着急的事,第二天,海軍戰艦從青城港前往泉州,看到青城裡的一切,李麗質真的無話可說。因爲所有戰艦全都是素旗白帆,士兵全部戴孝。這是李彥下的令,臺灣島素服一個月,大唐國母皇后仙逝,全島舉哀三天。周圍有人居住的小島全都一樣,敢不照辦,那就是發兵剿滅。
這樣隆重還是沒有過的,畢竟不是皇上駕崩。對李彥能這樣,李麗質只能是感動的流淚。可她還是有些不知道的,那就是這裡也寄託了李彥無限的哀思。
短短十幾年時間,李彥最好的兩個女人都離開了他。一個是貞觀十一年傳來噩耗,李秀寧舊病復發病逝。本來應該武德三年去世的李秀寧,多活了十七年。雖然很多人都認爲李彥要不是去臺灣,或許會救李秀寧,但李彥自己知道,他不是神仙。就連孫思邈他們都沒辦法,自己又能怎麼樣?
如今長孫無垢也不在了,她們才四十幾歲,科技,生活水平,生活習慣,自然條件都限制了人的壽命。可李彥又能做什麼?面對這樣的環境,李彥也無能爲力。他是人,不是神仙,大唐沒有出現大面積因爲災害餓死人的,已經難能可貴。
偏僻的地區,遙遠的地方,很多還是沒有開化的地方,李彥的科技和努力,也不過是京畿道,隴右道,河東道和山南道的一部分。
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接到錦兒的來信,不知道她怎麼樣了。已經五年時間過去,孩子應該不小了吧?這裡關山路遠,不是很容易通信的。有時候發出一封信,一年時間都不一定能接到回信。難怪古裝戲說離開家一走十幾年沒有音訊,就李彥和錦兒這樣的條件,都難以達到順利通信,何況普通百姓了。
泉州刺史嚇一跳,永王和王妃公主進京奔喪,這可是大事。一改常態的李彥,第一次出行是王爺的儀仗,五百臺灣折衝府番上的軍隊,三百王府侍衛,全軍戴孝,泉州刺史帶領所有大小官員列隊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