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東征西討(三)

這一次進攻薛廷陀,李彥不要那麼多兵是有原因的,因爲從這裡進入漠北作戰,路途很遠,軍隊越多,糧草越是沉重的負擔。雖然有從長安到肅州,長安到定襄這兩條快速幹道,但這時候運輸大部分是馬車,不只是人吃,牛馬也需要吃的。所以,從出發帶的糧草,到地方只能剩下三分之二就不錯了,打仗就是燒錢啊。

這些年,大唐是比較好,但也只是剛剛脫貧而已,算不上多富裕。不過加大商業和工業稅,加上礦產稅收,大唐已不再是貧困戶。如果不是嶺南、東南、臺灣、呂宋不斷有運進來的糧食和物資,李世民哪敢兩面開戰。

十月份,李世民已離開長安前往洛陽,李彥他們卻沒有快速出兵。李靖在整編軍隊,驍衛軍一直是李彥的老牌部隊,但是二十幾年過去,一些新上來的府兵,戰鬥力減弱,和其他兵一樣,連原來周景龍和孟厚也早已致仕,所以根本和其他十六衛沒什麼區別。

李彥要驍衛軍也不過就是對這個名字親切而已,如今平陽公主不在了,柴紹也於李秀寧死後第二年重病去世。由於李彥的出現,兩個人算是走完了一生。

對此,李彥只能是心中感嘆,這些從歷史上留下一筆的重要人物,在李彥的注視下離去,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凌煙閣已建成,上面的二十四位功臣,如今已好多都去了。讓李彥知道的時候,心中很有感慨。那是去年的時候建立的,按着房玄齡提出,應該有李彥一個位置,但被李彥拒絕了。

其實李彥功勞確實不小,也很多人不反對,但李彥一句話,讓所有人都稱讚和佩服。李彥告訴李世民,他不是遵守道義的人,也沒有爲大唐的奠基做什麼貢獻,以他的資歷是不應該登上凌煙閣的。如果李彥上去,那些和他一樣爲大唐做出貢獻的人呢?那不是太多了?

李世民表示同意,其實李世民心中多少有對李彥的不滿和提防,只有他自己知道。

從內心深處,李彥並不是認爲自己功勞不夠,他是隨李世民進長安的,雖然沒有參加晉陽起兵,但李世民的一系列大事,李彥都參與了,特別是玄武門之變,李彥可是保全了李世民全家。

就這一個功勞就無人能比。但他明白,歷史已讓自己弄得面目全非,按着後世的推論歷史,他在某一個點上改變,那麼他後面的歷史就將全部消失,會形成一個新的歷史,即使穿越者再回去,也不會認識那段歷史。

按時間空間定律,其實在李彥做出足以改變歷史的事情時候,後面他來的那段歷史已不再是李彥來時的歷史。即使李彥再穿越回去,也是他回到了未來。那就是他進入大唐的時候,已變成了大唐的人,從那一刻起,他不再是原來那個時空的人。

這是時間理論,因爲時間是永恆的,也可以說是一維的,但空間是三維立體的,李彥的影響多大也就註定了他會改變多大範圍的歷史。當他足以影響世界的時候,那麼全世界的歷史也會隨之變化。

所以,李彥不想改變大唐,他認爲只要李世民不變,大唐歷史就會走下去,中國就會按着唐宋元明清的歷史發展,但是不是李彥想的那樣,他就不知道了,好看的小說:。

其實,這些也是李彥自己研究後得出的結論,到底是不是,李彥永遠也不會知道,只是心裡抱着那一絲希望,讓他從來沒想過奪取李世民的天下。儘管他在極度不滿的時候也動過推翻李世民的想法,但最後還是放棄。對未來一切的不可預知,讓李彥十分小心,儘可能不去做大的變動。他經歷的很多事還是能看出來,很多事物已不再按着李彥知道的方向發展。

起碼,李錦兒的出現,完全是改變了西域的發展,吐蕃被滅了,西突厥也提前被滅,但吐谷渾卻比歷史中多延續了好幾年。如今薛廷陀是不是歷史上在貞觀十八年被滅的,李彥根本不知道。

這些源於他對原來歷史的不瞭解,其實,確實李世民沒有變,歷史就會按着他原來的軌道前進。歷史上,薛廷陀確實是在貞觀十九年到貞觀二十年之間被滅的。但那是征伐高句麗之後,可歷史還是出現了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滅薛延陀之戰提前了,和李世民征伐高句麗同時進行。

李彥並不精通曆史,如果精通,他會知道,既然李世民沒有變,那他征伐高句麗就會走與原來歷史一樣的道路。如果知道,可能歷史變化更大,但李彥不知道。所以,他和李靖領兵進攻薛廷陀。李世民進行對高句麗戰鬥,還會是原來的樣子。

以大唐現在的國力和軍力,李彥相信不應該像原來那樣,應該更容易一些,所以,他不再管李世民的征伐高句麗,而是一心準備自己的事情。李靖雖然老了,但他的能力卻沒有減少,相反,用兵更加老練。

和李彥研究後,李彥才知道,李世民進行這次作戰,對高句麗用的不是府兵,竟然是募兵,採取自願參戰的原則。十萬大軍是自願軍,並非是十六衛的府兵,所以才大方的對李彥說需要多少人,他給李彥。

但李彥沒多要,只是要了左右驍衛,這一來,只是兩個衛的兵力,共計一萬人。因爲是調府兵,從全國各地向北集結,要比李世民慢的多。對於用兵,經驗豐富的李靖在李世民前往洛陽的時候,他也離開長安,前往夏州,準備在那裡集中兵力,集結作戰物資。

薛廷陀佔據了東突厥的地方,主力在渃真水一帶,而他的牙帳在原來頡利可汗的牙帳,陰山以北,也就是磧口一帶。李靖決定從定襄集中兵力,進入夏州,也就是原來的朔方城,再向前,從朔州可直接進攻渃真水,擊潰他主力之後,直接進攻磧口,再來一次滅突厥的戰鬥。

對這個計劃,李彥沒有反對,對於用兵之道,李靖超過李彥太多,他不過是仗着知道很多後世的戰法而已。單論古代用兵,李彥根本不行,所以,他把總管的位置讓給李靖,自己還當好自己的參謀就行。

李靖先期離開,李彥並沒有走,一來,他通過李麗質在準備一些物資,二來,他還有些事情要處理。

按李世民要求,李治留下監國。但他並不在長安,而是要求李治前往洛陽隨駕。當李世民宣佈的時候,李治臉上的不情願,李彥能看出來。因爲什麼,李彥也知道,畢竟他偷聽了李治和武媚娘兩個人的談話。

除了說李治沒出息以外,李彥想解決兩個人的事情。其實,李治一朝,武則天並沒有篡權,只是李治身體不好開始,武則天逐步掌握權力。當她的兒子上來之後,帝后之爭越來越厲害。爲了自己說了算,武則天連着把三個兒子全廢了,最後才自己稱帝。

如果他的兒子表現的強一些,武則天未必能篡權。對武則天的治國才能,李彥還是承認的,也是後來歷史學家不得不承認的。只能在她個人生活作風上,大肆貶低她。

所以,李彥決定找來兩個人談一下,有自己監督,有周圍龐大的力量,武則天如果明智,她可以協助李治治國,但不能篡權。這也是李彥的小心思,他想利用武則天的能力。

起碼李彥看過的書中知道,武則天開文武兩科科舉,同時,大力打擊世家,重視商業和農業,對外強調用兵,取得平定西域和吐蕃的軍事勝利,也成功滅掉高句麗,如果沒有武則天,李治那性格未必有永徽之治,。對於武則天能否篡權,能不能還政於李唐,李彥根本不考慮,只要有自己在,這些都不成問題。

這種心思也是因爲李彥不想徹底改變歷史的心理作怪。這次自己接過來進攻薛廷陀,也是想讓錦兒好好發展她的新漢國,不要和大唐爭,以她新漢國現有的領土,那幾百萬人口,連一千萬都沒有,給她再多的地方也沒用。

貞觀十八年,大唐人口已突破四千萬,如果把李泰、李承乾、李書同的人口都算上,大唐人口總數已接近五千萬,這不是錦兒能比的。

既然這樣,她還不如好好發展,然後向西、向南和阿拉伯搶奪中東地區。那是後世石油產出的地方,李彥是決不想給阿拉伯,現在的大食人。

他們根本沒那能力,弄得後世中東地區戰火不斷,一個個小國不大,沒能力保護那些地方,既然有先知先覺的頭腦,沒理由不向那裡擴張。

所以,李彥讓李泰向印度方向擴展,搶佔印度。李承乾向印尼方向發展,控制印度尼西亞,李書同向新加坡、馬來西亞進攻,控制那裡。如今和竇彪達成協議,讓他把彌勒教的人向那裡集結,其實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澳洲。

上那裡去建立一個大夏國也不錯,西有錦兒的大漢,中有大唐,東再有大夏,那纔是真正的華夏天地。對於李彥如此安排,竇彪是感激涕零,發誓堅決聽李彥的。

經過了嚴密的思考和算計安排之後,李彥讓李靖帶人先去夏州,自己暫緩前去,要把這些事情安排好。再說,這是初秋了,向北已經開始冷了,本來應該是明年春天作戰,但李彥想來個出其不意,發動一場冬季作戰,和上次滅掉東突厥一樣。

李靖歷來是用奇兵的,也同意這個方案。李彥知道,用不了多長時間,李治也會去洛陽,隨李世民出征過黃河,所以不再耽誤,讓王恆進東宮,通知李治來他的永王府。

李治確實很害怕,他不知道李彥怎麼發現的,但李彥警告過他,想當太子,就不要接觸武才人。但自己太喜歡她了,在自己登上太子之位過程中也幫了自己不少忙,還成功打掉了韋貴妃她們。爲此,還得到父皇的誇獎,讓兩個人更分不開了。

可御書房李彥那一眼,讓他心驚膽戰了好幾天。但李彥彷彿忘了,專心忙自己的事,讓李治安心不少。過幾天自己就去洛陽了,聽說過完年,李彥也要去夏州。

可聽說李彥找他,嚇得沒主意了。對王恆說:“你先回去稟報永王,我有點事處理,隨後過去。”

王恆點頭答應,返回永王府。無論怎麼說,李治是太子,一人之下,所有人之上。也就是永王,其他就算一朝宰相見了李治也得恭敬的施禮。自己的王爺有這麼大權力,連太子都小心翼翼的,讓王恆特得意。

他如果進宮裡,連後宮第一人趙坤都十分客氣,那些後宮妃子都不敢惹自己,因爲王恆還有一個後臺,那就是代替了皇后位置的長樂公主。

身上越來越有她母親風範的李麗質,雖然是女兒,卻把持了李世民的後宮,最爲嚴重的是,她掌握着皇家產業,對此,李世民十分不滿,自己朝裡朝外到後宮,成李彥兩口子說了算。

但有長樂在,和皇后當年一樣,後宮從來不出事,一切平穩。麗質也大了,懂事很多,再也不像以前,對父皇找其他女人也不那麼反感,畢竟皇后已死多年。自作主張的李麗質比皇后還霸道,過一段時間就給李世民的後宮換人,沒有被臨幸的,年紀大一些的就派遣出宮,也爲李世民找來一些年輕貌美的。這讓李世民很貼心,也樂不得不管這些。

大唐出現一個奇怪現象,後宮不是皇后和妃子說了算,是已出嫁的公主說了算。但李彥一直是一個人,現在不能走路了,也只有一個侍女侍候,讓李世民很欣慰。

李治在這樣的情況下,哪能不害怕李彥夫婦?他真擔心自己有一天登基也是姐姐說了算,那可怎麼辦?對自己,長樂更厲害,父皇怎麼說也是父親,可自己是弟弟啊,他打發走王恆就跑了出來,趕緊找武媚娘,其他書友正在看:。

武媚娘沒什麼事,她是一個才人,地位很低的。可無論她表現的多好也沒用,貞觀十四年進宮,如今已過去四年了,自己一直在李世民身邊,但卻沒有被李世民召喚過侍候,這讓她如何能安心?有頭腦,有心計的她看準了李治。

果然投資投對了,有太子罩着,她地位大不一樣,特別是幫助李彥,讓她很是威風了一段時間。可李彥飄忽不定,又連續去吐蕃,也不長在宮裡。再後來,皇上說後宮調查不用李彥,這時候,武媚孃的頭腦顯示出來,向李世民推薦,由太子負責。

這樣,兩個人幾乎公開在一起也沒人說什麼。也就是這段時間,讓武媚娘喜歡上李治,因爲在李治面前,她完全是高高在上的感覺。有李彥,李治的話,武家也一步登天,兩個哥哥除了溜鬚,哪敢說一個不字。可是,沒有李彥,她出宮的機會很少。

這幾天,她也很期待,畢竟李世民走了。今天正算計李治什麼時候來呢,就看見李治從外面進來。本來很高興的迎上去,但李治並沒有像以往那樣,過來摟着她又親又摸的。有些奇怪:“九郎,你怎麼了?”

李治說道:“剛纔永王傳話,讓我去永王府,我有些擔心。”

武媚娘笑了:“你是太子,他是王爺,你怕他幹什麼?”

李治說道:“我不是和你說了,那天他看我嗎?我擔心,他是不是知道了什麼?”[薌-忖-暁-説-網]的網友上傳,薌`忖`暁`説`網免費提供閱讀,如果你喜歡請告知身邊的朋友,謝謝!

武媚娘搖搖頭:“不可能,如果他知道,不可能不和皇上說。再說,這樣的事,他怎麼會知道?你這樣擔心,反而讓他看出來。”

李治也就是心裡沒底,有點做賊心虛,聽武媚娘這樣說:“那我就放心了。”

他一放心了,立即開始不老實起來,武媚娘一邊躲一邊說:“不是永王找你嗎?你還不快去?”

李治說道:“沒事,我怎麼說也是太子,我說有點事處理,一會兒再去。過幾天我就要去洛陽,這一去恐怕很長時間見不到你了。”

武媚娘也不大,二十幾歲,無論她歷史上多強硬,那畢竟是後來,此時還是一個女人,也有些不捨的摟着李治:“九郎小心一些。”

李治說道:“沒事,我是留下來監國,並不是上前線,當然沒什麼危險。”

武媚娘說道:“這對你是一次考驗的機會,好好把握,皇上一定留下輔佐的大臣,多聽他們的意見,我不在了,你要多學會動腦子,如果這一次給你父皇留下好印象,你的地位就牢不可破。”

對這點,李治並不擔心,畢竟其他的哥哥弟弟都是其他嬪妃生的,兩個嫡親哥哥,一個在海外,一個在東南,是威脅不到自己的。但還是點頭說道:“我知道了。”

武媚娘說道:“你見到永王,可千萬別承認,說什麼也不能承認,小心他詐你。連皇上都忌憚他,你根本不是對手。記住一點,你是太子,他不能把你怎麼樣。”

李治點點頭,嘆口氣:“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

武媚娘也有些黯然,她知道,除非李世民死了,可是,即便李世民死,以自己的身份就能留在李治身邊嗎?她還真要好好想一想,如何能跟着李治。爲了在李世民死之後不被遣送出去,那只有被皇上臨幸過,可那樣,自己又怎麼能跟李治呢?再說,李世民也從來不招幸自己。留下武媚娘在那裡想,李治離開皇宮,前往永王府。

第20章 強行徵收第325章 惡習難改(一)第73章 差點成爲醫生第44章 李淵的虛僞第290章 逃亡(三)第226章 皇家騎士團(三)第81章 上朝(一)第125章 主政河東(二)第274章 逍遙王爺(一)第206章 吉兒失蹤第181章 復仇(二)第115章 滅樑之戰(四)第376章 震聾發聵第211章 超然地位第185章 男扮女裝第296章 爭鋒(一)第423章 漢唐天下(四)第228章 初露鋒芒(一)第142章 風雲長安(十)第371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三)第370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二)第48章 這就結束啦第170章 截殺第377章 妻諫第105章 威逼利誘(二)第330章 流放嶺南第23章 搬空洛南(二)第349章 難解危局(一)第258章 借題發揮(一)第350章 難解危局(二)第85章 失控第223章 兄妹情(三)第220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六)第340章 風雨同舟(三)第4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257章 皇家威儀(三)第421章 漢唐天下(二)第357章 再入朝堂(一)第331章 危險分子第39章 李家兄妹第140章 風雲長安(八)第11章 嘴快的壞處第75章 謊話第305章 在經濟上打擊(二)第52章 銷售方式第144章 人心(一)第383章 和親(二)第51章 定居長安(二)第428章 漢唐天下(九)第421章 漢唐天下(二)第202章 被衆人算計第280章 打黑不掃黃(四)第388章 慾望第215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一)第186章 輕鬆被識破第133章 風雲長安(一)第1章 今夕是何年第201章 氣急敗壞第195章 歷史真相(六)第221章 兄妹情(一)第396章 天下戰略(四)第326章 惡習難改(二)第83章 名劍風流第352章 政治權謀第79章 避禍第130章 不明就裡第138章 風雲長安(六)第259章 借題發揮(二)第270章 短視第188章 進入秦王府(二)第182章 復仇(三)第170章 截殺第328章 直言犯柬(一)第55章 家事(一)第81章 上朝(一)第130章 不明就裡第136章 風雲長安(四)第61章 借題發揮第57章 灑淚分別第325章 惡習難改(一)第108章 榮譽獎勵第382章 和親(一)第137章 風雲長安(五)第201章 氣急敗壞第128章 暗流涌動(二)第181章 復仇(二)第278章 打黑不掃黃(二)第15章 平陽公主第19章 被迫捆上戰車第357章 再入朝堂(一)第371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三)第372章 帝王心第393章 天下戰略(一)第287章 千里追蹤(五)第138章 風雲長安(六)第78章 越軌了第385章 和親(四)第437章 東征西討(三)第292章 再現蹤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