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追隨

餘額不足

李承乾忙着向太宗請纓的同時,杜睿也回到了家中,他不知道這般鼓動李承乾隨軍北伐,究竟是對,還是錯,李承乾性格仁弱,史書上對他的評價是,無帝王之資。對此杜睿卻不敢苟同,李承乾確實過於寬厚仁慈了些,甚至有些懦弱,但是要說完全沒有帝王的資質,則偏頗了些。

至少李承乾和太宗的其他子嗣相比,無論是無情無義的魏王李泰,性冷寡恩的蜀王李恪,還是將來那個一手將大唐天下送給了自家老婆的晉王李治,李承乾無疑算得上有長君之風,杜睿相信,如果這樣一個人能坐上帝位的話,無論對延續貞觀之治的治國方略,還是對大唐天下來說,都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少爺!起風了,您還是回房去吧!”杜睿正站在房門前的迴廊沉思着,突然身後有人說道。

杜睿回身看去,見來的正是寶釵,也不知她在自己的身後站了多長時間,一張小臉都被凍得通紅。

杜睿見狀笑道:“快回房去吧!我想一個人安靜一下!”

寶釵沒動,靈動的大眼睛閃了閃,反而問道:“少爺在想什麼?”

杜睿聞言,還真不知道該如何說,他心裡想的是大唐天下,這種事和一個丫頭怎麼開口,要是傳到有心之人的耳中,恐怕還要給他按上一個心懷窺伺的罪名。

寶釵見杜睿不說話,突然笑道:“既然少爺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那麼幹脆就不要想了,去做不就好了嗎?何苦要費神,惹的自家頭疼。”

杜睿聞言,心中不禁一奇,看着寶釵一副言之確切的模樣,笑了起來,道:“對!管他如何,去做就是了,寶釵,我還真要謝謝你,你這纔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寶釵被杜睿誇得有些臉紅,低頭道:“奴婢一個下人,有什麼見識,少爺不要說笑了!”

杜睿見寶釵一副嬌喜的模樣,剛想要伸手去默默寶釵的小腦袋,卻猛地想到,自己此時也不過是個十歲的孩童,訕訕的垂下手,道:“寶釵!你去把三位姨娘,還有仲叔們全都叫來我書房。”

杜睿方纔的小動作,寶釵也看在眼裡,見杜睿微微擡起的手,最終又垂下了,心中不禁有些失望,也有些羞怯,聽了杜睿的話,連忙應了一聲便去了。

杜睿走進書房,裡面到處都是堆積成山的書稿,這些都是他準備要用來抄寫《資治通鑑》的,杜睿前世雖然熟讀二十四史,但是畢竟精力有限,想要倒背如流,卻也不可能,《資治通鑑》的大半他都記得,但也有些疏漏處,況且司馬光版的《資治通鑑》當中,有那麼多惹人爭議的地方,杜睿想要做的是盡善盡美,所以在抄書之餘,不但要查閱大量的史料,還要對已經成稿的紀,不斷潤色,數易其稿,結果便是開始這個大工程數個月了,結果卻連《周紀》的一篇都沒定稿。

杜睿正忙着整理書房中的文獻,馬氏等女和杜仲便到了,此時已近亥時,馬氏等人已經睡下了,卻被寶釵叫起,想來是有要事,也不敢怠慢,梳洗一番便來了。

“幾位姨娘,仲叔,都坐吧!”杜睿等幾女都坐下之後,對馬氏道,“姨娘,這麼晚了,還要打攪姨娘休息,是杜睿的過錯!”

馬氏見杜睿今日的神情與往日不同,格外的嚴肅,也知道有事發生,便道:“三郎!不妨的,有何事竟這般倉促?”

杜睿沉吟片刻道:“姨娘平日裡最有見識,睿如今要離家一段時間,家裡的事,還需姨娘多加照料。”

馬氏聽杜睿居然要走,心中不免一驚,也不知發生了何事,況且這段時間,杜睿時常便要離家三五日,之前卻也不曾名言,卻不知爲何今日卻要將她們叫來囑託。

“三郎,發生了何事?爲何不明言!?”

杜睿苦笑道:“實是不能明言,姨娘只要緊記,萬事多於仲叔商量就是,有醉長安在,想來今後生計也不成問題,三位姨娘,蓮兒和諸位妹妹年歲還小,今後還需三位姨娘多加照料纔是!”

馬氏聽杜睿這般說,不禁大驚失色,道:“三郎!此行可是有危險!?”

杜睿沒有明言,只是說:“姨娘只要牢記我的話就是了!仲叔!家中事,還要您多費心了!”

杜仲知道杜睿有大事要做,也不多問,只是道:“老僕只望少爺能多加保重就是,家中事,老僕自會料理!”

馬氏急道:“三郎!你既不說,妾身便也不多問了,只是這家中還指望着你,千萬不要讓自己涉險!”

杜睿點頭道:“姨娘放心,睿記下了!”

次日清晨,杜睿收拾好行囊,便出了門。

“少爺怎能不帶着我!”

杜睿一驚,擡眼看去,見一旁閃出一人,正是杜平生,此時他肩上也揹着一個包袱,手裡還拿着杜睿使人給他打造的長槍,杜平生雖然武藝未成,但卻頗爲力大,年方十歲,便能將一條百十斤重的長槍舞的虎虎生風,再加上這幾個月杜睿的指點,十幾個大人也不是他的對手。

杜睿看着杜平生,隨即就明白了,肯定是杜仲不放心自己,便讓杜平生和自己同去,想着,便笑道:“你既然要去,跟着來就是了!”

杜平生呵呵一笑,伸手接過杜睿的行囊背在肩上,跟在杜睿的身後,便朝着城門的方向走去。

長安城十里亭處,李承乾正在與前來送行的朝中諸位大臣,蜀王李恪,魏王李泰,齊王李佑,以及幾個長成的公主話別,今日便是長孫皇后也破例出宮了,長子要隨軍北伐,她的心裡怎麼也放不下,雖然知道此行對穩固李承乾的儲位大有益處,然作爲一個母親,她心中此刻更多的還是擔心。

“乾兒!此行風霜勞苦,你可要照顧好自己,還有你自小便生在宮中,臨陣對敵這還是頭一遭,千萬不可逞強,讓母后擔心!”

李承乾看着長孫皇后和衆多弟妹,道:“兒臣省得了,母后也要多多保重,兒臣此去一定給母后,給大唐皇室爭光。”

一旁的李恪和李泰聞言,雖然面色不動,但心中確實嗤之以鼻,他們這個大哥是什麼人,他們做弟弟的最清楚不過了,自打生下來,就是錦衣玉食,像他這樣不要說兩軍陣前爭鋒,便是聽到喊殺聲恐怕都要尿了褲子,或許在他們的心中,更希望的就是突厥人的彎刀能更鋒利一些,最好能在李承乾的脖子上劃一刀纔好。

安康公主和李承乾不是一奶同胞,但自小便被長孫皇后撫養,與李承乾的感情甚爲親厚,此時李承乾要隨軍遠征,她的心中最爲不捨,走上前,拉着李承乾的手道:“太子哥哥!千萬要平平安安的回來,到時安康還和你一同去找那杜承明聽猴子的故事!”

李承乾的妹妹雖然不少,親妹妹也有兩個,但是長樂公主自小性子便溫婉,對誰都不大親近,城陽公主年紀還小也玩兒不到一塊,只有安康公主,和他關係最好,見狀心中也是不捨,道:“安康妹妹!杜承明是我摯友,再去他那邊,可不要耍性子,知道嗎?”

安康公主眼中含淚,連連點頭。

李承乾笑了一下,對着諸位大臣,弟妹一拱手,接着又跪倒在長孫皇后面前,磕了三個頭,起身道:“母后保重,兒臣去了!”

李承乾說完便翻身上馬,帶着恆連,以及東宮六率策馬揚鞭而去,他首先要去終南山與飛虎軍匯合,如今的飛虎軍與此前也是大不相同,侯君集爲了保護這個未來女婿,將自己練的那支飛虎軍也交到了李承乾的手中,如今兩支飛虎軍加在一起也有了四千餘人。

剛走了不到五里,李承乾突然見到路旁站着一個熟悉的身影,定睛一看,卻是杜睿。

李承乾揮手讓衆人停下,翻身下馬,走到了杜睿的身邊,驚異道:“承明!你如何會在這裡!?”

杜睿笑道:“小弟爲何不能來!殿下此行是小弟鼓動的,哪有兄長上陣殺敵,小弟卻在後面裹足不前的道理。”

李承乾聞言,心中大是感動,那些個親弟弟們,一個個瞄着的全都是他的儲位,反倒是無意中結識的杜睿對他的感情真摯。

“承明!這可是去打仗,孤實在是不想你出危險!”

杜睿笑道:“這些小弟自然知道,小弟此來不爲別的,只是來幫一個朋友而已!”

李承乾聞言,不大爲感慨,道:“承明如此待我,他日我必不相負!只是你家中尚有幼妹需要照料,此行若是稍有不測,該當如何是好!”

杜睿道:“家中事自然已經安排了,殿下無需多言,殿下待小弟至誠,小弟無以爲報,唯有誓死追隨一徒!”

李承乾知道杜睿主意已定,回身道:“去牽兩匹快馬來!”

衆人翻身上馬,奔馳而去,管道上只留下了滾滾煙塵。

第86章 長孫皇后第3章 大唐武裝第44章 勇猛無敵第24章 喋血城頭第7章 耿臣第41章 吐蕃大亂第1章 東海揚波第47章 兵進吐蕃第40章 亂國之人第37章 截擊第55章 武氏受難第35章 有教無類第三十七章第65章 教訓淫僧第75章 何爲佛第1章 洗牌(上)第七十四章第五十八章第1章 我們回家了第十章第70章 蘇烈第32章 危局第13章 皇帝第18章 身後事第44章 大刀闊斧第46章 英雄還是罪人第52章 諫太宗十思疏第8章 局第63章 諸子第54章 三站而下第9章 意外來客第十三章第44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14章 抉擇第43章 兵臨石堡城第五十六章第48章 罪惡源泉第93章 宴前挑釁第五十三章第13章 太子遇刺第四十八章第15章 雕蟲小技第16章 禽獸不如第三十章第5章 兄妹情深第66章 葉齊德第67章 三國博弈第58章 追求你的幸福去吧第23章 公理和強權第55章 武氏受難第15章 古非洲第二十三章第15章 是非功過第五章第31章 四方雲動第34章 偷襲和龍第3章 遠行歸來第9章 意外來客第57章 趁機發難第8章 怒極第12章 澳洲道第64章 大海戰第65章 大獲全勝第47章 故人第75章 私塾先生第40章 亂國之人第24章 喋血城頭第四十九章第十九章第34章 懲戒第四十五章第39章 血戰七寶山第3章 勸誡第十一章第49章 魏王李泰第二十七章第37章 新澳洲第39章 聖駕臨門第四十一章第27章 綏州戰事第36章 逃出生天第2章 洗牌(下)第37章 杜府四春第23章 新大陸第七章第60章 滿則溢第三十四章第77章 生子當如杜承明第40章 亂國之人第45章 飛渡第94章 勇能搏虎第十四章第三十六章第4章 財政預算爲哪般?第95章 急症第33章 戰前第18章 貴客來訪第16章 禽獸不如第27章 契丹窘迫第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