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二十三年末,出征的各路大軍都相繼傳來捷報,天竺道的大軍已經將各天竺國攻滅,盡俘其王,韓威送回來的奏報中稱,這是他所經歷過最好打的戰事,也見證了一些不可思議的“奇蹟”:天竺的軍隊在我大軍火炮或者手雷爆炸聲響起來的時候,幾乎都是一鬨而散,爭先逃命的,有幾城所有的守軍在我火炮攻城時候,全部都抱着頭趴在地上,不敢動彈,直到我大軍登城了,也沒有人敢起來,盡被我大軍俘虜;有一位天竺王被俘時候,身邊竟然沒有一名衛兵,都跑光了…
這些征戰中遇到的佚事都成爲了笑談,也成了軍中將士吹牛的資本。
戰事進展順利,大量的天竺貴族及倒黴的各天竺王都被我大軍俘虜,這些被俘的天竺王及各天竺國內的貴族,正在押解往長安而來。
諸詔的蠻人們在蘇定芳所領的大軍打擊下,連續的慘敗,在蘇定芳鐵腕的政策下,大量被俘的蠻人貴族及頭人們被殺,抵抗的軍士在被俘後被坑殺,血腥的殺戮徹底摧毀了蠻人的鬥志,剩餘的那些蠻人頭人們相繼投降,蘇定芳所領的大軍已經攻佔了大和城,正準備攻擊還在最後頑抗的南詔殘部。
安南道的大軍也已經將真臘攻滅,俘其王,真臘附近的隋和羅、隋羅鉢底、羅剎等大小國迫於我大唐的壓力,懼我大軍臨其境,國人遭戮,其王帶着大部國內的大臣,來到李道宗所領的安南道行軍部,遞交奏本,通過我出征的大軍將領向大唐皇帝表示,願內附歸唐,並表示可以爲我大軍繼續的征戰提供糧草等物資的供給,其國內軍隊願聽從於大唐主將的指揮。
各地的戰報雪片般飛往長安,都是大捷的消息。我幾路大軍戰事進展都如此的順利,這也讓臥病在牀的李世民心情大悅,身上的病症竟然好了很多,在兩個多月未臨朝得事後,再次親自主持朝事,得意洋洋地向大臣們通報了這些戰果,並宣佈大赦天下,同時對各領軍的將領發佈獎賞的命令,並令大軍繼續征戰,將那一塊地方上所有的反抗力量消滅。
接着,李世民綜合戰報上所報告的情況,在李業詡等人的提議下,與羣臣們朝議後,於貞觀二十四年初下發詔令,在南方所攻佔之地上設立安南大都護府,其轄地爲原天竺各國、諸詔蠻人地、林邑、真臘、羅剎等原交州西、南方向地,治所設在波未城,將波未城改爲南州,在南州築城駐軍守衛,以李道宗領安南大都護職,執失思力、樑建方爲副大都護,下轄安南、大理、文單、絡伽、中南、南州、愛州等七個都督府,八十九州,四百七十個縣,暫以一些領軍將領任都督職,以一些歸降的當地官員任刺史、令職,並加緊調遣官員,往這些新佔的地方而去,配合我大軍,恢復當地的秩序和生產,安撫百姓。
南方大部地帶都納入大唐治下,但因這些原本大唐疆域之外的南方地勢過大,還有諸多地方還未被我大唐軍隊攻佔,李道宗等諸將繼續率領大唐軍隊在進行未了的戰事。
因滇池道行軍部下所負的使命已經基本完成,戰事告一段落,滇池道行軍大總管蘇定芳上表請求回長安爲李靖守孝,李世民也允其回京,將其所領軍的事務交由樑建方執掌。
隨即兵部尚書李業詡奉皇帝詔令發兵軍令,在嶺南道及安南大都護府內組建大唐的第十五、十六、十七衛軍,分別以李道彥、樑建方及執失思力兼領大將軍。
貞觀二十五年初,南方的戰事基本結束,在此次征戰中,我大唐軍隊強大的戰力發揮到了極致,所向披靡,沒有遭遇到一次敗仗,隨着時間的往後推移,大唐軍隊的威名在這片大陸上進一步傳播,大唐軍隊行進到處,當地官員和守將基本都選擇了投降,一些較遠地方的酋長或者王都送來請求內附的奏表,李世民也一一批覆同意,在這些我軍隊還暫時無法抵達的地方設置羈縻府州,依然由當地人治理。
戰事平息一段時間後,一部大唐軍隊在契苾何力率領下北歸回長安,在嶺南道組建的大唐第十五衛軍開進安南大都府境內,以軍隊輪換的方式加強安南大都護府境內的軍事力量,一些戰略要力都留駐有軍隊,並修築城池守衛。
按目前的狀況來看,安南大都護治下的地域成爲大唐幾個大都護府內最大的,大量的州縣設立起來,大批的漢人官員到任及漢家百姓移民到南方,這些舉措大大地加強安南大都護府治內漢人的力量,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慢慢地穩定了被佔之地的治安情況,雖然不時有規模不定的叛亂髮生,但很快就平息了。
因爲安南大都護境內常年氣溫偏高,非常適合水稻的種植,水稻的種植進一進推廣,所駐的軍隊也開始逐步實施軍事屯田。
自貞觀三年李靖率部開始反擊突厥的入侵,經過二十許年的征戰,那些原本盤居在大唐周邊的敵對勢力逐步被瓦解和消滅,大量的領土被置於大唐的實際統治下,大唐的疆域達到了空前的地步,放眼我大唐周邊,已經沒有多少地方不臣屬我大唐治下,朝臣們在貞觀二十五年新年朝會上,以“天下已經歸唐”這樣的話來形容現在的局勢,只是兵部尚書李業詡批駁了這一診斷,說天下還有許多地方還未臣服於多唐治下,以“天下歸唐”來形容目前的情況,還爲時過早。
話雖然如此說,但朝臣們都知道,如今我大唐疆域的面積已經是非常的大了,東西和南北之長都有萬餘里之遙,即使以騎馬行之,從東到西,或者從北到南,一年都不一定能抵達,這絕對是前無古人之舉。
也是在這一年,由太子李承乾主持的賦稅改革正式啓動,皇家、世家、官紳皆需納稅,百姓的賦稅下調,因交稅比例並不高,世家在經過一陣徒勞的抗爭後,也都只得接受下來。
科舉制度在多年的施行後,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大量的官學辦起來,因官學收費低廉,寒門子弟基本都可以入學,這也使得民間識字人口大幅地增長,一批飽學之士有機會通過科舉被朝廷選拔,“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爲許多讀書人相互激勵的話語。
只是到了這年,李世民的身體每況愈下。
貞觀二十五年三月後,李世民的病情進一步加重,已經無法起身,長孫皇后也整日服侍在身邊,寸步不離,爲李世民端水送藥,太子李承乾也日夜守護在李世民前面,責令太醫署的太醫們一定要醫治好皇帝的病。孫思邈也多次被召進宮,只是李世民已經病入膏肓,太醫們束手無策,孫思邈也是一籌莫展。
在拖延了兩個月後,李世民病情急劇惡化,五月十九日,這位打造了強盛大唐帝國的一代名君在避暑地翠微宮含風殿去逝,享受五十三歲。
因李世民在位的這二十五年,大唐國力空前的強大,人口大幅度地增長,農業、商業迅速發展,國庫殷實,百姓富足,對外戰爭無往不勝,四夷臣服,被一些好學之士冠之以貞“貞觀盛世,”並稱之貞觀盛世比之漢時候的“文景之治,”不知要強上幾倍。
李世民在臨終前擬遺詔,以國事託付李世績和李業詡,令其輔佐太子李承乾,以李世績爲尚書左僕射,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三品,以李業詡爲兵部尚書兼領檢校吏部尚書,太子太傅,並同中書門下三品,以太子左庶子于志寧爲侍中,檢校刑部尚書高季甫爲中書令,張行成爲兼侍中。
李世民駕崩七日後,太子率羣臣護送着李世民的靈柩返回長安。
貞觀二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百官聚集在太極殿內,朝廷正式發佈了李世民的喪告,李世績當着百官的面宣讀了李世民的遺詔,太子李承乾即位,軍國大事,不可停闕;平常細務,委之有司。
李世民病逝的消息傳出後,一時間,舉國皆哀,大量的官宦和百姓知道皇帝駕崩的消息後,都忍不住痛哭失聲。
對老百姓而言,能給他們帶來安樂生活的皇帝,那就是好皇帝,好皇帝死了,自是感覺到悲痛的,他們唯一擔心的是,繼位皇帝會不會延續貞觀遺風。
六月初一,李承乾在太極宮正式繼位,成爲大唐的第三位皇帝,並宣佈大赦天下,罷諸地兵事。
李承乾即位後,立長子李象爲太子,以李績爲尚書左僕射,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子太師,兼檢校中書令;李業詡爲檢校尚書右僕射,兼領兵部尚書、檢校吏部尚書,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子太傅;于志寧爲侍中,兼太子少師,高季甫爲中書令,兼太子少保,張行成爲兼侍中並領太子少傅職,高士廉子高履行爲戶部尚書並守禮部尚書職,召回李道宗任禮部尚書職,侯君集也被複起,領檢校刑部尚書職,軍器監大匠閻立德爲工部尚書,宇文節爲黃門侍郎,柳奭爲中書侍郎,參預朝政,蘇定芳爲大唐軍事學院祭酒,閻立本爲軍器監大匠。
李世績因避李世民的諱,在李世民去逝後,改名爲李績。
一大通的官員任命下來,諸部的主官都已經到位。雖然李世民在去逝給大唐帶來了不小的震動,但因有衆官員兢兢業業忠於職守地行使着他們的使命,大唐的國家機器還是照樣在有序地運轉着。
八月底,在停靈三個月後,李世民正式下葬於昭陵,諡號文武大聖,廟號太宗,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等歸附的胡將請求自殺殉葬,李承乾以李世民遺詔示,不允,只是命人刻這些歸附的胡將雕像,列於昭陵北司馬門兩側!
李世民去逝後,晉州發生地震,死五千人,長安自五月開始後,持續了三個月的連綿陰雨,直到李世民下葬後,天才放晴!
大地爲之震動,山河嗚咽!
長孫皇后因李世民的去逝,飽受打擊,身體日漸差,並拒絕服藥,也終於在同一年的十一月於立政殿去逝,剛剛即位的李承乾再次大赦天下,將其母親封諡號爲“文德皇后”,與李世民一道葬於昭陵。
第二年,李承乾發佈詔令,改年號爲永貞,以示永續貞觀之道之意。
南方諸軍在因李世民去逝罷兵事一年後,繼續掃蕩那些反叛的部落,滅驃國、彌國、直塘、羅谷哥等國,並將其國王掠回長安,李承乾下詔,在新置地上設立州縣,派官員治理,中南半島大部地方都歸於大唐治下。
同年,兵部發布了多部由尚書李業詡制定的軍中制度,包括武將的任職,解職,輪換及徵兵,戰時動員,退役,後勤保障,武器研製,裝備軍隊等等一系列的條例,因這些制度的施行,大唐軍隊進一步朝着正規化的方向發展,軍中將領
不得干涉地方事務,地方官員不得插手軍務,使得軍政得到分離,皇帝通過兵部更有效地掌管軍隊。
李業詡的兒子李徵和李衡也進入大唐軍事學院學習。
永貞二年,因遭到阿拉伯大食的攻擊,波斯王子俾路斯來到長安,請求內附,希望得到強盛的大唐的保護。
李承乾接受了俾路斯內附的請示,下詔在原波斯地設置波斯大都督府,歸於安西大都護府治下,以時任特衛將軍的席君賣爲波斯撫慰使,並領波斯都督府大都督職,率軍隊兩萬五千人,進入波斯境內,以抗大食人的入侵,大食人迫於大唐軍隊的介入,暫時不敢東進,往西撤退。
永貞三年初,時任安東大都督府大都督的薛仁貴奉命出征平定東北方向契丹、靺鞨、室韋人的叛亂,五萬大唐軍隊所向披靡,契丹、靺鞨、室韋先後臣服,第二年,李承乾下發詔令,在其是設置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韋都督府,歸於安東大都護府治下,我大軍進駐所有新置的都督府,重要官員皆由我漢人及歸降的胡人一道擔任。
永貞四年,輕便宜帶的迫擊炮在軍器監試製出來,繼爾開始大規模組裝部隊。
永貞五年,李承乾在李業詡的提議下,行大唐紀年,以武德元年爲大唐紀元元年,年初,在南方主事的吳王李恪被召回京,任尚書右僕射職。
同年,因在貞觀時期設置的一些大都護府境內已經安定,李承乾下詔,除安西、安北、西寧大都護府,改設其地爲安西道、安北道、西寧道。
大唐紀元四十年,永貞六年,從大唐軍事學院畢業後一直在軍中的李業詡的兒子李徵,李衡,跟隨時任特衛大將軍的裴行儉,率軍進駐安西境內,與侵犯我邊境的大食軍隊交戰,大食軍隊大敗而逃,裴行儉與李徵等將領率大軍尾隨追進。
李承乾下詔,組建漢西道行軍部,以裴行儉任漢西道行軍大總管,率大軍五萬,攻擊犯邊的大食軍隊。
這一年,軍器監研製的第一支遂發火槍問世,即開始大量生產,第二年,開始組裝于軍隊中,大唐軍中每個近衛師中多了個火槍營的編制,李業詡的幾個兒子也到軍器監任職。
大唐紀元四十一年,永貞七年,漢西道行軍部送來戰報,大敗大食軍隊,李承乾下詔,在被佔領的大食部分領地設置大食都督府,並派大軍駐紮。
同一年,大唐水師戰艦在水師統帥鄭仁泰、副統帥劉仁軌的率領下,進駐願意內附流求,並在下半年攻佔了常掠我漁民的呂宋地。
繼爾以呂宋爲基地,水師戰船繼續南下,往婆利、婆露、陵訶一帶進軍。
大唐紀元四十二年,永貞八年,規模宏大的大明宮建成,所有皇室成員都搬至大明宮,大明宮氣勢宏偉,被喻爲“萬宮之首”,幾疑不似人間。
大唐紀元四十三年,永貞九年,李承乾下發詔令,組建大食道行軍部,以對付大食阿拉伯人不斷襲擾,以裴行儉爲大食道行軍大總管,席君賣爲副大總管,特衛中郎將李徵、李衡,及蘇定芳的兒子左衛將軍蘇慶節,右衛將軍程務挺、黑齒常之等爲分總管,舉大軍十五萬,伐大食。
同年,大食道的大軍與大食哈里發阿里親領的大軍四十萬在布哈拉西南方向遭遇,李徵與李衡各率一萬騎兵,從側翼突擊阿拉伯軍隊,火槍與手雷的連續攻擊,再加上騎兵的連續衝擊,阿拉伯軍隊迅速潰亂,裴行儉和席君賣率大軍趁勢攻擊,正面的阿拉伯軍隊不能支,阿里率部潰逃,此戰斬殺阿拉伯人五萬餘,我大食道的大軍繼續追擊。
大唐紀元四十四年,永貞十年,大唐遠征軍包圍大食國都大馬士革,五天後,大馬士革被我遠征軍攻佔,阿里率殘部投降。
在得到戰報後,李承乾下詔,在所佔之地上設置漢西大都護府,治所在大馬士革,原先的大食都督府歸於漢西大都護府治下,以裴行儉爲大都護、席君賣爲副大都護。
在李世民去逝十週年之際,李承乾率百官到昭陵舉行了隆重的祭奠活動,將這些年來取得的成就一一向沉睡在昭陵中的先帝李世民報告,同時下詔追諡李世民爲“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長孫皇后爲“文德順聖皇后”。
永貞十一年,席君賣率大軍五萬,繼續西征,於同年攻取君士坦丁堡,因惱於羅馬人的反抗,席君賣令大軍屠城,盡殺被俘的羅馬戰俘及城中男丁。
李承乾下詔,將漢西大都護府治所遷至君士坦丁堡,將被俘的數十萬戰俘皆押回中原,作爲大唐內地正在進行的基礎建設所需的民工,並令所佔之地,必須以漢語作爲唯一的官方語言,漢服爲日常服裝,百姓交往皆以漢俗。
繼爾,大唐軍隊繼續西征,殺入當時因宗教和人種差異而在相互攻伐的極西地方,也即是原本李業詡所知道歷史上的那個歐洲腹地,原本已經戰火四起而陷入紛亂的歐洲各國再也抵抗不住大唐軍隊的攻擊,紛紛投降,大片的領土被置於我大唐統治下。
同年,李業詡被委以尚書左僕射職,李績爲司徒,李恪仍爲尚書右僕射。
大唐紀元四十六年,永貞十二年,小月所生的兒子李微與顏如冰所生的兒子李徑,在軍器監內研製出大唐第一臺蒸汽機,並在次年末成功地裝備於戰船上,從此大唐水師艦隊有了蒸汽機驅動的戰艦。
永貞十三年,李承乾發佈詔令,組建總參謀部,參謀部長官由尚書左僕射兼任,同時在總參謀部下成立陸軍部和海軍部,將各近衛師置於陸軍部下管轄,各部最高長官爲上將軍,以蘇定芳爲第一任陸軍部上將軍,將水師改爲海軍,歸海軍部下掌管,以鄭仁泰爲第一任海軍上將軍。
同一年,全部由鋼鐵打造的一艘小戰艦下水試航成功。
大唐紀元四十八年,永貞十四年,呂宋以南諸島皆歸於我大唐治下,而此時,漢西大都護府新任大都護黑齒常之,率領大軍繼續征伐各地,所行之處,當地的部落與小國無不向我大唐臣服。
同一年,第一輛小型的蒸汽機車在軍器監營地內研製出來,第二年,聯接長安與洛陽的大唐第一條鐵路在李業詡的提議下開始規劃。
永貞十五年,李承乾在新年朝會中,面對羣臣稱讚李業詡爲繼李靖之後的大唐又一軍神,因功封李業詡爲安國郡王。
而此時,大唐軍隊依然還在四處征伐,《大唐軍魂》的軍歌在天下間四處傳唱,大唐帝國的威名震天下,一些大唐軍隊未攻及的地方,諸蕃都派出使者,向大唐最近據守的官員呈表,請求內附歸唐…
大唐紀元五十年,永貞十六年,大唐立國五十年之際,李承乾率百官封禪於泰山,在詔告天下的詔命中說:“如今天下盡歸於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