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十萬大軍下丹陽

李承訓南迴長安,消息在片刻時間流傳到了整個長安城裝甲第一軍的入城,動靜太大,縱使李承訓一再強調低調也無法掩飾五萬騎兵帶來的震撼。

而且。李承訓這一次班師回朝,還是以勝利的姿態。如此一來,更是得到了廣大人民的熱烈歡迎,和忠心的擁護。就在這一時間李承訓在長安百姓心中地位大漲,在百姓眼裡楚霸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有着前故霸王之資,戰神之態。

不論是強將還是弱兵,走卒,達官貴人,他們都有着人類同有的天性,他們熱衷於強者,特別是這亂世。只有強者才能庇護一方,只有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才能保證一方子民的安全。

如今李承訓便是如此!

與李淵交談一番,得到了三日之後南下楚地的命令之後,李承訓並沒有回府,而是朝着淑芳殿走去。對於自己這位便宜皇祖母,李承訓一直抱着絕大的敬意。

……

東宮,燈火通明。齊王府也是如此,唯獨秦王府內,此刻卻是有寫反常。李世民怒氣沖天,殺機瀰漫。更不得點齊兵馬,將李承訓的楚王府殺一個雞犬不留,來爲愛子陪葬。

秦王府書房。

沒有多餘的人,只有長孫無忌與李世民兩個人。除了李世民滿臉怒氣之外,長孫無忌臉色凝重。深深的看了一眼暴怒接近臨界點的李世民,苦澀一笑道“秦王,不可!”

這四個字猶如萬鈞之重。長孫無忌說出來之後竟是猶如虛脫了一般。李承乾是他的親外甥,他也心疼。只是他從李世民的眼神裡看到了決絕。由不得他不阻止,因爲他知道。一旦他不阻止甚至於加一推波助瀾,今後的李唐就沒有了他們的容身之地。

“爲何?他殺我愛子,此仇不報,我李世民誓不爲人!”李世民本來對於這個聰慧的長子抱有絕大的期望,可是如今生生的被李承訓壞了他的期望。更不論殺子之仇不共戴天了。

“秦王,楚霸王身邊有着燕雲十八騎隨時護衛,請問王爺你有幾成把握可以得手?”

長孫無忌目光幽深看着李世民,不等回答再一次的質問道“如今長安城內已經被兩次刺殺搞得草木皆兵,如今城內不知有多少陛下的探子時刻控制着一切可疑蹤跡!”

“更何況秦王你此刻有能力憑藉一己之力對抗陛下與楚霸王。太子,齊王的聯手一擊嗎?”

“更別說長安城內駐紮着楚霸王的五萬騎兵,如此我們拿什麼去報仇?”

長孫無忌連續的四個馬不停蹄的質問,讓怒火攻心的李世民冷靜了下來,重新找到了那份平靜和智慧。此刻平靜下來的李世民立馬感覺到了自己的魯莽,朝着長孫無忌一點頭道“此事卻是本王太過於意氣用事了,多虧了無忌的點解了!”

“那依無忌來,此事該如何辦?”李世民清楚的知道自己雖然冷靜了下,但是因爲李承乾的死。自己面對李承訓總是不能平靜下來,也是失去了那份智慧,只得詢問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陰笑一聲,目光之內盡是冰冷。看着李世民道“此事就此作罷吧,秦王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察覺到了李世民疑惑的目光。長孫無忌,隱晦的看了一眼周邊。對着李世民低聲道“只要秦王你榮登九五,楚霸王的生死不過是秦王的一句話而已!”

不得不說。長孫無忌卻是是長於陰謀。這一手當真是犀利無比,透過一切問題的干擾直接窺及本質。李唐內部一切的紛爭皆因龍椅而起,自當是由龍椅而息。

不說這些。

楚王府也是一般,李承訓從萬貴妃那裡回來之後,便是讓陳墨召集蕭瑀,杜如晦,袁天罡前來儀事。自身卻是朝着蕭皇后居住的院落走去,李承訓還記得自從當初帶着蕭皇后北歸之後兩者再也沒有見過面。

一晃兩年多過去了,李承訓也是已經快十歲了。這一次南下江都,最好還是跟蕭皇后打一聲招呼爲好。三步並作兩步,由於李承訓是王府之主,行走在內院倒是沒有人阻攔。

“楊夫人,小王求見,不知可否一見?”李承訓語氣恭敬,並沒有多餘的話。上一次說出的你是本王的女人不過是當時的一句不經大腦的話而已,李承訓從來就沒有當真過。

“咯吱!”

門應聲而來,四目相對。李承訓從來沒有想到再一次見到蕭後會是這樣的一幕,褪去當初的皇后盛裝,穿上粗布麻衣的蕭後有着一股子返璞歸真的寧靜。朱脣輕啓“霸王,無須多禮,請進吧!”

進入房間兩人相對而坐,李承訓目光閃爍了一下,看着蕭皇后道“此次本王應陛下之召,南下江都。不知夫人是否前往?”

“本宮已是亡國之人,天地之大,各處還能去?”蕭後語氣死氣沉沉,充滿了蕭瑟之感。李承訓目光一動“夫人,聽本王一句,作爲陛下的皇后,夫人有責任收斂陛下屍骨,將之埋葬!”

沉默。

良久。

“如此,那妾身就隨霸王南下吧!”蕭後語氣充滿了傷感,蕭瑟的嘆息道“陛下就讓臣妾爲你在做最後一件事吧!”

……

搞定了蕭後,李承訓便朝着書房走去。如今距離出發也只有最後一天了,李靖率領的黨衛軍第二軍也是在第二日便到達了長安。

書房內。

李靖,杜如晦,袁天罡,陳墨,尉遲敬德,單雄信,狄知遜,百裡挑一,方子達,李太保,李青樓,王兼都在。這是李承訓的班底,也是他接下來憑之縱橫天下,開拓南方的憑障。

“王爺!”

“嗯,都坐吧!”李承訓目光掃過衆人,心下微微一笑道。隨之看着百裡挑一與杜如晦等人道“克明你們參謀本部立即做出作戰計劃,本王這一次的目標是丹陽郡!”

“是,王爺!”

隨後李承訓目光便看到了李靖爲首的軍官團,淡淡一笑道“藥師自今日起由你擔任前敵總指揮,負責攻伐丹陽郡的諸多事宜!記着藉助大運河之力,爭取一戰功成!”

“是,王爺!”李靖心裡很興奮,他清楚,這一次可是指揮十萬軍隊攻伐丹陽。作爲一名將軍,領兵十萬當不枉此生。

吩咐完攻城事宜,李承訓的目光便是看到了楚王府的大管家,自己的嫡親舅舅王兼的臉上,嘴角掀起一抹笑容道“舅舅,此去南方,必然是有大戰發生,本王沒有多餘的要求,舅舅只需要保證十萬大軍的盔甲,兵器,糧草的充足就可以了。免得延誤戰機!”

“是,王爺!”

三日時至。

李承訓領兵南下,李淵,李世民,李建成都在城樓上觀看,幾人看着李承訓率軍越走越遠,心中的感覺確實各有不同。站在城樓的他們此刻並沒有發現,李承訓南下楚地代表着什麼。

特別是李淵的那道手喻,如果他們可以看見未來的話,一定放下心中的小九九拼命的阻攔李承訓南下江都。

可惜他們不是穿越者,沒有如此的金手指。

十萬大軍,裝甲第一軍在前,黨衛軍陸軍第二軍在後,牢牢的擁護着李承訓等人南下。這一次南下並不是簡單的行動,也不是簡簡單單的帶着十萬大軍南下,而是國社黨集體的南遷。雖然在北方依然留有一部分力量,但是那些除了極其隱秘的之外,還有就是乞活軍與黨衛軍陸軍第一軍。

李青樓,李太保,紛紛派遣得力手下將各部門的機密文件,檔案小心的轉移離開。李承訓目光炯炯有神,看着南方豪氣萬丈,這一次離開長安可以說是困龍昇天,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觀點就將現身隋末亂世。

這一次再也沒有別人的牽制,可以憑自己心中所想來建設一個自己心目中的大唐。十萬大軍南下丹陽,李承訓要的就是這種破釜沉舟的鋒銳之勢,一舉拿下第一塊地盤,這個後世稱之爲六朝古都的丹陽郡。。

第265章 頡利南下第122章 租借第306章 李世民的皇帝夢第142章 重開科舉第358章 百官的心思第28章 如此隱太子!第167章 流血的政變第366章 太極宮內的坦誠第268章 鄭皇試探第42章 父母在不遠游!第96章 兵鋒浩蕩第204章 一人雙王第63章 自立門戶第244章 鮮血染紅的信息第179章 大戰之必殺第261章 日不落第315章 會晤第370章 天下擇後第135章 刀兵入庫,休養生息第341章 參見第255章 戰第292章 意氣風發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65章 楚王府的第一次會議第148章 出兵廬陵第50章 分道揚鑣第235章 受降第15章 燕雲十八騎第133章 貪官污吏者,唯死而已第4章 二叔同志對不起了第365章 登基爲帝大赦天下第63章 自立門戶第190章 見一個殺一個第278章 兵鋒直指長安第285章 拒頡利於中原之外第143章 亮瞎了一地的鈦合金狗眼第196章 曰大第205章 長安第129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101章 枹罕之主第273章 共同抗擊頡利第295章 海軍出發第314章 見故第337章 倉皇出逃第62章 十里之外相迎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205章 長安第278章 兵鋒直指長安第28章 如此隱太子!第322章 爺孫相見第234章 狄知遜帶來的消息第15章 燕雲十八騎第238章 設立預備役第44章 傳國玉璽第335章 強勢介入第24章 千古二帝!第152章 軍人就應該上戰場第366章 太極宮內的坦誠第366章 太極宮內的坦誠第234章 狄知遜帶來的消息第326章 秦王之殤第310章 魏徵來意第142章 重開科舉第188章 唐刀第133章 貪官污吏者,唯死而已第122章 租借第368章 五姓七望的歸宿第303章 殺,殺,殺第207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85章 待我爲帝聘汝爲國師第189章 反腐倡廉第153章 回回炮的威力第189章 反腐倡廉第288章 李承訓的心思第195章 以帝王之禮葬之第264章 帝洲大事記第68章 二叔你做好準備了嗎?第355章 大唐初年的最後一個帥才第78章 民族不該蒼白第303章 殺,殺,殺第122章 租借第192章 鮮血染紅刑場第283章 欲睹風采第128章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第172章 試問楚地是誰的天下第121章 十萬大軍下丹陽第146章 刀兵欲起第343章 發現第292章 意氣風發第79章 楊廣死隋室亡第8章 傳說中的太子殺手第108章 李世民的憤怒第372章 遣唐使第270章 壓力山大啊!第108章 李世民的憤怒第287章 梟雄間的第二次交鋒第267章 霸王殿內的談話第218章 當選河北第267章 霸王殿內的談話第65章 楚王府的第一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