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雙王!
聖旨還沒有離開長安城,李淵加封李承訓爲一字並肩王的消息就已經不脛而走,讓衆人所知了。
不清楚的人都認爲李淵對於李承訓太過於親厚了,清楚的人心裡都是嘆了一口氣,神色有些凝重。他們知道這一字並肩王並不是李淵願意加封的,甚至於李淵骨子裡根本就沒有想過。
一人雙王,王中之王。這樣的滔天權勢基於一個人的手上,是會出大問題的。特別是這個王爺還擁有着足夠強大的兵力,毫無疑問,這個加封一出,李承訓就可以與李淵比肩了。
超越儲君,半步天子!
國不可一日無君,但是天無二日,一個國家也不能有兩個君主。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李淵的這一紙加封,等於是將李唐內部最關鍵的問題,直面了出來,等於是將李承訓與李建成同時列爲了繼承人。
只是,讓衆人擔憂的是。李淵的幾個兒子可都沒有弱者,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如今有了李承訓陳兵潼關的前例,等於是給於其餘二人指了一條明路。毫無疑問,這一次李淵的這一手棋太臭了,這樣做,無疑是等於在李唐內部埋下了禍根。
李承訓的權勢再一瞬間大漲,無疑會給已有的平衡帶來很大的壓力。無論是李淵還是他的兒子們,都不可能放任李承訓一人尊大。秦王府,東宮,齊王府,接到這個消息,內心深處的憤怒越發的大了。
同時通過這件事情,他們也發現了自己等人劣勢。更是從楚霸王李承訓走的這條路看到了屬於他們的希望,只是他們確實忘記了,如今天下空閒的地方太少了,南方有李承訓把持,北方李淵,王世充。竇建德三雄並立。
他們根本就沒有重複李承訓道路的機會和地方,瞭解到李淵加封李承訓爲一字並肩王之後,李世民等兄弟三人,放下了成見。開始聯絡了起來。他們三個人的手底下都有着眼光卓絕的人物擔任參謀。
自然而然的清楚面對李承訓咄咄逼人的壓迫,自己三人唯有抱團一起才能對抗李承訓的逼人氣勢。他們清楚,李淵的這一紙聖旨一旦發佈,楚霸王頂着一人雙王的名號,必將引起天下勢力的側目。有着無數仁人志士的投效。
這必然會讓原本就勢力大增的李承訓更加強大起來,這個時候坐在長安這個牢籠裡面的三頭獅子選擇了聯合,矛頭一致對外。
隨着時間的流逝,李淵的加封聖旨隨之傳遍天下。再一次因爲李承訓而引起了天下譁然,可以說武德三年,李承訓就是當之無愧的話題帝,沒有之一!身處的潼關的李承訓也是接到了李淵恩加封聖旨。
“恭喜王侄,加封一字並肩王啊,哈哈……”趙郡王李孝恭接到李淵從長安傳來的聖旨之後,立即出關前來了黨衛軍的大營。李承訓對於李孝恭的話。不置可否,他知道李淵平白無故加封自己爲一字並肩王,肯定是有着別的圖謀或者交易。
通過前世今生,可以說沒有任何人比李承訓更加的瞭解李淵,如今安然坐在大唐御座上的皇爺爺。李承訓知道李淵雖然文治武功都不怎麼樣,但是在這亂世開國幾百年,這就說明了李淵的不凡。更加讓李承訓忌憚的是李淵的隱忍。
縱觀華夏五千年,歷朝歷代開國之主裡面,李淵絕對不是文治武功燦爛的一個,比之他的前一位隋文帝楊堅來說。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但是李承訓知道李淵有這些別人都沒有的優點,那便是隱忍。
隋朝國力強大之時,甘於受到隋煬帝的打壓,蟄伏太原。等待時機。隋末大亂,悍然起兵,便是李淵的果決,之後天下一統,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之時,卻甘於蟄伏。才終於保全了性命。
那個時候全權皆歸於李世民,李淵心裡清楚,大勢已去。當時只要是在長安,李淵手中有可以對抗李世民的兵力,他都會沒有半天猶豫的對抗。因爲他知道只要消息傳出,自然會有兵馬前來救駕。
斬殺李世民根本就不在話下,當時的李淵還沒有到死去的年紀。還能夠堅持到李承乾等孫子輩的長大,當年之所以李淵放棄抵抗,甘願被囚與太極殿。下旨加封李世民爲太子,那是因爲他的手中沒有抗爭的資本。
“哈哈,王叔見笑了!這下侄兒可以入關了吧!”李承訓將李孝恭帶來的聖旨打開一看,果然加封爲一字並肩王的代價便是隻能帶領三萬兵馬進入長安。
“王侄請!”
“王叔請!”
李承訓朝前對着李孝恭伸出虛引了一下之後,便是朝着尉遲敬德道:“敬德,帶領黨衛軍裝甲軍第一,二,三師,隨本王入關!其餘人馬原地駐紮,沒有本王命令擅動者,殺無赦!”
“是!”
“駕!”
這一次進入潼關北上長安,絕對不會風平浪靜。所以李承訓選擇的妥協,他沒有辦法,三萬人,這是李淵能夠接受的極限。目光閃爍了幾下便是接受了這個事實,但是這一次李承訓還是留了心眼。
帶領入關的全部是騎兵,因爲一旦長安有變,自己可以率領騎兵,利用它無雙的機動力量,離開長安。
一行三萬人,朝着長安官道疾馳而去。身後馬蹄濺起的塵土,瀰漫天地。在裝甲軍加速前進下,日落時分,李承訓等人正好趕到了長安城外。
看着越來越近的長安城,李承訓心裡莫名其妙的不安。目光閃爍着精光,望着長安城。這個大唐帝國的心臟,落日餘暉下,巨大的長安城彷彿是一頭匍匐在地的史前巨獸。正在張開血盆大口,就像是等待着吞噬自己一樣。
搖搖頭,甩掉心裡的那抹亂想。李承訓第一次認真的看向了這座雄偉的城市,大興城,隋文帝楊堅修建的開國都城。楊堅在建立隋朝後,最初定都在漢長安城。但當時的長安破敗狹小,水污染嚴重,於是便決定在東南方向的龍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隋高祖開皇二年起,在宇文愷的主持下,僅用九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建成了宮城和皇城。隋大興的總設計師宇文愷,他精心設計了大興城。
開皇二年大興宮的修建拉開了大興城修建的序幕,開皇三年,隋王朝遷至新都。隋煬帝繼位後,陸續開鑿南北大運河,以水路連接大興城。大業九年,更是動用十餘萬人在宮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總體格局至此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