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
最後楚霸王李承訓的目光,炯炯有神的看向了吐蕃這個地方。這裡也就是後世西藏的地方,這裡號稱世界第三屋脊的青藏高原。
高原氣候變化莫測,並不是一般軍隊能夠忍受的。楚霸王李承訓心裡知道,在前一世,天下無敵的李唐軍隊在李世民這位天可汗率領下,也沒有攻破這裡,反而是逼的李唐王朝只得將公主下嫁。
文成公主入藏雖然成了一段佳話,但是卻也讓吐蕃與大唐之間的戰火連綿不絕了半個世紀之久。這一點並不是什麼美好的事情,半個世紀的戰火給大唐人民帶來難以數計的災難與破壞。
而且最讓人氣憤,也是李承訓最看不過李世民的就是,能夠讓吐蕃這般崛起一發不可收拾就是因爲,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的書籍與科技。
大唐高深的科技文明,傳入吐蕃,加速了吐蕃的的發展壯大。可以說當初大唐當年的所受的災難,戰火都是李世民做的亂。
這也是楚霸王對於秦王李世民最爲 痛恨的原因,民族的仇恨,大於一切。看着地圖,李承訓的心裡閃過了一系列的想法,對於吐蕃這片地方,李承訓嚮往已久。
雖然這片土地氣候乾燥,並不是很適合人類居住。
七到八世紀時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權,是一個位於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國,由松贊干布到達磨延續兩百多年,是西藏曆史上創立的第一個政權。
吐蕃史6世紀至9世紀是藏族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高原上的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統一下,凝聚成爲強大的勢力、並走出了封閉的內陸高原。
吐蕃王朝的建立,打破了高原的沉寂,藏族社會第一次出現了勃勃生機。原來各自爲政,分散、孤立發展的局面被改變,通過制度、法律、驛站等建設,一個個小邦政權或部落聯盟得到了整合。
由於內部人口流動,社會交往面的擴大。推動了語言及整個文化層面上的相互溝通,又實現了文化上的整合。吐蕃時代,族羣的認同感加強,藏族得到了壯大。
吐蕃社會生產以農、牧業爲主。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蕎麥等;牲畜有犛牛、馬、駝、羊等。有燒炭、冶鐵、制膠、毛織等手工業。冶鐵有較高水平。能在江面上架設鐵索橋。
吐蕃時期的碑銘、木簡、文書、經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會、歷史的寶貴資料。吐蕃王朝崩潰後,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漢文史籍仍泛稱青藏高原及當地人民爲“吐蕃”或“西蕃”。
《新唐書》援引《後漢書》以來諸史籍,認爲“吐蕃本西羌屬。蓋百有五十種,散處河、湟、江、岷間”。
在西羌諸部中的發羌、唐旄,早在公元一到二世紀時,即居住在析支水迤西,其地距中原絕遠,互無往還。
《新唐書》根據“蕃發聲近”的理由,認爲吐蕃即發羌的後裔。另一說,吐蕃是鮮卑族的南涼王朝禿髮利鹿孤之後。禿髮利鹿孤有二子,一名樊尼,一名傉檀。傉檀爲西秦乞伏熾磐所滅;樊尼率殘部臣服於北涼沮渠蒙遜。
北涼亡。樊尼率所部過積石山,西越黃河,成爲諸羌部的首領。古羌人西遷而形成吐蕃之說,源於古漢文史籍。
這便是李承訓記憶裡面的關於吐蕃記載,只是李承訓也是心裡清楚,自己麾下的軍隊,無論是國防軍還是黨衛軍都不能很好的完成這一次軍事行動。
在這樣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原,只要是沒有經常生活在這裡的居民,一定會發生高原反應。李承訓眸子裡閃爍出精芒,他心裡清楚高原反應即急性高原病是人到達一定海拔高度後。身體爲適應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氣壓差、含氧量少、空氣乾燥等的變化而產生的自然生理反應,海拔高度一般達到兩千七百米米左右時,就會有高原反應。
一旦軍隊大規模的出現高原反應,上吐下瀉。就會導致軍隊的戰鬥力銳減。一旦在高原地區與吐蕃的野蠻軍隊短兵相接,自己的軍隊必然會敗北,軍隊如同山倒。
一旦失敗必然會被這些野蠻人所趁,所以楚霸王必須要採取一種必備戰術手段。
“李一,進來!”
“卑職在,請王爺吩咐!”
聽到楚霸王的呼喊。站在門口的李一立馬便是有了進來。因爲他知道只要楚霸王喊自己,必然是有着很重要的事情。
虎目裡面閃爍着精芒,死死的盯着李一,沉默了一下開口道:“李一傳本王命令,讓單雄信與薛仁呆前來霸王殿,本王有事吩咐!”
“是,王爺!”
目光隨着李一離去,李承訓沉默了。因爲這一次的高原作戰是國社黨從來沒有遇見過的,這種從來沒有,前所未有的軍事行動,必須要提前準備,必須的有十足的把握。
“卑職單雄信,薛仁呆見過王爺,請王爺吩咐!”就在李承訓在霸王殿內思考着對吐蕃作戰的軍事行動計劃的時候,薛仁呆兩個人到了。
看着底下的兩個人,李承訓的眸子裡面閃爍光芒。對着兩個人揮了揮手道:“起來吧!”
“謝王爺恩典!”
等到薛仁呆與單雄信兩個人站起來之後,楚霸王李承訓看着兩個人,眸子閃爍着精芒,指了指地圖道:“雄信,仁呆,你們看!”
李承訓指着軍事地圖道:“本王即將要北方,入主長安。所以南方的穩定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本王想要對吐蕃用兵!如今帝洲其他軍事將領都不在,本王打算將這件事情交給兩位,不知兩位有沒有信心!”
“保證完成任務!”
沒有軍官不喜歡戰爭,單雄信與薛仁呆也是一樣。他們都是帝洲數一數二的軍官,對於戰爭的渴望遠超別人的想象。
“三日之後,由你二人率領十萬國防軍,進入雲南昆明,前往吐蕃邊境練兵。等到軍隊熟悉吐蕃氣候之後,大軍出動進入吐蕃作戰,爭取一舉滅掉吐蕃,解決南方的穩定。”
“是,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