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登州海事學院

淳于難不是什麼好人!

對於淳于家如今在乾的事情,他也沒有什麼愧疚之情。

他唯一擔心的就是這個產業能不能一直幹下去,能不能繼續爲淳于家貢獻大量的收益。

只要這個擔憂能夠解決,其他的都不是問題。

“天竺的奴僕真的那麼容易抓嗎?”

“根據本王目前掌握的情報,整個天竺有幾千萬人口,你只要從那裡搞個一百萬回來,就算是功德圓滿了。”

李寬也沒有指望淳于難一家就把天竺這隻肥羊給薅光了。

一百萬青壯的話,基本上可以緩解大唐用工緊張的局面了。

當然,在運輸一百萬青壯的過程中,會有多少人丟掉性命,就不是李寬想要考慮的事情了。

“一百萬?”

淳于難心中充滿了震驚!

淳于家進入這個行業以來,總共也就搞了十來萬人回來。

這還是多年努力之下的結果。

現在李寬一開口就是一百萬!

這得是多大的一門生意啊?

按照登州人市的行情,一名青壯奴僕至少可以賣十貫錢,甚至賣二十貫錢。

一百萬的話,那就意味着一千萬貫以上的售價。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 衆號【書友大本營】 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而自己要付出的成本,卻只是一個零頭。

那生意,絕對值得搞啊。

“沒錯!一百萬!你要是覺得在天竺搞一百萬人有點困難的話,那你可以繼續往西,在大食或者非洲去捕捉奴僕。甚至你直接從大食商人手中購買奴僕也沒有關係。

這幾年,大食帝國不斷的向外擴張,應該征服了不少的國家。如果你願意從他們手中收購奴僕的話,那麼大食商人肯定會想辦法給你提供源源不斷的奴僕。”

雖然李寬以後是準備對付大食帝國的,但是這並不影響大唐跟大食做生意。

“如果天竺真的有幾千萬人,那麼捉個一百萬人回來,想來是問題不大的。無非就是到時候要深入到內陸地區,才能抓到更多的人。

不過,這幾年我也算是總結出來了一套經驗。只要讓出一部分的利潤,讓天竺人自己去抓人,然後我們直接在各個碼頭上或者船上進行交易,就能大大的降低捕捉奴隸的難度。

只要利益足夠豐厚,一定會有不少天竺人鋌而走險的跟我們合作的,到時候我擔心的是運輸奴僕的海船數量不夠呢。”

吃獨食是沒有辦法把生意做大的。

這也算是淳于難這些年悟出來的道理。

在倭國捕捉奴僕的時候,剛開始都是淳于家自己的人手去到島上抓人,效率比較低不說,時不時的還會有人員損傷。

後面跟一些大名合作之後就不一樣了,自家的海船隻要在約定的時間到達碼頭,就可以直接開始裝人。

雖然這樣需要支付一些購買費用出去,但是相比這門生意的收益,這點成本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無本生意也不是真的無本的。

“你有信心就好!不過,倭國和朝鮮半島那裡的生意,你也不要落下。到時候天竺人你可以運輸到登州或者洛陽、長安進行交易,主要提供給鎮北道、河東道和遼東道的種植園主人使用。

而倭國人和百濟人呢,則是可以運輸到廣州去,那裡還缺少大量的人手去種植甘蔗。”

李寬不想鎮北道和遼東道引入的都是朝鮮半島和倭國的人。

從長遠來看,那會留下隱患。

萬一子孫後代本事不行,可別把鎮北道、遼東道都給丟失了,到時候憑空給倭國人或者朝鮮半島上的人創造了一個新的疆域遼闊的國家。

而把天竺人引入到遼東道和鎮北道就不一樣了。

這些人遠離故國,根本就沒有什麼翻身的可能性。

再說了。就以他們跟大唐百姓不同的外貌,就很難真正的融入到大唐的百姓之中,生生世世安安分分的負責種地就行了。

“沒問題,下官明天就給東海漁業登州造船作坊新買十艘海船,到時候每個月都至少有一兩艘海船運輸奴僕回到大唐。”

淳于難顯然是打定主意成爲大唐最大的奴隸主了。

只要能掙錢,名聲什麼的,淳于難覺得以後都是可以挽回的。

大不了到時候他掙到了一千萬貫錢的話,可以拿出兩百萬貫錢出來做善事。

給大唐各個州縣都修建一座小學,在登州各地修一修路,建一建橋,總是有辦法把名聲搞好的。

“以後你們的船隻去天竺,去程的時候可以考慮運輸一些棉布、白糖、瓷器等物資去到蒲羅中或者是齊王港售賣,免得浪費了運力。回來的時候就專門運輸奴僕,儘快的形成一套成熟的流程,爲我大唐各地的種植園提供源源不斷的勞動力。”

“沒問題,只要船隻到位了,立馬就可以出發!不過,下官就是擔心太多船隻出海了,海員的數量會不夠。”

有經驗的船員在登州有多吃香,淳于難是非常清楚的。

以前那些村落裡頭混不下去的壯丁,一旦出海幾年之後,就變成媲美四級工,甚至是五級工收入水平的人員。

不過,儘管如此豐厚的待遇吸引了不少百姓出海,但是跟大唐這幾年的需求比起來,還是非常緊張的。

畢竟,有經驗的船員的培養,是需要時間的。

而大唐各個造船作坊的新船,卻是像下餃子一樣的不斷下水。

“之前東海漁業在登州有找一處院子展開海員培訓,你可以專門劃撥一塊地出來,用來修建登州海事學院,專門培養出海需要的人員;到時候,你還可以專門跟各個商家合作,接受委託培養任務,把登州海事學院建設成大唐最頂級的海事學院。”

大唐要向大海進軍,正規的海事學院就是必不可少的。

要不然,缺少系統的海員培訓和人員輸出,單單依靠各個船隊自己去培養海員,肯定是趕不上大唐的需求的。

“登州海事學院?”

淳于難眼前一亮,立馬就想到了這個學院建設的好處。

各地修建書院,是可以向教育部申請經費的。

而海事學院培養的學員,其實是爲各個商隊服務的。

當然,肯定也能爲市舶水師服務。

但是,終歸是可以讓商家享受到其中的好處,讓淳于家光明真的從中享受到好處。

這種事,何樂而不爲呢?

第1473章 阻攔第501章 天賦異稟的九條杏香第1271章 功德圓滿第994章 準備救市?第793章 建樓也能促進科技發展第1392章 生病第22章 宅久了去郊遊第1589章 戴木樂的憂慮第1505章 乳白色黃金第311章 這個事情可以有第1188章 又見妖言惑衆楊本滿號第90章 這是慢熱嗎?第882章 愛好有點獨特啊第1170章 對吐蕃國動手的契機第332章 奇怪的馬車第927章 金山銀山不是夢第208章 偷工減料?第1205章 國內城的變化第804章 免費修建衙門第1355章 聰明人不少第486章 威力如斯,出乎大家的意料第1536章 百安居鋪子第1216章 李治的小動作第1616章 油料增加帶來的影響第1497章 只要解決了李寬,很多問題其實就解決了第1564章 融資第276章 炒茶第308章 怎麼是綠的?第1532章 看看他有什麼好建議?第1253章 鬆了一口氣第343章 沒錢,那就借嘛第72章 不可置信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721章 解決住宿問題第1245章 轟動永陽坊第509章 李寬舉起了科學的大旗第1273章 讓更多的人受到刺激第203章 延誤了?第1532章 看看他有什麼好建議?第217章 居然真的完工了第202章 怎麼還沒人來買第1185章 經略西洋第471怎麼白糖還在漲價呢?(五更來了!)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來湊什麼熱鬧?第1311章 推動歷史前進的輪子(求月票)第1220章 李世民見聞錄第821章 野蠻生長的韭菜第67章 首次交鋒第245章 薛仁貴三箭定勝局第674章 溫水煮青蛙第1498章 李恪的選擇第1431章 不讓我好過,都別過了第247章 班師回朝第1491章 牆倒衆人推(6千字大章來了)第1135章 薅番邦屬國的羊毛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502章 契苾何力的選擇第477章 窮苦士子的春天來了第561章 無知者無畏?第582章 房遺愛回來了第972章 一記鐵拳打在空氣上第427章 好,本王就拭目以待!第498章 乘風破浪的小姐姐們第952章 背靠大樹的大食糖商第1151章 五花八門的銅錢第268章 遺憾又開心第628章 再翻兩番?第1430章 秦懷道迴歸第916章 還能繼續淡定下去?第925章 如此神獸?第13章 王玄策第122章 出海打漁第1259章 陳斌的目標第994章 準備救市?第430章 三言兩語,內遷突厥人的命運就註定了第1409章 非同尋常的方法第1567章 友商的反應第736章 孤注一擲的金勝曼第169章 玻璃的作用第707章 都在等着看笑話第417章 故地重遊第938章 分道揚鑣第1330章 忙碌的新羅使臣第1254章 惱火的孔穎達第760章 救援李寬?第8章 便宜又好用第821章 野蠻生長的韭菜第492章 各懷心思的女人第1308章 風靡法蘭克第1207章 罐頭的春天來了第373章 一本書引起的反響第284章 要致富,先修路(五更送上,繼續求月票)第1381章 改革第634章 運用場景越來越多第549章 史詩級的震撼場面第1583章 這是蹭熱點嗎?第78章 沒有想象的那麼差第1571章 震懾第294章 茶葉價格第1518章第一代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