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裝傻,也是一門勳貴子弟必學的技能

《金瓶梅》火了!

在還沒有大規模的正式售賣,它就已經火了。

看來武媚娘提出的營銷方案,非常的成功。

“蕭兄,這蘭陵笑笑生,是你老家的人嗎?你認識不認識,能不能找到《金瓶梅》的下部呢?”

點都德中,鄭海跟蕭鍇在一起喝酒。

“蘭陵笑笑生?怎麼最近幾天都在問我這個問題呢。這名號,一看就不是真的姓名,我還真的沒有聽說過呢。”

蕭鍇很是無語的把右手託在了額頭上,顯然不是第一次回答這個問題了。

“可是大家都說這個蘭陵笑笑生應該是江南道人事,很可能是你老家那邊的書生呢。能夠寫出跟《紅樓夢》媲美的小說,這蘭陵笑笑生在當地不可能一點名氣都沒有。如今這《金瓶梅》的上部已經出來了,中部或者下部到底在哪裡,誰也不知道啊,真是急死人了。”

鄭海顯然也是《金瓶梅》的忠實讀者。

事實上,這本書的受衆很廣。

下層的百姓,只要識字的,肯定喜歡看這樣的小說,很接地氣。

勳貴世家,對這種品味獨特的小說,也是非常追捧,只有個別人覺得怪怪的。

“我聽說已經有好幾家印刷作坊在印刷《金瓶梅》,到時候各個書鋪都會售賣。如果那個蘭陵笑笑生想要掙錢的話,這個時候肯定會站出來。只要下部的質量有上部的一半好,甚至下部的質量完全不管,肯定都能直接賣上幾百貫,甚至是幾千貫錢呢。”

蕭鍇作爲蕭家的商業負責人,很清楚《金瓶梅》如今在長安城有多麼火爆。

不客氣的說,但凡是有點規模的書鋪,都在聯繫印刷作坊開始複印這本突然冒出來的小說。

以長安城現在的識字率來看,這本書賣出個幾萬本,那真是一點也不誇張。

再考慮到附近州縣的銷量,這本小說有望成爲大唐銷量最高的小說,一舉打破《三國演義》和《紅樓夢》創造下來的記錄。

“這世間多才多藝的人還真的是非常多啊。就這蘭陵笑笑生,什麼都不要提,單單《金瓶梅》裡面出現的那幾十首詩詞,就已經是當今少有的高手,除了楚王殿下之外,能夠跟他相媲美的,還真是找不到呢。

最關鍵的時候,明明他這文章寫了不少男女之間的事情,按理來說是會讓人看了覺得很是淫穢,但是偏偏讀完之後又是另外一種感覺,讓人慾罷不能啊。”

鄭海忍不住回味了一下書中的經典場景。

昨天,他專門把府上一名剛忙二八年華的婢女給收了,感受了一把《金瓶梅》開篇之中的場景。

甚至在平康坊中的許多青樓,這兩天也多了不少二八年華的姑娘,很是受歡迎呢。

“鄭兄,這《金瓶梅》寫的自然是極好的,但是我卻是隱隱覺得那西門沖和高金蓮的形象,讓人感覺有點眼熟。特別是那西門衝,是河南道洛陽人士,而單名一個衝,這讓我忍不住想到了長孫兄呢。”

蕭鍇總算是找到了一個可以吐槽的人物。

這個感覺已經在他心中停留了好幾天了,但是他不敢隨便說出來。

這要是因爲自己的一個猜測,導致長安城裡流行這樣的傳聞,那長孫家絕對會跟他翻臉的。

蕭家雖然是江南豪族,蕭瑀也還身居高位,但是跟蒸蒸日上的長孫黨相比,還是遠遠不如的。

如今跟相熟的鄭海在一起喝酒,趁着多喝了幾杯,他忍不住把自己心中深埋的想法給說了出來。

“長孫衝?西門衝?”

鄭海砸吧了幾下嘴巴,仔細的想了想,道:“蕭兄,你還別說,之前我只是覺得那西門衝怎麼有股那麼熟悉的感覺,好像他就在我們身邊一樣。現在經你這麼一說,我倒是真覺得那西門衝,不就是長孫衝的一個翻版嗎?”

“沒錯,我就是這麼覺得。特別那西門衝的身形和外貌,簡直說的就跟長孫兄一模一樣。再加上這西門衝是洛陽人士,我記得長孫兄的祖籍也是洛陽吧?”

蕭鍇一拍大腿,跟鄭海碰了一杯酒。

英雄所見略同啊。

這一下,今後好長一段時間,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都有了。

只是一定要避開長孫家的人,要不然傳到了他們耳中,這事就不美了。

不過,蕭鍇覺得自己應該不是第一個有這種感覺得人。

指不定在其他的地方,人家已經在那裡暗自討論了呢。

“是的,越是這麼想,就越覺得那西門衝,就是長孫衝。難道我們以前對長孫兄的認識有缺乏?我覺得這西門衝,似乎比長孫兄要更加的有趣呢。”

鄭家跟長孫家有着很深的合作,所以鄭海對長孫衝的瞭解其實要比蕭鍇還要深幾分。

如今發現自己似乎沒有那麼瞭解長孫衝了。

至少,《金瓶梅》中面向的那麼多姿勢,自己以前跟長孫衝去天香閣的時候,就沒有聽他說起過。

這還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莫非,這蘭陵笑笑生是長孫家門下的書生?

不對啊,這西門衝明顯是一個負面人物,要是長孫家門下的書生去寫書,肯定不敢這麼寫。

“鄭兄,如果那西門衝像是長孫兄的話,那麼裡面的高金蓮,又像是誰呢?”

蕭鍇突然覺得自己打開了另外的一扇窗戶,興致一下子就上來了。

“長孫家?高家?”

鄭海不由自主的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說了出來。

這一說不要緊,直接就把他自己給嚇了一跳。

因爲他發現,這兩個人物的設定,還真就是跟長孫家和高家非常的吻合。

雖然不是百分百的一樣,但是很明顯可以讓人聯想到這兩個家族。

如果再有一些流言……

鄭海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

這事情,似乎不簡單啊。

而蕭瑀的腦子也不蠢,顯然也很快就想通了裡面的關節。

兩人面面相覷的對視了一眼。

“鄭兄……”

“蕭兄……”

這個發現讓他們忍不住冒出了一身冷汗。

希望自己的猜測是錯的,否者的話這件事背後蘊含的東西可就太不一般了。

這是要攪動長安城平靜的格局啊。

長孫家和高家,如今可是大唐朝堂上最大的政治勢力,就連五姓七望的那些傳統世家都要乖乖的認輸。

如今居然有人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挑釁這兩個家族。

這絕對是貞觀十八年最大的事情了。

壞人名聲,這種仇簡直就是不死不休的。

“鄭兄,通過文章來批判對手,通過在報紙上發表評論來抨擊對手,這種手段沒有什麼新鮮的。不管是《大唐日報》還是《長安晚報》,每天都能在上面找到一些類似的文章。但是跟這《金瓶梅》比起來,完全是大巫見小巫啊。

專門寫一本小說來影射對手,這是我第一次聽說。以前估計也不是沒有人想這麼幹,但是如果寫出來的東西不出彩的話,根本就起不到什麼效果。

可是如今的這個《金瓶梅》不一樣,那是可以跟《紅樓夢》媲美的好書,註定是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流傳開來。到時候,長孫家跟高家的名聲,可就徹底的敗壞了。

哪怕是朝廷把《金瓶梅》列爲禁書,也擋不住百姓們的各種輿論啊。實在是這本書裡面,將西門沖和高金蓮的形象描寫的太過精彩了,讓人想要忘記都不能。”

蕭鍇心中暗自發冷,長孫家跟高家這是惹上什麼樣的對手了?

“最近十年,長安城中流行的小說,全部都是出自楚王府,沒有一本例外。如今這本《金瓶梅》的作者雖然是蘭陵笑笑生,但是很難說他是不是楚王殿下的另外一個筆名。長孫家跟楚王府的關係非常僵硬,特別是這幾年,雙方在商業上的鬥爭幾乎已經進入到白熱化的狀態。

據說長孫家的鍊鐵作坊一直都在苟延殘喘,整個長孫家的商業收入,已經進入到虧損的邊緣,這種仇怨,已經沒有辦法化解了。

不過我覺得有點奇怪,那個楚王殿下不是離開長安城了嗎?按理來說他要對付長孫家和高家的話,應該在自己坐鎮長安城的時候更加方便啊,爲何選擇在這麼一個時間點呢?”

鄭海這些世家子弟,腦子都不笨。

他們從小見識的東西,註定了他們的眼光要比普通百姓好很多。

就如今《金瓶梅》這本書,深入分析一番之後,就覺得很可能跟楚王府有關係。

雖然沒有證據,但是現在他就是這麼認爲的。

“放眼大唐,敢同時挑釁長孫家跟高家的,除了楚王殿下,我確實想不到其他人了。不過鄭兄你說的也對,按理來說,楚王殿下不會在自己離開長安城的時候挑起跟長孫家的衝突。

除非這段時間長孫家和高家針對楚王府做了什麼暗動作,觸怒了楚王殿下,所以人家纔會這麼報復。”

雖然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但是碰到這種足以影響大唐政治格局的事情,蕭鍇還是希望儘早的搞清楚狀況。

“你這麼一說的話,我倒是想到了昨天《長安晚報》上面的一些報道,很可能跟這件事情有着某些關聯。”

鄭海快速的想了想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看看哪些是跟楚王府有關係的。

“什麼報道?”

“楚王殿下的弟子狄仁傑前段時間去了藍田縣擔任縣令,可是就在他就任藍田縣縣令之後,短短時間就發生了兩起兇殺案,刷新了藍田縣兇殺案爆發的歷史;與此同時,長安城好幾份報紙又報道了藍田縣中有刁民通過阻攔迎親隊伍,強制性乞討的事情。

以往一個月也見不到報紙上提一次藍田縣,但是在狄仁傑擔任藍田縣縣令之後,長安城的各個報紙已經報道了不知道多少次藍田縣的事情了,這明顯是不正常的。

最關鍵是這些報道,普遍都不是什麼好事,有些直接就映射藍田縣在狄仁傑的治下,各方面都在惡化,明裡暗裡的說狄仁傑不適合擔任縣令。”

鄭海越是這麼說,就越覺得自己分析的內容,還真可能跟《金瓶梅》的出現有關係。

很顯然,有人在針對狄仁傑,採用的方法就是敗壞狄仁傑的官聲。

如今有人通過《金瓶梅》來敗壞長孫家和高家的名聲,採用的方法是類似的,但是手段卻是更加狠厲,效果似乎也要好很多。

偏偏你其他人還沒有辦法採用同樣的辦法去還擊,因爲你不可能寫得出一本跟《金瓶梅》媲美的小說。

甚至你要是一反擊,人家可能再給你來一本《銀瓶梅》、《銅瓶梅》什麼的,直接將你按在地上摩擦。

這種被動的捱打的滋味,絕對不是那些平時高高在上的人物能夠接受的。

“嘶!”

聽了鄭海的話,蕭鍇冷不出倒吸一口冷氣。

“鄭兄,按你這麼分析,這事很可能還真是就是這樣。也不知道長孫家跟高家有沒有反應過來?你要不要提醒一下長孫兄?”

“這種事情,本來就是一個猜測,並且還是大膽的猜測。如果你沒有往這方面去想,或者知道的消息沒有那麼全面的話,是沒有辦法把他們聯繫在一起的。

我估計長孫家和高家的人應該是還不知道這個事情的,其他的人哪怕是想到了也不會主動的去跟他們說。

你想一想,要是我去找長孫兄,把這個事情跟他一說,你說他會感激我嗎?指不定他以爲我在暗地裡偷偷的笑話他呢。到時候他不僅不會感恩我,還會心生間隙,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可不會去做。”

鄭海這話說的很直接。

雖然通過跟蕭鍇的交流,他已經比很多人提前看清楚了局面,但是他卻是隻會當成是什麼都不知道。

簡單的把《金瓶梅》這本書當成是一本好看的小說來看。

其他的事情,就沒有必要管那麼多了。

自己在一旁默默的看熱鬧就行了。

楚王府大斗長孫家和高家,想一想這個場面,就讓人心潮澎湃。

這可是比觀獅山書院歌劇院的表演要精彩無數倍。

許多人一輩子也不見得能夠碰到這種大場面。

“說的也是,來,我們喝酒,別去想這些事情了!”

蕭鍇也是聰明人,知道這個時候當做是什麼都不知道,那是最好的辦法。

裝傻,這也是一門勳貴子弟必學的技能。

第221章 不一樣的供暖第261章 臉面全無第944章 連鎖反應第30章 造船業第716章 冷清的開業第1399章 底牌之一第566章 啞口無言孔穎達第1541章 永遠的經典(再來個大章)第920章 楚王府的人,惹不起第671章 許敬宗的動作很快第889章 又臭又香又好吃第100章 長安城四害第1025章 保健丸貨幣化?第911章 大唐皇家錢莊的危機第1296章 煤油燈第705章 昂貴的價格第984章 調教太子(求月票)第1347章 充滿了信心第329章 做女人不容易啊第388章 亂伸手,立馬斬掉(萬字大更來了)第251章 武照的人生低谷第1554章 大格局(萬字求月票)第801章 夜不能寐第12章 人離鄉賤第95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464章 長安城百姓的新去處第687章 翰林院第500章 廣州的這個冬天有點不一樣第293章 阿斯卡的宴會第1106章 蝗蟲很美味?第1402章 農學院的發展第750章 崩潰的淵男產(三合一,求月票!)第806章 緊俏貨第954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558章 是騾子是馬?第1146章 土豆帶來的機會第1411章 楚王黨的應對第165章 富貴還鄉第128章 我賣的真是鹹魚第1444章 佈局第438章 一查糧倉就着火第443章 不就是一些石頭嘛,就能增加水稻產量?第1571章 震懾第927章 金山銀山不是夢第1532章 看看他有什麼好建議?第1621章 和談第780章 秋風掃落葉第1577章 李諺師徒差點氣吐血了(日常萬字,求訂閱)第1441章 李泰的動作第853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上)第392章 這個李寬,爲何每次都要搞點事情出來第223章 拉不下面子第761章 什麼纔是對大唐最有利的?第1550章 阿牛特殊鋼作坊技術展覽會(繼續大章)第10章 誰是傻瓜第1180章 貴妃要下西洋第863章 史上最貴的廣告費第369章 過年前放個衛星第1284章 李寬的大計劃第326章 一路向南第1170章 對吐蕃國動手的契機第461章 有李寬的地方,就有大事第784章 得天獨厚的寶藏第1499章 李治在登州第1245章 轟動永陽坊第1414章 朝會第29章 打了左臉送上右臉第910章 成功的坑了楚王府?(再加更!求月票!)第1016章 就是欺負你第937章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第836章 做的虧心事太多(祝新年快樂!)第903章 君要你死,你不得不死第769章 三國聯軍第561章 無知者無畏?第867章 李寬的腦子是被驢踢了嗎?第122章 出海打漁第333章 不一樣的三兒子店第1060章 大唐最大的奴隸主第1446章 危機第640章 確定沒有算錯?第671章 許敬宗的動作很快第756章 遼東城的動靜第855章 又見證一個歷史第789章 熱鬧的文登碼頭(繼續三合一,求月票)第1458章 過敏第1519章 暴利(6000字,求月票)第1573章 意外的獲獎人第669章 世家的應對方法第972章 一記鐵拳打在空氣上第587章 麪包新語的最佳搭檔第966章 賣還是不賣?(繼續求月票)第661章 香料不香了?第1623章 新的時代第1332章 觸動第464章 長安城百姓的新去處第207章 可憐人第1015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1382章 江山就是百姓第1279章 乾淨利索第120章 脫貧致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