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佛道之爭

關中的蝗災過去了!

關中的旱災也大大緩解了!

長安城中,緊張的氣氛立馬就得到了緩解。

不過,有些人的心情,卻是變得更加緊張了。

“孫道長,那玄奘這幾天都在開壇講佛經,長安城裡有不少百姓都開始信佛了,這可不是辦法啊。”

李淳風作爲長安城裡面,道家的扛把子人物,看到玄奘這段時間那麼風光,立馬就着急了。

百姓們信什麼,在李淳風看來,不是東風壓到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在此之前,由於李唐自認是道家李耳的後人,所以對於道教的發展是頗爲支持的。

雖然長安城的百姓非常現實,自己需要什麼的時候就信奉什麼。

搞鏢局的,基本是都是認關二哥,不去理會你是什麼佛教、道教。

哪怕是信佛教的,今天還在家裡吃齋飯,唸佛經,明天可能就去了某個道觀裡頭參觀了。

孫思邈在這一點上,看的比李淳風要淡然很多。

“那玄奘據說當年就在長安城小有名氣,如今又費盡周折的前往天竺,歷經十多年的時間,不僅本身精通梵文,還會西域好多個國家的文字。如今將這一路學到的佛法,找到的佛經帶回長安城,肯定可以給出許多非常有衝擊性的觀點的。

但是,他說的這些東西,普通百姓並不見得會多麼感興趣。這幾天搞得熱鬧非凡,無非就是長安城各個寺廟的和尚在那裡鬧騰罷了。”

孫思邈雖然不是很在意佛道之爭,但是對玄奘還是有一些瞭解的。

不客氣的說,這玄奘還真是個天才。

至少在語言方面,他是天才。

一個國家的語言,他基本上花費幾個月就能搞定。

從涼州一路往西而去,路上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國家,然後他再從中亞折了個彎,朝着天竺而去。

可以說,玄奘如今是一個精通十幾門外語的人才了。

當然,西域有些國家之間的語言,雖然不是完全一樣,但是也有一定的相通之處。

再說了,也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獨立文字,所以玄奘這十幾門外語的含金量,沒有後世的十幾門外語那麼高。

像是在歐美,一個普通的厲害人物會英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拉丁語、葡萄園語這些語言,不算奇怪,因爲這些語言都有一定的相通之處。

但是你要是會中文、會俄語、會阿拉伯語,然後再會英語、越南語、朝鮮語之類的,那就厲害了。

“孫神醫,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是玄奘這一次從西域和天竺帶回來那麼多的佛經,到時候佛教的各種理論經典肯定會得到非常大的完善。一些之前有漏洞的地方,可定會被彌補上去。到時候佛家對百姓們的股或能力,必定會上一個新臺階。

本來,我們道教也好,佛教也好,理論體系都比較鬆散,各種各樣的佛和神仙充斥其中,讓人找不到重點。

如果玄奘把佛教的這個缺點給彌補上去了,到時候我們道家就要麻煩了。各個道觀的道士們要靜下心來研究道學,也是需要一定的財力支持的。

到時候所有的百姓都把自己的支持給到了佛教,那麼我們雙方之間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呢。”

李淳風還是一個對道教非常有感情的人。

雖然道教如今並不是一個具備統領全國各個道觀的組織嚴密的組織,但是對於不同道觀之間,不同道人之間的輩分、聲望,還是有一定的區分的。

像是李淳風,基本上就是屬於道家裡頭輩分和聲望都比較靠前的人物。

如果佛教興盛,道教衰落,首當其衝的就是李淳風等人的威信會受到重大打擊。

“你多慮了,朝廷爲何不限制佛教的發展?你以爲陛下真的是因爲當年少林寺幫助過大唐,所以纔不給予任何限制嗎?

道教如今是大唐的國教,但是我們道家的組織非常鬆散,對朝廷沒有什麼危害,所以朝廷基本上是放任發展的。

可是,如果佛教發展的太快,到時候一堆百姓都去了寺廟裡面當和尚,你說朝廷會怎麼做?現在不管是關中,還是其他地方,人手緊缺的局面一直沒有得到緩解。

特別是像朔州的棉花種植園和廣州的甘蔗種植園,還有在鎮北道修建水泥道路的南山建工,大家都非常缺人手。

這要是佛教爲了自己的發展做出影響大唐發展的事情,別說陛下會怎麼做,楚王殿下首先就饒不了他們。”

孫思邈的年齡比李淳風帶了一倍不止,從隋朝一直到大唐,他見多了各種大場面。

對於許多東西,他看的都是非常透徹的。

“從長遠來看,我是同意您的觀點的。但是短時間內,玄奘這麼折騰之下,佛教的知名度可就比我道教要大很多了。”

李淳風沉默了片刻,算是同意了孫思邈的見解。

但是,他顯然還是看不慣玄奘在那裡那麼歡快的跳着。

“這也很簡單,玄奘不是出去了十幾年,對西域和天竺非常熟悉嗎?還精通各國語言,收集了各國的許多書籍,還跟許多王公貴族的關係很好。

不客氣的說,他玄奘是現在大唐最瞭解西域的人之一。如今大唐已經把北邊的草原部落給征服的差不多了,南邊的蠻子短時間內也興不起什麼大風大浪。

再考慮到絲綢之路中的大部分路段都在西域,不管是爲了大唐的安全還是爲了大唐的經濟發展,朝廷肯定會把關注點放在西域上面。

你跟陛下提議一下,讓陛下下旨,由玄奘牽頭,召集一幫人把他此次西行的遊記給記載下來,也好增加一下大唐百姓對西域的瞭解。”

孫思邈輕飄飄的扔出來一個主意。

按照這年頭的人的寫作速度,玄奘要想完成一本《西行遊記》,至少得有兩三年時間才行。

到時候,百姓們哪裡還會對一個回到大唐好幾年了的高僧感興趣啊?

整天忙着撰寫文章的玄奘,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在那裡搞經學講座啊。

他要是真的還有那麼多空餘時間,那麼完全可以讓他充當翻譯,把大唐儒學的經典翻譯成其他國家的文字,讓孔子學院在西域多修建幾座呢。

指不定到時候可以讓佛家的人直接帶着觀獅山書院的人去到西域宣揚大唐的文化呢。

沒辦法,這個年代的西域,跟後世還是挺不一樣的。

大食人的影響力,連中亞都還沒有到達,更不要說西域了。

整個玄奘的西行路途,經過的國家都是信奉佛教的。

區別只是大家信奉的程度有多高而已。

“這個主意似乎不錯,我等會就去求見陛下,這等利國利民的事情,就應該讓玄奘去做。他不是那麼偉大嗎?那麼也是時候給大唐做一點貢獻了。”

李淳風聽了孫思邈的建議,心中的大喜。

只要讓玄奘忙碌起來,李淳風就不擔心佛教的發展會給道家帶來什麼威脅了。

……

渭水碼頭。

市舶司的夥計再一次的忙碌了起來。

那一箱箱的黃金被搬到了碼頭上門,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好在市舶司已經不是第一次碰到類似的場面了,還算很有經驗,知道怎麼處理。

再加上席君買帶着順風鏢局的鏢師矗立在旁邊,倒是不用擔心有人想要藉着這個機會搞事。

“鄧兄,這王有才離開長安城還不到一年時間,就帶回來這麼多的黃金。我聽說澳洲已經發現了金礦,南美洲也有金礦,那麼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有呢?如果這一次出海你能找到額外的額金礦,或者發現一些獨特的動植物,還請現在的債務,基本上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站在碼頭上,郭陽開始給鄧峰打着氣。

叮囑其他的一些東西,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再說了,郭陽自己也沒有出過海,所以出海的注意事項什麼的,他也不懂啊。

“郭兄,你放心!這一次出海,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我一定還會回來的。雖然到時候不見得能夠帶着一船船的黃金回來,但是還請現在的所有債務,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看着碼頭上擺放的一箱又一箱的黃金,鄧峰心中的信心開始充足了起來。

就眼前這些黃金,他雖然不知道具體有多少,但是至少也是價值幾百萬貫錢。

他鄧峰也不要把目標定得這麼高,只要有眼前王有才帶回來的一成,他就謝天謝地了。

甚至,一成的一成,也就夠了。

“嗯,今天契約交易鋪子發生了那麼大的事情,正常來說,應該很快就會在長安城裡傳開來。這對你的出行來說,其實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如今王有才的船隊剛好回來,帶回來瞭如此鉅額的黃金。

這個事情的衝擊力,絕對比契約交易鋪子裡發生的事情更加能夠吸引大家的注意。所以對於你來說,相當於多了一些緩衝時間,讓你的債主不會那麼快就知道了你的情況。

當然,你現在馬上就可以登船了,他們哪怕是知道了,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郭陽看到鄧峰的情緒似乎已經從上午的打擊之中慢慢的緩過來了,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這人啊,精神氣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東西。

你是當一隻鹹魚,還是一個很有衝勁的人物,基本上就可以從精神氣上面看出來。

……

“哐!”

“這幫蝗蟲,也太不爭氣了!”

長孫府中,長孫衝很不爽的把手中的茶杯給摔在了地上。

《大唐日報》上面的文章,他自然是一大早就看到了。

爲此,他還專門安排人去打聽了一番,確認上面報道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可是,從目前收到的情況來看,一點也不樂觀。

“表哥,這一次的蝗災,着實有點讓人感到意外,只是短短的不到半個月時間就結束了。主要是那個李寬不按常理出牌,我們想要給他拖後腿,有時候都不知道要怎麼做才行。”

高瑾的臉色也不是很好看,因爲那本書的原因,高家和長孫家算是跟楚王府順利的加深了仇恨,彼此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了。

畢竟,這年頭的世家大族,最愛惜的就是自己的名聲。

如今李寬從根子上給人挖牆腳,他們能不生氣纔怪了。

“我本來還想着蝗災來了,可以購買一些稻穀契約來掙點錢,結果剛剛夥計回來彙報,契約交易鋪子那邊,稻穀契約的價格已經跌到了去年的水平了,這還怎麼玩?”

到了這個時候,長孫衝纔算是把自己爲何那麼憤怒的理由跟高瑾進行了分享。

“稻穀契約交易?你之前不是隻關注鋼鐵契約交易嗎?”

高瑾愣了愣,他還真是第一次知道長孫衝居然買了稻穀契約呢。

“我研究了一下各種掙錢的方法,發現契約交易算是最快的一種。特別是加了槓桿之後,你只需要投入幾千貫錢,很可能一個月就可以實現翻翻。

我們長孫家跟一些糧商的關係還不錯,親自見證了今年長安城糧食價格的變化。我是專門跟這些糧商請教了過往蝗災發生的時候,糧食變化的規律之後纔出手購買稻穀契約的。

誰知道李寬那個攪屎棍,一下子就把這個規律給打破了。”

長孫衝的心情顯然很是鬱悶。

吃到了嘴裡面的鴨子肉給飛了,是個人都不高興。

不過,他這話剛剛說完,外面一個僕人進來彙報了一個消息,卻是讓人的心情更加不好了。

“你是說楚王府的人,從海外運輸回來了超過百萬兩的黃金?”

長孫衝覺得自己的呼吸都要停止了。

超過百萬兩的黃金,這是多大的一筆數字啊?

整個長孫家的財富,如今都還沒有到達這個程度。

“郎君,確實如此,市舶司的夥計還在統計,折騰了半天都沒有折騰完畢呢。按擺放出來的箱子來推測,最終的數字可能比一百萬兩黃金多上不少!”

長孫衝聽了這話,徹底的沉默了。

人比人,氣死人啊。

這還讓人怎麼活啊。

第1209章 錢從天降(五更奉上,求月票)第1244章 洪六買車記第1601章 李世民和小玉米的不期而遇(還是萬字,求訂閱)第21章 就這麼簡單第445章 開了外掛一樣的武媚娘第693章 一窩子的狠人第486章 威力如斯,出乎大家的意料第137章 遍地開花第1488章 大難當頭各自飛第813章 一代皇后長孫氏第1018章 王有才的絕殺之行第703章 楊本滿的困惑第1398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1180章 貴妃要下西洋第1268章 博報堂的全程服務第1238章 兩極分化第1548章 科研熱點(有點習慣萬字大章了)第1242章 別樣的營生第1014章 簡單粗暴第1234章 有錢掙的地方,就會有人涌入第1594章 我真沒想掙錢啊第827章 風起雲涌第924章 李寬最牽掛的東西第815章 開年不吉第990章 恐慌和踩踏第114章 不可置信第1449章 不做牆頭草了第39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1001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大第1596章 水陸並進(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122章 出海打漁第843章 需要一個熱點新聞第808章 土炕第590章 姐夫,你真的不介意?第1419章 楚王府的人也沒閒着第251章 武照的人生低谷第182章 兩難(第三更,求推薦票)第1069章 完全沒有頭緒的案子第998章 重磅利好第1201章 天花不再值得恐懼第300章 這戰鬥力有點渣啊第918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1065章 上繳鐮刀,有用嗎?第165章 富貴還鄉第217章 居然真的完工了第640章 確定沒有算錯?第77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384章 聯合對抗?第1274章 寮人叛亂第857章 朱銅:你爲什麼吃素菜呢?第1297章 被拯救的鯨魚第641章 發展化工產業第1353章 刺激作用第576章 朔州城的變化第569章 延族的這個思路很好啊第670章 觀獅山書院的突破第1222章 時代的力量第11章 荒山變寶山第749章 主動出擊還是自投羅網?第1536章 百安居鋪子第1435章 武媚娘開始行動了第21章 就這麼簡單第990章 恐慌和踩踏第1170章 對吐蕃國動手的契機第1473章 阻攔第452章 高陽公主出事了第121章 登州府第1553章 大唐郵局(習慣性萬字大章了)第764章 有心算無心第87章 羊毛線的推廣第854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下)第339章 陛下,不如再問問楚王殿下吧第1432章 報復第441章 高陽的三觀不斷被刷新第1494章 不一樣的見面第1494章 不一樣的見面第133章 發射第1438章 李治的煩惱第355章 平平無奇大師兄第206章 漢城見聞錄第658章 叔寶!好東西!第436章 三足鼎立的格局第464章 長安城百姓的新去處第973章 匪夷所思的設想第462章 真的被嚇死了嗎?第1532章 看看他有什麼好建議?第1559章 兔子的威力第340章 這個水平,李寬不大滿意第1499章 李治在登州第466章 幸運紙(618,求訂購)第287章 跟着他的步伐走(再爲月票加更,八更走起)第428章 閃開!都給我閃開!第1050章 剛開業就要熄火?第1464章 能收回成本嗎?第1461章 火車站的價值發掘第1585章 香餑餑第1101章 祈雨儀式好像要結束了(求月票)第658章 叔寶!好東西!第268章 遺憾又開心第957章 坑我來挖,你來跳!